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足球神話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生命之秘 文 / jinnan

    第一百二十五章:生命之秘

    第一百二十五章:生命之秘

    難道這時外星生命並沒有如它所言的深藏在王石的腦部某處沉睡?

    難道這時它已經聚集到了足夠的能量而從沉睡中甦醒過來了嗎?

    「終於來了!」這一天終於來了!

    王石想到這裡,心情卻是即緊張興奮,又擔心害怕。

    聚集了足夠能量的外星生命會如何去複製它的軀殼,而且在複製完成後又該有什麼行動?這一連串的疑問於一瞬間湧現在了王石的心頭。

    如果王石體內的能量已經足夠外星生命複製其軀殼的話,那它一定是已從沉睡中甦醒,在複製完成後,它是否會就此回到它那遙遠的故鄉呢?

    當初在北京的西紅樓樓頂平台,王石就已經感應到它對它的故鄉有著一種深深的眷念之情,因此,王石儘管知道它可能在一去之後就不會再回來,卻還是能夠理解,還是能夠支持它的返鄉之行的。

    就王石所知,它已經擁有了永恆的生命,在這個宇宙中,應該沒有什麼它去不了的地方,但永恆是多久?是多少億萬年?或許,等它再次的回來,他王石早就灰飛煙滅了吧?

    一直在默默的支持它、關心著他的朋友就要走了,而且是一去不再復返,永無再會之期——。

    王石的心頭,頓時湧起了一陣離愁別緒,彷彿它就要離體而去了似的,只覺著空虛虛的沒有了一絲著落。

    在它離去之後,王石的那些異於常人的能力肯定會隨之而去了吧?

    那麼,他將如何去應付即將來臨的世紀英雄杯大賽呢?不過,既使他就此失去了一切能力,失去了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他也不會有阻止外星生命返鄉的念頭和想法。

    因為,他覺得外星生命給他的已經足夠,它已不忍心再對它有什麼要求,唯一讓它覺得遺憾的,是他還沒有勘破外星生命是怎樣的使他突破了人類生命壽元的極限而擁有了兩百年悠長的壽命的謎團。

    如果能夠參透這個問題的奧秘,那王石才會覺得再無任何憾事了。

    王石曾在南國大學圖書館內看到過一篇有關探討人類生命僅限的論文,那篇論文從遺傳學、病理學、臨床醫學以及生存環境等等角度探討了人類生命的成因,成長乃至衰老、死亡的全過程的因果關係,其論點也是獨具匠心,所以論文在王石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要知道在虛擬世界裡,人類自從在三百年前經歷了一場堪稱是浩劫的世界大戰後,各國就一直努力的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國與國之間也盡量以理性和克制的態度來解決爭端,盡量不輕啟戰端。

    因此自從那次大戰後,人類社會以有三百來年沒有了戰爭。

    沒有了戰爭的威脅,人類就開始把目光轉向了對星外空間以及對其自身生存素質、延長人類壽命的研究,所以才成就了一大批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成就了一個醫學昌明的時代。

    當方心怡以這篇論文作為畢業論文交到導師們的手裡時,頓使那些資深的老教授們大跌眼鏡,他們在爭求了她本人的意見後以「方心」的筆名將其發表「醫學週刊」上,立刻就在國內外的醫學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隨後,南國大學也將這篇論文作為學生成功的經典範例收錄到了圖書館,王石也是因為「方心」這個筆名而引起了注意,繼而按圖索引的找到了這篇論文。

    要知道,構成人類生命最基本的單位是細胞,這在世界上幾乎以是人人皆知的基本常識,但細胞會分裂,會成長,會衰老甚至死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細胞的這種從生長到死亡的過程和規律呢?

    要是細胞不會衰老和死亡該有多好啊!

    打個比方說,每天在街上我們都能看到行人在來往穿梭,在公司我們都能看到同事,還有在家裡看到親人和朋友,甚至在鏡子裡看到自己,在我們的眼裡,大家每天都是一個樣子,很難察覺到他們甚至自己會有什麼變化,當然,這種變化指的是人體內的變化,外在的辯如某一個人可能每天換一套衣服,只要看到他的人不是瞎子,無論誰都能夠看出他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是換了一套衣服的。

    但穿衣和人類自身的健康、壽命是沒有一點直接關係的,不管某人穿一套什麼式樣的衣服去見人,他的身體到了該生病的時候、該衰老的時候,他都無法不生病、不衰老、不死亡的。

    而決定這一切的,都是在他體內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從來都沒有間斷過的細胞活動,既使是在他成年以後身高不會再長高了,相貌不會再有什麼改變了,他都不能保證自己不會有生病、衰老甚至死亡的時刻。

    大量的醫學試驗已經證明,細胞每分裂一次就要消耗一次能量,就要失去一些基因信息鏈環,就如同拿著一份剛剛打印出來的文件複印成千上萬次,到最後,我們就只能拿到一份黑黑糊糊的複印件了。

    而事實上,人體內因新陳代謝而分裂、死亡細胞的過程又何止成千上萬次?人體內幾乎每秒鐘都有新的細胞誕生,舊的細胞死亡,幸好在細胞分裂、死亡的過程中,細胞還有一項複製的功能。

    同複印一樣,複製不但要消耗能量,而且還會以不易令人察覺的速度丟失一些基因信息,這些丟失基因信息的傷害體現在人的身體上,就是人體內生命能量的遺失,還有人體內部各臟器的逐漸衰老。

    當某個重要的臟器因為這種傷害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局部的病變甚至壞死,更何況人體還要時刻抵禦外界(如病毒)等客觀原因加之於身體的傷害呢?

    當人體的某個臟器因這種自然的衰老導致病變時,自然就會因其無法完成功能而影響到其它臟器的正常運作,就會破壞人體內循環的平衡,這就意味著這個人已經生病了,或者衰老了。

    有死亡就有著對長生不老的執著追求,早在紀元前的君王年代人類就開始了對延長生命的技術的研究,可惜由於科技落後,那時的人類只能把對長生之術的研究寄托在一些靠用騙術吃飯的仙術煉士的身上,根本沒有接觸到問題的實質。

    三百年前,引發那場世界大戰的獨裁者以從各佔領國家裡俘虜來的一大批醫學專家為基礎,然後由其本國醫界的精英負責主持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三」軍研所,把從戰場上俘虜來的大量戰士和平民直接用於各種人體試驗,手段之殘忍令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也導致後來軍研所的所有主事者都走上了絞刑台。

    「一二三」軍研所曾嘗試過他們所想到的各種方式,卻始終沒有找到那傳說中才存在的長生不老之藥,到最後,他們開始相信這世上並不是真的有著這種延長人類壽命的藥物存在。

    在實驗室裡,他們試過把人關進無菌、無病毒的消毒室裡,結果那人在裡面呆不了一個月就因無法和外界接觸,無法與人交往的在極孤獨的情況下精神分裂。

    後來,他們改善了無菌室的環境並把經過洗腦的信徒關了進去。

    由於狂熱的政治信仰使信徒熬過了忍受孤寂這一關,但試驗的結果卻仍不是令人滿意:從各方面的指標來看,信徒在無菌室裡和常人在空氣中生活並沒有任何不同,而且一年之後信徒從無菌室出來就因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而被一種很普通的感冒病毒奪去了生命。

    最後,他們才將目光轉向了基因研究。

    其實在在大戰爆發前,就已有著少數專家在從事遺傳基因的研究,「一二三」軍研所的主事者就是利用了這些專家的研究成果,並以從各地強擄來的一些長壽老人為研究對像進行試驗,甚至於殘忍的將人解剖、切片,希望從那些無辜的老人身上提取到他們所需要的長壽基因。

    但事與願違,他們仍然是一無所獲。

    這時戰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獨裁者所建立的帝國已呈風雨飄搖之勢,軍研所的研究也因經費不足而被迫中斷。

    戰後,所有參與了這項研究的主事者都被判處了極刑,但他們的研究資料卻完整的被佔領國秘密的保存下來。

    至紀元二五一零年,資料才在一些學者的強烈要求下啟封而被公之於眾。

    儘管是兩百多年以前的資料,卻仍在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整個學術界也為之轟轟烈烈的爭論了近十年的時光。

    在經歷了兩百多年的和平歲月後,人類基本上已從昔日的戰爭陰影裡走了出來,開始正視資料中一些值得借鑒的學術結論,從而從不同的角度對之加以應用,確也解決不少在和平時期無法解決的難題。

    基因遺傳技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領先於其他領域的研究。

    由此可見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著它雙向的一面,獨裁者只顧其一己之私利,妄想得到長生不老之術而不擇手段自然是遺臭萬年,也得到了他應有的懲罰,而戰後的學者們利用當年的資料成就事業、做出成果卻是流芳百世的大好事。

    又三十年,還是在大學求學期間的方心怡在總結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後,提出了兩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膽假設:基因控制和重生術,為以後的生命研究提供了方向性的建議,因而在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隨後,方心怡又在學成歸來的王石的幫助下,沿著其在求學時期摸索出來的經驗,果然把這兩點假設加以了證明和完善,成功的研究出了舉世矚目的延長人類壽命的長生系列療法,為人類醫學的進步做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

    要知道,當人體遇到某種病毒的侵害時,人類可以研製出不下一種的能抑止和殺滅這種病毒的疫苗和藥物,卻始終沒有找到可以延緩和控制人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遺失基因的任何藥物。

    因為人體內的細胞太多,其功能也太複雜了,而且,其分裂、生長、衰老和死亡的過程都不是人類個人的意志所能控制得了的,它是一種自然,令人無法抗拒也不能抗拒的生理過程,除非有人可以做到不吃飯,不運動,但這和死人又有什麼分別呢?何況,儘管如此,人體內的多項器官仍會按照其固有的職能各施其職,直至耗盡它們所儲存的所有能量為止,其結果是細胞仍會分裂、成長、衰老和死亡。

    後來又有人發現細胞在某種環境下如核輻射等,細胞基因會產生異變而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與正常的基因遺失相比,異變會更加快速、更加直接的導致細胞死亡。

    受此啟發,方心怡大膽的提出兩點假設:其一,假設基因分裂中的遺失現象是引起人類生命最終走向衰老和死亡的直接原因和關鍵所在,那人類是否能就此勘破生命的奧秘,是否能就此找到解決的辦法而延長壽命呢?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以核輻射能導致細胞變異為例,人類應該可以找到一種方法來彌補和控制遺傳基因的遺失速度,從而達到延長壽命的最終目的。

    因為核輻射能導致細胞變異,也就間接的證明了人類細胞基因是可以改變的、改良的,只不過核輻射導致細胞異變的過程就像一種因用力過猛而出現了相反作用的方法,反而破壞了細胞的正常功能。

    應該能夠找到一種比較溫和、恰當的方式來彌補和控制基因的遺失的。

    其二,假設有一種手段能使人體內已經衰老的細胞重生,那麼人們只要定期檢測出已經衰老的細胞,然後有計劃的促使細胞重生,或者延緩其衰老,就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延年益壽的目的了。

    從理論上講,這兩種假設都有著成為現實的可能。

    以現代醫術為例,醫者都是根據病人的症狀判斷病源,然後才會有針對性的給藥或手術治療,病人感染了腺病毒,就會出現高熱、面色發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並引發肺炎等症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反過來講,如果醫生有辦法延緩人體肺部細胞的基因遺失,或者促使肺部細胞重生,不僅能夠增強人體肺部細胞的抗病毒能力,還能就此延長肺部的壽命,以此類推,只要方法正確,那醫生豈不是能夠逐一的對人的各種器官進行改造,以達到其延壽的目的呢?

    說到改造,外星生命不就是對王石的身體進行了改造了嗎?

    所以說,人類雖然沒有能力控制自身每一個細胞在分裂過程中不遺失基因,卻還是可以在醫生的幫助下循序漸進的進行局部的基因控制和重生,這樣一來,人類突破其先天所限的壽命極限也就真的有望實現了。

    所以說,問題的關鍵是人類必須有控制基因遺失或促使基因重生的能力。

    外星生命對王石所做的改造,是否也是從基因著手,控制基因或是促使基因重生了呢?對此,王石就有著一種預感,不,應該是可以肯定的說那外星生命對他所做的改造,一定是和基因有關。

    由於沒有全速運球,王石輕而易舉的就判斷出周力重心偏左,遂在靠近周力的瞬間用觸球角輕輕往右一撥便帶球從其右側一越而過。

    與此同時,他又感應到追在身後的孫朋、彭楚政也趁機追上自己和甘渭賢聯成了一線。

    隊友八、二十一號也在球門區內各佔方位。

    形勢果然如他所料,雙方又在球門區附近形成了三對三的局面。

    看準王石右腳觸球尚未落地時,甘渭賢突然的身形一側雙腳沿地面滑鏟。

    「觸到球了」很快的,甘渭賢就感應到左腳觸球,他連忙一手撐地使身體向左翻滾收腹起身。

    足球確是被甘渭賢的大腳鏟到,但這個結結果果卻也是早在王石的預料之中。

    在甘渭賢鏟到足球之前,王石就憑著異感那超乎常人的判斷能力判定出這球將滾向中路,而這時中路空無一人,正是對方尚未顧及得到的空白地帶。

    所以王石不慌不忙的躍起身形閃過了甘渭賢急鏟而來的大腳,然後緊跑兩步追上了仍在滾動中的足球。

    當王石準備起腳射門時卻感應到了隊友八、二十一號的昂然戰意,他心中一動,遂起腳將球傳向了左側八號所在的方向。

    可惜的是,八號並沒有想到王石會在這個時候傳球,他略略的愣了一下才把足球控在腳下。

    孫朋和彭楚政兩人見狀大喜,他們連忙離開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迎向八號,頓時對八號形成了左右夾擊之勢。

    眼看著右右兩側的球路已被對手封住,八號只好迫不得已的起腳倉促射門。

    但由於這腳射門的球路太正,足球即被早有防備的守門員蘇傳紅接個正著。

    蘇傳紅一直守在球門正中處,一直緊盯著場內球員的一舉一動,對方八號射來的這一記端端正正的射門球,他是早有準備。

    他先是移步向前用手掌掌心正對來球,觸球時兩臂屈肘回縮以緩和來球力量後順勢的將球抱於懷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