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顛覆三國

第1卷 第160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1 文 / 風舞靈山

    第160章虎牢關前諸侯會盟1

    曹操大喜,他見會盟諸人,個個高談清議,少有雄略,心中早有不耐。如今見孟良年輕,英氣勃發,卻又謙恭禮讓,所率之軍人數不多,卻雄壯威武,心中便起了接納之心。

    只見他上前,扶住孟良的右臂,上下打量了一番,口中說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孟德今日總算見識了。來來來,我為你介紹,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

    孟良一一見禮,卻是客套了一番。

    一邊張超以下屬之禮參見:「主公在上,兄長有召,恕孟高不能始終之罪。」

    孟良一把拖起張超,口裡道:「今後我們平輩論交,不可再持此禮。我還得謝你陳留款待之情,臧洪、陳容皆在徐州,徐州的大門也將永遠為你敞開。」

    張超再三拜謝。

    曹操卻在一邊冷眼旁觀孟良的每個動作,像是判斷其真偽。

    十八鎮諸侯,算上張超,到營門口迎接孟良的不過四人,張邈還是看在厚待張超的面子上,而鮑信卻是曹操的邀請。

    幾人謙讓了一會,曹操、張邈、孟良並排行走,而鮑信、張超則緊隨其後。

    曹操像是偶然想起,對孟良說道:「說起來,孟德還應該稱呼州牧為父母官。家父避難在琅琊,正是州牧治下。」

    孟良佯作不知,故作驚訝道:「令尊大人可是前太尉曹大人,幾時到的琅琊?我卻不知,得罪得罪,回去後定當登門拜訪。」

    中平四年十一月,曹嵩出資千萬,由大司農的位置轉任太尉。在這位置上僅僅干了五個月,到中平五年的四月便被罷免。

    之後,為避禍,帶著百餘輛車杖,滿載財富隱居琅琊。

    曹操起兵時,陳留老家裡估計只剩下田畝、房屋,他將此變賣興義兵,後得孝廉衛茲的資助,才募集到五千兵,應該說,曹操起兵,曹家並未傷筋動骨。

    孟良很早就在布這個局了。他暗地裡密囑臧霸,不動聲色保護曹嵩一家的安全,待機會合適,將他一家遷往下邳。

    曹操雄才大略之人,不會久居人下,要曹操為自己所用,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弄得不好,還會忽悠得自己將整個基業拱手相讓。

    要想征戰天下,實施魯肅提出的戰略,唯有走合縱聯合之路,而中原地帶,唯有曹操是可以聯合之人。要支持曹操佔據中原,牽制北方諸侯的擴展,自己才可以放手南下,一統半壁江山。

    這是孟良暫時無法說出的既定戰略。

    要想和曹操聯合,首先得有一定的實力,實力唯上。具體的步驟上,將曹操的父親曹嵩控制在自己手裡,這是一步可用的棋子。

    孟良此次來會盟,就想找機會不顯山不露水的讓曹操主動提起這事。

    現在機會來了。孟良故作憂慮的說:「琅琊境內不安寧,泰山寇屢屢犯邊,青州黃巾又蠢蠢欲動,此地非久居之處。曹公何不書家書一封,勸老父移居下邳,孟良早晚亦可至慇勤之意。」

    曹操此時還未有一席之地,老父無法安置,聽的孟良如此說,以為他是交接自己之心,當即不疑有它,連連點頭道:「若得天祐老弟如此照拂,孟德感激不盡,此情容後再報。我今晚即手書一封,請天祐老弟帶回琅琊。」

    曹操很自然的將自己和孟良的關係從同僚轉為稱兄道弟,而且毫不客氣的以自己的年齡佔據了兄長的位置。

    一行人進了大帳,盟主袁紹正在和一干人高談闊論,指點江山,一眾諸侯對其甚是恭敬,作聆聽教誨狀。

    這袁紹一門四世三公,袁家門生故舊遍及天下。就是在現在的京城,其叔父太傅袁隗、太僕袁基也依舊在位。而十八鎮諸侯之中,袁家就有袁紹、袁術、袁遺叔伯兄弟三人。

    袁紹見孟良進來,很有威勢的坐著不動,待他參見完畢,這才走下主位,寒暄了幾句。無非是問行軍幾日,路途天氣,後聽說孟良只來了一千五百人,便意興索然,略微交代了幾句,便讓從人引他到濟北相鮑信下首坐定,孟良一看,自己這位置真是「敬添末座」,十八路諸侯他的排位是倒數第二,倒數第一是無兵無卒的廣陵太守張超。

    孟良也不以為忤,微笑著坐定。

    這要換著別人早就發作了,好歹他也是朝廷明旨任命的徐州州牧、建業將軍,若論官爵,在座的一半以上都是太守職,可他們都是名門名士。

    這真是個講求出身的社會。

    事後,曹操拍拍他的肩膀,微笑著說:「天祐老弟年紀輕輕,這份養氣功夫實在高深,為兄佩服佩服。」

    孟良作一臉的茫然狀。

    孟良坐定,環顧四周,見位置尚有空缺,便問上首的鮑信:「還有何人未到?」

    鮑信答道:「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袁公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好像還有北平太守公孫瓚。」

    鮑信,字允誠,西園八校尉之後軍校尉。曹操的忠實粉絲。當時各路諸侯一直看好袁紹,唯有他認定曹操才是雄才大略之主。兗州刺史劉岱與青州黃巾作戰時被殺,是他和州吏萬潛親自去東郡迎來曹操擔任州牧。後來,征討青州黃巾,曹操被圍,命在旦夕,是鮑信捨命相救,連屍體都未找到。

    此番會盟,鮑信與兄弟鮑韜、鮑忠共計帶領徵召的兩萬餘人參加。

    孟良正在和鮑信兄弟閒聊,只見上首劉岱、孔融、袁遺等人對自己指指點點,而後又哄堂大笑,隱約聽到劉岱說什麼「男風」之類的話。

    孟良知道他們在對自己評頭論足,無非是什麼不讀書,買官、經商斂財之類的,也不以為然,反而向他們露以真誠的微笑。

    這時,門吏通報:北平太守公孫瓚到。

    公孫瓚,字伯珪,出身貴族,卻因母親地位低下而家境貧寒,曾師從大儒盧植,和劉備等人同學。官至前將軍,封宜侯,一度總督北方四州,有任命刺史之權。

    此人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前太守劉君犯事發配到越南不毛之地,公孫瓚為報其恩,化裝為卒吏跟隨,曾經對祖上誓言:昔日為人子當盡孝,今日為人臣當盡忠。今天拜別各位祖先,追隨太守前去恐不得還,以此長辭。後在路途中遇大赦而還。

    此人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對鮮卑、烏桓等外族的強硬政策,他始終一個信念:對外族,不服就打,一直打的你臣服為止。在對外族作戰時,他喜歡騎白馬,後來組成了白馬軍,都是善於馬上作戰之人,史稱「白馬義從」。這是一個讓外族聞風喪膽的名字。

    正因為公孫瓚所持的強硬政策和其頂頭上司幽州刺史劉虞懷柔政策起了衝突,兩人從上下級的關係演變了敵對關係,最後,公孫瓚殺了劉虞。

    殺了劉虞,公孫瓚從別人眼裡的國家英雄一下墮落為殘暴貪婪的代名詞,在外族、袁紹的聯手攻擊之下,公孫瓚引火**而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