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二集 風生水起 第八十五章 援建計劃 文 / 釣魚

    彭飛苦笑道:「是不是投資商覺得我們的道路太差了,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投資意願?」

    李辰道:「不用他們覺得,是我們的道路確實太差了,以後大山村的酒窖出原漿,要運輸出去,恐怕損耗會很高,如果交通的問題能夠解決,我們甚至可以在當地釀酒,做成最終的產品,賺取的利潤又不一樣。」

    彭飛點了點頭:「說實話,你說別的事情,我怎麼都要想辦法解決,但是這個修路的問題,肯定不是我們鄉里能夠解決的,甚至縣裡也沒有這個財力,必須要州里、省裡支持才行。」

    李辰也知道修路不容易,但是要致富、先修路,修路這件事太重要了,他又不得不提出來。

    李辰道:「有可能的話,鄉里還是要想辦法修路,哪怕是自己出錢,將現在的道路修整一下,也是有用的。」

    知道這件事一下子談不出結果,李辰沒有繼續深入談下去:「保健品廠的事情,投資商確實在考慮,他們考慮將廠子辦在哪裡,畢竟從運輸方面來考慮的話,保健品原材料的運輸,要比成品運輸更方便一點,如果將廠子設在東部,而只是從我們這裡收購冬蟲夏草的話,運輸上面要節省很多。」

    彭飛急了:「這怎麼可以,原來不是說要在鄉里建廠的?」

    李辰苦笑道:「計劃總是會變的,不過彭鄉長你也不用擔心,他們的第一意向還是在我們這裡辦廠,畢竟,他們不將廠子辦在我們這裡,我們培植的冬蟲夏草,也不一定要賣給他們。」

    接下去的幾天,李辰又開始忙個不停。

    首先是木作工藝品廠的事情,在尤新軍和胡吹的努力下,陸續從孤山村、虎牙村、磨盤嶺村等地方招來一些手藝純屬的老木匠,安排在鄉糧站的臨時廠房,加班加點趕製天河工貿的訂單。

    李辰則和陳旭東四處轉悠,尋找建廠的地方。

    徐平在考慮以後,終於決定接納李辰的意見,將項目辦改組的事情,提交鄉黨委會,由於事情涉及到項目辦,而李辰又是項目辦實際上的負責人,他被邀請參加這次會議。

    在會上,李辰再度重申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現在的項目辦,並不效率,特別是在項目動員結束以後,進入實施階段,再通過項目辦這樣一個臨時機構來落實具體事情,已經不合適了。

    按照李辰提出來的設想,項目辦原來的各種職能,還是按照鄉里的職權劃分,由鄉里各部門分別負責,鄉黨委、鄉政府統攬全局,不需要再有一個項目辦來統籌協調。

    徐平的話是:「項目辦的事情,也就是鄉里的事情,我們將事情都做到位,其實就是在做原來項目辦的事情。」

    既然是李辰提出來的方案,徐平也支持,其他人當然不會有什麼意見,倒是彭飛提出一個問題:「項目辦的事情,一直是李辰在負責,如果項目辦撤銷了,職能分散,各部門理應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為項目的引進、投產和發展服務,但是李辰的作用應該如何體現?我們還有很多項目要做,項目辦的使命,並沒有真正結束。」

    徐平看了李辰一眼,道:「我跟彭鄉長的想法一樣,說句實在話,長壩鄉之所以有現在的變化,可以說都是小李一個人的功勞,但是他提出要改變項目辦的工作方式,我也尊重他的意思,至於如何繼續發揮小李同志作用,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在鄉黨委成立一個特別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專門負責相關工作?」

    李辰提出了反對:「我認為沒有這個需要,不然的話,又是在重複項目辦的老路,招商和項目發展的具體工作,完全可以由經濟辦來做,我知道大家的擔心,但是我更覺得,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做事,項目辦的級別並不是問題。」

    「老實說,我在鄉里沒有任何實際職務,但是大家對我的工作都是蠻配合的,為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項目對他們的重要性。」

    最終,大家還是採納了李辰的意見,撤銷項目辦,具體工作交給經濟辦來做,但是同時鄉黨委也成立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經濟發展委員會,主任竟然就是李辰,而徐平等人都只能擔任副主任、委員。

    這個委員會並沒有任何具體的職權,成立這樣一個委員會的目的,說到底就是為了李辰,給他增加一些資歷。

    對此,李辰也沒有拒絕,他在西部的時間不會太長,也需要積累一些資歷。

    沒有項目辦,經濟辦的權力一下子大起來,經濟辦的工作本來就是全鄉的經濟建設,正如李辰所說,經濟辦就應該將這些事情擔起來。

    經濟辦主任陳旭東、副主任尤新軍、李辰,另外又充實了幾個辦事人員,許儀華從錦城返回以後,李辰也將她要到經濟辦,隨著經濟辦對外接觸增加,需要撰寫的書面材料也越來越多,陳旭東和尤新軍在這方面都不擅長。

    同時,其他部門,包括鄉黨委、鄉政府領導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和權力,也都明確起來,大家各司其責,運轉效率反而不錯。

    唐偉用了幾天時間,跑到下面考察村小的情況,他並沒有選擇長壩的村子,因為李辰剛剛看過,另外長壩也不是平德縣最窮的地方。

    唐偉去了平德縣最窮的井山鄉,井山鄉位於長壩鄉東北,唐偉去了七天,回來後,直接到長壩找李辰。

    「李辰,下面的情況太慘了,你給我跟上面說一下,將我弄過來專門做這件事情吧,哪怕就是工作不要了,我也願意,」唐偉坐在李辰面前,連水也顧不上喝。

    李辰道:「你先喝點水,這件事不用急,我肯定給你辦好。」

    唐偉咕嚕咕嚕喝了一大杯水,又倒了一杯:「李辰,當初你說的時候,我還不怎麼覺得,這次去了以後,親眼看到那些破破爛爛的小學校,我就覺得特別難受,都是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可是我看到的完全不是這樣,孩子們往往是最苦的,為什麼會這樣?」

    「有的村子,明明條件還可以,就是不建學校,村部就那麼幾個人,搞得像模像樣的,學校就在旁邊,破破爛爛兩間教室,風一吹就能倒的樣子。」

    李辰將唐偉遞過來的記憶卡片插到電腦上,翻看他拍下來的照片,照片上的畫面,確實觸目驚心。

    「唐偉,現實啊,就是這樣的,所以,如果我們做援助行動,就不僅是募捐的問題,中國人很多,東部也發展起來了,每個人捐一元,不要說十三億、幾個億,幾百萬還是很容易籌集到的,但是為什麼我們的慈善效果不好,社會聲望也極差?就是因為在落實這個環節上,問題很多。」

    李辰臉色凝重地說道:「就好像你剛才說的,為什麼村部那麼好,就在旁邊的學校卻破破爛爛的,這不僅是經濟上的問題,還有觀念、風氣的問題,所以啊,這個錢,不能直接交給村裡,一定要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運作和監督機制,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

    「這樣做,一方面是不浪費,不讓大家的每一分善心流失,是對每個捐款人的負責,對每個需要援助的孩子負責;另一方面,是對慈善事業負責,我們可以將每一分錢的花費都公開,讓大家看到、知道我們將錢花在哪裡,讓大家對我們的事業更有信心,」李辰道。

    唐偉漸漸冷靜下來,他這些天也一直在考慮捐助的事情:「我知道,現在社會上的慈善基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透明,公開每一筆花費明細,這是最基本的,他們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公信力?這個我們一定要做到。」

    李辰笑了笑:「唐偉,有些事,你必須要有一個心理準備,說實話,在基層做事,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特別是我們抱著善心,想幫助人,但是別人未必會領情。」

    「怎麼會?」唐偉的基層經驗不足,無法理解李辰所說的這種情況。

    李辰道:「我舉個例子,如果你到某個山村,要援建他們那裡的小學,結果村長說,我們村部破了,你這個錢,能不能給他建村部,你怎麼辦?」

    「滾蛋,我這錢是用來建學校的,怎麼可能給他建村部?」唐偉火氣又上來了,罵道:「還不至於有這樣的混蛋吧?」

    李辰搖了搖頭:「我告訴你,這樣的人不但有,還有很多,還有更過分的。有的善款直接被貪污了,有的被挪用,給當地的幹部拿去建自己的房子,你覺得,這些人是不是更混蛋?」

    「有些事情,你必須想得更壞,現實永遠比你想像的更混蛋。」

    唐偉沉默了,他雖然缺乏經驗,但是並不蠢,想法,唐大個非常聰明,他知道李辰說的並不假,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的事情。

    原來他覺得這些人很少,是極品,自己不會遇上,但是在看到形成鮮明對比的村部和小學學校之後,他曾經的想法也發生了改變。

    「怎麼樣,這件事很難做,你還有沒有信心去做?」李辰問道。

    唐偉脖子一梗,好像被侮辱了一樣:「做,為什麼不做?當然要做,我說了,哪怕就是幫助一個人,我都要認真去做。」

    李辰點了點頭:「那就好,那我們就來商量商量這件事怎麼做。」

    「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這個基本原則,公開透明,花好每一分錢,我覺得我們一開始不要求大,目標是一個學校,募捐的錢物也不需要多,只要將這第一個項目做好了,就可以形成示範效應,然後動員更多的人來做這件事,」李辰說道。

    「另外,不管是你還是我,都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第一個項目,積累必要的經驗,總之,我們的原則應該是寧缺勿濫,要做就做好了。」

    唐偉點頭說道:「對,這個我也贊同,其實還是你剛才說的,花好每一分錢。」

    李辰道:「是這樣的,至於募捐的方式,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我們實名募捐,也就是公開我們的名字和身份,如果葉夢溪她們也同意的話,就用平德縣志願者團的名義,為一所小學校發起募捐,具體可以借用趙新哲的網店平台。」

    「這個網店我也打算捐出來,搞一個專門的慈善義賣,甚至整個就做成一個慈善項目,」李辰道。

    唐偉搖了搖頭:「搞一次活動可以,我們肯定還是要搞自己的平台,將慈善和商業弄到一起,不合適。」

    李辰想了想,也覺的確實是這種情況:「那就讓趙新哲另外搞一個平台。」

    具體到首個援建的學校放在哪裡,唐偉的意思是井山鄉那個村部和小學校形成鮮明對比的村子,李辰表示明確反對:「唐偉,就像我剛才說的那樣,基層的情況很複雜,你不要以為那個村子村部好,就不會跟你要錢建村部,你也看到了,這個村子的村幹部是什麼作風,他們寧願給自己建衙門,也不願意給學生建學校,這樣的素質和作風,你拿著錢過去,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我的意思,第一個項目還是要選擇客觀條件比較差,但是主觀條件比較好的地方,當地的村幹部和村民一定要配合,這樣我們的項目才好做,不然,你就等著跟當地的黑幹部和刁民們鬥法吧!」李辰道。

    唐偉想了想,他這次還真的被人坑過,對人性的瞭解,確實有些信心不足,但是他對下面的孩子,又很同情。

    李辰見唐偉一下子還轉不過彎來,只好苦口婆心地勸說:「唐偉,我們做事情,而且要做的是一份很大的事情,就不能完全靠情感衝動去做事,必須理性分析,怎麼樣做才最好,這也是對善款負責任的做法。」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到你剛才說的那個村子,與到我說的那種村子建一座相同的小學校,前者的花費,肯定比後者多很多,甚至翻一倍都有可能,碩鼠碩鼠,那是極為恐怖的。」

    唐偉已經接受李辰的說法,但他還是有些不甘:「那怎麼辦,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那裡的孩子,在狗官們的壓迫下過苦日子?難道我們不是更應該去幫助他們嗎?」

    「應該,當然應該,但是我們也要考慮方法,我們現在沒有名氣,沒有權勢,就像一隻扒光了的肥羊,送上門去讓人宰割,但是等我們做大了,做出名氣,手上有錢,不管是縣裡,還是鄉里,對我們的態度就會大不一樣,到那個時候,村裡的人就算有什麼想法,也不敢輕舉妄動,他們敢亂動,我們就可以向鄉里、縣裡反映,管住他們,」李辰道。

    唐偉終於點了點頭:「那行吧,那你說我們第一個援助項目放在哪裡?」

    李辰點了點平樹州地圖上的一個位置,道:「最好就放在長壩鄉,老虎山村。」

    李辰給唐偉簡單介紹了老虎山村的情況,這個村子不是最遠的,最遠的石崗村學校條件還不錯,據說是濟達主持和當地的寺廟的關係,幫助村裡建的學校。

    鳳凰嶺村、天鷹澗村也受到影響,所以雖然他們是條件最差的幾個村,但是學校弄得還可以,這個可以,當然也是相對的,至少是有個房子,學生們有上課的地方。

    老虎山村的學校是李辰見到條件最差的,甚至沒有之一,他也想像不出還有條件更差的學校。

    學校竟然都沒有校舍,學生就在代課老師家裡上課。老師家裡只有兩間茅草屋,大部分時間,都是露天上課,下雨了,就在牛棚裡,跟牛作伴。

    李辰說起老虎山村學校情況,越說心裡越難過,唐偉聽了以後,也震驚了,看到李辰當初拍的照片,他再也沒有猶豫:「好,就是這裡,我們一定要幫幫他們。」

    李辰道:「這個項目,主要是讓你積累經驗,並且打開我們的工作局面,資金方面,你和趙新哲商量一下,將平台先弄起來,另外還要多找幾個人,大家分配一些各自的工作,我會通過一些關係,先弄一些資金,將面子做起來,然後盡快啟動老虎山村小學校的援建工作。」

    援建老虎山村小學校,是李辰早就定好的目標,為此他已經讓老虎山村搜集相關的資料,老虎山村的村幹部和村民也比較配合,他們原來有一個還算可以的學校,只是年前發生意外,被火燒掉了,村裡沒有能力重建,才一直拖到現在。

    聽到李辰說要幫助他們建學校,村支書、村長都很高興,前些天已經將建學校的一些材料送了過來,而且他們也開始做了一些準備工作,譬如平整土地,各家各戶捐出一些木料、石料等等,雖然說山上有的是木頭和石頭,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拿來就能用的,老虎山村準備的都是村民家中自有的,可以直接拿來建房子的材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