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大收藏家

第二卷 收藏方向 第062章 「收藏家」 文 / 鬼徒

    第062章「收藏家」

    等見到節目主持人劉老師的時候,已經是大半個小時之後了。

    作為一個標誌性的娛樂人物,又是收藏節目的主持,劉老師也著實是夠忙活的。即便是參與節目的那幾位專家,也是在約莫這個光景的時候才堪堪到達,彷彿是掐著時間點過來的一樣。對於這點,王極東算是深有體會。不要說是他們了,就是「天天藝術品投資公司」裡的幾位專家,很多時候,也是忙碌得三天難得一見。

    見到王極東,劉老師很是熱情的打了個招呼。

    因為是約好的關係吧,王極東倒是在一群的熱心觀眾之間,顯得頗為獨特。而且,就王極東看到的場景而言,幾乎是所有的觀眾都穿著節目組頒發的統一的服飾,一件合身的短袖衫,分為紅、黃、白三種顏色。

    不用解釋,也可以知道,這應該是在節目錄製的時候,分為三個方陣的觀眾了。

    再看了看時間,距離節目錄製的開始,還有不少時候,劉老師則是笑著引著王極東,進入到了節目錄製組的後台裡,順帶的,還吩咐邊上的工作人員,給王極東拿來了一件白色的短衫,說道:「這可是我們這裡的規矩,到時候,你直接把短衫給套在外面也可以。」

    「得,我還是直接給換下來吧。」王極東身上穿的,本來就是普通的短袖。再說了,這大夏天的,穿兩件短袖,也不合適啊。

    不過,在這個相對來說安靜上許多的後台,不光有專家們在這裡休息,還有一些電視台內的工作人員,也有即將參與到節目錄製的明星嘉賓,以及那些前來參與節目的藏寶人。

    說白了,這檔叫做《收藏家》的寶物鑒賞節目,就是邀請三位明星嘉賓、三位國內外知名的鑒定與收藏專家們匯聚在一起,共同就三位藏寶人選送上來的「寶物」進行收藏上的鑒賞,從而展開一系列的論戰。

    而每一期的節目,都會有一個圍繞中華文化藝術瑰寶展開的主題,分為亮寶、辯寶、護寶三個環節。

    先是亮寶環節:每期都有一件國寶級的重器親臨演播室現場,讓觀眾感受到與故宮、國家博物館同樣的震撼與衝動;然後是辯寶環節:圍繞由藏寶人帶來的寶物展開激戰,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刺激與懸念疊生;至於最後的護寶環節:則是所有的懸疑都將在這裡得到破解,一紙專家鑒定意見書,一把銷毀贗品的「護寶錘」,讓真相大白與驚心動魄同時上演。

    期間的娛樂性與藝術性,則是需要劉老師這位主持人,在現場進行恰當的調控了。

    到了這個時候,王極東才明白,幾位專家也不是在錄製節目的時候,那短短的數分鐘之內,才開始對藏寶人攜帶來的寶貝進行鑒定的。實際上在錄製之前,在進行「寶物」刪選的階段,他們就已經是初步的鑒定過了。而到了今天,在三位藏寶人的眼皮子底下,他們也還需要再進行一番最終的確認。以確保鑒定結果,不會出現什麼差錯。

    要知道,這檔節目可是面對著全國,乃至是全球進行播放的。

    以王極東的能力來看,就算是對著電視機,稍微的瞅上一眼電視屏幕中的「寶貝」,心中多少就有個大概了。即便是出錯,也不會太過離譜。

    如此一來,和王極東這般眼力相當的觀眾,自然是不少的了。要是在播放的時候,出現幾位專家把人家的藏寶給鑒定錯了,然後讓劉老師給砸了,豈不是鬧笑話?

    這可不僅僅只是一個面子上的問題!

    「來,來,來,小王啊,這幾位可都是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品鑒賞專家啊,也都是行裡人。」劉老師說道,「他們的到來,可是為我的每期節目增色不少啊。」說著,劉老師還仔細的分別介紹了一遍。

    王極東一一的點頭,握手。

    說實話,王極東能跑到這邊來參與節目,娛樂一下是一個目的,最為重要的,還不就是認識這幾位專家嘛。其中曲文和蔡建的大名,即便是不衝著這檔電視節目,王極東也是有所瞭解的。

    這兩位,其一是一位私人藏館的主人,他的收藏品,不管是在收藏的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不說是收藏一行裡絕對的大家吧,也算是屈指可數了;而另外一位,則是知名的藝術品經濟人,不管是每年國內的還是國際上的,但凡是大型的拍賣會,都會有他的身影。人家能夠經常性的出現在劉老師的節目中,可見,是多麼的難得。

    尤其讓王極東看中的是,人家在收藏這一行的名聲。說得難聽一點兒,就算是王極東在人家面前混個臉熟,也不虛此行了。以後有機會出個國參加個拍賣什麼的,也多了份人際關係不是?

    「劉老師,這位小兄弟能夠經你這麼熱情的介紹,想來是不簡單啊。尤其是年紀輕輕的,就是收藏的專家,可了不得啊。」蔡建一口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帶著濃郁的粵語腔,說得很有喜感。

    「蔡建老師,您的大名,在下可是如雷貫耳啊。在您面前,我可不敢稱專家什麼的。」王極東自我介紹著,說道,「我只是和劉老師相熟,有幸能來參與這個節目,見見世面而已。再說了,我只是「天天藝術品投資公司」裡的一員,一切,都還是在摸索和學習中啊。」

    「成呀。」蔡建卻很是穩重的說道,「能夠不斷的學習,就是好同志。在收藏一行,就應該這樣。尤其是你們年輕人,懂得這一點的,尤為難能可貴哦。」

    「蔡老師,在我看來,您也不老嘛。」王極東不禁揶揄著一句。

    「哈哈哈,……」曲文在邊上說道,「我說蔡先生,我就知道你的樣貌是很具有欺騙性的吧?要不是知根知底的人,誰知道你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呢?」

    「就是,就是,還真是看不出來啊。你最多也就是剛剛四十的樣子嘛。」劉老師接著說道,「哪像我啊,別人一看就知道是上了年紀的老頭子,都六十了啊……」

    頓時惹來幾分的嬉笑聲。

    王極東留心著打量了一下眾人。

    曲文的樣子看著挺斯文的,年紀也不大。當然了,這是在古玩行內相對於收藏行家那般的年紀而言的,光是和王極東比起來的話,卻也算能算是個中年男子了。大約是在三四十來歲的樣子。而蔡建,則如同曲文所說的這般,樣貌相對於年紀來說,很具有欺騙性。個人表現也很陽剛,很有魅力。

    此外,還有一位節目的鑒定專家,則是來自北京故宮的研究員,鄭波。

    因為在場的幾位都是收藏一行的人,大家聊起話語來也沒什麼隔閡,說得興致起來了,王極東也能湊上幾句。腦海中關於民國的那份記憶,可不僅僅是個擺設。只不過,因為是第一次聊的緣故吧,和幾位專家之間還不是很熟,王極東說得並不多,往往是點到即止。

    即便是如此,也足以讓鄭波幾人刮目相看了。

    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尤其是在收藏一行,一個人是不是老手、行家,只要這麼說上幾句,同樣能管中窺豹,知其一斑。但凡是王極東能夠插口的時候,終歸是有幾分質疑又或者是歧義的時候。若不然,王極東還不如乾脆的坐在邊上聽著樂呵呢。

    以至於到了後來,曲文先生都笑呵呵的說道:「我說劉老師啊,我們最近幾期節目的鑒賞家,不是都很難請到嘛。有時候,還不得不事先去預約了,讓大家先調整好工作的時間……節目組的人,包括我在內,可都是愁啊……我看吶,小王的能力就很不錯。你剛才也說了,人家還是藝術品投資公司的,不如,到時候就請小王來當個鑒賞家吧……」

    這話還沒說完呢,邊上的蔡建就點頭贊同道:「不錯,不錯,我看成。」

    一邊說著,還一副煞有其事的模樣。

    劉老師不由得詫異得看了眼蔡建和曲文,王極東是個行裡人,劉老師自然是知曉的,不然,也不會建議著他來參加「收藏家」的節目,並且打算介紹曲文等人給他認識了。但要說對於王極東的瞭解,劉老師卻無非也就是知道個大概而已。

    如果換成是邀請方荃來參與節目當個鑒賞家的話,劉老師還巴不得呢。

    但對於王極東,以劉老師的眼光來看,年紀輕輕,噱頭是夠了,卻是很難服眾啊。再者,劉老師能主持這個節目,說到底,多少也有幾分鑒定的眼光的。連他都心虛,有時候會打眼,王極東這樣一個來自不顯山不露水的「天天藝術品投資公司」的小職員,能夠勝任嗎?

    王極東咳嗽了一聲,以避免劉老師和鄭波的怪異眼光,說道:「這個,當個觀眾,我還是樂意多來幾次的。但要說,當個鑒賞家的話,我看還是免了吧。我可不想以後去潘家園的時候,小販們都對我指指點點的。到那會兒,即便是看上了東西,想要撿個漏兒,也非得出點血不可吧?」

    「這倒也是。」劉老師顯然是對此,深有感觸。

    「要我說啊,事情也沒這麼嚴重。」鄭波卻是說道,「就說是我吧,原本也有這樣那樣的擔心,還包括同事們的不解呢。不過,到了如今這會兒,即便是再出去淘換的時候,也沒見得誰就使勁得往狠了開價啊。」

    「那主要是您的眼光太老道啦。再說了,就你這樣的老滑頭,人家不吃虧,就已經是很不錯了。誰還敢讓你吃虧啊?」曲文先是沒好氣地瞥了鄭波一眼,再看向王極東,說道,「當然了,小王,你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對的。不過,作為過來人,我可要提醒你一下,古玩地攤上,雖然有時候能夠撿漏,卻是極少。收藏一行,想要做好做大,還是得去古玩商店、拍賣會這些地方啊……」

    這會兒話語裡的意思,顯然是覺得,當個電視節目裡的鑒賞家,成為了矚目的人,也對自我的收藏上,構不成太大的影響。

    蔡建還在邊上起哄一般的說道:「而且,你成為了名人之後,也能收穫一些普通人不能獲得的好處哦。正所謂,有得必有失了。」

    「得了,你還好意思說啊。」曲文卻是不耐的說道,「我們幾個可是知道你的底細的。多少女性藏家,巴不得你去接觸接觸呢……」

    顯然,曲文和蔡建之間的關係很是融洽。

    一時間,王極東倒是不知道說點什麼好了。

    索性有了蔡建的打岔之後,曲文也沒在「鑒賞家」的話題上作過多的糾纏。大家還是很隨意的聊到了瓷器。「收藏家」節目裡,鑒定最多的,也正是瓷器。雖偶爾會有書畫、竹木牙雕之類的,卻是少數。

    「這一期的主題是什麼啊?」王極東詢問道,「好歹我也是這一期的觀眾了吧?到了這會兒,我都還不知道接下來,要出場的寶貝,都是些什麼東西呢。」

    「呵呵,這個,我倒是要先問問,小王,你平日裡收藏的時候,都是喜歡些什麼類型的呢?」曲文說道,「在我年輕那會兒,我可是只追求青花瓷的,還一心想著弄幾件元青花來玩玩呢,結果,倒是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我?」王極東,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似乎這已經是成為了他標誌性的下意識動作了,「我也是喜歡元青花的。不過,至今也沒有弄到半片元青花的瓷器來收藏呢。一般來說,在風格上,我更喜歡那些樸素點的瓷器吧。」

    這也算是王極東,首次清晰的確定了自己瓷器上的喜好吧,很明顯的,受到了腦海中民國的那份記憶的影響。

    「樸素點的?」曲文笑著說道,「這可真是難得啊。不過,也巧了,接下來你能見到了,就正是幾件「樸素」的瓷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