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風雲金縷衣

黨爭風雲 一百九十六、流放 文 / 朝空城

    杜孝衛緩緩地邁著堅定的腳步走了進來。

    「末將叩見皇上!」待杜孝衛跪下,所有的人才發現杜孝衛的腳上佔滿了鮮血,不禁心內發寒。

    劉謹更是心如死灰,雙腳早已跪不住,軟軟地癱坐在地上。

    「難道李彥早就料到我有此舉,而故意安排?莫非他放我們是假,而斬草除根是真?」若是開始三人混戰於皇城,是劉謹忽略了李彥而失策,這一次卻輸得心服口服。怪只能怪自己心太急躁了,眼裡只想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以至於利令智昏,而一錯再錯。

    「如何了?」孝仁帝問道。

    「回皇上,亂黨已全部剷除!」杜孝衛鏗鏘有力的話徹底破碎了劉謹所有的奢望。

    一切都完了,劉謹甚至連掙扎的力氣都沒有,他沒有辯駁,沒有掩飾,選擇了沉默,選擇了承受,因為此時再多的作為都只是徒勞。

    「好…好…好…」孝仁帝非常高興,連說了三個好,突然體力不支,身子歪了下去,想要撐起,卻怎麼也用不上力氣,無奈地如死狗般趴著。

    不過小順子並沒有讓孝仁帝太過難看,以最快的速度放下了帳子,然後將他扶起,然而發現孝仁帝的身體漸漸在冷卻,嘴角開始抽搐,兩眼想要掙開,卻只能瞇成一條縫隙,而且儘是白珠,趕緊讓他躺下了,然後喊著太醫。

    其實太醫早等候在身邊了,也知道皇上的大限將至,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皇上能夠開口,留下最後的遺言。

    床帳再次打開時,孝仁帝終於睜開了雙眼,然而臉色蒼白,唇黑手抖,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了情況,都靜靜地等待著。

    「………」孝仁帝張了張嘴,卻沒有說出聲來,小順子忙將耳朵湊近,孝仁帝又說了一遍,小順子點了點頭,又問道:「皇上的意思是:亂黨之事,交給寧王處理?」

    孝仁帝努力地眨了眨眼睛,然後閉上了。此時的太醫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忙再次上前把著孝仁帝的脈搏,不出所料,已經停了。

    「皇上駕崩了…」吳用大聲宣佈道。

    一時間,所有的嬪妃宮女哭得稀里嘩啦的,然後這些話隨著太監的四處奔走相告,所有的皇宮的人都知道了。京城的守衛也都接到了同樣的一條命令:關閉城門,全城戒嚴。

    一個時辰之後,孝仁帝駕崩的消息才傳向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孝仁帝雖然沒有什麼作為,但兩位王爺為收買人心,卻也下了不少苦功夫,加上劉本的清廉與不為權勢的個性,深得民眾之心。正是沒有宋仁宗的寬懷博大,哪來的北宋繁榮興盛,同樣,沒有孝仁帝的愛才惜才,與忍辱負重,哪來的大明安居樂業?是以百姓心中,對這個不作為的皇上,還是心存愛戴的。

    京城一時之間,萬人空巷,所有的百姓都頭戴白巾,自發地走到了宮門外,傷心淚流,來送孝仁帝最後一程。城上守衛看到如此場面,雖然害怕出現騷亂,卻不敢驅使,也經不住留下兩滴男兒之淚,手中的矛戈不禁握得更緊了。

    然而在孝仁帝的床前,除了暗自傷神的李彥,沒有一個人心存悲切,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看著杜孝衛,和正在緩緩站起的寧王。他首先將兒子從李彥手中輕巧地牽了過來,然後才看向杜孝衛。

    「杜統領,事情的經過,還得勞煩你在說一遍!」寧王嘴上說得客氣,畢竟杜孝衛為人中規中矩,先前並沒有得罪過他,而且現在手中握著御林軍,還有許多用得著的地方。

    「末將不敢。末將昨夜三更時分,蒙皇…先帝召見。」杜孝衛停了停,似乎在思考著什麼,片刻才道:「先帝告知末將,睿親王有謀反的跡象,讓末將稍加留意。先帝果真慧眼,一眼辨識忠奸,今日絕早,睿親王得之先帝病重的消息,便開始排兵佈陣,準備再…圍攻皇宮。」

    至於最後的結果,正如杜孝衛先前所說:全部剷除。對此,劉諭並沒有一點高興,正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想當年,都是大明的巨無霸,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才不過二十年,他們眼看就要被淘汰了。

    最為興奮的便是寧王了,他原來不過是個邊緣的人物,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還好生了個好兒子,讓他一步登天。可是沒有任何的威信,到時候還不是跟孝仁帝一樣,窩窩囊囊地活一輩子,自己即便是皇上他爹,終究無所作為。

    現在好了,如今睿親王謀反,證據確鑿,杜孝衛的這個禮物送得真是及時。寧王從前看不起孝仁帝,現在同樣看不起他,他認為杜孝衛當時的停頓,便是思考著怎麼為孝仁帝說好話,將他杜孝衛的功勞給到孝仁帝,在眾人面前還是比較好看。

    從這點看來,杜孝衛不僅有能力,而且還十分的忠心,更令他心花怒放的是,杜孝衛竟將差點出口的「皇上」改口為「先帝」,雖然劉墾登基是遲早的時,但此時此刻寧王聽起來,還是無比的興奮。

    寧王看向睿親王,雙眼猶如刀子一般,在他全身上下劃來劃去,如果眼睛能夠殺人的話,此時的劉謹已經被寧王給凌遲了。

    然而,劉謹經過一陣的悲歎,已變得平靜了許多。對於寧王這種小人得志之輩,還真沒放在眼裡。

    「睿親王,你還有何話可說?」寧王一臉的嚴肅,彷彿閻羅包老。

    劉謹閉上眼睛,嘴角竟掛著一絲的冷笑。此時的他已是無牽無掛,徹底地放下了。

    寧王並沒有著急,就如剛開始抓老鼠的小貓一樣,總喜歡在手上戲耍兩下,然而劉謹這隻老鼠似乎並不打算配合,於是寧王看向李彥。李彥雖然新官上任不到幾天,但好歹是孝仁帝分配給劉墾的輔政大臣,凡事必須商量著來,太過剛強,則容易折斷,寧王自認為還是會把握的這個度的。

    「李大人,你看這事該如何處置?」寧王沒有稱呼李彥的職位,問話更是居高臨下,彷彿李彥就是他的下屬一般。

    李彥心中正值悲痛,沒有在意寧王的語氣,不過寧王既然問起,只得略微思考了片刻,才道:「下官以為,睿親王雖然圖謀不軌,但終究是皇室宗親,且歷任戶部尚書,勤於政務,愛民如子,深受百信愛戴。於情於理,應該輕判。」

    寧王道:「大人以為,如何輕判?」這時候連姓都省去了,顯然對於李彥的回答十分的不滿。

    李彥一怔,也聽出了寧王的意思,心思一轉,堅定道:「軟禁!」

    李彥此話一出,就是劉謹也嚇了一跳,他的所作所為,李彥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一個兩次逼宮的人,竟然只是軟禁,這在劉謹自己都不敢想像。而何常在更是緊皺起眉頭,覺得李彥太過婦人之仁,這在今後的道路上肯定會吃虧的。身為宰相,肚量自然少不了,更需要的是果敢的殺伐決斷。

    「哼,既為皇室宗親,知法犯法,已是天理難容!大人難道不知,睿親王勤政愛民,乃是收買人心,籠絡百官,更是結黨營私的鐵證!一個輕巧的軟禁,難道就想文過飾非,粉飾太平了嗎?我等身為上位者,最為緊要的是大公無私,為百姓著想,還天下人一個公道,朝綱不能亂。」寧王幾句話說得擲地有聲,凜凜然有大臣風範。

    李彥拱手道:「寧王之話有理,只是皇上剛剛駕崩,太子剛剛確立,下官以為,此時最為緊要的不是懲戒,而是安定。」

    寧王沒想到李彥如此不識時務,要不是害怕外人說三道四,孝仁帝屍骨未寒便改他的旨意,又急著處理劉謹,沒有與李彥諸多計較。又想到,反正李彥不過是一隻小小的螞蚱,蹦躂不出自己的手心,心態便放寬了下來。

    「國有國法,若是法不能伸,如何能夠馴服眾人?正所謂亂世用重典,現在雖然不是亂世,但正如大人所言,新皇剛剛登位,正是殺伐立威之時…」寧王一時最快,竟將自己的目的說出來了,不禁自顧自地咳嗽兩聲,然後才道:「不能因為害怕,而不去治理,大人之言,本王並不贊同。」

    在場的人都怔怔地看著這兩個輔政大臣,在孝仁帝剛剛嚥氣,便如此不讓地爭執,不知以後還怎麼協作。當然在所有人的眼裡,李彥跟寧王比起來,還是不夠看的。正所謂親疏有別,寧王好歹是劉墾之父,李彥崛起太快,這注定了底子不厚,弱點與弱勢都十分明顯。

    當然最為驚訝,也最為感歎的要數睿親王了,錦上添花者,大有人在,而雪中送炭的,卻寥寥無幾,雖然劉文是他的鐵桿,但此時卻沒有膽量說上一句半句,反而是他的死敵李彥,據理爭著。

    雖然這其中不乏李彥的另外目的,但是從最根本上的利益來說,劉謹無疑是受益者。李彥的爭執雖然改不了他劉謹的命運,卻能夠給他的家人一個難得的安定。

    寧王無論多麼的強勢,但劉謹相信,他還不敢一開始就不考慮李彥的意見,這樣不僅得罪的是他李彥,朝中的其他大臣也將看到,那麼寧王也將孤立無援。寧王雖然急於表現,但還不是蠢笨之輩。

    「是!不過下官可以保留意見!」李彥表現了一貫的強勢,當初他還是一個七品的芝麻小官,就敢跟劉本叫板,甚至將孫咨整倒,現在身為宰相,更是不懼任何人。

    就像賣東西討價還價一樣,李彥出了這麼低的一個價格,寧王自然不能做得太過分,想了想,道:「那就判為流放吧!太輕了難以服眾,太重了則丟了皇家的臉面!」寧王自以為最後一句解釋很是合理,卻不知道將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流放——對於劉謹來說,總算有了一線生機,卻不過是苟延殘喘,東山再起,只怕沒有機會了,但他還是感激地向李彥看了一眼。

    李彥也沒有再說話,對於他來說,話已盡,既然寧王已經下了決定,再爭執也是徒勞,而且寧王所說的,也正是李彥所想的。劉謹自然不能死,一旦死了,被他提拔上來的官員,沒有一千,也有幾百,朝中必然動盪,然而又不能讓他活得太過自在,不能讓他有反擊的可能,流放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李彥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通過此次爭執,鞏固自己的根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