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二百六十八、決心投靠 文 / 朝空城
更新時間:2012-09-27
三人你來我往的客套,始終沒有人願意將話題引入正題,不是不願意開口,而是不知道如何開口才合適。
當康中正講到當今的時勢。
「當今大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朝服,盛極一時,然十多年的沉寂,並沒有什麼長足的進步,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州縣壓力提升,民間的矛盾,以及百姓與官員之間的矛盾漸漸加大,若是不趁早想出辦法解決,也是一個不小的隱患。」
李彥肅然地點點頭,讚賞一句,儘管康中正只是講出了最基本的東西。
「康公子鞭辟入裡,分析一針見血,不僅僅是下層的矛盾,下層與中層的矛盾,其實還有中層與上層,中層之間也有相當的矛盾。正所謂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正是因為這些矛盾的激化,而不斷地消耗人力與國力,一旦爆發,甚至會引起內亂,我們不可小覷。」
劉苑最近也讀過一些聖賢書,跟在劉本身邊,對時事政治耳濡目染,也有不少見識,於是皆話道:「謹遵大人教誨!只是自夏周商,而後春秋戰國,而後漢唐宋,乃至今日,整個民官的架構,以至於生活方式,都從未改變,也就是說當今大明的難處,以前各朝都出現過。以小人愚所見,眼下這種狀況,向來有兩種處理的方式。
「第一,開荒擴土。唐朝太宗皇帝,為了養活泱泱大國,竟不得已將軍隊駐紮在不毛之地,讓士兵屯田自養,以達到開荒之效用。而今大明東有楚西有衛,兩國之地不過百里,即便屯田開荒,何處去?第二,開疆擴土,便是戰爭。因為戰爭即便不能達到擴大土地的目的,至少能降低人口數量。」
李彥與康中正兩人聽了,皆撫掌喝彩:「好!」
「只是,大明久安樂平,短期內開闢戰場,只怕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需要開戰,為國計民生,為黎民百姓而慮,也是不合適的。能夠避免盡量避免,畢竟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康中正笑道。
劉苑拱手道:「康公子高見,小人看書時日尚短,終究只是識得表面皮毛,不登大雅之堂,也只敢在大人面前賣弄,不然說出去,只會被人恥笑了去。」
李彥搖搖手,笑道:「兩位都是大家之才,更是將來家族之支柱,不必謙虛。」
「哪裡,哪裡!」兩人異口同聲道。
李彥見兩人有意無意地將話題引入正題,便也不藏著捏著,繼續道:「依在下之見,矛盾便是以己之矛攻彼之盾,這就好比兩個人打架一樣。正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兩個人各讓一步,問題不就解決了。無論是民間百姓的瑣碎小事,還是兩國交邦的大事,都是一個面子與利益的糾葛,只要能夠將心比心,相互諒解,也就無事了。正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劉苑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康中正讚道:「善!」
又轉頭看向李彥,拱手道:「大人,天下攘攘,來往者皆為利。除非聖賢,利益驅使所向,怎能不爭鬥?是以孔老夫子,雖有大同之念,卻難造大同之世。」
李彥微微一笑,道:「那我們可以去而求其次——」
「請大人賜教!」康中正道。
「只要求強者一方罷手即可!」李彥道,「六國之亡原因,雖眾說紛紜,但若是秦國不爭霸,不動兵戈,會有而後的大秦?兩人相爭,若是強者罷手,弱者還敢上前自取其辱?」
康中正與劉苑對視一眼,心中俱是一怔,又見李彥笑著站了起來,踱步到門邊,便也跟著立起,垂手恭立,等候李彥的訓話。
「就拿當下的例子,寧王上有皇上,下有朝廷百官,權威之盛,無人敢仰其鼻息。然而在下看來,寧王不過是個沒有牙齒的老虎罷了,相貌凶狠,卻咬不了人,吼聲響亮,也不過徒有虛表。是以,先是揚州,後是并州,再又惠州,幾次三番的驅使,在下盡皆俯首,寧王又能奈我何?」
李彥說著,微微冷笑:「如今,皇上更是不堪寧王專橫,倒戈相向,寧王唯一的屏障都沒有了,他憑什麼立足於朝廷?君不見,昨日黃昏,萬官匆匆忙忙而去,又垂首喪氣而回?寧王生氣是必然的,但生氣又能怎麼樣,手中無兵無將,京城外州,更不得百姓之心,除了在家裡發脾氣,寧王的生氣還能帶來什麼,他又敢做什麼?相安無事也就罷了,不然只有自取其辱。」
康中正與劉苑聽言,皆駭然不能言,呆呆地看著李彥的背影,似乎連他們自己也沒想到,李彥竟能如此囂張,憑的是什麼,這讓他們越來越是好奇,當然還有驚喜。
原本二人也不過是猜測,到底是能抗住寧王雷霆之怒的人,沒有深厚的背景,便一定有卓越的能力,卻沒想到李彥高傲如此。
「怪不得寧王在大張旗鼓之時,李彥還能安安心心地過生辰,原來勝負早已分明。在李彥眼裡,寧王不過一個跳樑小丑,一個隨時都可利用的上升跳板。哎——」康中正如此想著,發現人比人氣死人,在外人眼裡風光無限的寧王,竟是如此的可悲,不禁暗暗歎息。
「是!」兩人長跪道,這算是正式加入了。
李彥轉身,忙將兩人扶起,笑道:「不必拘禮,都坐下說話。」
待三人坐定,李彥又道:「在下不過作個例子,今日相會,且不論國事,但談風月。聽聞康公子曾邀一幫好友,組建了個桃花社,其中必然有不少大作,不妨拿出來一起分享一二?」
康中正聽了心內震動,差點沒從椅子上摔下來,沒想到李彥連這個都知道了,可見其並非浪得虛名之輩,對其剛才的話更是深信不疑。
康中正確實秘密組建一個桃花社,確是組建幫派,結黨關照,好為後來的仕途打下基礎,其中討論的內容,卻不是什麼詩詞歌賦,不是國事民生,便是當今形勢。
既然李彥知道這個名目,康中正相信他也一定知道了其中不少內情,至於不說出實情,必然是不想告訴劉苑,以免引起他的猜疑,畢竟劉苑當時還是個不學無術之人,詩詞一竅不通。
「大人見笑了,不過一些娛樂之作,難登大雅之堂!」康中正掩飾道。
劉苑笑道:「康兄且莫推辭,大人既然開口,說出一二來,大家參詳參詳。」
「正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們也不是正經做詩詞的人,內行看門道,我們外行看看熱鬧也好。」李彥也勸道。
康中正違逆不過,只得道:「那小人就獻醜了!」
康中正本也是個極好附庸風雅之輩,平時都有做詩填詞的習慣,此時順手拈來,倒也便宜。一個劉苑學詩不久,單單聽著結構嚴整,便已讚歎,一個李彥,心思根本不在詩詞之上,更是開口閉口誇獎。
如此談風論月,最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快三人便無話不談。談風論月,也最能消磨時光,瞬間便已午飯時間。
何荷見三人談得正歡,不敢催促,先請示了四位夫人,也都說再等等。一直過了午時,何荷再來請示,趙燕才道:「可以了!」
何荷見何琦點了頭,才趕往偏廳,請示李彥是否傳飯。
康中正與劉苑見此,趕緊起身告辭。不過李彥哪裡肯讓他們就此回去,讓何荷將午飯擺了過來,三人草草吃了,這才分手。
…………………………………
康府!
散朝後,康良被寧王叫到了身邊,說了許久的話,待出了朝門,又立於當地,囑咐了許多無油鹽的事,讓後面的官員都不得不遠遠佇立注視等待。
一起走了一段,將寧王送上轎子,康良目送寧王走遠,這才上了自己的轎子,長吁一口氣。
回到家中時,便聽聞管家匯報,康中正跟著劉苑出去了。
「哦,知道他們去了哪?」康良道。
「何府!」管家道。
雖說康中正說不用人跟著,但管家不可能就此無視公子的安全,因此康中正前腳出門,後面便有高手尾隨其後。等到康中正進了何府的大門,早有人來匯報府上了。
「哦?」康良深深地皺著眉頭,繼而又淡淡一笑,道:「孩子長大了,心裡想什麼,做什麼,我這個當父親的都不知道。」
管家垂手笑道:「老爺,不是有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鳥兒翅膀硬了,遲早是要自己飛的,老爺就不必操心了。」
康良聽了,搖著頭,笑道:「果真如此,到底你是過來人。」
「謝老爺誇獎!」
「這也算誇?」康良笑道。
「這——」管家一怔。
康良見此,更是朗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