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血色蜀山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二卷 靈嶠仙宮 第三百一十三章 赤杖真人 文 / 醒獅沖天吼

.    大家坐好後赤杖真人笑道:「幾位遠來,我雖然約略算出來幾位的來歷,可是畢竟不全,一會還請各自介紹一番,不過我們是主人,既然幾位來到這裡,我們自然要先自我介紹一下,不過說來話長了,就由我這個弟子代為講解吧。」

    說完指了指那個迎接他們的童子,那童子老氣橫秋地肅容拱手道:「貧道赤杖仙童阮糾,家師號赤杖真人,諱姓劉,在唐代的時候與羅公遠同時成道,家師本已度劫後修到了天仙位業,那時候我也差了一點火候就度劫,可是家師因為不捨家人和我等弟子就放棄了飛昇。

    不過中原雖然好,可是我們的洞府卻不是福地,而且我們也不耐塵世煩擾,等我度劫後,家師尋找到這裡,因為這天蓬山乃是女媧娘娘在不周山倒而補天後立的擎天四柱之一,本來這裡也有仙人舊府,不過在封神之後天道重列,洞天封閉,仙人或者隱匿或者飛昇,這裡也被封閉放棄了。

    家師找到了這裡後費百年光陰才破開封印,帶領我等移居此處,這裡的仙府名叫靈嶠宮是依托這擎天柱而建,上面自然是禁制重重,如果不離開這裡,基本可以不受三劫,本來家師見我們有了這麼一處福地居住就要飛昇,可是家人和弟子們功力還淺,相互間感情又厚,都苦口挽留。師傅師徒情重,不捨得家眷,況且這靈峰仙府高接天域,仙景無邊,更有前輩仙府主人從天上找來的一塊天界的水藍玉精做田畝。上種各種仙果,我們叫小藍田玉實,還有許多的靈苑仙藥,雖然不能和真正的天界比。可是在這裡一樣是長生不老。

    雖然在我們修煉地人度過劫後在人間不飛昇,就會有每五百年一次的重劫,就算是一次重過一次,可是我們依舊決定拼著永為地仙也不飛昇,同門間相互扶持,什麼劫度不過去,何必上天?在這裡自然也能享受清福,快樂逍遙不是一樣?

    家師自從成道後搬來此處已近千年。一直未履塵世,唐以後歷朝列仙未成道飛昇以前,也從無一人來過這裡,我們到是偶然去塵世收個弟子,其間再無幾個人間訪客,說來因為這裡是擎天四柱之一。上接天界,所以天界和人間的屏障是最弱的一處,到是偶然有我等昔日飛昇地天仙朋友下來遊玩。

    只有三百多年前只有一個轉劫的散仙,名叫尹松雲,受另一隱居的地仙指引,仗著一道其所賜的一道靈符護身。由山腳下冒著冰雪與罡風、烈火之險,費時半年,步行上山,拜在我的門下,我是家師的大弟子,同時也是家師的幾生前的兒子。

    家師另外還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在閉關修煉或者煉寶,兩位師母也在後宮居住輕易不出,師傅除了我一個嫡傳大弟子和一雙兒女外。還有六個弟子,分別是四弟子姚瑟,五弟子甘碧梧,六弟子羅茵,七弟子丁嫦,八弟子宮琳,九弟子兜元仙使邢曼。

    引你們來地就是家師七弟子丁嫦,在坐那位就是家師五弟子甘碧梧,其餘的師弟妹都或者閉關,或者在煉丹煉寶不能打擾。我們這代九人和兩位師母都已經是度過劫的。二代弟子多是元嬰或者金丹期的,算來共有三十七個。都是修煉了幾百年的人。

    其餘三代的門人因為資質、悟性、修煉時間等許多原因多還是在煉氣期,平日除了修煉就是做個侍者,或者管理些花樹鳥獸,或者做些雜事。

    這些宮中男女弟子侍者共有三百多人,都是我們下山度來地,因為再傳弟子多沒度劫,所以每隔些年都要下山去積修外功,就便也接引些有根行的人上山,成為了三代弟子,他們平時每次下山,蹤跡均極隱秘,輕易不與外人交往爭鬥,

    而且本門的仙法奧妙,法寶也算神奇,師傅更具玄門無上法力,一切因果早經算就,能預示先機,我等依言行事,只對有緣者加以引度,否則人前絕不洩露,因此不為世人所知,千年下來就積累這幾百弟子門人,平日裡也都在這裡逍遙享受。

    這次特許兩位道友入見,一是因為兩位解救了本門二個二代女弟子,我等要謝上一番,二是因為宋道友這樣的逆天之人家師很是好奇,想要和道友聊上幾句,三是還有一段因果,事情涉及到一些二代弟子,等延後讓七師妹丁嫦同你們說,我們的情況基本就是這樣,下面兩位自己介紹一下如何?」

    宋長庚站起來拱手笑道:「諸位的修煉時間算來都比在下長了,在下修煉不過百年,現在是無憂門地掌門,同時也青城派的記名弟子,有四處洞府,五百多弟子,至於說以前的逆天之事,嘿嘿!那都是我年少輕狂罷了,到是惹真人笑話了。

    我身邊的這兩個都是我的結拜義妹,一個叫李英瓊一個叫余英男,她們都是青城派和峨眉派的記名弟子,如今中原又起殺劫,她們都是應劫之人,後邊的是我剛收的徒弟,他母親是個凡人,父親是個度劫失敗妖仙,所以資質很好,基本就這樣了,真人有何事要問我自然是詳細告知。」

    邊說他邊把英瓊和英男拉起來介紹一番,同時也對商風子介紹了一下,然後幾人都落坐後,看著真人,宋長庚知道對方恐怕是另有他事。

    聽了他的介紹滿殿無聲,這裡能坐下地都度過劫的人,那個不是修煉千年的,站著的除了幾個男女弟子侍者外,二代弟子都是金丹期或者元嬰期的修為,那個不是最少都修煉了百年以上,元嬰期的更是修煉了四五百年的都有,可是,可是看看人家。

    人家才修煉了不到百年,已經度過劫了,他介紹完了,對雙英和商風子大家基本都忽略,沒幾個人能從宋長庚修煉時間上的震撼中走出來,尤其是那些二代弟子,他們腦袋裡基本都是一個想法,他是怎麼修煉的?我這幾百年都修哪去了?

    崔五姑也愣了一下後站起來行禮後道:「在下崔五姑,因為曾經服過一株仙種龍血草,所以頭髮全白,人稱白髮龍女,我和丈夫窮神凌渾師承自巨山真人,前不久我夫妻在藏邊大雪山青螺峪自開雲南派,弟子不多,曾經有過一女,如今已經轉世了,我身後這個凡人是來時候在海上救的。」

    說完行禮坐下,可是她地自我介紹殿裡地人基本都忽略了,他們還沒從宋長庚的衝擊裡清醒過來,赤杖真人看門人地樣子不禁淡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對宋長庚幾人道:「兩位既然都介紹過了,我們大家對對方也都有了瞭解,宋道友修煉如此之快能否告訴我們一二,也好解我等疑惑如何?」

    他話剛落,殿裡的人眼睛刷!全都看向他,不說這些天蓬山靈嶠宮的人,就是同來的崔五姑和雙英也是好奇無比,商風子到是渾噩噩地,在他心裡根本就沒個時間概念,他不知道一百年和十年有什麼區別,所以表現的到是很坦然。

    掃了眼眾人,宋長庚心裡琢磨這個天蓬山靈嶠宮如此待見自己比然是這個赤杖真人有什麼打算需要自己加人才對自己這樣坦誠,同時也想知道自己的詳細事情,如果說對方要謀算自己那是笑話,自己也沒什麼值得對方謀的,可是如果說對方想和自己結個朋友,以後多來往互相幫助到是有可能。

    心念一轉他決定把自己的事情全盤托出,畢竟以自己的實力現在也沒人能把自己怎麼樣,而且自己的道路也是不可複製的,開誠佈公的談了,大家以後合作的時候到可以更坦誠,想到這裡他淡笑道:「當然可以,其實也沒什麼可以隱瞞,我事情在中原許多人都知道,只不過不詳細而已。

    我本來是個小門派無憂門的弟子,道號靈陽子,師傅飄鴻子,我是無憂門的第十二代門主,原先住在太行山裡的一個小角落,名字叫無憂谷,因為陣法防禦的原因,那裡四季如春,門中祖師也是因為偶然的原因而得到這麼一處小小的古仙洞府。

    同時還在裡面得到了幾件寶物,又在洞壁上得到了一些基本的修煉口訣,自因為可以無憂生死了,所以就起名無憂門,後來才知道那修煉法決只是煉氣期的,沒有金丹期以上的,所以本門在我之前,無一人結金丹,傳承不過幾百年而已。

    當年祖師考慮到人心險惡,本門又有幾件不錯的寶物恐怕外人爭奪,又怕同門爭鬥,就定下一脈單傳,不得入世,更不能顯露寶物的規定,所以我門中一向只有一個師傅,一個徒弟,不過到我這裡就出了偏差,現在我有幾百個徒弟。

    我因為機緣巧合知道了在東海有處奇妙的地方,是一個隱居的遠古神人所建,在那裡可以用法寶或者法訣同他互換,我用一件本門的前古奇珍同那個遠古神人換來了幾本道書和幾件法寶,其中就有一本是那遠古神人改良的[血神經]。

    十年後我修煉成功,在世上有幾次機緣吸收了幾千年的功力,然後就在東海意外度劫了,事情就這麼簡單,不是我的資質、悟性多好,只是機緣巧合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