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算 文 / 貧道丹陽
春節過後,廣州的街道上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各種飯店賓館、百貨商店以及購物中心已經恢復了營業,然而一種流言卻在坊間悄然傳開。
「聽說東華氣象觀測中心的竺可楨教授曾經觀測過,接下來的一年當中中南半島和東華群島將會遭受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旱災,將會造成了糧食的大量減產。」
「不會吧,聽說東南亞可是每天都會下雨啊,怎麼會出現旱災?」
「誰知道呢,不過這幾天糧價卻是升上去了,唉!現在不比在鄉下,雖然說能吃上米面,可那都得用華幣買,這糧價一上去,我們有得去吃糠咽菜了,不過還好東華那裡居然運來了大量廉價的西谷米,這東西口味跟真的大米差不多,價格卻便宜得多了!」
這種謠言雖然站不住腳,隨便一個有常識的人都會明白那是謠言,但是中國人是有盲從心理的,就像是**時期的搶購籃板跟,日本核洩漏時期的搶鹽大戰,這樣一個沒頭沒腦的謠言居然對糧食市場是有巨大的影響,造成了廣州糧價的持續上升,到正月初十,糧價已經比原本上升了五成,而廣東糧價本來就高,現在又上升了五成,這讓從北向南的糧食貿易變得有利可圖,雖說是剛剛過完春節,不過工業社會當中,很多農業社會的習俗被拋棄那是一種趨勢。
而北方糧食進入廣東市場並沒有降低廣州的糧價,反而馬上就被大量的囤積居奇的商人收購進來,廣州的糧價仍然在走高。
糧價關係國計民生,五成的漲幅已經足以讓聯合政府驚醒了,因此廖仲愷召集現在的內政部長汪兆銘,財政部長榮宗銓,工商部長范旭東以及農林部長毛主席舉行政務院會議,商討平抑糧價的事宜。
「諸位都是我們聯合政府內政方面的頂尖人才,現在的狀況,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了,糧價上漲,黎民飽受其苦,我們聯合政府秉承三黨之志,求同存異,都是為中華民族,而中華民族又是以民為本,我們不能對現在百姓的困苦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大家都說說,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吧?」廖仲愷在組織協調三黨關係方面的確是很不錯,但是作為一個政務院總理,他的行政能力卻有所不如,好在現在政務院有著一大批三黨的人才,足以彌補這個缺點,而廖仲愷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將權力下放給各位部長,讓那些人才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因此才有現在聯合政府的興旺之像。
汪兆銘皺著眉頭說道:「總理,依我看現在兩家之所以上升,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那些囤積居奇的商人,我們應該用雷霆手段,懲治這些商戶,同時從外面購進大量糧食,到廣東市場拋售,就因該能夠抑制住上揚的糧價!」
廖仲愷點點頭說道:「這樣做是不錯,但是我總感覺單是這樣,有些問題!」
榮宗銓笑道:「季新、總理,那些商人雖然囤積居奇,卻並沒有違法,都是正常地交易活動,我們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有罪,而且如果我們這樣做,實際上就是將損失轉嫁到了政府身上,若是在平時那也罷了,但是現在陳炯明可是在組建他的救粵軍,如果政府財政不足,怎麼跟陳炯明他們戰鬥?」這個癥結其他人也都知道,但是現在他們的選擇就是這兩條,其一是犧牲民眾利益,其二則是犧牲政府利益。
毛主席呵呵笑道:「我們聯合政府就應該是為民眾服務的,否則我們就會被民眾拋棄,如果真只有這兩條路,我們就應該選擇為民,不過現在卻還沒有到那種程度。大家都應該知道前些日子,東華的情報部門向我們通知的事情吧?」
廖仲愷心中一動,連忙問道:「潤之,你是說這都是商團的人搞出來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實在想不出,在廣東還有哪個勢力能夠有這樣的實力和手段,大家不妨想想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榮宗銓是生意人,腦子快,連忙說道:「難道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毛主席搖搖頭說道:「恐怕不止如此,這只是其中一個目的,謠言終有破碎之日,東南亞大旱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如果謠言告破之日,會發生什麼?」
在座之人都是心思通明之輩,自然想得出其中的後果,榮宗銓點點頭說道:「謠言告破,糧價自然暴跌,原本囤積居奇的那些投機者必然會瘋狂拋售,如果有人要大量收購軍糧來進攻廣州,那才是最好的時機。果然好算計,居然將我們政府、百姓和投機商都算計進去了!而且糧價上漲必然會牽制我們政府的大部分精力,他們就有機會將軍火運到東江。」
廖仲愷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既然他們的陰謀已經被我們看破,那麼就已經不值一提,商團四周已經佈滿了我們的眼線,我們就等著他們呢!」
廣州,在長堤大馬路上一隊重型卡車組成的車隊正在前進,沉重的集裝箱將碩大的輪胎都壓扁了,這支車隊幾乎阻斷了交通,這讓交警不得不出面來指揮交通,解決問題。這個車隊上面塗的是「陳氏麵粉廠」,現在廣州糧價大漲,每天通過鐵路公路運輸到廣州的糧食不可計數,因此這幾十輛大車,也並沒有引起眾人的注意,只是紛紛跑到糧店等著,也許接下來就能夠買到糧食了。
「匡!匡!」一隊身著叢林迷彩裝的士兵從後面跑著整齊的步伐,追了上來,而且後面還跟著大量塗裝成軍綠色的軍用卡車,帶兵的人就是鄧演達,雖然鄧演達沒有成為黃埔軍校的校長,但是卻因為復興黨和國民黨兩方面的認可,擔當了最精銳的國防軍第一軍的軍長,掌握了國防軍當中的精華,第一軍下轄三個師,其中第一師老底子就是粵軍第一師,那可是國民黨好不容易保留下來的革命力量,士兵待遇好,軍官覺悟高,都接受了深刻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教育,都是堅定的中華民族的保衛者,第二師和第三師則是新招收的軍隊,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的學員很多人都被分派到了這兩個師當中,擔任基層軍官。
現在的第一軍當中,第一師是機步師,擁有三百輛軍用卡車和大量的牽引火炮自行火炮以及八十多輛坦克和一百多輛裝甲車,是現在國防軍當中的王牌,而第二師和第三師雖然都是步兵,不過各式槍支彈藥一點不缺,火炮從37mm口徑到305mm應有盡有,再加上那個接受了現代化軍事教育的基層軍官,戰鬥力絕對比其他軍閥的軍隊要強得多。
第一軍的人數只有兩萬兩千人,還不如其他軍閥一個師的規模,但是戰鬥力卻絕對強大,此時從車隊後面追來的人,至少有一個團的規模,這不禁讓押送這批軍火的陳三有些緊張,陳三是陳廉伯的得力手下,但是即便如此這次運送的東西,他也沒有讓陳三看一眼,不過陳三作為能夠在陳廉伯手下混了這麼多年的人,也明白後面的東西絕對是要命的玩意。
實際上聯合政府在接到張曉星的通知之後,馬上就派出了得力人手偵查,知道具體狀況之後馬上派出了國防軍第一軍前來,聯合政府雖然在有些事情上面爭論不休,不過大部分人都還是滿意聯合政府現在的民主氛圍的,既然有人想要顛覆政府,那麼自然是不用討論,就全票通過,必須馬上鎮壓。
於是鄧演達接到命令之後,馬上率領軍部直屬混成旅開到了長堤大馬路,這個混成旅雖然人數不多,只有五千人,卻擁有一個步兵團,一個炮營、一個工兵營和一個裝步營的小型完整的作戰集團,更因為是軍部直屬,戰鬥力絕對可以保證。
廣州的公路街道雖然寬闊,但是後面大量的運兵車前面有開過並排的四輛坦克也足以將路堵得嚴嚴實實。
「這位老總,您這是做什麼?您把路堵住了,我們怎麼過去啊?」陳三連忙下車,陪笑著對鄧演達說道。
鄧演達冷笑道:「過去?你們不用過去了,我們接到絕密情報,有人要運輸軍火支援陳炯明的反政府武裝,我要檢查後面的貨物!」
陳三臉色一變,這次押韻雖然數量多一點,但是在中國運糧車隊當中並不起眼,這些當兵的怎麼就盯上他了。
「老總,老總,這裡面都是麵粉,要是打開,壞了包裝,那可就損失大了,我可承擔不起啊!」陳三哭喪著臉,想要最後阻止鄧演達。
鄧演達根本不穩所動,厲聲喝道:「打開!」
後面的工兵馬上上前拿出乙炔切割機,隨著藍色的火焰從鎖上切過,集裝箱被轟然打開,但是在他們眼前的居然是一袋袋的麵粉。
陳三不禁說道:「老總,我們可都是遵紀守法的公民,這裡面根本沒有任何軍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