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一卷 小兵君臨 第八十一章 因糧而起的血案 文 / 一級煙槍王

    不得不說。盟軍本來便不是同一條心的,不管是之前攻擊董卓,又或是現在攻戰劉易,那些諸侯,都是有著各自的心思,此刻,他們見到劉易大軍只是攻伐袁紹大軍的大營,他們並沒有就集中自己的軍士,合力攻擊劉易大軍,而是各自在觀望,包括那個率先離開袁紹大帳的兗州太守劉岱,他話說得響叮噹,可是,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之後,卻馬上召軍撥營便逃。

    這劉岱,雖然對劉易羨慕妒忌恨,可是,他自己的手下大將穆順與及王彧,都分別被呂布及趙雲所殺,他還那什麼去與劉易爭雄?所以,他打是想打的,但是卻只知自己不是劉易的對手,所以,只能走。

    袁紹大軍逃,袁術更加貪生怕死了,他除了認得了趙雲之外,亦認得典韋、文丑,知道這些都是猛將,紀靈現在還與張合在一起,沒有回到大營,他身邊亦沒有了可一戰之將,所以,他逃得也急。

    盟軍各諸侯看到袁紹、袁術、劉岱都分別逃了,他們焉敢再留下來?哪怕大地一片漆黑,他們亦只能急急冒夜撤走。

    袁紹的盟軍逃得急,這是戲志才也沒有預想到的,他本還以為袁紹這十多萬的大軍,最不濟都會纏戰一翻,不想才攻殺入他們的大營,袁紹的大軍便全線撤走。黑夜亦不利大軍追殺,戲志才只得命大軍僅只是攻佔了所有盟軍大營了事,沒有再摸黑進攻。

    一連兩場的戰鬥,平沙坡一戰,獲得完好戰馬過萬,兵器戰甲無數。攻擊袁紹盟軍大營,奪得營帳糧草無數,營帳是盟軍沒有來得及折除便逃留下的,而糧草,亦是沒有辦法來得及帶走。這些東西,全落在劉易的手上。

    不過,強襲袁紹大營的戰鬥,殺敵並不多。不過一兩千人,戰果比平沙坡的戰果還少,但是卻完全打擊了袁紹盟軍敢再與劉易大軍對戰的信心,相信,過了今晚之後,待明日進軍虎牢關,或可不攻而下。

    劉易引著那七千俘虜兵。另外幾千準備釋放了的俘虜,趕到袁紹大軍大營之前的時候,袁紹大軍正在撤退,盟軍諸侯大軍亦在撤退,讓這些人親眼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兵敗如山倒。

    參戰的劉易軍,其實不過是三、四萬人,卻可以把袁紹盟軍十多萬人像趕鴨一樣趕走,讓這些俘虜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強悍之師。已經報名參加劉易軍的俘虜。他們的心裡有一種震驚,站在自己人的角度上來看這樣的事,他們的心裡亦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想著,原來,自己的軍隊如此厲害,想著他們已經成為其中的一員,不禁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受。

    另外,那些不願意參加劉易軍的俘虜,當看到袁紹盟軍竟然如此不濟,被劉易大軍一攻就逃,根本就沒有敢與劉易大軍一戰的決心,這使得他們人人心感失望悲觀。當然。讓他們更為驚駭膽寒的是,劉易的大軍,在衝擊的時候,竟然是以弓箭兵為主力的,劉易軍中,似乎大多都是弓箭兵。弓箭兵緊隨在刀盾兵、長槍兵之後。箭鋒所致,人畜不留。這樣的利箭,這叫他們將來如何敢與劉易大軍一戰?

    沒有辦法,這個時代,沒有槍炮,利箭便是這個時代最俱殺傷力的武器。劉易命大軍如此配置,其實也算是開創了一個先例。弓箭兵作為主力進攻兵力,古時候極為少見的。

    劉易的設想,弓箭兵就等於是後世的衝鋒鎗、機關鎗,只要刀盾兵與長槍兵可以護住弓箭兵,採取一個集團式的步步推進的方式攻擊敵陣,壓迫推土式的進攻,從一開始進攻的時候,就造成一種凌厲無匹的殺勢,讓敵軍不戰而逃。

    就目前來說,這種戰法,還算是成功的,最少,在沒有遇到更強的敵人,沒有遇到能夠率軍殺散刀盾、長槍兵陣勢的敵人之時,劉易的這種戰爭方式,應該是無往不利的。

    自然,這種戰鬥方式,亦是有利有弊的,利是可以大大減少自身的傷亡,並大大的殺傷敵軍,只要是在箭程範圍內的敵人,絕對躲不過上千上萬密集的箭雨,除了死亡或者逃亡之外,沒有別的選擇。但是弊端卻是這種攻擊方式,非常講究兵種之間的配合,非常講究集團式的推進,還要將領的指揮能力非常強,可以隨時洞釋戰場上的一切變化,另外,低級將領甚至士兵的執行力也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此,方可確保得了這種戰法在混亂的戰場上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還有弊端,因為講究士兵間的配合,講究集兵團式的推進,因此而使得必須要有一定的地型才可以展得開兵力,兵力沒能展開,那麼這樣的戰陣便會大失威力,要不是劉易手下有著這麼多超級武將,碰到不利於大軍展開的地型,可以讓猛將只率刀盾兵、長槍兵衝殺,否則,這種戰法就不是一招鮮吃遍天下的。

    嗯,最大的弊端,就是在進攻的時候,不能夠做到自由靈活,像這一次攻擊袁紹軍大營,因為預想著會與袁紹大軍有一翻纏戰,所以,當袁紹軍撤退的時候,僅用一小部份的兵力阻擋著劉易軍士的推進,袁紹的大軍就可從容離去。而戲志才一時亦沒能命令軍士緊咬追擊,如此,才使得袁紹盟軍還能保持著實力撤回到虎牢關。

    不過,任何的戰陣,都是有利有弊,沒有十全十美的戰陣,只有臨機決算的講策,劉易相信,就這三國古時代來說,自己所想出來的這種戰陣,應該是這世上比較先進的戰陣了。

    隨著發展,隨著實力的增大,特別是隨著洞庭湖新洲新文學府的開府,劉易給了不少後世先進的科技給學府的人去研究,劉易相信,只要製造出更具殺傷力的床弩,或者生產出更多先進的兵器,那麼今後的兵種或者會更多種多樣化,戰鬥方式,戰陣的展開,亦會多種多樣化。並且,今後只會適應各不同戰鬥的戰陣,而不會只靠一種手段來奪取勝利。

    劉易才進入本來是屬於袁紹的中軍大帳,戲志才便迎上來。*有點不開心的道:「主公,那袁紹真該死,逃得太快了,現在他率大軍逃到了虎牢,兵力還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我怕他會據關緊守,長占虎牢啊。」

    「哈。能夠一戰擊退袁紹盟軍十來萬人,這樣的戰果,戲先生你還想怎麼樣?」戲志才不知道,其實劉易對這樣的戰果卻是非常滿意的。

    之前劉易就與袁紹的俘虜兵說過,不管怎麼說,袁紹盟軍,其實全是義兵,只是他們臨時改變主意與劉易開戰罷了。如今天下人可不知道其中這麼多細未之事。在天下人的心目中,盟軍終是盟軍,是聲討董卓。頂著一頂大義帽子的軍隊。如果劉易當真的對袁紹盟軍有太大的殺傷,傳了出去,天下人又將會如何看待劉易?屠殺自己盟軍的軍士?所以,劉易最理想的想法,便是袁紹盟軍與歷史上一樣,在董卓離開洛陽,遷都到了長安之後,盟軍便離散,各自返歸他們的地盤,好讓劉易在洛陽從容佈置。成立新朝,發展自己的實力。

    只可惜,盟軍大部雖然離散,但袁紹居然還不死心,糾纏了幾路諸侯大軍想攻伐自己,所以。劉易才不得不率先發兵與袁紹對戰。自然,發兵進軍虎牢關,不管袁紹走不走,都是要的,因為必須要把虎牢關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如此,才可以對天下造成一種震懾,讓天下諸侯不能隨隨便便的來向自己挑戰。劉易相信,只要讓自己從容的在洛陽一帶發展三、幾年,那麼,到時候自己的實力便會大到可卷席天下的地步,提前結束三國混戰的局面,減少漢人元氣的損失,以確保大漢國運長久不衰。

    如今,可不用太多的殺傷,便把袁紹驚退,這便是劉易想要的最理想的結果,要不然,劉易怎麼會單單的率四、五萬軍馬前來與袁紹交戰?在洛陽暫時不會有人來攻伐的時候,劉易大可把那新招的軍士一起開來,對袁紹大軍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如果真是那樣,袁紹哪怕是逃回到渤海郡,怕他一時半刻亦沒有力量與公孫瓚等人開戰了。

    「放心吧!」劉易走到了帳內主案之後坐下,對肅立的戲志才道:「袁紹實是無能之輩,成不了大事的,估計,不用多久,或許是明天,當我們大軍到達虎牢關前的時候,袁紹盟軍可能都已經全部離開,只餘一座空關城等著我們去佔取呢。」

    「袁紹會甘心如此就走?」戲志才以為劉易只是在說笑,在安慰他。

    「那就走著瞧吧,好了,戲先生你也忙碌了大半夜,時候不早了,命令軍士今晚放心休息,明天不日上三桿不准起床,去吧。」

    戲志才愕然,不知道劉易在打著什麼的主意,不過,他還是告退,但離開營帳之後,他還是找到了趙雲、典韋他們,讓他們率軍佈防,緊防袁紹會殺一個回馬槍回來奪回大營。

    一夜相安無事,第二天一早,戲志才便來想與劉易商議進軍虎牢關之事,但是劉易卻左擁右抱,懶得起床,只是隔著帳門,讓戲志才不要把將士叫來,讓軍士養足精神,只須要派人去盯著虎牢關便好,不用急著進軍。

    戲志才有點不情願,但是聽到帳內吱吱唔唔的聲音,知道主公又在對夫人不老實了,只好有點不滿的離開,心裡想著主公還是的,早前還挺急進進軍的,但到了這個關鍵時刻,居然還有心思在與女人風流,不思正事。

    嗯,其實,戲志才是誤會劉易了,不是說誤會了劉易的風流,劉易此刻,的確是在元清、陰曉兩女的身上大行樂事,但劉易並不是真的不思奪取虎牢關的正事。

    因為劉易記起了,盟軍在真正離散的時候,似乎還發生了一些事,發生了這些事之後,盟才會真正的散去,袁紹與袁術也分別無奈的率軍返回各自的領地。現在,劉易就是在等,等袁紹盟軍自己主動離去。能夠不戰,就不要再戰了,昨日的戰事,劉易軍中亦傷亡過千,沒有必要的犧牲。也就沒有必要犧牲了。

    攻城戰,哪怕是很有把握的攻城戰,犧牲都是在所難免的,劉易一直都避免古時候硬用人命去取關奪城的攻城戰。那種架著雲梯。或藉著勾索攀附而上,頂著城上敵軍的矢石、滾油、擂木去攻城,這樣的攻城戰實在是太過殘酷了,如沒有必要,劉易絕對不會去打這樣的仗。所以,既然袁紹盟軍有可能主動散去,那又何必再戰呢?萬一。劉易大軍去得急了,反而激起了袁紹等人決死一點的心反而不妙。所以,劉易才會讓大軍原地不動,好好在這原本是袁紹盟軍的大營休養整頓。

    而盟軍當中,的確是發生了事。

    袁紹與眾諸侯,連夜撤回到虎牢關,到了關內,已經是下半夜了。

    袁紹敗得窩囊。但卻又不想在諸侯面前失威,亦不想盟軍因此而離散,他惡人先告狀。歷數各諸侯在他大營受到劉易大軍的攻擊時候,他們沒有率軍來援,連逃得最快的袁術,袁紹也不留情面的訓斥。弄得袁術心裡極為不快。

    不過,袁術一直來,都被袁紹壓上一頭,受到訓斥倒沒有馬上發作,但是,別的諸侯卻不幹了,亦紛紛抗議袁紹的責備。說袁紹他自己都沒有率軍與劉易大軍交戰,一觸即潰,這叫他們如何率軍支援他?難道想讓他們獨力對抗那劉易如狼似虎的大軍?

    一翻爭吵,讓袁紹與盟軍諸侯當中產生了裂縫,各自不歡而散。

    而袁術一直都掌握著盟軍糧草,可是。如今失落了一大批糧食,亦使得相當氣悶,同樣丟失了不少糧草的諸侯,向袁術索要軍糧,袁術都氣惱的一一拒絕了,並揚言說今後都沒有軍糧再供給他們。

    如此一來,眾諸侯就不幹了,又與袁術好一翻爭執,差點沒有動刀槍。最後袁術見從諸侯眾口一詞向他要糧草,他只得將僅有的軍糧庫打開,分配一點糧食給眾諸侯。但糧庫裡的糧食似乎真的不多,不夠諸侯分用,諸侯群起而搶,帶來了不少親兵的喬瑁,奪得了大批糧草返營。

    糧庫發生了搶糧事件,對諸侯與及軍士的影響極大。特別是當諸侯看到袁術沒有什麼軍糧了,覺得再待在這裡與袁家兄弟對抗劉易已經撈不到多少好處,便人人思退。

    上黨太守張揚,他本就是想跟著袁家兄弟能夠混得好一點的,可是,一連吃敗仗不說,連飯似都沒有吃的了,再留在這裡與袁紹兄弟混還有什麼的出路?他居然一聲不吭,甚至都沒有與袁紹兄弟及眾諸侯打招呼,在天沒亮便率軍悄然而去,不辭而別。

    兗州太守劉岱得知,亦看清楚了袁紹兄弟不可能與劉易爭戰得過的,如今走了一個上黨太守,實力又損一分,來日又走一個諸侯呢?那時候,袁紹兄弟憑什麼與劉易爭戰?他有探子來報,說曹操又派了一部軍士回到了濟南發展,兗州與濟南相鄰,萬一曹操把他的兗州也佔了呢?與其和袁紹兄弟在此做這個看不到希望的美夢,還不如先回兗州發展,待實力發展強大起來,到時候才有希望與天下諸侯爭雄。

    他想著,也下令軍士撥營準備離開。

    他又想到,自己這次參加盟軍,損兵折將,就如此回去,什麼也沒有得到,不如在臨走的時候再討要點好處,他現在還有不少軍士,軍糧的用量也很大,沒有軍糧,他回到兗州想發展又談何容易?

    袁術沒糧了,那喬瑁卻搶奪到大批糧食,他的糧食反正是搶奪來的,就打他的主意了。

    劉岱在天一亮,便藉故去向喬瑁借糧,誰不知,喬瑁堅決不借,劉岱不禁惱羞成怒,一不做二不休,回營引兵突襲了喬瑁軍營,斬殺喬瑁,迫降了喬瑁軍士,盡奪得喬瑁軍糧離關而去。

    諸侯之間的互相嘩變,因糧而起的血案傳到了袁紹的耳中,讓他大驚失色,到他反應過來,想去勸解的時候,最已經晚了。

    上黨太守張揚不辭而別,喬瑁被殺,劉岱亦已經走了,另外,別的諸侯,亦紛紛不發一言離開,到天色大亮的時候,盟軍已經然盡皆散去,僅餘袁紹、袁術兄弟兩人。

    十幾萬大軍,眨眼便已經人去營空,望著空落落的虎牢關,袁紹久久無言,不知道為什麼好好的盟軍,最終竟會落得如此一個人心離散的下場,攻伐劉易,也再沒有了希望。

    沒法,他也只能率軍離開了,因為,劉易的大軍怕就要殺到,他獨力難支,絕不是劉易之敵的,在這裡多待無益。

    他向袁術索要軍糧,袁術自然推說沒有,說糧倉都被諸侯搶了,何再來糧食?

    為此,又引起袁紹兄弟一翻的爭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