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兵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七十三章,文武會 文 / 飛過天空

    帝國紀元999年5月6日的深夜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並無什麼不同,反而因為白日裡的花朝節女神選拔而充滿了歡快的情緒。

    在這樣戰亂的時節,對於普通人來說,摸得著看得見的快樂才是最真實的。

    但對於帝都某些人來說,這卻是一個難眠的夜晚。

    在帝都白雲觀道法辯會上抓捕到的勾結西寇的前嶗山道觀道士劉坤,從西城糾察執法隊押被押解前往英國侯的途中被人襲殺。

    劉坤在某些帝都的大佬眼中也許只是一個小人物,但卻沒有一人能否認,劉坤可能身後有更大的內鬼存在。

    而且劉坤這個時候潛入帝都,若說沒有什麼企圖,連孩子都不會相信。而現在,就是這樣一個無足輕重,卻又可能身繫若干大人物的小人物,竟然在被帝都糾察執法隊的嚴密護送下,被人殺死,而且殺人兇手也當場逃走,一切的一切只能證明大家的猜測,他身後有更大的內鬼已經坐不住了。

    而更叫這些大佬臉上無光的是,能痛下殺手做出這樣的事情,也說明那個內鬼根本沒有將帝都這些大佬放在心上,也不害怕帝都這些人對其展開報復行動。

    很快,各路人馬派出的探子紛紛出動。而組織設在帝都的總部內,更是接到了若干有關要求得到這次暗殺相關情報的交易條目。

    就在暗殺結束後的兩個時辰,大多數人都接到了一個相近的情報:「劉坤還沒有來得及交待自己知道的事情。」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放下心來,可誰又能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

    ~~~~~~~

    帝都江山,城南居民區,組織的一處地面分部內,一個頭戴斗笠,斗笠四周圍有薄紗,遮擋住了面龐的男子端坐在椅子上。這男子身後有一個同樣專版的男子長身玉立,手掌輕輕撫在椅背上。

    而他們身後,十幾個身穿青衣,眼神警惕的青年分散在屋子內外,警惕的看著眼前的一切。

    「這位兄台有什麼需要的?」一個帶著青銅面具的男子走出內室,一拱手。

    那男子聞言卻並不回答,對身後的站立的男子一點頭,那個站立的帶斗笠的男子不滿道:「貴組織架子大的很啊,叫我們等了足有兩個時辰!」

    「呵呵,臨時有些事情,怠慢了。不知道兩位究竟有什麼事情,非要見我們的領?」那帶青銅面具的男子笑道。

    「我們是貴組織的情報買家,這次來是為了打聽一個情報。」站立的男子問道。

    「哦,下邊的人沒有告訴兩位麼?買賣情報只需直接布信息或者出錢,不必找我的。」男帶著青銅面具的男子笑道,眼睛一直在對面頭戴斗笠端坐的男子身上打轉。

    「錢我們肯花,可是我們要的情報你的手下卻說什麼不肯賣。」那站立的男子道。

    「有這等事?我們也是生意人,怎麼能不做送上門的生意?」那帶青銅面具的男子語氣有些驚訝道。

    「難道你是說我們說謊不成!」那站立的男子上前一步,自有一股威嚴湧出。

    「哦。這到不是看,還請先生說說,你們要買什麼情報。」帶青銅面具的男子嘿嘿一笑,卻並不害怕。

    「我們想要劉坤的確切消息!」那端著的男子終於開口道。

    「哦,有啊,這情報有,包括劉坤身中幾箭,現在屍在何處,都有的,價格是兩百金幣。」那帶青銅面具的男子道。

    「夠了,這種假情報休拿來糊弄我等!」那端座的男子喝道,隨著他的吼聲,那十幾個青衣青年立刻圍攏上來,人人面色不善的看著組織內的人員。

    「稍安勿躁,這位先生,你要的情報我們的確沒有……」帶青銅面具的男子苦笑一聲。

    「你當我們是三歲的孩子麼?」那端坐的男子冷聲道。

    說完,一沓厚厚的紙片甩在了桌面之上。

    「這裡是兩萬帝國長生銀莊放的紙鈔,可足抵兩萬帝國金幣,告訴我們劉坤到底藏在哪裡,趙輝城他們有什麼計劃,然後錢你拿走。否則……」男子話音一落,身後一干青年弓弩、刀槍齊露。

    而門外也隱約有一陣吆喝聲。

    「好大的手筆!這位大人,你又當我們組織是什麼!」那帶青銅面具男子霍然起身,怒道。

    「這位領,我知道你們組織有規矩,那好我們現在就以懸賞的形式布這條信息,有提供具體線索的追加金幣一萬!」那站著的帶斗笠的男子一步橫在兩人中間。

    「……」帶青銅面具的男子猶豫起來。

    片刻道:「這種懸賞我做不了主,你們和我去總部一趟吧,如何?」

    「胡說,大人千金之軀,怎麼能去你哪裡?」那站立的男子喝道。

    「那就恕我愛莫能助了。」帶青銅面具的男子轉身離開。

    「慢著,我就去見識下這地下的王國!」端坐的男子喝道,語氣森然。

    「你不能帶這些人進去!」青銅面具男子道。

    「笑話,不帶人進去你們起了歹意又如何?」那站立的男子冷笑道。

    「不相信我們你可以不進。」帶青銅面具男子也冷笑道。

    「好了,那我只帶他,如何?」端坐的男子一指站立的男子。

    「……好吧,就破例一次,放心,半個時辰內肯定有結果,你這些。」那青銅面具男笑道。

    ~~~~~~~

    黑夜的血腥終於過去,但新的鮮血卻也隨著這朝陽的升起,慢慢積蓄著,雖然這個世界大多數人渴望的是平和的生後,但我們不得不悲哀的現,掌控這個世界的少數更喜歡用鮮血洗滌他們的王道。

    但不管怎樣,一切終有結束,而所謂的英雄就是結束這一切的節點。

    帝國紀元999年5月8日,帝都江山,這一日。是帝都花朝節的最後一天。如果說前一日的花朝節女神評選是帝都平民百姓的節日,那麼今天的文武會,則是帝都文人武士的狂歡。

    花朝節女神一年舉辦一次,這文武會卻是三年才舉辦一次,三年一次,足夠一批帝國的精英走出各式各樣的學院,在文武會上一展拳腳。

    因為是在帝都東郊燕山餘脈舉辦,所以又被稱為燕山英傑會。

    這一日的文武選,將主要從兩個方面選出匯聚在帝都的優秀人才。

    上午為武傑會,比試騎射和武功;下午則為文英會,也稱詩詞會,比試詩詞或作對。

    當然,也有關於算籌、軍械、科技等方面的比試,不過因為受眾面較小,所以只在城內某些會館內舉辦,而觀看的人也相對少一些。

    當然,和古代科舉其他科目進士身份的低微不同,這些比試的橡木雖冷門,但待遇卻不低,甚至一個優秀的有潛力的計算人才或者軍械、科技人才,都是帝都個大部門爭先錄取的對象。

    ~~~~~~~

    按照英國侯趙輝城和雷東風商議的計劃,文武會的主要文鬥和武鬥的比試,雷東風都要參加。要最大限度的讓雷東風揚名立萬,只有讓帝都這些高層認識到雷東風是具有強能力的存在,雷東風才會取得別人更大的支持,到時候就算軍部不撥糧草和軍械,那些看好雷東風的權貴和商家也會主動支持雷東風的。

    而且這樣在輿論上也會起到一個指引作用,想一想,帝國抗擊西寇的大英雄,文武會上的佼佼者,竟然還要為自己的軍團輜重愁,帝都民眾,帝國民眾會答應麼?軍部會做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情麼?

    如果說沒有文武會的展示。帝國的大佬們還可以尋找各種借口來推脫,比如雷東風之前都是憑的運氣,甚至還可以搬出雷東風曾經與友軍生「爭執」,不服管理等一系列借口。但如果雷東風能在文武會上拔得頭籌,那麼任何質疑都將被掐滅。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報名武傑會和文英會,先武傑會要求是軍民或者預備役軍民出身,入場前要現場開弓海選,能開三百斤以上硬弓者方可入場。

    而且比賽過程尤其是打鬥階段,雖然生死不論,但並不是說可以隨便傷人或殺人,如果比賽中對手認輸,或者對手已經沒有反抗之力,那麼你就必須即刻停止;而且,如果對手真的死亡,那即便取勝,也會被取消資格,同時交由帝都糾察執法隊處理。

    這樣嚴格的規定下,即保證了海選出一定的優秀人才,也最大限度的防止了優秀人才的內耗。

    畢竟,能開三百斤硬弓的選手,就已經是具有一定天賦的軍民了。

    至於文英會,則要求相對簡單,只要在入場前接上考問官的一副上聯,三名考官認為合格,那麼就可以入場參加筆試;筆試也是由帝國官員現場命題,眾人作答,當場選出優劣。因此,自知詩詞不佳達也不會選擇在萬人面前丟臉獻醜的。

    所謂一時英傑,帝都的文武會歷史雖然沒有花朝節悠長,但選拔出的人才卻是比比皆是,根據帝都《江山輿情》曾經的統計,在帝國997年以前,文武會武傑獲得者基本都做到了少校以上的官職,更湧現出過二十七個軍團長級別的高級軍官,甚至還出現過六任軍部部長。

    而文英獲得者也多在帝國各部門有建樹、展。

    當然,帝國成立千年。文武英傑會也舉辦了有兩百多屆,能獲得文武英傑雙冠的卻只有兩人。

    一人是帝國紀元四百六十七年的帝國十三大世家之一的諸葛家族的諸葛雲龍,另一個就是如今的英國侯趙輝城。

    千年時間,兩傑而已,這兩人卻無一不是當時之英傑。

    諸葛如龍,率帝國兩個二級兵團,不足十萬人,西征大6公路西部,連敗當時西6奧丁神族所率的二十萬大軍,雖然那時奧丁神族已經在現在西6羅丹半島起源的神聖教廷的攻擊下內外交困,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卻也一直死死壓制著當年所謂的神聖教廷。

    這一戰,也促成了西6政權、教權的徹底洗牌,神聖教廷取代奧丁神族上位,成為西6的唯一宗教。

    當然,後來也有史學家評價說諸葛如龍是被西6的神聖教廷利用了,因為奧丁神族雖然強大,但和帝國卻已經和平相處三百餘年,並無征伐大6公路東部的野心,而且奧丁神族當時沒有整合西6的能力。

    而神聖教廷則不然,野心十足,更是用宗教洗腦,以強權的姿態控制了西6各國。經過這幾百年的積蓄,終於對帝國起了攻擊。

    至於獲得英傑稱號的第二人,英國侯趙輝城,其事跡前文已有介紹,而且正當壯年。

    此次西方聯軍入侵帝國,多少民眾渴望著趙輝城能登高一呼,率軍將西方聯軍趕出帝國。

    不過,更多的人卻也看出,趙輝城和當年的諸葛如龍不同,現在也是處處受制,而他欽點的弟子雷東風也許正是希望的所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