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血色蜀山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八卷 利益攸關 第三百七十五章 貝葉佛經 文 / 醒獅沖天吼

.    這話讓旁邊的宋長庚心裡一動,正像半邊老尼說的那樣,崆峒山也曾經是修煉界的名山,曾經有許多名人在那裡修煉過,並且在飛昇或者滅度後留下許多的寶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軒轅黃帝之師廣成子,他的金船就留在那裡,後來漢朝的時候被一群修道者破開禁制後才自己飛到元江的。

    而其他遺留的寶藏也很多,只是時間不到強大的禁制將寶藏隱藏起來而已,沒有機緣是很難發現罷了,聽了半邊老尼的話宋長庚猛然想起嵩山二矮子在圖謀崆峒山的什麼了,在那裡有處佛家寶藏就要到了出世的時候,想必是嵩山二矮子要想去奪寶。

    可是那裡的地盤剛好是天殘、地缺的勢力範圍,至於嵩山二矮子怎麼操作,是威脅還是利誘就不是宋長庚關心的了,他想的是那寶藏裡面埋藏了許多大雄法師前輩遺留的寶物,其中最珍貴的就是一部佛經,《貝葉佛經》,是屬於佛教大乘的真經。

    宋長庚自己明白,華夏文明之所以能長久不衰,幾次在國家政府被滅,民族被外族長時間統治甚至是大屠殺後,可是依然能不停的發展下來,並且越來越強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文明能兼容並蓄,任何好的文化都能被它吸收,最後轉化成為它自己的東西。

    佛教文化也是如此,在漢以前許多的名詞和習慣華夏民族都沒有,可是漢以後隨著佛教的發展,許多東西已經融入這個民族,成為這個民族的特色,如因果、緣分、魔和諸天、寺廟、僧人、地獄、六道輪迴等等,這些以前漢族文化裡並沒有,後來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而佛教除了有大小乘的區分。還有許多分支宗派,如中國特有的禪宗和密宗,這些已經成為中國自己地東西,然後又帶上中國的特色傳播到世界上去,這是華夏文明吸收轉化最典型的例子。在人間流傳的佛教各種典籍中講的都是佛家理論。基本沒有涉及到法術方面地東西。

    擁有具體地自身修煉和外用降伏等法訣的佛經叫真經,而宋長庚曾經修煉過的[未來星宿佛經]就是這麼一種,這是一種專門為諸天中的天人、阿修羅、龍等生物入佛而寫的一部經書,就宋長庚所知道,這書不是真正地佛教經。它應該只是一個入佛的引子。

    在崆峒山裡的那個大雄法師前輩留的《貝葉佛經》則是真正地佛經,無論是理論還是法訣都在真正的佛法,宋長庚並不太瞭解具體的東西,他知道的都是從[元會球]中看到的未來記錄。裡面說的也不全,他只是知道現在流傳的許多佛法《貝葉佛經》那裡面都有記載。

    一想起那些如象小金剛龍象般若力、小旃檀佛光、大金剛不壞體、大金剛須彌手,大旃檀法身,胎藏曼荼羅、諸天般若真言、天龍禪唱,歡喜禪法等奇妙法門,宋長庚就禁不住一陣心熱,所謂有容乃大。藝多不壓身地道理宋長庚還是知道地。

    他已經在考慮自己應該也在這裡事情完成後去插一腳。正當他沉思的時候卻被謝家兩女地高聲說話打斷,仔細一聽才知道。原來謝家兩女在知道那兩個古怪的人就是天殘、地缺後,根本沒想過自己已經得罪了對方。還在給大家講她們怎麼說那兩個怪人地事情呢。

    聽她們說完楊瑾淡笑道:「這兩個個老怪物想來也是不安什麼好心,所以家師不容他們作怪,才出面阻止的,總算他們見機的快,才沒吃到什麼苦頭。

    而且家師又在作客,沒有想動手,也虧了他們不要個老臉,事情完了不縮回賓館中去,還在場上旁觀,怪人就是怪人,不是我們能用常理推斷的。」

    葉繽眉毛輕皺道:「兩個孩子不懂事,不會說話得罪了人,可是這樣這一來,令師和你又多了兩個對頭了,以後恐怕有許多不方便吧?」說完看了眼尤自不知道自己已經惹禍的謝家兩女,不禁歎了口氣,平時她和謝山寵她們,覺得她們天真沒什麼。

    畢竟那時候不出世不接觸人感覺不出來,可是現在一接觸才知道這兩個孩子真拿不出手,不但不會看人,還不會說話,以後都是惹禍的根苗,但生成的骨頭長成的肉,她也不知道怎麼去改變兩個女孩,心裡不禁有點彷徨和惆悵。

    凌渾在旁邊不屑道:「這兩個老怪物有什麼了不起的,就他們還在令師心上麼?一想起兩個怪物竟生得一般相貌神氣,真討人嫌!一樣是孿生的,便有天淵之別,我竟不曾見過這麼討嫌的人,不過看上去倒頗似有點門道,如非你們說,我對他們的來歷還不知道呢。」

    謝家二女不知到地缺、天殘兩人是什麼樣的人物,可是武當幾女卻因為半邊老尼的原是深悉其名,雖然她們不是主要的當事人,可是心裡也是一陣後怕,丁嫦一眼瞥見謝家二女還在憨憨地聽眾仙說話,心裡就好生愛憐,便從身畔解下兩枚玉,遞給二女道:

    「適才聽幾位道友所說的二人想來不簡單,異日你們在外行道,難免與他們相遇,我這裡有兩件奇異的法寶,此乃古地皇氏所佩的辟魔符,只要帶在身上,就可以辟除一些詭異法術的傷害,你們都帶在身上,以後就不怕他們了。」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謝家二女本就生的靈秀,自然最喜歡同靈秀之人接觸,她們早就羨慕靈嶠諸仙的風姿,見對方賜寶忙即拜謝,大家剛要再說什麼,忽聽天空中撞鐘擊磐,金聲玉振,遠遠自雲中傳來,眾人都說聲:「仙府開了!主人出來了。」紛紛飛起。

    宋長庚等人也追大家隨著一起來到仙府的中心,靈翠峰所在的那個小湖泊附近,晃眼落到地上,抬頭看去,仙府也還未全開,因為人多,大家都圍在湖附近停留等待主人出來,宋長庚等人借這裡機會四下看了看,這麼一會的功夫這裡已經出現了很的東西。

    看了看應該是賓客送的禮物,只見在那中心小湖四面不知道由誰建立起四座金碧樓台,一邊一座,恰成為四朵花形對峙,樓閣上紫霞點點,金碧輝煌,被仙雲水光一映襯越發的壯觀起來,在附近各處峰崖上,也有二三十處各式大小亭台樓閣,隱隱出現。

    正看間就聽鍾磐不斷,這次雲幢上,共是響了一百零八下金鐘,四十九敲玉磐,眾人到齊時,尚還未住,聲音清明閱耳洗滌心靈,這聲音不知道帶了什麼力量,大家眼看湖岸各處山巒上的仙葩和許多花樹,越顯的精神起來,含苞欲放。

    大家正欣賞的時候忽聽那小湖中水嘩嘩的作響,碧波溶溶中突然冒起滿湖水泡,跟著一片極清脆的啪!啪!之聲密如貫珠,每一水泡開裂,便有一株蓮芽冒出水面,晃眼伸長,碧葉由卷而開,葉舒瓣展,滿湖青白二色蓮花一齊開放,翠蓋平擎,花大如斗。

    這時金鐘、玉磐已將要到尾聲,有些人不禁奇怪這個小湖新辟,他們剛剛離開不久,適才一直在這裡,並沒看見有人往湖中行法植蓮,怎麼頃刻的工夫這佛國靈花西方青蓮會突然在湖中開放?正在迷惑的時候,接著大家眼前倏地又是一亮。

    再看的時候,只見四外前後的天府仙花,連同後山千百株花樹,忽然同時開放,仙府前半,立時成了一片花海,這時候只見青翠浮空,繁霞匝地,香光百里,燦若錦雲,再加上雲中仙館銀燈閃耀,下面玉石虹橋,飛閣流丹,彩虹凝紫,祥光萬道,瑞靄千重,匯成亙古未有之奇。

    尤妙的是這裡境地壯闊有數百里,儘管花光寶氣,光怪陸離,卻依舊水碧山青,全境光明,了不相混,全不帶一毫人間富貴之氣,休說凡人到此一定以為這裡是仙山天府,便是這一班老少群仙置身其中,也禁不住躊躇滿志,神采飛揚,仙家富貴,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觀賞讚歎了一會,鍾、磐聲終,隱聞仙樂之聲,起自當中仙府以內,瓊管瑤笙,雲蕭錦瑟,交相互奏,眾仙側耳一聽,知道的都聽出來那正是廣寒仙府雲和之曲,那些沒經歷過這些儀式的人物不明白主人再拿什麼大?怎麼總是不出來?就連乙休等都是如此想。

    見他們神色赤杖仙童阮糾笑著道:「現在主人應該是正在傳授門人基礎道法,只等此曲奏罷,仙府即時宏開,我們方可入內,也能看到謝恩典禮了。」他這一說,大家才明白,原來還有這個程序,此時各仙館中的來賓都知道時間已到。

    大家都知道主人開府宴客之後,便須相率歸去,不便再留,各自紛紛飛落橋亭等處靜等觀禮,甘碧梧笑對阮糾道:「大師兄,峨眉山的仙府景物宏麗,仙賓會後,願留者已另闢建居室,我們這些小擺設,命眾弟子收去了吧。」

    阮糾含笑點頭,陳文璣、管青衣、趙蕙三女弟子立刻持了花籃,乘雲飛起分往各遠近的玲瓏玉闕而去,所到之處,只見祥光一閃,原有樓台亭閣,便即無影無蹤,現出本來面目,不過刻許工夫,全都收盡,陳、管、趙三女仙飛回覆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