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31章 魏延魏文長 文 / 風舞靈山
第31章魏延魏文長
最後是劉表乾脆,給了他兩條路:要麼出來做官要麼滅你全家。韓公至年歲已大,逃不動了,這才答應劉表出仕,後來,曹操取荊州,韓公至任樂陵太守,在這位置上,他總結了馬排人排的經驗,發明了水排。到了曹丕即位,他被封侯,活了八十多歲。
這人還不僅僅是個書生,他的父兄被同縣的豪強陳茂陷害致死,他不形於色,卻暗交死士,親手割下陳茂的頭顱拿到父兄的墳上獻祭。按照現代的話說,此人文武雙全。
孟公威則是遊學途中偶遇韓公至,兩人興趣相仿,遂結成忘年交。
孟公威將韓公至引薦給孟良、閻忠、萬虎一干人等,這閻忠和韓公至都是久仰對方的大名,只是不曾謀面,兩人相互寒暄了很久。
晚上,孟良擺酒為韓公至接風,相談甚恰,這韓公至見孟良雖然年少,見識卻多在眾人之上,暗暗驚奇不已。
在席間,這公威見孟良外出小解,悄悄的跟出來,附在他耳邊說:「你的難題我幫你破解了大半了吧?」
孟良一驚,忙回首問道:「莫非那山賊是你招引來的?」
公威趕緊摀住他的嘴說:「那天我聽你談了你的理想,就像助你一臂之力。農民都是這樣,隨遇而安,有口飯吃就行,要讓他們順著你的思路走,僅僅靠動員說服是不夠的,必須要讓他們感到壓力。所以,我就找到韓公至,跟他說了因果,他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一聽就說,只要目的是正確的,用點非常手段也未嘗不可。當即便叫來了他的一個朋友,叫田舉。此人是個江湖豪傑,一身武藝高強,手下有六十多徒子徒孫,他感動於韓家對他的恩德,一直追隨韓公至漂泊四方。這田舉便帶人化裝為山賊,連夜侵擾了萬家莊和你這裡。嘿嘿,抱歉,讓你浪費了一批糧食。」
「這事有多少人知道?」孟良首先想到的是這事傳出去的後果。
「就公至、田舉、你、我四人知道。放心吧,他們不會傳出去的。」
「哦。下次再做類似的事,你得事先和我打個招呼。」孟良的口氣裡有些不滿。他不喜歡這種把他蒙在鼓裡先斬後奏的做法。這種做法也是奇術,偶一為之倒也沒什麼,但是把它當做做事情的方法就容易誤入歧途。
這件事也提醒了孟良,有兩件事的立即著手操辦:一是建學堂,開識字課和計數課,重要的是要把先進的理念,比如眾生平等,比如人生目的,比如悲天憫人的情懷。只有從根子上改變他們的觀念,才不會出現眼前這種目光狹隘的事情;二是要建立獨立的情報系統。要對自身的安全有明確、詳細的判斷,不然,老是呆在山裡,外面的情況一無所知,有天被別有用心的人賣了都不知道。這個情報系統還可以擔負起商業信息、人才招募這些任務。記的現在應該有很多人才都流落在民間,或未出世或為賊寇。
公威見孟良臉色不愉,也明白此事做的有些魯莽,忙說:「這事做的欠考慮,應該事先跟你打個招呼的,抱歉啊。」
孟良見他如此說,安慰他說:「這事就這麼過去了。不過,這幫人還讓他們留在原地,作為一個犄角吧,也許今後有事還得麻煩他們。韓公至此來是何用意?是考察我們的技術還是打算長住?」
「這個還不能明確,我看他一直在遷移,也許看中一個滿意的落腳點就會停下來。」
「那就請他多住幾天,我已準備籌辦鐵廠了,也請他指導一下。」
孟良知道,現在儘管是東漢末期,西漢時期發明的炒鋼法還沒有大規模的應用起來,即是在彭城這樣的冶煉中心,武器、農具都是生鐵鑄造,好一點的武器才開始用熟鐵鍛打。生鐵是可鑄不可鍛的。
炒鋼法就是將生鐵碎成小塊和木炭混合在一起,放到預熱過的爐中,達到1200度的時候生鐵開始融化,這時候要不停的攪拌,讓氧氣大量進入以提高溫度,類似炒菜,所以叫炒鋼法。
自己只要稍微改進一下工藝,就可輕易做出鑌鐵。記得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用鑌鐵打出了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關羽、張飛所向無敵,除了自身力氣大以外,這鋼製的武器起了很大的作用。
鑌鐵實際上就是低碳鋼,用炒鋼法即可獲得。
但要製造出好的兵器,還得進一步改進工藝,中國產的鐵礦石普遍含磷高,用簡單的炒鋼法做出來的兵器比較脆,後來人們用鹽水反覆淬火,用鋼板放在木炭中反覆表面滲碳,這都是後來發明的。
孟良決定分兩步走,一是生產低碳鋼,這個比較簡單,建一個碗式爐,建碗式爐是考慮冶煉的過程中可以大面積接觸空氣中的氧氣。把鐵礦石粉碎成碎粒,混合石英砂、石灰粉後和木炭一起放進爐中,生產出鋼板。經過簡單的鍛打之後製造農具、普通的兵器。這個鋼材硬度已經達到了當時的先進水平。可以先製造一批農具和武器的范,用鋼水直接灌注,之後再稍加鍛打,這可以批量生產。
另外就是走表面滲碳+鍛打的工藝,製造高端武器。這時代已經出現了百煉鋼,就是將熟鐵反覆折疊鍛打,一次折疊稱為一練,一把好刀能達到百煉以上。曹植的《寶刀賦》中說,曹操命人打造百辟刀,三年成五把。
百煉鋼需要的時間決定了作為商業用途是不可能的。
那只有通過鍛打、表面滲碳(也叫退火)、淬火、回火。在軍閥割據未形成之前,這種高端武器不可製造太多。一個月能做成四到五把足矣,當然,這價格要在萬文以上。
這種工藝集千年冶煉之大成,一旦流入坊間,無疑是驚世駭俗的,所以,孟良決定密不傳人,等有了合適的人選再說吧。
孟良在建鐵廠的過程中遇到了最大的問題,資金斷鏈了。雖然窯廠的瓷器和香皂一直很緊俏,資金回籠也不存在問題,糜家從不拖欠貨款。但是,這一年多人口增長的太快,在這兒做工的都有七大姑八大姨,他們一宣傳,很多人都拖家帶口的來了。但是大多數人都是一身的力氣,卻沒有什麼技術。孟良覺得建房屋、修隘口、鋪道路,開山挖石、燒窯制磚也需要人,所以都是來者不拒,全收留下來了。結果,造成了一個局面,絕大多數人從事的勞動是看不到商品價值的,上千人的吃喝拉撒都寄托在百人的瓷窯和十數人的香皂上。
這些工作又不能停下來,所以每天的糧食消耗和工資發放數量很驚人。但是原來進廠的人手裡卻攥著大量的金錢,像李疙瘩、萬一連這樣勤儉的,手頭都有好幾千文錢沒地方用。
而孟良盤算了一下,建鐵廠、儲備糧食,就這兩項加起來,資金缺口就在三萬以上。如果人口繼續增長下去的話,那至少要準備五萬資金才能運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