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凶獸籃球

第四卷 流金歲月 第527章 進攻的進化之路 文 / 軒中聽雨

    更新時間:2012-12-16

    與薩克拉門托國王隊的比賽過後,卡萊西莫感覺球隊的戰績不錯,球員之間也比較熟悉了,能夠齊心協力應對比賽,同時自已的威信也樹立了起來,對手下的這幫球員有了足夠的瞭解,不用擔心他們違抗自已,所以開始著手對球隊進行大的調整。

    雖然說現在這種打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一直這樣打下去的話,史蒂芬太累,不可以一個賽季下來都依賴史蒂芬一個人的發揮,而且也容易被對方防住,同時卡萊西莫也要提前為史蒂芬狀態不佳或萬一出現傷病準備好,所以建立一套輪換更科學、球權運轉更合理的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沒有球員可以分擔史蒂芬得分上的壓力時,用一個體系來分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打造這個體系的第一目標就是把史蒂芬的上場時間從現在四十一點五分鐘消減到三十六分鐘左右,這是聯盟核心球員的標準上場時間。

    雖然史蒂芬打到現在還沒有出現什麼傷病的情況,但是從馬刺隊出來後,卡萊西莫自然而然地就學到了提前把傷病消除在隱患狀態比什麼都好,所以就決定現在動手,而按照他原來的謀劃,是打算在賽季快要結束時,球隊無望進入季後賽後才行動的,根本沒有想到球隊的戰績會這麼好。

    當然了,現在還沒有鎖定西部第一,全明星賽西部全明星隊主教練的職位還沒有拿到手,卡萊西莫自然不會現在就進行變動,但是提前設計演練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趁這個時候練就算是引起戰績起伏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常規賽才打了三分之一,還有足夠的時間。

    別看第一目標只是讓史蒂芬少上幾分鐘的時間,就非常難以達到,要知道以史蒂芬的得分效率,幾分鐘的時間就是穩打穩的幾分入帳,而平常的比賽中,幾分就決定著勝利。

    這個賽季超音速隊場均得分位居聯盟第四,而場均失分排名聯盟第十一,一正一負之間,只有四點五分的差距,也就是說平均起來,超音速隊平均每場贏對方四點五分。

    一旦史蒂芬少上這五分鐘,少得這五分的話,就代表著超音速隊得分和失分基本持平,這還沒有計算史蒂芬在場上時的防守貢獻,就算是加上史蒂芬不上場的時候,替代他的球員的貢獻,超音速隊仍然難以保持現在的勝率。

    做為球隊的領袖和核心球員,史蒂芬在球隊的地位不次於卡萊西莫,卡萊西莫在跟史蒂芬提前溝通時已經說明,做出這樣的調整並不是針對史蒂芬,讓他減少上場時間,除了降低疲勞,減少傷病的可能外,就是希望史蒂芬能夠將節省出來的體力用在上場的時間段上,表現的更好一點。

    而要做到這一點,史蒂芬必須在進攻中做到兩點,一個是節省體力,另一個就是打的更聰明一點,用更少的體力去得更多的分,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史蒂芬就算是少上幾分鐘也就沒有問題了。

    在一個球員的漫長職業生涯中,不僅不能一直靠身體天賦去打球,在技術上同樣也要做到不斷進化,而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是非常之少的,所有的球員進入聯盟之後,都要接受一個考驗,身體和技術能否適應聯盟的對抗。

    能夠適應下來的,就能夠在這個聯盟生存下去,而不能適應下來或適應的不成功的,要不就是在一個合同結束後離開聯盟,要不就是泯然於眾人之間,變的平庸不堪。

    而能夠適應下來的人,根據自已的身體天賦和技術手段分為不同的級別,天賦驚人的成為了超級巨星,好的成為了明星級的球員,普通的去拿中產合同,更差的則是拿著底薪混日子。

    但是這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靠著身體打球的,終久不得長久,容易受傷也容易被限制,而走技術流的雖然好一點,但是技術也不是萬能的,只有將身體天賦跟技術結合,同時還非常努力的人才能走向成功的極致。

    在這三種因素中,努力是必須具備的,不知道努力的球員永遠不可能成功,身體和技術這兩種因素卻是走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道路,靠身體打球的必然走的是先揚後抑的路子,因為不管再好的身體天賦,也無法抵禦時光的侵蝕。

    而技術卻是隨著時間和經驗的增加,只會越來越成熟,依靠身體打球後的,在職業生涯的前期表現非常好,但是後期通常就非常一般了,而靠技術或智慧打球的,表現只會越來越大。

    而這兩者中,身體只能通過刻苦不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保持下去,而技術卻是可以不斷進步的,根據自已的身體條件、對手和聯盟的規則做出不斷的變化,在這方面,邁克爾喬丹可以算得上最成功的一個,卡萊西莫著重給史蒂芬講了在邁克爾喬丹的職業生涯中,是如何進行技術演變的。

    在九十年代前,喬丹剛進入聯盟的那幾年,他擁有聯盟史上最快的第一步、埃爾金貝勒的啟動速度、厄爾門羅的柔滑妖魅、j博士歐文的凌空飛翔。這些因素綜合而成的是那閃電一般速度同時又靈活多變不可捉摸的突破。

    全聯盟沒有一個跟他身高類似的擁有這樣的風馳電掣,為了防守住喬丹,只好用那些身高不及喬丹的矮個子後衛,其中的優異代表就是底特律活塞隊的喬杜馬斯,與他一起聞名於世的,還有著名的「喬丹法則」,之所以「喬丹法則」出台,就是因為他一個人防不住喬丹。

    同為東部強隊,在九十年代之間,活塞隊一直扮演著公牛隊攔路虎的角色,喬丹可以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拿下四十分、五十分、六十分,但是他突破不了活塞隊的防線。

    不過逐漸成長起來的喬丹變的越來越可怕,查克戴利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決定了,不能再讓喬丹一個人幹掉我們了。」於是「喬丹規則」出爐了,而結果就是,從此以後,公牛隊與活塞相遇的十七場比賽中,喬丹場均二十八分,而活塞贏下了其中的十四場比賽,而輸掉的三場比賽,就是活塞隊沒有執行「喬丹法則」的那三場。

    「喬丹法則」是一套非常嚴格,也非常有針對性的防守戰術,細微到了無微不至令人髮指的地步,專門為防守一名球員發明一套戰術,喬丹是第一個,簡單來說就是:喬丹一對一時,逼他朝左移動,以避免他更可怕的右側突破;試圖擋拆時,用大個子雙人包夾,保持身體接觸;背身單打時,三人包夾;喬丹無球跑動擺脫時,蘭比爾上步逼迫他遠離籃筐,杜馬斯貼身;托馬斯隨時打非法防守擦邊球企圖包夾喬丹。

    這一套戰術活塞隊全隊的場上人員都要參與進來,同時還有種種的小動作和身體接觸,但是就算是如此,仍然不足以完全限制住喬丹的進攻,不過卻可以阻止公牛隊拿到勝利,從這點來說,他們是成功的,而成功的回報就是兩個總冠軍。

    除了活塞隊,能夠給喬丹製造麻煩的,就是蒙克利夫和丹尼斯約翰遜這些矮小快速的後衛,因為,與喬丹同樣身高級別的人,根本不可能趕上他的速度。而用矮小後衛來對付喬丹,就是為了讓他難以突破,逼他在外面跳投,從所周知,喬丹的外圍投籃並不好。

    無論喬丹能夠拿下多少分,包括那個場均三十七分的賽季在內,他的投籃始終提他的弱項,而他拿分的主要途徑就是攻擊籃框,突破、不停地突破到籃下,沒有人能夠阻止他,能夠阻止他的只有他自已。

    於是從一九八八年開始,喬丹開始做出了改變,上肢力量增長了,投籃姿勢改變了,在進攻中盡量以外線跳投為主,急停跳投成了他的主要得分手段。經過一年的調整,他的中遠距離投籃姿勢成為了現在投籃的標準動作,不再前傾,略帶後仰,穩定,流暢,簡潔。他成功的從全聯盟最好的突破手轉型成了最好的中投手。

    從他跳投穩定之後,單對單能防守他的人已經不存在了,能夠跟他對抗的基本是一個單防球員加內線群,底特律活塞、紐約尼克斯、西雅圖超音速無不是如此,在他拿到前三個總冠軍的時期,是他突破比重減輕、跳投愈加精純的一個演變過程,其實這個時候,他的運動能力已經開始下降了,但對比賽的控制能力卻達到了一個巔峰。

    兩年的棒球生涯後,喬丹重新回到了聯盟,但是由於脫離籃球的時間太長,再加上身體機能的下降,他的運動能力對比以前,大概只有五成,不光突破變的困難了,就是急停跳投也變的沒有以前那麼穩定了,但是喬丹卻找到了另外的路子,那就是力量。

    就像現在的科比布萊恩特一樣,他將力量提高到了後衛中的極致,於是經典的後衛背身單打和翻身後仰跳投出現了,同時他也將他的左手練了出來,這個時候那些小個子後衛已經防不了喬丹了,大個子有力量的球員成了防守喬丹的最好選擇。

    卡萊西莫告訴史蒂芬,一個球員的得分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常分」,一種是「關鍵分」。正常分是通過戰術打出來的,而關鍵分則在膠著期、每節末尾或絕殺時段的得分,基本上都是單挑。如果每個回合都是其它八名球員散開兩人單挑,不說觀眾是否願意看,單挑的人體力也會受不了。

    而喬丹整場比賽下來,你根本就像是看不到他有多少次進攻呢,他就已經拿到了三十分,就是因為很多時候,他的得分都屬於這種團隊戰術配合的「正常分」,卡萊西莫拿出了一堆喬丹在不同時期打球的錄像帶,一步一步地給史蒂芬分析喬丹的無球進攻。

    最初的喬丹隨便叫來一個隊友幫著掩護一下就能切入進去,不管是左側還是右側,接個傳球就能起飛扣籃;到了九十年代初,變成了圍繞禁區左右腰位的切入接球後擺出威脅架勢隨即突破,以及底線的接球順勢切入。到了後期,大多數時候看到喬丹進攻都是背身要位一接球就直接翻身後仰,那是因為他在接球之前,已經做好了卡位、擠空間、步伐調整的準備。

    所以,喬丹創下這麼大的成就,就是因為他一直在進化。在他沒有了運動能力,也沒有體力後。靠著他的技巧、經驗和意志,他依然在得分上無人能敵,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卡萊西莫告訴了史蒂芬很多,然後開口詢問道:「史蒂芬,你明白了嗎,做好準備了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