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掌控實權 文 / 釣魚
卓巖峰不屑地撇了撇嘴,李辰說到現在,說的都還是空話、套話。
李辰笑了笑,接著道:「有時候,領導決策並不依照我們的報告,為什麼?那只能是我們的報告份量不夠,沒有能夠說服領導。」[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不管我們是不是承認,我們都必須要看到,調研報告其實是應該影響領導作出決策的,如果不能起到這個作用,那我們的調研報告還有什麼作用?難道就只是為了證明領導決策是英明偉大的?」
「肯定不是這樣,所以我們的調研要深入,報告要有力,不能僅僅是按照領導的意圖,在上面劃定的範圍內做做樣子,這不是驗證性調研,而是為決策提供參考的重要調研。」
卓巖峰完全傻掉了。
他沒想到李辰還真的敢說,這樣的話,竟然當著他的面就說出來了。
但是,卓巖峰又不得不承認,李辰說的很對,這些話,都是他平常想說,卻只能在私底下說,不敢公開說的話。
要說李辰這些話大逆不道,也算不上,真想抓毛病,也抓不到,這就是冠冕堂皇的好處了,反正卓巖峰覺得自己怎麼也說不出來。
李辰道:「所以,我們這個調研方案要調整,不但要調研區內的主要產業,還必須跟蹤當前最熱點和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我們不但要強化現有優勢產業,也可能尋找新的增長點,因為產業的規模集中度是有限的,我們的發展,是無限的。」
直到離開時,卓巖峰的腦袋還是昏昏的,被李辰接連拋出的炸彈轟得措手不及。
他不得不承認,李辰除了不按常規之外,也確實有點水平。他的那些話,還真的讓人無法反駁。
卓巖峰對李辰還是不服氣,但他也收斂了一點,沒有繼續跟李辰對著幹,他也擔心李辰給自己搞什麼ど蛾子。
李辰有過在沸點的工作經歷,對信息調研工作上手很快,而且他是分管副主任,不需要什麼事情都管,他就抓住產業調研這個項目,日常工作都交給卓巖峰,並不過多的插手。
卓巖峰對此並不滿意,相比日常工作,產業調研顯然更重要,但是作為分管領導,李辰反倒可以以重要為由,將這件事牢牢抓在手上,讓卓巖峰無從反對。
在專項會議上,李辰提議調研科成立產業調研項目組,由他親自任組長,卓巖峰、余瑤羽任副組長,具體事情,由余瑤羽來執行。
通過這個項目組,李辰基本上將卓巖峰排除在外,余瑤羽負責具體事務,她又向李辰直接負責,跳過了卓巖峰這個調研科科長。
卓巖峰還沒話說,因為余瑤羽和他一樣都是副組長,沒必要向他匯報工作。
當然,李辰也不是一味地攬權,至少是在不會影響工作的情況下,他和余瑤羽聯手,足以將這個項目操作好。
對此,辦公室和管委會的領導也並沒有表示異議,反倒是李辰剛剛履任,就在這件事情中表現出極為強勢的作風,以及非常靈活的手腕,讓大家不敢小瞧。
李辰剛來的時候,卓巖峰不服氣,曾經當面不給李辰面子,這件事大家基本都知道了,卓巖峰此舉確實不妥,沒有擺正上下級關係,而且意氣用事,極為幼稚。
而李辰的應對則讓人眼前一亮,他並沒有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年輕人容易衝動,而是不動聲色地連續敲打了卓巖峰幾次,並且略施手腕,就將卓巖峰手上的重要權力給分走了。
這不僅僅是一次項目調研的問題,通過這次調研,李辰基本上將會掌握調研科的主要骨幹,上下夾攻,卓巖峰只有老老實實地配合。
這次調研,調研科其實主要起到的就是組織協調作用,基礎資料和數據都是企業提供,以及委託調研公司深入調研,調研科會有重點地派人參與調研公司的調研,或者針對重點項目,組織調研。
目前調研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每天都有大量的材料匯總到調研科。
李辰開始變得很忙,除了要深入一線,近距離感受東江產業的現狀和發展,就是閱讀這些海量的資料信息。
下午剛剛結束在華芯國際的調研,回到辦公室又看了會兒資料,李辰給余瑤羽打了個電話,約她晚上一起吃飯。
在吃飯的時候,李辰跟余瑤羽提起一件事情:「我看了看軟件基地那邊送上來的材料,有很多公司規模很小,也沒有什麼具體的產品,每年都在申請補貼,這個情況你注意過嗎?」
余瑤羽看了李辰一眼,小心地道:「這些小軟件公司的補貼,一般都是開發區公司和基地公司負責的。」
李辰道:「不管是誰負責,財政上的補貼,用的都是納稅人的錢,我們必須對這些錢負責。」
余瑤羽眨了眨眼,納稅人這個說法,西方很常見,國內卻很少提,特別是從官員的嘴裡說出來,更加罕見。
為了吸引投資,支持園區內創業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園區設有一些產業基金,像軟件基地就有中小軟件企業扶持基金、軟件技術創新基金等等。
李辰說的這種情況,在園區並不少見,有的企業成立好幾年,卻沒有任何產品上市,也沒有銷售收入進賬,或者進賬很少,但是每年都向政府申請各種各樣的扶持基金。
有的企業為了申請基金,不停有新項目出現,但是這些項目,往往出不了成果,而基金投入的這些錢,是不需要歸還的。
這就給某些不法行為留下了空子,有的人在上面有關係,就弄了個空殼公司,別的事情不幹,就專門搞新項目,然後拿去申請基金,就算最後失敗了,也沒有關係,搞創新本來就是有的成功,有的失敗,而且失敗的可能性還要超過成功,所以誰也不能夠說什麼。
這種現象的存在,不但導致大量資金流失,而且使得那些真正需要資金扶持的企業,反而得不到支持,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影響園區產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