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道三慕四

第十一集 第四章 七峰連綴(一) 文 / 方謝曉·道三慕四

    第四章七峰連綴(一)

    江昊說道:「可是他這一派公然在西風口劫掠過往各派,豈不是要惹起公憤麼?」

    靈偶仙笑道:「兄弟想想看,必須經過西風口的修煉者,都是法力有限,沒有法器或能力不足以飛行的,真正的強者不需要走這條路。馭獸堂主這傢伙怪異得很,他雖然實力強勁,但知道自己的門派並不是最強者,往往以撈取實惠為最大目標。他吃準了可以欺負住來往的小門派和想碰運氣的修行者,這種餿主意也只有他想得出來。」

    江昊說道:「那老哥你忽然來到這裡,莫非是為此事?」

    靈偶仙說道:「沒錯。此次百仙大會重開,事關重大,總不能讓他這種王八蛋攪局,所以我一聽說就趕來了。想不到在這裡碰到了你,來來來,老哥領你們到百仙大會的會場去。」

    他說話的口氣和從前一樣,江昊一聽就親切。靈偶仙拉起他就走,江昊說道:『老哥你別忙,我門下的弟子還都等著我呢。」

    靈偶仙想起來自己又急性子了,說道:「我都忘記了,你門下應該發展壯大了吧,讓老哥瞧瞧又收羅了哪些弟子。」

    江昊笑道:「等我看看這孩子就叫他們過來。」

    他說的是那個少年,少年始終站在原地,不理會他們,但是也不走。江昊知道這種性子的人最是倔強,和聲說道:「你也要去百仙大會麼,我看你不像隸屬於任何門派的,不如和我們通行如何?」

    少年說道:「我不能跟你走,雖然我覺得你這人挺好。我必須去找一個人。」

    江昊說道:「你不妨說說看找的是什麼人,說不定我們能幫上忙呢。」

    少年說道:「這個人很難找的,你們幫不上忙,他叫泥人張,是個行蹤很飄忽的傢伙。」

    江昊愣了半天,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少年也被他笑愣了,說道:「你沒出問題吧?」

    江昊說道:「我是笑你正好應該跟我們走,你要找的人就在我這裡。」

    少年不敢相信,說道:「是真的?」

    江昊說道:「我騙你作什麼,他馬上會出現。」江昊發出信號,巨大的星槎接到他的信號,緩緩從雲中落下。星槎的出現馬上把西風口的道路完全堵塞,靈偶仙感歎說:「好傢伙,你居然弄了這麼大一艘船,太氣派了。」

    他告訴江昊,東勝神州的修行者中,能夠有飛行法寶的,十成中也不超過一成,百仙門一百零八個門派當眾,只有天字打頭的三十六門中才有飛行法寶,而且也要分地域,分情況。比如像南荒這樣的地方就有特殊情況,除了虛雲閣能浮在空中之外,其他仙家法寶如飛劍就很難使用,加上虛雲閣有因此虛雲閣有鎮海明珠的力量庇護,即使接近也很難攻進去,又比如幻角天氣候詭異無常,不是功力絕高的人根本無法飛行。

    其中只有像紫成門這樣實力雄厚的門派才有實力大規模煉製飛劍,一般也得有相當修為的劍士才有能力駕馭飛劍。在帝都緊急的時候,像江昊這樣趁機佔人家便宜,一次挖去上千把飛劍的事情,基本已經把紫成門的家底挖空了,對於別人來說是不可想像的。

    至於星槎這類的飛行工具,那更是少之又少,江昊只是在神鷲嶺碰到過一艘,在仙島的這是第二艘,如此龐大的飛船,在整個東勝神州也是絕無僅有的。靈偶仙介紹說,整個東勝神州的星槎也不超過十艘,因為建造它所需要的材料,每一寸都是極其珍惜難得的,他這艘是至寶中的至寶。江昊現在才感受到大島主的深情厚誼,萬分感動。

    他引著靈偶仙和少年上船,少年見到泥人張,兩個人的表情都很奇怪,不約而同先看江昊,同時說了句:「你居然能把我們湊到一起。」

    然後少年又問泥人張:「你就是泥人張?」

    江昊才知道他們原來是沒見過面的,靈偶仙見多識廣,問道:「是泥人張和馭龍童子?」

    兩個人被他說中身份,同時點頭,靈偶仙說道:「你們兩個互不相干,湊到一起作什麼?」

    江昊更加莫名其妙,泥人張和馭龍童子都在尋找對方,顯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情,但看靈偶仙的說法,似乎本來他們是不應該有關係的,事情越來越讓人摸不著頭腦。

    泥人張先向靈偶仙行禮,然後說道:「沒想到您老人家也會出現,事情關係重大,可否到了百仙靈山,我們找到隱秘的地方詳談。」

    靈偶仙點頭答應,馭龍童子則漠視靈偶仙的存在,也不跟他打招呼,江昊更覺得奇怪。靈偶仙先問道:「你是這一代的馭龍童子吧,多大年紀了?」

    馭龍童子說道:「十七歲。」

    靈偶仙笑道:「難怪不認得我,馭龍童子戰魂是你什麼人?」

    馭龍童子說道;「那是我爹爹,我叫戰戈,你……認得我爹爹?」

    靈偶仙說道:「那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見過他,他為什麼不來百仙大會,難道是……」

    馭龍童子戰戈眼睛一紅說:「爹爹在日前遭了不測,囑咐我一定要出來找到泥人張。」

    靈偶仙面色嚴峻說道:「難道是那條龍重現了。」

    戰戈點頭,靈偶仙道:「是了,泥人張這小子鬼得很,一定是他知道了那東西的下落,我們先不談此事。」

    江昊聽得完全糊塗,根本搞不清楚他們在說些什麼,只能肯定靈偶仙也知道其中內情,只不過不願當著很多人面透露。他也就不追問,裝作若無其事。

    豆兵們和年輕弟子聽說靈偶仙駕臨,全都擁上甲板參見,害得豆一豆二連忙整頓軍紀,靈偶仙看到江昊手下兵強豆壯,開心得合不攏嘴,說道:「我正愁沒人幫忙,兄弟你比我預料得出息得多,現在全看你的了。」

    江昊問道:「怎麼?」靈偶仙馬上又顧左右言他,不說這個問題了。

    在靈偶仙指點下,星槎提升高度,直飛到萬米以上,越過山脈,向西繼續飛行,再往西已無平地,全是無比高峻的群山,山峰之間地勢起落

    極大,山峰山谷之間幾乎是垂直上下,憑人力是無法攀緣的。唯有西風口的地方有一條山路,山路延伸的地方甚至相當平緩,處處都有斧鑿痕跡。

    山路在群山中延伸,起伏中看不到盡頭,不知道要什麼樣的力量,經過多麼長久的時間才能開鑿出來,簡直是人間罕見的奇觀。

    江昊問道:「這條山路究竟有多長,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開鑿出來?」

    靈偶仙先說道:「說起這條山路,跟四極之碑密不可分,東勝神州的最長河叫做大洛河,洛河便發源於這天脊山脈中,起源處在天脊山至高處,從萬丈高崖上垂直流下,奇險無比,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溯源而上,但總有好奇的人想值得洛河確切的源頭在哪裡,後來住在天脊上下天河牧場的修真士們馴化出了一種肋成雙翅的飛馬,人稱天馬,騎著天馬探尋洛河的源頭。」

    江昊想起惟德真君的飛馬,說道:「可是和逐日牧場的飛馬類似?」

    靈偶仙說道:「正是,逐日牧場的飛馬和天脊山天河牧場的天馬齊名,天河牧場的修真士乘著天馬飛越天脊,發現洛河在雪山之巔還有百里長的源頭河,在這源頭的源頭,是一座圓錐形的雪峰,峰頂上有什麼,你應該能猜到了。」

    江昊說道:「峰頂上肯定是四極之碑了。」

    靈偶仙說道:「是了,上面便是那塊人人夢寐以求又無人能參透其奧秘的四極之碑。雪峰的實在是太高了,寒冷讓人無法想像,向上飛的修真士不乏功力深湛之輩,半途卻已經凍死了三分之二,最後看到四極之碑又僥倖活下來的只剩幾個人。」

    江昊說道:「即便如此,他們終究還是活著下來了,而且有他們同樣功力可以上去的也總有一定數量,其間必定還有不可克服的困難是麼?」

    靈偶仙說道:「兄弟猜得沒錯,他們上去後發現四極之碑上刻著的碑文極其深奧,隱隱約約知道其中奧妙無窮,只有解開碑文的奧義才能探知一個莫大的秘密,於是餘人苦心鑽研,終究沒有突破。也不知道算是幸運還是不幸,東勝神州那個年代一位不出世的奇才,這位前輩叫做三氣真人,天賦超人,修為通天徹地,竟然參透了碑文的全部奧義,發現碑文是開啟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通過碑文,可以飛昇。」

    江昊聽得津津有味,說道:「飛昇是什麼,是不是就是修行的等級提升了,什麼樣的等級才算提升了?」

    靈偶仙說道:「但凡修煉,總有個極限的,像我們修為再深厚,還是很難達到至高境界,畢竟只是人而已,而飛昇之後便是神仙,可以進入長生的仙界,這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也因此百仙門對四極之碑的爭奪從未停止過。」

    江昊說道:「憑修煉取得飛昇不可能麼?」

    靈偶仙說道:「取得那個境界,除了天賦超人機緣巧合之外,還必須有一定的途徑,四極之碑自那時至今為止發現的唯一途徑,三氣真人也是一千年來飛昇的唯一一人。說到這你應該明白,四極之碑代表著東勝神州修煉者的終極目標,是每個人都渴望的。」

    汝瑤插嘴說道:「那大家都輪流去試試又有何不可?」

    靈偶仙說道:「傻丫頭,關於它引起的紛爭麻煩那麼多,怎麼可能大家都去試試?而且最重要的是,當初三氣很人把四極之碑的奧義分成七部分,傳給了七個人,打開四極之碑需要相當複雜的方法和不同類型功力配合運用,三氣真人竟然能以一個人的力量完成,再無人可以做到和他同樣的事情,只有七人分擔才有可能。」

    江昊說道:「這七個人應該就是七神使,老哥你也是這七個人裡的一個了。」

    靈偶仙說道:「沒錯,當初三氣真人把七項口訣傳給我等先人,我們每人傳承一項,師門定下的規矩是師父只能傳給弟子一人,所以我們不能算是一個門派,七神使平時遊蕩於東勝神州各地,百仙大會召開的時候才會齊集,作為組織者和裁判者,保證大會順利進行。等到最終有哪一個門派奪得頭名座次,七神使便有義務集合各自力量,替這一派的代表開啟四極之門,讓他去探索其中奧妙。」

    江昊說道:「那大家流傳的百仙門的排名,便是上一次大會排定的了?」

    靈偶仙說道:「正是,其實事隔多年,有的門派更加強大,有的門派則已經衰落,像上一次奪得頭名的蜀山派,看來還是強大如昔,他們前代的掌門人就是通過百仙大會獲取資格,進入四極之門參悟,但究竟參悟到何方,嘿嘿,這個只有上天知道了。」

    江昊想想確實如此,自己也是通過四極之門運轉過來的,哪想得到會跌落到東勝神州這地方,忽然又想起自己本來是想打聽山路的情況,不知不覺就扯到這裡來了,忙問道:「那這些山路又是誰修築的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