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正文 第一百章 難改惡俗 文 / 一級煙槍王

    現在新漢朝的軍隊約在百萬左右,這些還只是計算正式編製的新漢軍軍隊,部份非正式編入新漢軍編制列序的地方預備軍或地方百姓護衛隊、個別地方官府的軍隊都還不計算在內。

    如此算來,新漢朝的兵力其實是相當充裕的。

    劉易當初計劃遠征大漠的時候,已經把新漢朝的防禦問題考慮在內,部署好新漢朝各地的兵力,才考慮可以動用多少兵馬出征大漠。當時的估計,也就動用約四十萬左右的軍馬。

    但是現在,由於在徐州與關羽、張飛、糜竺等人達成了共識,由他們在中原想辦法牽制各個諸侯,另外還有趙雲在幽州配合公孫瓚牽制袁紹。這樣一來,劉易覺得還可以削減一點新漢朝的防禦兵力,調集更多的軍隊參與遠征大漠的戰事。

    劉易把戲志才、荀彧、陳群、盧植、甘寧、黃忠等人請來朝堂,所有在洛陽的文武百官都讓他們先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先來議事。這一次把眾臣請來議事,是劉易出征前最後一次與他們相聚議事了,再要相聚議事,就得要等劉易遠征回來之後的事。所以,有許多事,劉易都要與眾人商議妥當,說清楚的。

    劉易出征之後,新漢朝各地的防禦情況、官員任命情況,這些都要正式落實,以及是否要增派兵馬進入大漠作戰,要增派兵馬的話,就要再抽調軍隊,那麼抽調軍隊之後,新漢朝的防禦情況又如何。諸如種種的情況,都是事先議定的。

    而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擔心劉易遠征大漠之後,天下諸侯的動態。為了避免天下諸侯不顧民族大義,共起攻伐新漢朝,劉易出征之後,宣傳造勢的工作也要做好的。比如。向天下百姓宣揚民族大義,宣傳新漢軍遠證大漠的意義,讓天下百姓都能明白,新漢軍向異族人進攻,是一件利天漢人千秋萬代的好事,大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天下諸侯不應該拖新漢朝的後腿。最起碼。要讓天下百姓都明白到一個道理,那就是誰在這個節骨眼的時候出兵攻擊新漢朝,誰就是不顧民族大義的奸賊。誰敢對新漢朝動歪腦子,誰就必將受到天下百姓的唾棄。

    劉易覺得,待出征之日,還得要組織一個誓師大會。發表出征宣言。

    只有高調出征,才能震懾一些宵小,讓他們不敢拖新漢朝的後腿。

    劉易高據龍座,龍案左邊坐著皇太后何婉,右邊坐著萬年公主,側後還站著陽安公主。龍案台階之下,站著閔貢(閔貢現在就是等於大內總管。皇宮的內事務,大多都是由他來打點處理。比如皇宮內的膳食、修葺、衣著等等。嗯,亦等於是皇帝身邊的一個貼身太監。)

    少帝已經等於完全隱退,基本沒有來上過朝了。他對政事完全不上心,就算來了也只是一個擺設,新漢朝的文武百官也習慣了少帝皇帝不似皇帝的情況。哪怕新漢朝突然說少帝退位,由劉易登基為帝,他們都不會覺著有什麼奇怪驚訝的。

    朝中的文武百官。包括了一些老朝舊臣,他們現在都非常清楚明白,新漢朝的主子,其實就是劉易。他們亦都已經看淡了什麼大漢正統非正統的問題。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他們也已經看化了正統又如何?非正統又如何?正統的,未必就是好的,正確的。非正統的。也未必是差的壞的。很現實的一個現狀,新漢朝的皇帝少帝,其年少是一會事,可是他卻非常排斥如何做好一個皇帝的學習。

    眾臣都有眼看的。新漢朝有現在的成就,一切都是劉易的關係。大家亦都看透了,大漢想要得到振興,就必須要有一個明君率領群臣,帶領治下百姓,堅持現在的方針政策發展下去,只有這樣,大漢才能真正的興盛起來。

    可是,眾臣在少帝的身上,還真的沒有看得到有一點明君的影子。何謂明君?大夫為政,猶以眾克,況明君而善用其眾乎?此為明君。

    明君要具備知人善用,開明納忠,雄才大略等等的優秀品格。能承天命於宇廈將傾,於社稷飄零的衰世,力挽狂瀾、勵精圖治、中興家國。有開始治世、締造盛世、鞏固盛世等等的能力。

    對於少帝,眾臣還真的不敢抱以厚望。

    這不能說沒有給機會少帝成長,少帝在新漢朝,不似獻帝在董卓把持之下的舊朝,或現在曹操成立的漢廷,獻帝在董卓或曹操的挾持之下,毫無自由可言,言行皆由董卓或曹操掌控。可是,在新漢朝,劉易並沒有限制他的自由,甚至乎,為了避免影響少帝的成長,劉易根本就沒怎麼上朝(呃,這只是劉易懶,不是多管政務罷了)。

    總的來說,少帝完全可以按他自己的意思來執掌朝政(這只是群臣想當然的,畢竟,少帝年紀太小,哪裡懂得政務?哪怕少帝執掌朝政,如果有違正確的發展方針,少帝的政令也一樣是行不通的,但是群臣卻不會如此想。群臣都覺得,劉易已經給足了機會少帝,現在是少帝自己不爭氣罷了)。可是,少帝卻沒能按眾臣理想的方向成長,到了目下,少帝在眾臣的心目中,已經是可有可無了。如此,現在就算是劉易登基為帝,眾臣還有點求之不得。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少帝的情況,就弄得堂堂的一個朝廷,似乎沒有君上似的。平時朝廷議事,如果劉易不在朝廷的話,那麼就只有他們一眾大臣在這裡互議,沒有一把一錘定音的聲音。雖說,有劉易弄出來的一勞什子內閣,讓幾個手掌大權的大臣一起來決議一些事務。可是,眾臣還是有點不太習慣。關鍵時刻要聽說的?沒有一個正確的領袖為他們領路定計,他們都覺得不太踏實。最簡單的例子,有敵軍來犯,軍情緊急的時候,該要採取什麼的措施舉動?如果沒有一個主心骨,他們哪怕是決定率軍迎敵,心裡都覺得不夠踏實。

    眾臣現在,打心眼裡希望劉易可以執掌朝政。因為,劉易本來就是他們的主心骨,他們覺得,劉易也要比少帝更像是明君。

    所以,不少人的心裡,尤其是一些老臣的心裡,希望劉易乾脆取代少帝登基為帝算了。不過。他們也不好提出來,只是用行動來表達他們的意願。如閔貢這個對漢室正統最為堅持的老臣,他本來是要侍候真正的皇帝少帝的,但現在,卻陪著劉易上朝,其所處的位置。正是一個內臣之於正式國君的位置。他通過這樣的行動,來向劉易或向堂前眾臣表明心跡,他如此就等於是默認了劉易為正式的國君。

    嗯,朝堂之上,站在龍案側前的內臣,就等於是皇帝的傳聲筒。閔貢如此甘為劉易的傳聲筒,不就是說。劉易就是正式的皇帝了麼?

    「肅靜!太傅在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眾臣陸續到了朝堂之時,閔貢突然非常嚴肅喝了一聲道。

    唰的一下,整個朝堂都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先是站在前面的幾個老臣似是呆了一下,然後不約而同的向著龍座上的劉易跪了下去,跟著。朝堂上的眾臣似這才反應過來的樣子,居然齊齊的面向劉易跪了下來。

    「臣等參拜主公,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臣似受過訓練似的,居然異口同聲,非常整齊的拜道。

    額……

    劉易被群臣弄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麼。

    本來貢閔突然說什麼的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什麼的。劉易都覺得奇怪了,如果不是熟人,劉易還打算開罵了,自己召眾臣前來。自然是要事與眾臣相商,他說什麼的無事退朝?

    還有,無端端的跪拜,並且,人人都似一臉嚴肅的樣子。劉易早便已經說過,他不喜歡搞這些虛的,甭管朝堂不朝堂,都不喜歡別人隨便跪拜。現在還如此正正式式的稱什麼千歲千千歲。眾臣的動作行為,還真的讓劉易感到非常的不適應。

    「這、這……」劉易有點發愣的左右望了望,因為眾臣的神情都非常嚴肅,弄得朝堂之上都似有一種肅然之感,這種感覺,就有點像劉易在後世讀書的時候,碰到上課非常嚴肅嚴厲的教師來上課之時的課堂氣氛,使得劉易下意識的沒有大張問話,只是小聲的道:「大家這是搞什麼?弄得這麼正式似的。」

    嗯,的確是正式。對於朝臣來說,他們上朝見駕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禮義形式的。君臣見面之時,都會有非常正式的行為動作及應答。

    坐在劉易左右的皇太后何婉與站在劉易側後的陽安公主,此刻見到劉易似傻乎乎的樣子,都不禁有點莞爾,陽安公主抿嘴笑了笑,反了反白眼扭過頭去。皇太后亦輕咬櫻唇,似忍得很辛苦似的忍著笑,萬年公主側已經是掩著小嘴,低頭吃吃的笑著,只是似不好笑出聲,弄得她自己的身體都一顫一顫的。

    嗯,三女之所以在一起,其實也是等於隱隱的向朝臣表明她們漢室正統支持劉易取代少帝為帝的意思。這個,朝中的老臣雖然沒有直接表明態度,但是在行為上已經表明了心跡,平時私下裡,也有一些傳言。劉易在洛陽的時間待得不長,在洛陽的時候,又只是與家裡的女人在一起,所以沒有知道得太多。

    其實,像閔貢這樣的老臣,已經私下與皇太后何婉說過了。何婉也早已經與劉易說過,讓劉易取代她兒子少帝為帝的事。劉易不在洛陽的這段時間,何婉已經與陽安公主、萬年公主等取得了共識,決意要支持劉易上位。反正,劉易都是她們的男人,自己的男人為帝,她們自然是打心裡面支持的。尤其是陽安公主,她一直來都比較熱衷於權力,可惜身為女兒身沒有辦法走向前台。所以,現在由自己的男人來掌權,她的心裡也有一種身同感受,劉易掌權也如她掌權一般,心裡有一種成就感,榮耀感。

    嗯,先帝的皇后,先帝的女兒,更正統,更能代表漢室正統的先帝皇妹公主。現在就在劉易的身旁支持劉易。這樣的話,就可以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就算有個別還不怎麼認可劉易的人,也無話可說。

    這樣,如果劉易正式登基為帝的話,就顯得更加的名正言順。

    劉易可不知道這其間的這麼多彎彎繞繞,也不想多想這些問題。

    他現在只是想知道眾臣在搞什麼罷了。

    好一會。皇后才側身輕聲對劉易道:「還不叫眾愛卿平身?你不開口,他們可不敢起來。這是正式的朝堂君臣見面議式,作為臣子的,來到神聖的朝堂,自然要向皇上請安問好、叩拜。呃,當初先帝還在的時候。你不是都清楚的嗎?」

    「啊?這些啊?」劉易這才釋然,不過,心內卻不是太喜歡如此,轉而對眾臣招手道:「搞什麼嘛,起來起來,都起來。」

    不過,劉易說完。眾臣卻還沒有起來,依然是如木佛一樣,人人伏地。

    「眾愛卿平身!」

    貢閔又一板一眼的喊道。

    待閔貢喊完,朝堂下的眾臣才嘩啦啦的站了起來,站起來之後,一個個雙手拿著他們的名簡,微微躬身的肅立著,態度嚴謹。全都一絲不苟的樣子。就連甘寧、黃忠等一坐武將,他們雖然沒有如文官一樣拿著名簡,但也是雙手垂直如立正的樣子,神情嚴肅。

    「嗨!」劉易見狀,啪的拍了一下龍案,神色不悅的大聲道:「都在幹嘛?都在做什麼?一個個就像是趕著上刑場似的。嗯,閔貢大人。你回列去吧,別站在我面前晃蕩,我劉易身壯力鍵,聲如洪鐘。還用不到你來代為傳聲的地步。下去下去。」

    劉易先對閔貢揮手道。

    「皇……主公,這、這歷朝歷代,都是如此的……」閔貢轉身,滿臉委屈的道。

    「呃,閔大人,這歷朝歷代是歷朝歷代的事,我劉易不喜歡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劉易無語的苦笑道:「行了,先下去吧。」

    閔貢向皇太后何婉與陽安公主望了望,見兩女都沒有什麼的表示,他只好無奈的道:「好吧……」

    閔貢走到了眾臣之間,插進他原來列班的位置。

    劉易站了起來,繞過龍案,從台階走了下去,走到了眾臣的面前。

    「唉,大家都放鬆一些好不好?」劉易面對眾人攤開雙手道:「各位大人,各位兄弟,你們難道都忘了?當初我們成立新漢朝的時候,我就一再強調,一些繁文縟節我們就不用搞了。新漢朝之所以新,就是不同於以往的朝廷。前朝,好的東西,我們要吸取繼承,不好的東西,就要棄其糟粕。」

    「比如,什麼的跪禮啊什麼的,就不用了,尊重一個人,敬畏一個人,並不是說跪了就尊重敬畏了。尊重敬畏,是放在心裡的,是從你們的辦事態度上面來表現出來的。」劉易苦口婆心的道:「諸如什麼萬歲、千歲這些,什麼千秋萬代一統江山這些,流於口號一樣的恭維詞語,以後也不要亂叫了,你們快要把我叫得掉了一身雞皮疙瘩,嗯,一個字,俗!兩個字,惡俗!」

    一眾當初參與成立新漢朝的老臣,被劉易說得都低下了頭去。

    「嘿嘿,開始咱覺得也挺有意思的,感覺這樣也比較像是一個朝廷的樣子。現在聽主公如此一說,倒還真覺得有些俗不可耐了。」甘寧這傢伙,抓著腦瓜子,訕然的笑道。

    「知道俗就好。」劉易搖頭道:「說實話的,如果是在某個場合,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偶爾這樣搞搞,就像是一個儀式一樣。這些,是做給別人看的,或者說是做給百姓看的。但是,我們朝見晚見,大家一起共事,一起戰鬥,一起為了振興大漢的好兄弟,所以,在朝堂上,平時就沒必要如此。」

    「是……那以後我們就隨便一些,就像……就像平時工作的時候算了。」老臣楊彪帶頭道。

    「對,就是這麼說的,朝堂,是我們工作的地方,是我們處理天下無數大小政事的地方,是我們相商治理國家的地方。人與人之間,互相正常相處便好,哪怕是對我劉易,還是對待皇上。都一樣。我對大家的要求,就是工作用心,認真,處理好每一件事務,這樣,就是大家對我劉易最大的尊重敬愛。」

    「是……我等受教了。」

    「嗯,本來呢,今天我請大家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到朝堂來就是想與大家商議一下我出征大漠後,新漢朝的各方面的事務及要注意的問題。可是被你們這麼一搞,浪費了不少時間。所以,都記住了,一些流於表面的東西,我們就不用再弄了。我們每個人都是只對事不對人。有事說事。」

    「主公英明!」群臣終於放鬆了下來,不再是個個一副死人臉的樣子。

    劉易無語的背手轉身,剛說著不要流於惡俗,講嘴未停,又來什麼的英明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