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中的新生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七章 思考 文 / 思緒飛翔

.    我一邊行軍一邊在思考要是鬼子部隊追上來後部隊應該怎麼辦可我一路也沒有想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我不知道在我原來的那個時空八路軍一般是怎麼處理這種情況的這種情況生的次數應該也不會少從理智的角度出也許是要放棄傷員和烈士們的遺體保留住了部隊才能有機會消滅更多的鬼子可從感情的角度出我如果作為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我下不了這樣的命令想到這裡我再一次認識到我真的很不適合做官因為我該狠的時候狠不下來對敵人我可能比任何人都狠但面對自己人面對生死與共的戰友哪怕是在他們犧牲以後如果要我放棄他們的遺體而任敵人糟蹋我真的做不到最少目前我還做不到。

    我也知道如果不放棄會有更多的戰士犧牲但人的性格就是如此有的時候明明知道這麼做是有問題的但還是會去堅持哪怕付出更大的代價這算不算人性的閃光點呢?我不知道但我個人認為最少這是優點最少說明選擇這麼做的人是個重情重義的漢子而不是冷血動物嘲笑這些人幼稚的那些「人」我只能把他們歸為非人類和懦夫。

    為了避免這種慘痛的事生我只能轉而考慮是否有辦法能加強部隊的後勤運輸能力這部隊的後勤保障特別是傷員和烈士遺體的運輸問題得不到解決部隊在根據地以外的地區作戰就會經常遇到今天的這種情況。

    可以八路軍現在的物質條件最多只能給各部隊多配備一些大車就是這都還很難做到畢竟拉車的馬和騾子八路軍也很缺乏還有怎麼解決喂牲口的飼料也是一個大難題。

    我們一大隊因為一直在與鬼子作戰所以繳獲也比較多情況還算比較好可其它八路軍部隊的戰士們能夠吃飽就已經不錯了至於營養的問題根本就沒辦法講究。

    看來生活物資的缺乏才是最根本的問題有了充足的生活物資才能擴充部隊的人數才能保證戰士們大運動量訓練所需要的營養有了嚴格的訓練也才能提高部隊的戰鬥力部隊戰鬥力強了才能殲滅更多的鬼子也才能繳獲更多的武器彈藥和作戰物資裝備改善了又可以使部隊的戰鬥力更強。

    只有在裝備和戰鬥力基本與鬼子相當的情況下才能避免採用人海戰術的打法也才能避免大量戰士的傷亡也才能少讓一些家庭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從這段時間一大隊與鬼子的交鋒情況來看只要八路軍具備一定的攻堅能力小鬼子的據點就沒法立足最少在離鬼子重兵集結的要點稍遠些的地區就沒法立足這樣鬼子就很難完全封鎖根據地。

    而且只要八路軍的兩個團能夠具備和鬼子一個大隊正面硬撼的能力那小鬼子就沒法以大隊規模對根據地進行掃蕩了鬼子每次出動都要派出過一個大隊的兵力那小鬼子投入的兵力總量就必須比現在多不少就會加重小鬼子的兵力負擔這樣一來小鬼子出動掠奪和掃蕩的次數自然就會降下來對根據地老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就不會造成太大的破壞。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小鬼子的後勤保障負擔小鬼子歷來是採用以戰養戰的方針但每次出動需要的兵力多了出動的次數少了自然覆蓋的搶劫區域就小了那小鬼子搶得的東西也就少了雖然小鬼子會通過加重鬼子佔領區老百姓的負擔來彌補一些但小鬼子這麼做反而正是我所希望的。

    第一可以使鬼子佔領區的老百姓更清楚地認識到小鬼子的本來面目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個時代的很多老百姓只要小鬼子做的不是太過分還是有不少老百姓願意做順民的雖然我心裡也不願意承認這種狀況可事實就是事實。

    當然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責任不在普通的老百姓身上罪魁禍則是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文人們這些自我標榜著自己是君子的人大部分實際就是一堆狗屎和君子根本搭不上一點邊。古語說仗義每多屠狗輩既然這句話能夠留傳下來那就說明這就是事實而屠狗之人肯定不會是有文化的人那文人既然還不如屠夫仗義那還能稱為君子嗎?除非君子的標準是無恥那就當之無愧了!

    從漢朝的董仲舒開始儒家封建文人提倡和堅持的忠君思想就沒有多少國家的概念主要是君主的概念君主即是國家失去了君主在新的君主產生前老百姓就只剩下了民族的概念。

    但就是這種民族的概念也隨著蒙古人和滿人的兩次入主中原而變得十分的淡薄了。

    說難聽點小鬼子和當初的蒙古人、滿人沒多大區別也都是屬於異族的一支非要說有區別的話那也就是小鬼子是從比蒙古人和滿人更遠的地方來的。說到對老百姓的屠殺和掠奪如果按人口比例來計算蒙古人和滿人入主中原的時候做的並不比小鬼子遜色可能還更過分一些。只是中華民族的同化能力太強把當初的統治者和侵略者用幾百年的時間給融合進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當中所以很多人就覺得既然已經成了一家人那就不要再計較了小鬼子這些非家庭成員自然就變成了最可恨的。

    同時還是這些曲解和篡改了儒家思想本意的封建文人大力鼓吹什麼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那既然所有的土地和物產都成了君主的私產甚至嚴重到老百姓自身都是屬於君主的私產遇到個昏聵的君主造成了國土淪喪、割地賠款那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水平老百姓又有多少人會去關心君主的私產少了、丟了、被人給搶了?就好比鄰居家被偷了、搶了你除了關心小偷會不會來偷自己家強盜會不會也來搶劫自己家之外鄰居家丟掉的東西你會心疼和在乎嗎?雖然這個比喻不很貼切但情同此心心同此理。

    而被佔領也好被割讓出去也好在大多數被佔領區老百姓的心目中這也就是換了個新的君主而已只要這個新君主對老百姓比舊君主好誰還會起來反抗?只有新君主比舊君主還不如老百姓的生活比原來更加的艱難甚至連生存都成為了問題大部分的老百姓才會起來反抗。

    所以已經被變種儒家文人毒害了兩千多年的中國老百姓已經被剝奪了學習文化的權力那你還能要求他們去明事理?要求他們去講什麼國家民族大義?那只能是強人所難、自欺欺人。這樣一來大部分的老百姓當然只能憑著人的本能去關心誰能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誰就是好人老百姓就樂於被這些能讓他們生存下去的人奴役至於其它的東西他們根本不在乎。

    而且長期的忠君思想教育所提倡的忠誠本質上是對某個人或某個家族的忠誠而並不是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這就使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某個人或某個家族的忠誠度往往會高於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度。這也就是只要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一旦選擇了做漢奸往往會帶領著一大批人成為漢奸的原由這些跟隨成為漢奸的人並不是他們自己選擇要當漢奸的而是他們的主子幫他們做出了選擇他們只是出於對主子的忠誠跟隨著而已。但他們本應被提倡和鼓勵的忠誠行為卻因為主子的錯誤選擇而被掩蓋住了主子的錯誤選擇也使得他們被和主子一起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實際他們這群人才是最可悲的人群他們這群人也是兩千年儒家文化教育的最大受害者!

    而最應該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那些封建文人們卻安然的逃脫了甚至風光依舊因為他們掌握著文化掌握著輿論的導向掌握著完整地思想體系還擁有見風使舵的眼力還有著根據新統治者的喜好而修改思想體系的能力畢竟不論誰成為新的統治者這些假儒家文人所提倡的忠君思想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最無恥的一群人反而成了永遠屹立不倒並始終能站在高端的人群這才是一個民族最大的悲哀!這才是一個民族復興最大的障礙!!!!!!

    第二是被佔領區的老百姓忍受不了鬼子的壓搾自然就會想辦法離開隨著被佔領區人口的逐漸減少小鬼子在被佔領區能獲得的東西就更少獲得的東西少了小鬼子駐軍需要從其它地方運來保證部隊需要的物資就多了這又加大了小鬼子的駐軍和作戰成本還增加了小鬼子的後勤人員數量後勤人員數量多了一線作戰部隊的兵員也就要相應的減少這又變相減低了鬼子的整體戰鬥力。

    第三是小鬼子掠奪到的東西減少了長此以往積少成多就能有效削弱小日本的持續戰爭能力。

    可我的這些想法要實施起來既涉及到戰略的方面還涉及到戰術的東西這就不是我一個小小的副營長所能決定和左右的了我只能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報告的形式向上反映。而我的很多觀點能否被人所接受我心裡完全沒有底畢竟我的想法有太多激進的東西有太多就是幾十年後也未必能為大家所接受的東西想到這些我不由的有些猶豫了考慮了許久我還是不能拿定主意。

    最後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先和李大柱商量一下看看他有什麼反應再說而且也可以先和大隊長透露一些這兩個人就是不能接受但為我保密應該沒有問題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都不屬於封建文人之列不會有什麼大的反彈和反感最多覺得我是在胡思亂想、胡說八道而已。

    可這麼引申的一想我還真是有點灰心喪氣憑我一個人能鬥得過一個延續了兩千年的封建文人階層?在老百姓普遍連字都不識的年代誰會支持我?能有多少人明白我說的是什麼?可怎麼想答案都是我必然失敗。

    只有在大多數老百姓都擁有了文化知識都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有了明確的國家民族概念都明確認識到自己的生存和好日子是靠自己雙手的辛勤勞動掙來的和其它人沒有任何關係而那些一天只會指手畫腳、唾沫星子亂飛的人還需要老百姓的血汗去養活這些人不是他們自己所標榜的所謂精英更不是君子他們只是一群寄生蟲而已。

    真正的精英是那些肯踏踏實實勞動勤勤懇懇工作的老百姓

    真正的精英是那些不起眼的好像一天只知道為生活和生存而奔忙的老百姓

    真正的精英是那些已經不再為自己的溫飽而煩惱但仍在努力的工作並時刻關心他人的疾苦並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伸出援手和奉獻出自己財富的老百姓。

    一個民族的強大和振興以及想保持長期的強大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基礎的老百姓沒有這些老百姓的整體強大和高素質任何東西都只能是空中樓閣、曇花一現。

    但這所有的一切都涉及到了教育和強大的物質基礎也涉及到要打開兩千年來的思想禁錮看來這一切只能慢慢來但解決物質基礎是第一位的總不可能讓人餓著肚子去學習文化吧!

    我突然覺得養雞並不比殺小鬼子貢獻少這個想法也使我不在執著於非要在部隊工作而不再堅持留在部隊工作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害怕有一天我要面臨拋棄傷員和烈士遺體的選擇。

    想到了物質基礎就想到了去美國的王老爺和黃飛凡不知道他們現在還好嗎?青黴素的事情順利嗎?我也想到了家人娘和姐姐養的雞有多少只了她們身體怎麼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