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灌籃之王

大道小說網 第七章 絕命小拋投 文 / 青青牧草

    「徐海有著足夠多的選擇,他的突破非常成功,伊朗隊的陣型已經被他完全拉開了!」張衛平說道,「現在更合理的攻擊方式是將球傳出來而不是一個人單干!」

    就在張衛平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徐海一直微微低下的頭抬了起來,他向四周看了看,這是他游刃有餘的另一個表現,即使在完成了如此強度的突破以後,他還是可以有著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觀察對手的防守陣型。

    沒有一絲的遲疑,徐海跳了起來,哈達迪幾乎封蓋住了他所有的投籃角度,伊朗中鋒的身高發揮了作用,徐海的選擇看上去無比魯莽!

    但是,那又怎樣?

    場邊的郭士強跳了起來,不滿地嘟囔了一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追分時機,徐海實在是太恣意妄為了,他可能將中國隊最後一絲希望葬送。

    人們總是這樣,他們只會記得某些人在某些時刻毀掉了比賽,而不會記得實際上贏得比賽的機會可能也是他爭取來的。

    全場的觀眾發出一聲驚呼,對於徐海這種以卵擊石的行為,顯然他們都如同郭士強一樣不認可的人還是非常多的。

    所謂英雄存在的意義,正是將不可能變為事實,做到別人所做不到的,徐海在空中和哈達迪撞在了一起,幾乎是橫著飛了出去,同時也躲開了哈達迪的封鎖,在下落過程中,他將球拋了出去。

    只有擁有極強的身體控制能力和滯空性才能做到這一點,在天津體育館現場的高速攝像機清晰地記錄下了哈達迪和徐海的差距,徐海彷彿身上長了翅膀一般,抑或者在那個時間段,他擺脫了地心引力的作用,可以比別人在空中多停留零點幾秒。

    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準備知道徐還是早就準備好了這麼干還是隨機應變,事實就是他扔向空中的籃球甚至連和籃筐接觸的閒心都沒有,直接掉進了籃網中,一個漂亮的進球!

    與此同時裁判的哨聲也響了起來,二加一!

    比分馬上就要回到10分以內!

    中國隊就像瀕死的病人抓到了一根堅韌的救命稻草一樣,又看到了希望,同時響起來的還有暫停的長音,伊朗隊的教練終於忍不住了,幾乎就在一瞬間伊朗隊的領先優勢就已經消耗了接近一半,這是中國隊的主場,一旦分差到了10分以內,這就不是並不是什麼保險的領先優勢了,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事實上伊朗隊的主教練已經在後悔了,看起來在徐海命中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拋投之前叫一個暫停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就連拉拉隊在場上舞動的步伐都顯得更加的神采飛揚了,更別說現場的觀眾了,而來自中國的大大小小的解說員們也顯得精神了許多,而現在他們終於有空來關注剛才無暇顧及的問題了。

    「徐海的表現讓我驚訝,他應該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的,如果他在上半場就得到更多的上場時間,並且他也有現在這種表現的話,那麼現在苦苦追趕比分的可能就是伊朗隊了。」在小心的選擇了自己的措辭之後,孫正平說道。

    顯然當孫正平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的時候,對於中國隊主教練郭士強的壓力就相當大了,來自看台上的質疑聲甚至連郭士強都聽見了……

    「徐海應該首發上場的……」

    「郭士強腦子是不是壞了?一個剛剛獲得nba總冠軍的球員居然在他的手下連上場機會都寥寥無幾,他難道真的以為自己比菲爾-傑克遜還牛麼……」

    「如果中國隊本場比賽輸了,郭士強就可以下台了,如果中國隊贏了,郭士強也沒什麼臉留在教練席上吧,他難道是將徐海這個秘密武器在板凳席上壓制到現在,到了最後時刻才拿出來?這也太假了吧……」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郭士強就不是人了……」

    誰也不知道在暫停時間中國隊佈置了什麼戰術,但是只是從主觀上也可以看出徐海和主教練郭士強之間的交流並不多,郭士強和徐海的關係並不好這個事實在中國國家隊內部並不是什麼秘密。

    如果不是這個時候將徐海換下去的話估計會遭到來自全場的觀眾的強力鎮壓的話,搞不好郭士強還真的準備這麼做。

    在任何時刻選擇對抗一位英雄都是不明智的行為,即便是郭士強也非常清楚地明白這一點。

    第四節比賽剩下來的時間對於伊朗隊來說,絕對不是一件愉快的回憶,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17分的領先優勢被蠶食,中國隊實際上實力並不比伊朗隊差,他們只是沒有一個合適的領袖和關鍵時刻可以站出來得分的球員而已。

    在暫停回來之後,伊朗隊也展現了他們的不足,在內線進攻不斷失利的情況下,他們的外線不能給予足夠的支持,只能零敲碎打得到幾分,而反觀中國隊,關鍵球員徐海似乎在暫停回來之後學會了助攻。

    熟悉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的人都知道,在這支球隊中,錦上添花的球員從來是不少的,尤其是在徐海持續的突破不斷的扯開伊朗隊的防守空間的情況下。

    「這太簡單了,我站在那裡都可以投中那些空位投籃。」一位球迷的話恰到好處的描述了現在的比賽狀況,雖然稍稍顯得有些誇張。

    中國隊的外線球員在5分鐘內命中了3粒3分球,這就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