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風雲金縷衣

京城風雲 一百、不同尋常的禮物 文 / 朝空城

    「劉堪」

    如劉本所料,立儲沒有任何的懸念,所有大臣都選擇了劉堪,除了禮部尚書吳.儀,他的奏折上空白如雪。

    「既然眾口一詞,朕也當順應民心。來人,即刻擬旨,昭告天下,立劉堪為太子。」孝仁帝此時已十分平定,似乎將所有的功名爭鬥都看得淡了。

    「兒臣謝恩!」劉堪恭敬磕頭,雖然沒有功名,不曾上朝聽事,但禮儀做得中規中矩,比較千錘百煉的老臣,有過之無不及。

    「嗯!」孝仁帝點頭,心內苦笑,沒想到親生兒子認不了,反倒撿了一個便宜侄子。

    劉堪見孝仁帝向他招手,慢慢起身,走上四個台階,然後轉身。

    「臣等叩見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大臣整肅朝服,恭敬跪拜。

    劉堪縱然極力控制情緒,卻依舊驚喜的發抖,看著俯首山呼的大臣們,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堂堂正正地站在這權力之巔,翻雲覆雨,這是何等的快意。

    「眾卿家平身!」劉堪果然不凡,很快就平復了心神,恭敬地拱手道。

    孝仁帝滿意地點點頭,示意劉堪立於一旁,又接著淡淡道:「朕雖不才,然托先帝餘蔭,南卻楚,西擊衛,國家安定,民富兵強,不至於辱沒先祖。然朕命薄,已身懷絕症,經太醫診斷,朕不過兩年壽期,這也是朕急於立儲的原因。」

    「皇上」聽到這個消息,大臣們最多的是震驚,眼看孝仁帝健朗,卻沒想到人有旦夕禍福;而最歡喜的是劉謹,原怕的就是夜長夢多,卻沒想到眼看就要生米煮成熟飯;最鬱悶的是劉諭,伺候完了老的,還要接著搖頭擺尾伺候小的;最為悲哀的是李彥,怪不得孝仁帝總是要他「越快越好」。

    「朕已身心俱疲,準備一年之後,等太子熟悉朝政,朕便禪位,安靜聊度餘生。太子恭孝仁慈,諸位當盡心竭力輔佐。」孝仁帝怕劉謹笑不死,接著又拋出一個驚天動地的喜訊。

    大臣們沒有立即回答,交頭接耳,一時措手不及,還是劉謹先忍不住,開口道:「臣等遵旨!」

    這時候所有的人也都開始反應過來,皆有跪下。劉堪也在台階上跪下,卻沒有說話,低頭偷偷地笑了。

    接下來何常在黯然登場,啟稟道:「微臣叩見皇上,吏部大火已然查明,請皇上明鑒!」說著高舉手中的奏折。

    劉堪先劉全一步,接過何常在的奏折,交給孝仁帝。孝仁帝笑著點點頭,好一副兒孝父慈圖。

    孝仁帝走馬觀花似的翻看一遍,又交回給劉堪,道:「太子以為如何?」

    劉堪又驚又喜,驚的是孝仁帝突然考驗自己,喜的是當太子的第一天便開始處理朝政。他仔細看了,只見何常在找到了大量的證據,卻沒有說明縱火兇手,只是隱晦地提了一下莊惠太后之子劉誒,心裡暗罵何常在滑頭。

    此事甚為棘手,若是過嚴,一旦查到劉誒,牽一髮而動全身,必然引起一場浩劫,若是過松,劉誒平素與他交好,難免招人議論,說他劉堪假公濟私。然而正在朝會,孝仁帝不可能給他太多時間的思考。劉堪略微遲疑,便道:「皇上」

    孝仁帝笑道:「太子不必拘泥,且身向大臣,代朕處置便可!」

    劉堪道:「兒臣遵旨!」此時大臣們才真正醒悟過來,孝仁帝確實是鐵心要退位的了。

    劉堪轉身向著何常在,恭敬拱手,道:「何大人辛苦了!」劉堪表情嚴肅,語言溫和,很快變進入了角色。

    何常在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不得不跪下,道:「微臣不敢!」

    劉堪微笑道:「何大人無需多禮,且請起來說話。」等何常在起身,又道:「吏部失火之案,何大人不眠不休三天,終將告破,卻不知兇手是誰?」

    何常在早已找了一個替死鬼,於是從容答道:「縱火者乃西街下九流之徒,已關押在牢!」

    劉堪點點頭,道:「審過了沒?有沒有同謀?」

    何常在一怔,實在沒有膽量胡亂牽扯,道:「已過了堂沒有同謀」實在糊塗了,孝仁帝到底目的何在。

    劉堪又道:「既如此,一切依大明律法行事!」

    雖然劉堪什麼也沒做,但一件兩難的事情,卻被他兩句話輕而易舉地化解,孝仁帝聽了也不禁佩服。而其他大臣雖然不知就裡,然劉堪謙和有禮,進退自如,也各各點頭。

    「臣遵命!」劉堪一席話,便將所有責任推個乾淨,到時候有哪個好事者舊事重提,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何常在雖知其中厲害,但在權力面前又無法選擇。

    當劉堪轉身時,孝仁帝及時地給了一個滿意的點頭,不忘稱讚與教育:「太子處事從容果斷,朕心甚慰!切記,多聽臣子們的意見,心中常懷百姓之苦!」

    劉堪忙惶恐跪下聽訓,又恭敬重複。

    孝仁帝心情輕鬆,擺擺手,道:「今日朝會就到此吧,太子今日且回家休息略盡孝道,明日開始入住東宮。」說完便起身,往後宮去了。

    這是李彥才發現孝仁帝的步伐老態蹣跚,彷彿年過古稀之人,心酸鼻熱不忍視。

    劉諭雖然萬分不甘,但還是堆滿了笑容,與眾大臣一起,恭賀劉謹。劉謹謙虛,劉堪恭敬,也讓眾大臣十分安心。劉諭做戲做到底,陪著劉謹到了睿親王府,喝了兩杯,便告辭離去。畢竟這是劉堪最後一次家宴,劉謹也沒有假意挽留,直接將他送到了門外。還沒到翻臉的時候,兩人都還變現了應有的客氣。

    孝仁帝剛進御書房,便通知小順子暗暗叫來了李彥。

    「皇上」李彥不知道該說什麼,養父李安剛去世,親生父親又要離開,如何能讓他接受的了。

    孝仁帝聽出李彥話中的哽咽,微笑道:「不必如此,朕很好,能如此安心,也是多虧了皇兒的開導。朕自問上對得起先祖,下對得起黎民,唯一擔心的只有你。卻沒想到,皇兒早已放下,民為重,君為輕,朕也該放下了。」

    李彥聽孝仁帝一口一個「皇兒」,心內酸甜苦辣,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何滋味。然猶自清醒,磕頭道:「臣不敢!」即便這是孝仁帝臨死時的一個安慰,李彥縱然有千般願意,也不敢接受,萬一有半點消息洩露,被人利用,便將天下大亂。

    孝仁帝歎息一聲,抬頭看著御書房外的星空,他不知多少次如此仰望過,卻從未有過今日的平靜,驀然發現天外竟是如此深邃,點頭道:「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不可活,天道循環,果真報應不爽!朕雖然不能給你名分,但卻另有禮物相贈,愛卿不必著急拒絕,這也是珍妃的一片心意。」

    李彥聽孝仁帝提起「珍妃」,猜想定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想到今生今世恐難相見,心內悲怨,不得不點頭同意孝仁帝的要求,道:「請皇上示下!」

    孝仁帝從袖中取出一隻扳指,道:「這是乞丐臨死時給朕的,乃相宗之主的信物,當時乞丐勸朕交給你,不過朕還抱有一絲希望唉」說到此處,孝仁帝依舊不免有些遺憾,接著微微一笑,道:「此乃乞丐之遺願,朕不過忠人之事而已,拿著吧!」

    李彥若是再矯情,便將寒孝仁帝之心了,只得接住。

    孝仁帝接著從書案後的龍椅內取出一支短箭,道:「這個愛卿且收好,此乃朕一生的驕傲,且莫辜負了他們,也莫辜負了自己的一番才華。」

    李彥看著短劍,箭身箭羽都通體發黑,只有箭矢閃閃發著寒光,卻不知其中藏著什麼秘密,雙手接過,卻不解地看著孝仁帝。

    孝仁帝笑道:「愛卿行言做事,不過察言觀色,常理推斷,已是處處有驚人。此箭身後,是一個龐大的組織,遍佈大明所有大小官員,沒有任何一點能逃得過他們的眼睛。也正是有它的輔助,朕才會安安心心地荒政十五年。」

    李彥聽孝仁帝言語中透著自豪,謹慎地將他放在懷中,默然無語,卻暗自點頭。

    「下去吧!」孝仁帝閉著眼,揮一揮手,道。

    李彥恭敬地磕了幾個響頭,轉身離去,心知此去後,兩人再無任何關係,李彥卻沒有回頭。事情既然已經無法回頭,便只有向前看,路漫漫兮其修遠!孝仁帝驀然回首時,李彥早已不見了身影。

    徹夜難眠者,除了孝仁帝之外,還有昺親王府的劉諭。

    劉諭安穩地坐在書桌後,眼中虛空地看著黑暗的四周,旁邊石左安靜挺立,兩人便如此沉默著,只有桌面上的油燈耐不住寂寞,上下跳動著。

    「石左,去喊少爺來!」劉諭依舊一動不動,眼睛看著前方,嘴唇上下開合。

    「是!」石左做的事從來都是見不得光的,劉諭既然要他去「喊少爺」,然而他卻知道,這件事不能有半點聲息,更要隱蔽,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