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章 暫時放一放 文 / 釣魚

    唐寒松雖然認同李辰的看法,但是並不支持李辰的做法,他認為這份報告如果公開的話,肯定會讓相關負責人,包括軟件公司、東江集團不滿。

    當然,僅僅是他們的不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行為,其實已經觸犯了官場上的某些潛規則,更多時候,大家並不是不知道其中存在的問題,只是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李辰這麼做,會得罪人。

    唐寒松覺得,這份報告還是不要公開,而是作為一份內部文件,提交給園區領導,批示以後,再送給相關責任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李辰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他對這麼做的效果表示懷疑。

    不過唐寒松不支持他揭蓋子,在這裡得不到支持,李辰也不好太強硬,但他並不甘於事情就這樣結束。

    另外,這件事也讓李辰認識到,唐寒松並不是一個殺伐決斷的人物,可能是機關坐久了,他並沒有這樣的魄力。

    看來,想要做些事情,必須手握權柄才行。

    回到辦公室,李辰坐著想了一會兒,拿起桌上的電話,撥出幾個號碼:「陸總,你好。」

    電話那頭,陸永明笑道:「李少,怎麼有空給我打電話?」

    李辰道:「陸總這是責怪我平常聯繫少了,那這樣,陸總什麼時候有空,我請你吃個飯?」

    陸永明道:「還是我請你吧,聽說你到東江管委會上班了,我請幾個人,給你慶賀一下,怎麼樣?」

    李辰微微一笑:「陸總,慶賀什麼的就不用了,有空的話,大家聚聚就好。」

    「那行,要不就今天晚上,你看怎麼樣?」陸永明道。

    李辰想了想道:「行,那就今天晚上。」

    李辰又給調研科余瑤羽打了個電話,讓她過來一趟。

    余瑤羽很快來到李辰的辦公室:「主任,您找我?」

    李辰點了點頭,將唐寒松看過的材料扔到余瑤羽面前:「這個報告你看一下,然後做一份簡單的內部通報,放在這一期的信息簡報上。」

    余瑤羽拿起文件,看到上面的標題,頓時精神一振。

    李辰在瞭解情況的時候,也向余瑤羽問過,不過李辰問的事情很多,直到這個時候,余瑤羽才發現李辰做了一篇大文章。

    余瑤羽年輕,有活力,雖然她出身官宦世家,對官場有充分的認識,但是心裡也有一些年輕人才有的情懷。

    她覺得這篇報告,是李辰要向園區一些不好的現象開刀了。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辰這明顯是開始放火。

    但是李辰接下來的話,卻讓余瑤羽遭到兜頭一盆冷水:「文章簡短一點,突出成績,點明問題,以展望未來為主。」

    余瑤羽剛覺得李辰要揭蓋子,聽到這句話,才知道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余瑤羽血氣方剛,但她是官宦人家的子女,不會被熱血沖昏了頭,一邊瀏覽文件,一邊點頭答應:「好的,我回去馬上整理。」

    「主任這篇報告挺翔實的,內容很豐富啊,」余瑤羽故作隨意地說道。

    李辰笑了笑:「產業調研的內容涵蓋方方面面,沸點那邊的工作也做得很扎實,接下去就看我們怎麼整理了,很多專題內容都可以單獨提煉出來,形成分析報告,為領導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余瑤羽道:「那這篇報告也要交上去嗎?」

    李辰點了點頭:「當然,不過這只是初稿,還要等到總體調研結束以後,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才能形成最終稿。」

    余瑤羽就覺得挺鬱悶的,類似的情況她也沒有少遇到過,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報告,在正式形成文件的時候,往往要根據領導的指示,反覆修改,修改的原因並不是文辭不好,或者是分析不合理,數據不翔實,而是因為報告和決策不匹配,甚至可能是因為不合領導心意。

    余瑤羽不甘心:「那這個稿子呢,我覺得這個已經做得很好了啊,是不是先讓上面的領導看一看?」

    李辰道:「暫時先放一放。」

    「哦,」余瑤羽見李辰似乎不太願意提起這方面的事情,只好很鬱悶地點了點頭。

    按照李辰的要求,余瑤羽根據這份報告,重新寫了一篇簡單的介紹性文章,大概兩千字左右。

    就是這兩千字,李辰讓余瑤羽改了很多次,一直到這一周的信息簡報截稿,才最終定稿。

    晚上,陸永明在江灘七號餐廳宴請李辰。

    作為申江的一段,江灘是申城知名度最高的地方之一,道路一側是申城近代開埠以來的萬國建築,一側是申江江景,身後是江寧路步行街,申城最知名和繁華的商業街;對岸是東江金融貿易區,現代化的高樓林立。

    李辰與陸永明是私交甚好,陸永明給了李辰不少支持,李辰也幫他做過幾次事情,特別是引薦他和唐寒松認識。

    李辰特意提前了十分鐘,幾乎和陸永明同時到達,他不可能讓陸永明在店裡等他。

    與陸永明一同前來的,還有一位三十歲左右,穿著很休閒的男子,陸永明給他介紹:「這是我堂弟,陸永輝,剛從美國讀書回來。」

    「那是海歸的人才,想必永輝兄一定可以在國內大展宏圖,」李辰笑著跟陸永輝握了握手。

    陸永輝道:「我一直在外面做事,對國內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以後還要請李少多指點。」

    陸永輝很客氣,李辰倒覺得他對國內的環境適應得很好,不然的話,自己一個小小的科級幹部,哪裡會在這些社會精英的眼中。

    席上邊吃邊聊,談到國內的經濟環境,陸永輝道:「我是學電子技術的,也一直關注國內的情況,在it行業,國內做得比較好的,是網絡公司,像億度、騰迅、阿力巴巴等等,他們打敗了國際級的競爭對手,巨頭級的谷歌、微軟、e

    ay等都在這裡敗走麥城,相比網絡公司,不管是做硬件還是軟件的公司,罕有真正成功的。」

    陸永明道:「網絡公司做的是客戶體驗,肯定是自己人更懂自己人,軟件和硬件產品,對產品設計和技術的要求比較高,我們在這方面還有欠缺。」

    李辰點了點頭,陸永明和陸永輝的層次很好,還好李辰對這方面的事情也比較關注,不至於沒有共同話題,他也笑著道:「是,不過也有一個問題,國內的網絡公司很少能夠做出去,不管是億度還是騰迅,在國內很厲害,在國外應該沒有什麼影響力。」

    陸永輝道:「是這樣的,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窩裡橫,這固然有用戶體驗的問題,但相比其他產業,國內網絡與國外網絡之間,還有一道牆,並沒有互聯互通,所以我們的網絡其實是受保護的。」

    李辰知道陸永輝在說什麼,譬如現在世界上最火的推特、臉對臉這樣的社交網站,國內是看不到的,這就是保護。

    不過,這種事情,身為政府官員,李辰顯然不好說什麼。

    陸永輝又道:「我回國的時間不長,原來用的谷歌、微軟郵箱,經常打不開。」

    李辰看了陸永明一眼,岔開話題道:「永輝兄這次回來,還回去嗎?」

    陸永輝點了點頭:「我拿了那邊的綠卡,不過打算在國內做些事情,我是做通訊電子的,現在國內這方面的產業前景很廣闊。」

    陸永明道:「永輝想自己做點事,我只能支持,但主要還是靠他自己。」

    李辰點了點頭:「永輝兄打算具體做什麼?」

    陸永輝道:「國內的創業環境,網絡這一塊看似最自由,但是限制也多,我還是打算做實業,我原來做通訊電子研究,手上有幾項專利,還有幾個產品的想法,我想拿出來,在國內做做看。」

    陸永輝簡單說了說他手上的專利和產品設計,都是關於智能家居這一塊的電路設計,陸永輝道:「現在蘋果機熱賣,智能手機開始大行其道,從蘋果和業界的動向來看,以智能手機為核心,平板電腦、智能電視也逐步開始走入普通家庭,國內也在推進三網融合,我認為智能家居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的這幾種產品,技術上並不複雜,關鍵是控制電路的設計,考慮到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最好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設計和應用。」

    李辰這段時間一直在研究東江園區相關的高科技產業的情況,對電子產業這一塊,也有個大概的瞭解。

    說到電子產業,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英特爾、德儀、三星、蘋果這些大企業,實際上市場上充斥更多的卻是那些小企業,這些小企業的技術力量和經濟實力都不如大企業雄厚,他們往往只做某一方面的產品,但同樣可以將產值和利潤做得很高。

    陸永輝打算做的就是這樣一家電子企業,只做電路設計和銷售實施,具體的芯片製造封裝,都要委託外包。

    東江園區目前也有一些這樣的企業,從上游到下游,擁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其中一部分還是園區特別扶持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