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學 文 / 釣魚

    彭山松微微皺了皺眉頭,唐寒松指出的其實是東江存在的又一個問題,那就是起點太低,眼光又太高,起點低是因為東江本身並沒有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底蘊,沒有大學,也沒有研究機構,就是政府劃出一塊地,拿出優惠政策,大家來建。

    依靠國內和申城獨有的一些優勢,東江一開始確實發展得不錯,但是也因為政府主導,所以對東江的定位比較高,那就是一定要先進,一定要規模大,因為這個容易出成績啊,就算明面上大家不說,其實在實際操作中,大家也是這麼做的。[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一開始這樣做沒有問題,東江背靠申城,甚至是華夏這棵大樹好乘涼,招商引資成效斐然,發展很快,但是弊端也來了,漸漸的發展速度就不行了。

    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是唐寒松毫不避諱地說出來,讓彭山松這個東江的主政者情何以堪?

    唐寒松做慣了陶堅的秘書,平常下面的幹部見到他都客客氣氣的,再說今天又是小圈子聚會,他就沒有太注意,直接說了出來。

    李辰現在特別注意揣摩人心,見狀連忙說道:「東江的高科技產業群,是在完全空白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能夠有今天的局面,很不容易。雖然說我們現在的發展速度慢了,那是因為我們的基礎好了,而且,現有的基礎可以為我們今後的調整,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沒有東江過去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現在也沒有機會去扶持更多小企業搞創新,搞活力。」

    彭山松聞言,臉色不由好看了一些,也特意多看了李辰兩眼,他對李辰的底細並不清楚,只是李辰和唐寒松的事情,都是陶堅親自交代的,因而知道陶堅對李辰的重視程度。

    唐寒松也意識到自己的「失言」,連忙笑了笑說道:「是啊,有了大企業作為支撐,我們東江就可以向吸盤一樣,吸引更多的創業者加入。」

    彭山松點了點頭,他不會因為唐寒松無心的一句話,就記恨心中,那樣的小肚雞腸,也做不到他這樣的高位。

    當然,對於唐寒松,他也有一絲警惕,唐寒松與丁一磊不同,丁一磊是他的老部下,唐寒松卻是陶堅身邊走出來的。丁一磊對他是言聽計從,始終以老下屬自居,唐寒松無疑沒有這個想法,雖然大家都是陶堅一系的人,卻也有意見相左的時候,到時,唐寒松未必會都聽從他這個前任。

    人都貪戀的手中的權力,彭山松不指望一直把控東江的發展,卻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影響力就此消散殆盡。

    這就好像父母渴望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但在孩子有了伴侶,不怎麼聽從自己的話以後,總還是會有一些失落。

    對唐寒松,他不會試圖控制,但是,該敲打的,也要敲打,唐寒松曾經是陶堅的秘書不錯,他彭山松,也是陶堅手下一員幹將。

    彭山松笑了笑,對李辰道:「李少,這次產業政策調整,你分管的調研工作,可謂非常重要,可說是最終決策的指路明燈,你有什麼想法,不妨也說說。」

    彭山松將唐寒松放到一旁,直接指明要李辰先說。

    唐寒松微微苦笑,雖然有些不舒服,可他也知道是自己有錯在先,也只好給了李辰一個鼓勵的目光,示意他儘管說,放心大膽地說。

    李辰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我們只是做基礎工作的,最重要的決策,還要由各位領導來把握。」

    彭山松微微一笑,年輕人嘛,謙虛一點好,李辰這個姿態,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背景而得意忘形,恃寵而驕,當得前途無限。

    李辰道:「我就隨便說說。」

    彭山松道:「今天是我們幾個人私下裡小聚,你儘管說,說錯了也不要緊。」

    潛意識裡,彭山松還是將李辰當成了年輕幹部,李辰確實年輕,而他們之間的年齡,也差了二十多歲。

    李辰道:「好的,首先吧,我覺得丁主任和宋處長剛才說的幾個項目,都非常好,商業這一塊,我們調查的情況顯示,確實不方便,最簡單的,我們區內還少一家大型的購物廣場,大家都習慣去濱江,使得我們東江的人氣明顯不足。」

    李辰侃侃而談,因為他這段時間都在研究各種調研報告,所以他的話都不會言之無物,而是顯得論據充分。

    「至於大學城這一塊,能夠吸引一些外地的分校當然好,其實我就在想,為什麼我們只能建大學城,就不能直接建一所東江大學呢?要知道,不管是建分校,還是新校區,都會分散資源,而利用我們東江自己的優勢,完全可以自己創辦一所新式大學。」

    彭山松眉頭微微一皺:「現在不比從前了,要創辦一所新的大學,問題很多,關卡很多,倒不如建新校區和分校來得快。」

    大家也搖頭,新建一座大學的難度太大了,也就是李辰敢提出來,這倒是讓大家意識到,李辰畢竟是個年輕人,想法大膽,有時候卻也不是那麼靠譜,對現實因素考慮太少了。

    李辰笑了笑:「是,我也知道很難,但是相比建大學城,一所東江大學,意義不是更大?」

    李辰的話,頓時又讓大家陷入沉思。

    有很多話,李辰並沒有明說,也不好明說。

    在國內現在背景之下,建一個大學城,屬於很平常的事情,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所謂的大學城,不稀奇。

    但是大學就不一樣了,簡單來說,如果彭山松能夠促成這件事,那麼他就會是這所新大學的創始人,這是可以流芳百世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政績。

    當然,要說政績,一所大學和一座大學城相比,優勢並非那麼明顯,但是口碑就不一樣了,建大學城,老百姓會說那是勞民傷財,都有那麼多大學城了,又搞一座新的幹什麼?

    但是建新的大學,那肯定是交口稱讚,領導怕是也會另眼相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