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二集 風生水起 第三十三章 指點思路 文 / 釣魚

    (漏發了一章,先補上吧!)

    李辰吃了口菜,才繼續說道:「我覺得,咱們這裡交通不便,別人難以進來,那咱們就走出去。」

    「走出去?怎麼個走法?」因為李辰之前一個人搞定了全鄉幾萬噸土豆,不管是陳旭東,還是胡吹、趙信巖,都對李辰的能力有些盲目相信。

    也有人說李辰就是有點背景,巴蜀團省委願意幫忙,並不是靠真本事將土豆賣掉的。

    這麼說也有點道理,就看是站在什麼立場上,選擇相信哪一種說法了。

    胡吹、趙信巖一門心思琢磨大山村的經濟發展,在他們看來,李辰是可能帶給大山村希望的人,自然就相信他很有能力。

    「我今天走馬觀花看了看,發現咱們大山村有幾種東西比較有特點,如果能夠推向市場,說不定就是個機會。」

    「小李你說的是哪些東西?」胡吹興奮地問道,他想來想去,也不覺得村裡有什麼東西,是外面沒有的。

    李辰端起酒杯,晃了晃:「這第一樣,就是杯子裡的麥酒。」

    「麥酒?」胡吹、趙信巖都很意外:「麥酒這個東西,我們西海家家都做,出了西海,也沒有人喝,這個東西能做?」

    「酒這個東西,運輸起來好像很麻煩?」

    麥酒這個東西,他們天天喝,可是還真的沒有想過這個東西也能拿出去賣。

    李辰笑了笑,道:「能不能做,咱們還要再商量,但是你們說的這兩點,應該不是問題。外省沒有人喝,那是因為他們喝不到,如果他們能夠喝到,說不定會很喜歡。」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麥酒的度數低,像這個也就十幾度,趙村長家的可能更低,口感柔和,也有酒的醇厚,不像很多佳釀的酒那麼劣,如果能夠建起大型的窖池,口味說不定可以更好,另外麥酒與果酒勾兌以後的口味,很像飲料,這是其他酒所沒有的。」

    「還有就是胡二叔家裡的這種酒,裡面有多種藥材,是你們許多代流傳下來的,有很多奇妙的作用,這個也可以當做保健酒來做市場。」

    李辰一口氣說出自己的看法,他心裡真的很看好這種麥酒,主要是麥酒的勾兌性似乎很強,不管是加入葡萄釀製,還是混入藥材浸泡,最後都能保持麥酒獨有的柔和淡雅的口味。

    這種口味,其實與大西北的飲食風格完全不搭,也就大山村獨一份,他們在長壩鄉或者別的地方喝的麥酒,完全不是這樣。

    「藥酒啊,這個倒不是吹的,我們大山村有很多藥酒秘方,我們喝的這個可以補血益氣、滋陰溫陽,胡二那還有一種酒,功效堪比虎鞭,嘿嘿嘿,」胡吹說著,曖昧地笑了起來,礙於林子涵在場,截口不說。

    虎鞭具有壯陽奇效,胡吹說的那種酒,應該是壯陽的藥酒。

    林子涵倒是沒有變色,輕輕吐出幾個字:「藥酒,市場上也有,做得好的,並不多。」

    李辰點了點頭:「是,市面上也有一些藥酒,像勁酒、黃金酒、椰島鹿龜酒,都很出名,另外有些藥房,像同仁堂、養生堂也都有自己的藥酒,同仁堂就有一種山寨的黃金酒。」

    「這些酒能夠打出名聲,基本都是在廣告上花了大力氣的,像黃金酒的廣告就很多,還是五糧液酒廠出品,才能夠賣得那麼好,」陳旭東對經濟領域的事情多有關注,知道一個產品想要做成功,做市場很重要。

    李辰道:「有競爭,也說明藥酒其實也是有市場的,具體怎麼做、做什麼、能不能做,我們要做的功課還很多,我的意思,陳主任與胡書記、趙村長可以整理整理這方面的資料,再做一個市場調研,確定到底能不能做。」

    陳旭東、胡吹、趙信巖就點頭:「行,聽你的,你是專家。」

    他們在說這個話的時候,確實心悅誠服,李辰不但能夠賣掉幾萬噸土豆,也能發現商機,說的話也很有道理。至少他們就沒有發現,平常喝著玩的藥酒,就蘊藏著發財的機會。

    李辰又道:「你們要將情況摸透徹,譬如總共有多少種藥酒的方子,藥酒的釀製方法,現在這種散釀的生產能力,酒的保存方式,成本與花費,等等。」

    陳旭東他們不住點頭,在心裡強記李辰說的這些,生怕忘了。

    「我說的第二個項目就是木作件,我看到胡書記、趙村長家裡,都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木雕和木製的用具,應該都是自己做的吧?」李辰道。

    胡吹點了點頭:「是,都是自己弄的,我們大山村別的沒有,就是樹多,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這裡的木頭弄不出去,只好自己家裡弄些用用,可以說,咱們大山村的村民,都是木匠。」

    「小李,你是說咱們做木雕、做傢俱賣?」趙信巖見胡吹又忘了正事,連忙問道,在他想來,木雕倒是個好路子,傢俱的體積都比較大,磕磕碰碰也容易壞,似乎不太好搞。

    李辰搖了搖頭:「木雕是一方面,另外我說的木作件不是說傢俱,而是一些小東西,譬如說模型,還有弓弩這種玩具。」

    「這個倒是好做,但是能夠賣出去?」趙信巖顯然不瞭解這些東西的市場行情,就是陳旭東身為經濟辦副主任,也不是很清楚。

    林子涵這時候插了一句:「有市場的。」

    說著,她還訝異地看了李辰一眼,這小子,還真是個搞經濟的能手,至少她一直和李辰在一起,卻沒有看出藥酒和木作件這樣的商機。

    藥酒也就算了,她畢竟不是做經濟工作的,對商業領域的事情也並不是很感興趣,但是能夠從一些傢俱聯想到木製模型和玩具,可見李辰確實是個有想法,懂得創新的年輕人。

    李辰笑了笑道:「這方面林科就知道,玩具市場,空間很大,木製工藝品市場,也大有可為,而且做好了,很多產品都是可以出口創匯的。」

    「哇,還能夠出口?」胡吹驚訝地叫了出來:「這個好這個好,咱們大山人別的不會,跟木頭打交道,那是沒話說的。」

    「想要出口,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吧?」趙信巖謹慎問道,他們其實對產品出口並沒有什麼概念,只知道外國人有錢,能夠出口的東西,一般都能夠賣到比較高的價錢,更加賺錢。

    林子涵又說了一句:「手工藝品的主要市場,就在國外。」

    林子涵每次說話都言簡意賅,都能將關鍵的東西說出來,奈何胡吹他們對這些情況都不瞭解,一下子無法理解,只能求助地望著李辰。

    李辰道:「是,國外的大工業比較發達,工業品他們往往不缺,他們那裡,凡是機器做的東西,就比較便宜,譬如汽車、電子產品,但是他們的人工很貴,凡是涉及人工的,就比較貴,譬如修車,也比如手工藝品,當然在我們國內的產品大量出口以後,這些東西的價格,也不如以前高了,利潤空間也被大大縮減。」

    「那咱們真的能做嗎?」趙信巖等人這次是聽明白了,手工藝品,關鍵就在手工這兩個字上面,外國的人工很貴,這種純手工的東西,做出來當然也會很貴,咱們國內就不一樣了,國內就是人多,具體到大山村這個地方,大家忙活了一整年,收入微乎其微,這些人工的價值極為卑微,勉強混個溫飽,就連送孩子上學也很吃力。

    李辰道:「能做不能做,我說了不算,還是那句話,先摸清楚村裡的情況,再摸清楚市場的情況,然後我們再分析,到底能不能做,能做的話要做些什麼,要怎麼做。」

    「好,都聽你的,」胡吹、趙信巖這一回更加心悅誠服。

    他們苦思無計,為了村裡的發展焦頭爛額,一點辦法都沒有,李辰卻只來了半天,隨便走走看看,就給出了兩個辦法,聽起來似乎都很不錯。

    這就是本事!這就是眼光!這就是水平!

    「小李,還有沒有?」胡吹目光熱切地望著李辰,雖然能有兩個辦法,已經讓他喜出望外,但是這樣的好辦法,誰都不會嫌多。

    李辰想了想,道:「其實還有幾個法子,但在我看來,可能都不如這兩個,還是先將這兩件事做好,然後再考慮別的。」

    「是,不過小李你先說說看唄!」

    聽到李辰說還有別的方法,胡吹等人就只剩下佩服了,胡吹眼中閃動著興奮的目光,連連追問。

    李辰道:「那我就隨便說說,大山村山多、樹多、地少,山地也不適合種莊稼,按照國家政策,應該要退耕還林才好,我大致看了一下,山裡其實也有很多空地,有的種上了莊稼,有的種了果樹,有的荒著,可能是因為不適合種莊稼,我覺得這些地方還是種樹比較好。」

    「我聽陳主任說過,大山村想過種果樹,但是果子不好運出去,路不好走,磕磕碰碰的,會壞掉,那我們就種碰不壞的,譬如說核桃、山核桃、堅果,具體我沒算過,但是這些東西在市場上的價格都不便宜,而且我還聽說過,山核桃一次種,可以受益近百年,這個項目,我們也可以深入瞭解一下。」

    「另外……」李辰接連又說了幾種發展經濟的思路,每一種都是根據大山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考慮,在胡吹等人看來,確實很適合,而且前景美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