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血色蜀山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四卷 開府風雲 第三百三十六章 雙嬌來歷 文 / 醒獅沖天吼

.    隨著葉繽的講解大家才知道兩女的由來,原來當年葉繽勸的時候,謝山當時雖然含笑未答,但經過兩三次勸說他也動了些心,覺著葉繽所說的也是有理,當時心想:偌大一片仙景,沒有兩個仙童點綴其間,也是缺點,如慮將來孽徒牽累,盡可看事行事,循序傳授,何必固執成見?

    於是從此稍稍留意,不時也往人間走動,但是美質難求,卻終未遇上,而隨著時間推延,他本心也是越來越想收兩個好徒弟與葉繽看看,省得讓她說自己是言不由衷。

    大概在百多年前,一日他出去遊玩,行經浙江縉雲縣空中,俯視下面,當時大雪初霽,遙望仙都群山,玉積銀堆,琪樹瓊枝,遍山都是,謝山就一時乘興飛落,觀賞起這雪景,要知道江南不比北方,冬日少雪,如今有雪也不如北方粗獷,反而是江南特有的細膩精巧。

    欣賞著這不同北方的雪景,他踏雪信步往前走去,仙都山本是道書中的仙山福地,雖然洞天封閉,福地難尋,可是尋常山景也是峰巒靈秀,洞谷幽奇,論景色之美也不遜色仙山洞府差多少,如今再被這場大雪一裝點,從空中下望,不過是一片白茫茫,雪景壯闊,可是這一身臨其境,就覺得出不同了。

    南方地暖,山中梅花頗多,如今正是舒萼吐蕊之時,就在這山崖邊的水際就有一片廣大的梅林,在這大雪後,那梅花在雪中忍痛綻放,於疏影橫斜中,凌寒競艷,時聞冷淡的妙香傳來,空山寂寂,纖塵不到,真是一片好景色。

    謝山越看越覺得景物美好,清絕人間。只顧盤桓,漸漸走向山的深處,見危崖當前,背後松檜干霄,戴雪矗立,凌花照眼。若有勝境,剛要繞過,忽聞一股幽香,沁人心脾,走過一看,乃是一大片平地,地上一片疏林,俱是數十丈高,合抱不交的松杉檜柏之類大樹。

    崖頂一條小瀑布。下流成一條小溪,上層已然冰凍,下面卻是泉聲縱。響若鳴佩,溪旁不遠,獨生著一樹梅花,色作緋紅,看上去根節盤錯,橫枝磅礡,應該是數百年以上的古樹,宛如袁家高士,獨臥空山。孤芳自賞,清標獨上。

    這樹孤零零的靜植於風雪之中,與對面蒼松翠竹互矜高節,花光明艷,幽香蔑郁,端的令人一見心傾,不捨離去,他正在樹前仰望著一樹繁花,留連觀賞。偶一低頭,卻瞥見樹後大雪地裡,有一尺許大的包裹,他不禁一愣,這深山之中怎麼會有人來?

    剛要走近去拾,便見包中不住亂動,微聞呀!呀!之聲自內透出,他忙運慧目,定睛往包中透視。見裡面竟是兩個初生女嬰。那包裹也是錦褪繡褓,甚是華美。再看兩個嬰兒,不特生得玉雪可愛,美秀絕倫,其根骨稟賦之厚,也是從來未見。

    尤妙地是竟然是一對孿生子,從頭到腳,俱是一般模樣,想是在冰雪中凍的久了,兩個孩子聲音已經發顫,甚是細微,互相緊貼一起,手足亂動,謝山不禁好生驚奇,因恐是人家的棄嬰,剛生後血污未淨,隨手施法,放出一股熱氣,將那錦包護住,先為她們御寒。

    然後默運玄功,潛心推算,他當時剛結元嬰,道行已深,靜心一算就立即洞徹了前因後果,一時間也是喜慰交集,不暇再看雪景,伸手抱起兩個孩子,便即回去,那兩個嬰兒得了暖氣,漸漸哭出聲來,謝山越看越是憐愛,原來他剛才已經算出,這兩個小孩子竟然是他的三生之女。

    來修煉地人因為一世修煉不成。多有轉生重修地。有地還是因為遇劫隕落。或者其它原因。這些人在輪迴裡流轉。有幾個孩子或者親人很正常。卻因為這些人都不能超脫生死。緣分盡了就散了。很少有能兩生都是親人地。如果糾纏三生那基本就放棄不了了。

    這兩個女孩子和謝山就是如此。他們是三生父女。如今重新相遇謝山也是欣喜若狂。可是抱著孩子走著走著他就尋思起來。怎麼想怎麼不對。原來他想到這兩女還不能帶回自己地武夷山撫養。一是因為她們還在襁褓之中。自己孤身隱修。又是男子。撫養初生女嬰。諸多不便。

    二是他剛才算出來。這仙都山是她倆地安身立命之所。百年內不應離開這裡。否則必然有奇禍發生。就是自己在旁邊也是如此。這就讓他犯難了。

    思來想去。他忽然記起曾經聽葉繽說過。她有一個女道友就在這仙都山居住。難得有這麼個現成地保姆。也真是實在湊巧。只是這位女道友出身旁門。近始方改邪歸正。來此潛修。不久便該兵解轉生。和自己又是素昧平生。如不許以酬報。對方未必會答應。

    可是此外卻再無適當之人。為此二女。說不得只好看看再說吧。當時主意打定。謝山便縱遁光飛去。在山中找了一會。才找到那女人居住地錦春谷。只見那裡危崖外覆。彷彿難通。內裡卻是谷徑平坦。泉石獨勝。因為有陣法防禦。所以氣候溫和如春。谷中滿山花樹。燦如雲錦。

    谷當中有一高崖。崖腰以上突然上削。現出一片平面。嘉木疏秀。高矗排空。佔地約有數十畝。向陽一座極寬大地石洞。洞內隱居著一個麻面道姑。兩人見面通名後。謝山才知道。此女名叫碧城仙子崔蕪。便是他要尋找地人。

    謝山便把自己來歷和淵源告知,並且欲煩她代自己撫養這兩個孩子十數年,自己以後也會常來探望她們,請她視若親女,傳以道法,為她們異日成道之基,本來冒昧奉托,明知不情,但是因為與二女夙緣深厚,此外又無人可托,如蒙俯允,必有以報云云什麼的。

    崔蕪一見來人便是好友葉繽說過地謝山。也是大為驚異,先時頗有難色,末了把謝山請進洞內,打開包來一看,二女生得一般相貌,首先觸目的便是那一雙又黑又亮、神光湛然的眸子。再襯上額上淺疏疏一叢秀髮,兩道細長秀眉和瓊鼻紅櫻,玉雪一般地皮膚。

    端的是粉滴酥搓,不知天公費了多少心力,捏就這麼一對曠世仙娃,別的相貌都同,獨獨頰上各有一個酒渦,一是在左,一是在右。好似天公恐人分辨不出次序,特地為她們打出來的記號,尤妙的是仙根仙骨。智慧有生俱來,見人絲毫不驚。

    兩個小娃娃反而睜著一雙烏光閃亮地眸子,搖著粉團一般的雙手,向人索抱,梨渦呈露,一笑嫣然,越添了好些天真美麗,崔蕪終究是女子,見此佳兒也由不得愛憐頓生。立時接抱過去,引逗起來,真是越看越愛,竟然是不忍放下。

    謝山見她喜歡,知道事情有門,其實他自己也不捨得將孩子讓別人撫養,可是孩子不能離開這山,而自己在這裡也沒個洞府,同時自己又不會撫養嬰兒。最重要的是,他雖然心裡憐愛兩個孩子,可是卻也是道心堅定,斷不會為兩個孩子捨棄現有的,費力氣在這裡開闢洞府。

    他見崔蕪喜歡兩個孩子,就趁熱問道:「崔道友,你看此二女可還使人愛憐麼?不知道我說地事情道友覺得如何呢?」

    崔蕪想了想道:「如此佳兒,我便為她們遲轉一劫,也是甘心。只是貧道法力淺薄。大劫不遠,仇人三年以內必至。不能始終其事,已經是愧對道友,如果留兩個孩子在這裡,再使二女受了仇人的侵害,那我豈非罪過嗎?唉!我也不捨得她們,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謝山聞言笑道:「這個無妨,只要道友願意幫忙,等到了你仇人來地時候,我必然會來這裡為你略效微力,助道友避去此劫便了。」

    崔蕪聽了不禁一喜,她聽葉繽說過,這個謝山為人低調,可是本領卻是不凡,如果能得他幫助自然是好,於是就應承下來,之後兩人談起來謝山才知道,崔蕪早年出身旁門,修煉上走了歧途,後雖改參玄門正宗,無如功夫駁雜不純,修煉到現在元嬰卻不能出竅。

    請教了些高人後才知道,這樣的事情只有兵解,更無他途,而她平生有一個大敵,她又不敢隨便兵解,對方是她生平仇敵,到時稍一不慎,如果兵解的時候為其所乘,那就是萬劫不復了,就是想逃開都不行,兩人夙仇深重,對方卻是對她糾纏不休。

    崔蕪也知道此仇無法避免,早晚難逃毒手,轉不如就在本洞相候,可以預為防備,就勢假仇人之手兵解,也許還有幾成指望轉生從新再來,可是每一念及仇人勢強,吉凶莫卜,便自憂急,怕對方將自己的元嬰掠去,那就什麼都完了。

    現在一聽謝山肯為自己出力,不禁大喜,她知道謝山道法高深,不特仇人非是他的對手,而且還可以相助自己的元嬰出竅,免受一刀斬首之厄。

    崔蕪當時拜謝應諾,答應一定好好代為照顧兩個孩子,謝山聽葉繽說過,這個崔蕪的功行也是頗為深厚地,只為舊日那些旁門朋輩因她棄邪歸正,均斷了來往,她為避如今的人間道法未劫,必須期前屍解,轉生後才有可能在末劫降臨前飛昇。

    否則等末劫來臨,天地靈氣稀淡,不要說是想要再求大道,就是能不能長生都是兩說,要知道那些地仙那個不是佔據福地,用陣法禁錮了大量地靈脈,並且封閉了山門才能讓靈氣不散,到時候飛昇也好,就此長生也好,都可以隨心而為。

    可是崔蕪不同,她本來出身旁門,從沒想到自己能修煉到元嬰的地步,不想卻因為機緣得到玄門正宗的法訣,可是修煉到如今,卻因為自身功夫地不純,元靈未固,再也難以寸進,想不轉劫都不行了,而且她也沒找到個福地靈脈什麼的,就是想當地仙都不行,心裡一直很是犯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