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八章 又遇仙子 文 / 刀劍
. 清院的聽留閣比之前天晚上更見熱鬧座無虛席自劍神劍下之後洛陽幫便由洛陽富大老闆榮鳳祥接手。
不過無論換成什麼人憑李閥的聲望地位自然不愁沒有三分「薄面」。
眾人來到北翼第三層東端最後一間廂房白清兒也在其列她似乎已經下定決心跟著宋凌雲學劍哪怕宋凌雲根本就沒有答應過她。
每個人都有她自已的自由既然她願意跟著宋凌雲亦不會去阻止她。
宋凌雲都是不聞不問默許之態寇仲幾人自然更是管不著。
幾人步入門內便看到李世民背著他們負手立在窗前正凝望下方園子的魚池。
聽到人聲李世民緩緩轉過身來深深瞧著宋凌雲客氣道:「這位定是劍神宋凌雲無疑觀宋兄的氣度風采無論舉手投足間均有一代高手的風範難怪被譽為有望越三大宗師成為第一人。世民能請得劍神前來實是榮幸之至。」
以劍神的獨特氣度李世民自然一眼便猜出來了。
「在下只是一介江湖人士哪比得上秦王殿下胸中藏錦繡指點江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開創出一片新天地的不朽功業。」宋凌雲淡然回道。
宋凌雲亦頗通相人之術李世民確有著王者之相。但是單憑這一點還不足以真正入得了劍神之眼。想當年西楚霸王難道就沒有王者之相嗎?亦不是落得自吻烏江地下場。
所以有時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到最後一刻誰也無法肯定事情不會再有峰迴路轉的時候。
宋凌雲忽然神情一動深然的目光一瞬間似透過面前一切障礙看到外面更廣闊的天地。
「容在下先行告退!」宋凌雲突然的話不僅使李世民愕然連寇仲等亦大感異外不知道是什麼人引得宋凌雲如此注意。
待眾人反應過來早已人煙渺渺哪裡還能看到宋凌雲的影子。
白清兒恨恨的跺跺了腳。亦毫不猶豫的跟了出去。
李世民始現尚有一位動人的女子無論多動人的風姿似乎當和宋凌雲在一起便再也突顯不出來。
宋凌雲看似漫步之間實是足不沾地似緩實快。
就在宋凌雲離開曼清院踏蹤而走之時。
濛濛細雨剛開始從天上灑下來遠近不見人蹤。
大地剛退去雪白又披上新裝。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使在夢裡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地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
吸引宋凌雲而出的那絲氣機亦在漫天雨絲中漸漸消散。
緩緩閉上雙目憑心而動。面前雨絲的一筆一畫皆變得如此清晰。
思緒漸漸拉長眼前的雨粉開始變細變淡變至空無一物無限延伸彷彿觸及天地間每一個角落。
宋凌雲再次把握住那道身影身形亦化作輕風逐漸飄向遠方。
一條石道在竹林間蜿蜒伸展。曲徑通幽在雨絲綿綿中。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沿道而行。拐了個彎後整個空間倏地擴闊至無限。原來路盡處是山崖邊沿不但可俯瞰遠近山野田疇還可遠眺座落東方地平盡處的洛陽城。
漫天細雨下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裡一身儒服男裝的師妃暄正盈盈俏立崖沿悠然神往的俯瞰著崖下伸展無盡的大地。
宋凌雲來到師妃暄身旁與她並肩而立目光亦投向這無盡地大地淡淡道:「師小姐以氣機吸引在下而出是怕宋某會對秦王不利嗎?」
師妃暄輕輕歎一口氣語調中帶著一絲茫然道:「宋兄難道沒有起了殺意嗎?」
「所以師小姐才引在下而出!」宋凌雲洒然道。
事實上宋凌雲確實想以殺意看看能否引得那個神秘人現身或許一切只是巧合那股氣息卻再沒有出現。
宋凌雲相信只要他和李閥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必會產生些許波動哪怕是極細微的波動宋凌雲亦能有所感應。
但是事實證明那個神秘人和李閥並無關係至少沒有直接地關係。
「宋兄可知宋閥已宣佈將參與到這場天下的角逐之中。」師妃暄語氣帶著幾許疑重道。
宋凌雲頗為意外以宋缺的智慧該不會如此不智亦難怪師妃暄會以為自已真的對李世民起了殺意。
師妃
中再次透出一絲茫然續道:「令妃暄不解的是這天刀宋缺宣佈而是有地劍之稱的宋智召告天下的。」
師妃暄地話讓宋凌雲陷入了沉默宋閥會加入這場爭鬥是早晚的事情只不過他卻從沒有想到會是以這一種方式。
「宋兄有否產生過無力之感?」師妃暄忽然收回目光凝神道。
「師小姐這麼問想必亦知戰爭已是不可避免。」宋凌雲謂然一歎道。他想起了前世積弱的宋朝那時候亦不乏有識之士年輕的自已亦是意氣風但是天下不是少數人就能挽回的或許對朝廷的失望亦是讓他獨情於劍的一個因素。
如今自已轉世來到隋未他不知道還是不是同一個世界李世民還是否那個開創大唐盛世的真命天子。
他相信命運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他轉世過所以他相信。
「人力總有窮盡地時候師小姐何必過於執著呢?」宋凌雲其實是欣賞師妃暄的自古以來江湖上便有強行收徒地事跡有時候要尋到一個合適地傳人就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是一樣地。師妃暄是第一個讓他真正生出想傳授劍道的人只可惜她受到佛門渲染太重了。
宋凌雲並不反感佛門他是那種敬佛而不拜佛的人。
但是他修的是劍道獨一無二的劍道。
玄門的清靜無為佛門的因果輪迴的理念注定和執著追求的劍道理念相駁。
師妃暄似乎經過宋凌雲難得的勸慰心情回復過來秀眸深注道:「若是那晚天津橋上沒有婠婠宋兄還會否劍下留情。」
「若在下告訴師小姐其中亦有小姐一份因由不知師小姐信否?」宋凌雲洒然笑道。
「那麼說了空大師和不嗔、不懼、不貪、不癡四位大師是沾了妃暄的光嘍!」
「師小姐把在下想的太高明了在那種情況下亦只有兩種選擇。」宋凌雲誠然道。
「宋兄稱呼婠婠為婠兒而稱呼妃喧則是師小姐親稀立分你說妃暄會相信嗎?」師妃暄的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的道。
饒是宋凌雲亦不得不承認能見到仙子罕有出現在她臉上的神態實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事情。
「這是師小姐的懷柔政策嗎?」宋凌雲啞然失笑道。
「不知是否是妃暄的錯覺宋兄似乎對靜齋有些成見?」師妃暄恢復一貫的神情淡雅清艷的玉容露出疑惑的神色柔聲道。
「只是宋某有些妒忌而已!」宋凌雲笑道。
見師妃暄露出大惑不解的神情續道:「妒忌靜齋能有如此好的傳人。」
「若是宋兄已是古稀之年這麼說妃暄或許還不至奇怪。不過宋兄即有收徒之念相信普天之下沒有人能拒絕的了劍神。」師妃暄訝然道。
「那麼若是是師小姐又當如何?」宋凌雲似真似假道。
「在宋兄眼中妃暄是否真的不如你的婠兒否則為什麼連換個稱呼都不願意呢/」師妃暄頓了頓露出>:道。
「妃暄這個樣子可不像然世外心懷以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的偉大情懷的師仙子。」宋凌雲洒然笑道。
「宋兄是不是想說這是否是妃暄的美人計?」師妃暄欣然道。
「妃暄是否在暗喻宋某中了婠婠的美人計?」宋凌雲笑著反問道。
「若是美人計就能改變劍神那妃暄就不用如此苦惱哩!」師妃暄微嗔道。
「怎麼不是捨身飼魔嗎?」宋凌雲笑問道。
「原來你也知道秀心師伯的事情!」師妃暄輕歎一聲旋又徐徐道:「儒家有獨善其身和兼善天下之分佛家也有小乘大乘之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正是捨身的行為。敝齋《慈航劍典》上便有『破而後立頹而後振』的口訣可知經不起考驗磨礪的均難成大器。敝齋最高的心法名為『劍心通明』歷代先賢從沒有人能在閉關自守中修得甚至僅次的『心有靈犀』亦罕有人練成。正因破易立難秀心師伯本是近數百年來最有希望攀上『劍心通明』的人但因石之軒的關係只能止於『心有靈犀』的境界但已非常難得。若是捨棄小我便能為萬民帶來一個清平世界妃暄亦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