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71.彈劾(上) 文 / 燕歌豪氣
. 收藏推薦打賞評價什麼都要,兄弟們幫幫忙,新書有數據才有說服力,獲得更多的推薦,吸引更多的書友,這本書才能成功!
……
那員武將不待李巖詢問,便自報家門:「左驍衛羽林中侯,振威校尉裴旻奉調羽林武學,任職武學博士!」
裴旻,他的劍術可是名動帝都長安,早就想學習他的劍術,只是身邊有了裴元慶,杜希望,郭子儀,有他們傾囊相授武藝,倒是一時把學劍的事忘了。
拱手為禮,李巖爽朗笑道:「久聞裴振威的劍術不凡,既來羽林武學任武學博士,今日可否讓武學生們開開眼界。」
初來乍到,裴旻有心露一手,眾人眼前一花,裴旻的手上已多了一把鋒利雪亮的橫刀,踏地甩頭,如怒目金剛般瞪向左側方,王準被那目光一瞪,身子竟然往後縮了縮。
劍勢一起,若游龍般擊刺進退,又似一團雪花裹著暴風捲來,氣勢威猛,讓人睜不開眼睛。看得幾百武學生心驚魄動,興奮不已。
裴旻手中的橫刀左旋右抽,斜劈橫掃,忽然吒喝一聲,將橫刀往空中一拋,橫刀飛到半空數十丈,隨後投空而下,竟不偏不移,「匡!」地一聲,正好落在他高舉起的劍鞘內。
「好!」頃刻間,場上爆起震耳欲聾的叫好聲。
李巖從郭子儀腰間抽出一把橫刀,走到裴旻面前。
難道少年昭武校尉要與我比劍?裴旻微微有些吃驚。
握刀的手腕向上一翻,李巖將橫刀捧在胸前,誠懇道:「請裴振威看看這把橫刀。」
裴旻接過橫刀,細細一瞧,立刻現不同之處,直刀刀身改為彎曲略有弧度的曲刀形狀,刀尖處開有血槽。
李巖瞧見裴旻的臉上露出一絲疑惑之色,忙解釋道:「此刀擷取大唐橫刀和大食彎刀二者的長處,既保持橫刀直刺的優點,略帶弧度,利於劈砍卸力,使之不易折斷。裴振威,這把刀就送給你,你編練一套戰場殺敵,簡易實用的刀法來。」說到此處,他將郭子儀遞過來刀鞘裝上,遞給了裴旻。
接過橫刀,裴旻臉皮有些燙,戰場上,需要這種雜耍般的技巧嗎?一個照面,橫刀見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斜眼瞥見李巖誠意十足,不是在取笑自己,心頭淌過一絲兒暖流,沖淡了慚愧:「末將不才,勉力一試。」
李巖見裴旻應了下來,十分高興,拱手道:「裴振威,軍中刀法拜託你了!」
演武場上,新入學的武學生從日出操練軍姿隊列到日落,一個個累得像條狗,相互攙扶著出了武學大門,都是被僕從扶上馬背。
目送著武學生這付爛泥糊不上牆的模樣,李巖問身邊的郭子儀:「明兒他們還能來嗎?」
「有三成能來都算不錯了。」郭子儀這話說得一點信心也沒有。
「只要權貴子弟能過操訓這一關,管理後勤軍需的軍校班可以在他們中間挑一些,畢竟有家世背景的關係,辦理起後勤軍需容易成事。」李巖眼睛裡透出一絲兒世故的神情。
昭武校尉李巖的年齡雖少,世事人情卻是明白透徹,郭子儀點頭讚道,也是這個理,正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王准回到靖恭坊,渾身上下似散了架子,被兩個僕從扶著進府。
已經下朝回府的王鉷見兒子如此狼狽模樣,大驚,這哪是進武學,而是去受虐待的,忙將今日情形問了個清楚,末了,拍著王准的肩鼓勵道:「好兒子,巖哥兒是你以前的玩伴,他都能受得了操訓的苦累,你不能堅持?父親的大事可全指望著你呢,好好休息,讓侍女給你好好按摩一下,明日繼續上學。」
父親,我還想休息兩日呢,王準被他父親狠厲的眼神一掃,把這句未出口的話又噎了回去。
王鉷見兒子被兩個侍女一瘸一拐扶了進去,瞧著他的背影,若有所思,這李巖的手段也太狡猾卑劣了,收了錢還不辦事,想趕我兒子離開羽林武學,哪兒有這麼容易?
王鉷一臉憤憤之色,突然想起什麼,冷笑連連,接著高聲呼奴:「來人,備馬!」連晚飯都顧不上用,便匆匆出了府第。
第二日,曲池坊,羽林武學,演武場。
瞧著今日到場的百來十號武學生,五百名武學生來了這麼點,李巖卻非常滿意,大聲笑讚:「昨日操練甚苦,兄弟們身體疼得厲害吧,以後操訓回家,找個侍女將全身按摩按摩,泡個熱水浴,多練幾日,身體就適應了,反而覺得週身輕鬆,只是記住一條,別和侍女幹事,免得第二天成了軟腳蟹。」
新來的武學生今兒感到李巖親近,有膽大的嚷道:「又累又乏的身子,李昭武,兄弟心有餘而力不足,看著溫柔可摘的侍女,心裡像猴兒般急。」
李巖認真地接到:「你家侍女也當休假,清閒幾日,少受你的蹂躪。免得一不留神,孩子也給你生出來了。」
武學生們一陣爆笑。
瞧著一身沙衣的李巖,站在隊列中的王准心裡虛,目光不敢與他對視,只聽得李巖臉沉下去,虎吼一聲:「今日操訓加量,開始!」
王准一聽,幾乎就要暈倒在地。
回到府中,一灘軟泥般的王准想找父親訴苦,卻不見蹤影,僕從們說王御史這幾日都忙,府裡的晚飯都不用等他了。
三日後,務本坊中書令張說府第,書房內。
書房內坐著兩人,中書令張說,中書舍人兼京兆尹張九齡,旁邊畢恭畢敬站著一人,乃是侍御史王鉷。
中書令張說神情異常激動,一蓬短鬚都隨之微微顫抖著:「工部侍郎李林甫,翰林學士李巖果然奸猾,竟想出這麼個法子斂財,太令人指了!」
乍聞此事,張九齡簡直不敢相信,少年翰林學士,身兼數職的李巖竟然有如此老辣的手段。近來,若蘭一直未與李巖往來,心情鬱鬱,這個傻女兒,一顆心都在李巖那兒,這回好了,回府就向她抖露此事,讓她認清楚李林甫父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侍御史王鉷低頭躬身,模樣極為謙恭:「下官多蒙張相公的照顧,雖然我的兒子王准還在羽林武學,但也不能因私廢公。好些個捐了銀錢的,子弟被變相趕回了家的世家豪門,官員都憤憤不平,一致聲討李林甫父子借改造朱雀大街斂財。」
嫉惡如仇的張九齡再也坐不住了,他霍地站起,大聲道:「這幫子國之蛀蟲,竟拿武學來聚斂錢財,跟賣官鬻爵的行為有什麼區別?我這就回去寫奏折,彈劾李林甫父子,尤其是這個李巖,一介少年,有才無德,竊據實權,聖人用人不憑德器,僅憑才幹,是個失誤啊!」
王鉷見二人俱入甕中,更是裝出一付義憤填膺的模樣:「前番張相公因為待漏院剪綵為聖人斥責,現在想來,那李林甫父子事先必然知道聖人微服私訪,他們故意設計陷害張相公,好讓改造朱雀大街斂財的事得以順利進行。」
細細一想,張說深覺有理,想到自己竟被李巖父子算計,一股怒氣霎時湧了上來,激得他鬍鬚戟張,雙拳緊握,許久也不能平復下來:「張京兆,後日是朔日大朝,百官上朝的多,深受捐款之害的官員也多,到時彈劾李林甫父子,必定應者雲集。」
「王御史,你就私下多幫著串聯串聯,也不必親自上表彈劾,在上朝前將有人彈劾的消息向李林甫透露透露,向他賣個好。」張說心思狠毒,這次踩不下去李林甫父子,把王鉷暗插在李林甫父子身邊,日後也好通風報信,伺機除掉這源黨的爪牙,皇帝的新寵。
張說的心思,王鉷如何不知,拱手為禮:「謹遵張相公吩咐。」
聽見張說如此用計,張九齡眉頭微皺,心中有些不快。
今天事情辦得漂亮,王鉷心中甚是得意,告辭回府,騎著馬穿行在坊街。
一陣冷風捲起地上的枯葉,街邊老槐蕭索地箕張著手臂,黃昏的暮雲低垂,王鉷心中念叨,這場寒意沁骨的秋雨過後,寒冬就要緊跟著來了。
……
彈劾來了,李巖能躲過這一劫嗎?兄弟們,推薦了沒有,收藏了沒有?支持燕歌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