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75.朝爭背後的故事(下) 文 / 燕歌豪氣
. 收藏!收藏!收藏!
……
正在李巖手足無措的時候。大殿木樓梯處,傳來了一句侍女稟報聲:「樓上午睡的聖人醒了,正喚惠妃娘娘呢。」
李巖頓時如釋重負,往後退了一步,低頭躬身,一付小心恭謹模樣。武惠妃見此情景,幽幽地歎了口氣,喚侍女中官進來,轉身上樓侍候皇帝去了。
武惠妃艷若桃李,實則心機深沉,心狠手辣,李巖暗暗告誡自己,日後絕不可與她獨處,免得又如跟武幼娘一般,掉入這美色陷阱。
在大殿中等了一會兒,李巖瞧見高力士匆匆趕來,慌忙上前行禮。
「巖哥兒為何事而來?」高力士明白,李巖現在是個大忙人,沒有急事他是不會進宮的。
「為羽林武學招生而來。」李巖見高力士忙,答得簡潔。
高力士停下了腳步,關心地問道:「有什麼為難之處?」
「人情、世故、權勢推脫不得,羽林武學能否來個寬進嚴出?」李巖悄聲問策。
「我這會忙,得趕緊上樓去,你切記君前奏對,小心謹慎,說辭再斟酌一下。」高力士提點了幾句,就快步離去。
皇帝李隆基與武惠妃一塊下樓來,坐到了雕龍胡床上,臉上容光煥,情緒正好,身旁侍立的高力士也給李巖遞眼色,趁著皇帝高興,羽林武學的事趕緊上奏。
「陛下,自羽林武學招生以來,帝都的官吏權貴子弟想入學的不少,多是在國子監不求上進,以為憑著飛鷹走犬騎馬射箭的本事,進了羽林武學,就可混個將軍校尉的前程,兒臣正為這事犯愁呢。」李巖一臉的無可奈何。
聽聞此言,皇帝李隆基春風滿面的臉上,突然變得嚴肅起來:「小李學士,羽林武學乃培養我朝勁軍悍卒的地方,你切不可因私廢公,你如果良莠不分,將此差使辦砸,朕必將嚴懲不貸。」
見皇帝變了臉色,李巖急忙奏道:「兒臣不敢妄為,只是為難,我朝宦門子弟可門蔭入仕,此乃陛下的仁德,可名額有限,兒臣愚見,可否都將他們招收進來,寬進嚴出,通過嚴格的考核,才能畢業,否則,他們在三十歲之前,都是羽林武學生。」
皇帝李隆基尚未開口,身後的高力士搶先呵斥道:「小李學士,將紈褲子弟全收入羽林武學,以他們那嬌生慣養胡鬧的脾性,羽林武學不會變得烏煙瘴氣嗎?聖人對你寄予厚望,你就是這樣訓練的悍將強軍嗎?」
「兒臣不敢!」李巖此時倒也不慌了,挺直了腰板兒,沉聲應道,「羽林武學有套身體基礎素質訓練,嬌生慣養的子弟都受不了,五百名子弟,能堅持下來的不足百名。那五百子弟缺乏鍛煉,所以我先讓受不了訓練苦累的子弟作為預備生,回家先練身體素質,每月來羽林武學測試,合格者才正式入學。」
接著,李巖將新招武學生入學那天的訓練詳情講了一遍,高力士的臉色才緩和了些。
「寬進嚴出,讓暫時進不了武學的預備生在帝都打著羽林武學的名頭招搖,弄臭羽林武學名聲,正合孫子兵法,能而示之不能,掩飾陛下開疆拓土的雄心,羽林武學,真正的精銳都在山谷裡封閉密訓!」李巖神色凝重,他的奏對似一把利劍,這會兒才從刀鞘中抽出,露出它攝人的寒光。
皇帝李隆基聞言深思,與高力士對視一眼,眼中都有震驚之意。李巖謀深計遠,到了這個地步!
他的膽子也未免太肥了些!
皇帝半響後才道:「小李學士,你將國家名器,典章制度玩弄於鼓掌,等著被大臣彈劾!退下吧。」
皇帝李隆基看著李巖的背影漸漸遠去,高力士拱手道:「陛下,微臣失職,巖哥兒疏於管教,他膽大妄為——。」
他還不止幹這樁事,剛才武惠妃向我提起,他為了改造朱雀大街,搶進度保質量,厚待民工,四處募捐斂財,不向戶部伸手,這樣的天縱奇才,不是誰可以教出來的,那是皇帝天子的血脈。李隆基腦中轉過念頭,輕輕說了一句:「李巖年少,凡事太過順利,難成大器!需得經過世事磋磨。」
皇帝是要巖哥兒載個跟頭?但他的心思,誰能猜得透,王皇后也算賢良,廢後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高力士隱隱為自己的弟子擔憂起來。
朔日朝爭前一天,清晨。
冬雨淅淅瀝瀝地下,將帝都長安籠罩在白茫茫的雨幕之中,寒風苦雨吹得甚緊,坊街上少有行人,一乘快騎匆匆來到曲池坊的羽林武學門口。到了廊邊,從馬上跳下個長腿細腰的少女,頭戴的風帽,身上的胡服已被雨水浸濕,快步來到羽林騎跟前:「李巖在武學裡嗎?煩請大哥通傳,說張若蘭有急事找他。」
「李巖,你說的是李昭武吧,他昨晚就沒回來,可能是在平康裡學士府中吧。」守門的羽林騎答道。
張若蘭翻身上馬,「謝謝大哥!」雙腿重重一磕,策馬消失在冷冰冰白茫茫的雨幕之中。
昨日傍晚見有雨落下,李巖擔心朱雀大街的改造工程,快馬到朱雀大街巡查去了,那些還未乾透的路面覆蓋上油布,滑輪組等機器也要遮蓋好,下雨天無法施工,民工也不能閒著,叫工部官吏組織大家學習交流,忙到天黑盡了才回府。
聽了一夜潺潺的雨聲,李巖清晨起來就在房間內鍛煉起來,聽見門房稟報,張若蘭有急事要見自己,連忙迎了出去。
門廊處,張若蘭剛取下雨水泡過的風帽,嘴唇被凍得沒了血色。碎辮兒連同一身胡服濕答答地正滴著水,牽著馬兒,風急雨斜,身子正打著哆嗦。
見了李巖,張若蘭一顆芳心終於放下,餓著肚子在寒冷的冬雨裡跑了一個多時辰,身子有些軟,竟然站不穩了。
李巖見她搖搖欲墜,一把抄起她,吩咐身邊的僕從:「熬薑湯,升火盆。」
抱著她進了自己的寢居,摸摸自己的被窩裡還有些溫度,急急道:「若蘭,你自己脫下濕透的衣衫,先鑽入被窩裡。」
見她沒吭聲,李巖一探鼻孔,才現若蘭渾身冰冷,已昏了過去,這府裡也沒個侍女,侍女全在隔壁公主府,李巖一時也顧不得男女有別,將她身上濕答答的衣衫兒剝了下來,露出欺霜賽雪的玉臂來。
唉,連那胸衣都濕透了,只好脫下來,三兩下,已將若蘭身子剝了個精光,露出一對活蹦亂跳的白兔來,忘了說了,褻褲沒脫,褻褲也沒濕,脫了李巖那不成了流氓了嗎?咱好歹也是武學博士,為人師表,李巖用棉布巾將她的身子剛擦乾淨,把半裸的**塞進被窩。
火盆被奴僕端了進來,李巖給若蘭餵了薑湯,寢居裡漸漸溫暖起來,李巖皺起眉頭,我將若蘭衣衫兒剝光,依照她的性子,醒來不是要哭天喊地,讓我娶了她,得馬上從隔壁公主府將張好好叫過來,服侍她。
為若蘭蓋上錦被,李巖摸了摸她額頭,咦,怎麼還是這樣冷冰冰的?剛才心虛,房門本就閂上,李巖歎道,送佛送到西,好人做到底,在海邊遇上溺水的美女,你是見義勇為,還是去叫救生員?等叫來救生員美女早沒氣了,救人要緊,人工呼吸能叫非禮嗎?三下五除二脫下自己的衣衫,鑽進了被窩,用自己溫熱的身子緊緊抱著張若蘭,過了小半個時辰,若蘭身體漸漸有了溫度,隆胸細腰長腿被自己抱著,李巖下面的小弟卻不聽話……懷中的嬌軀開始扭動纖細的腰肢,出夢囈般的嬌聲和喘息……
情若潮起,李巖哪裡還能把持得住,手探下去……錯誤也就犯了。
窗外是雨幕寒天,房內是溫暖如春,風光旖旎,床榻上,張若蘭躺在李巖的臂彎裡,憂心忡忡問道:「巖哥兒,我父親彈劾你,你得早做準備,還不快去。」
其實李巖從興慶宮回來,就在源侍中的書房與源黨幾位重要人物密議對策,源侍中,宇文侍郎都有共識,改造朱雀大街,興辦羽林武學都由李巖撐起大局,沒一錢一文落入他的私囊,又沒證據說募捐與羽林武學招生有聯繫,何況武惠妃也捐了。可能聖人當庭呵斥幾句,讓其回府閉門思過就算完了。
「傻妮子,你早上跑來找我,就是為了這事,凍壞了自個兒的身子骨,你不心疼我還心疼,你父親要是知道了,我可饒不了你。」李巖想起皇帝說會有大臣彈劾自己,沒想到就是張九齡。那就讓她父親彈劾吧,兵來將擋,早有應對,我又沒私吞錢財,怕啥。
李巖看到張若蘭在自己懷中像倦曲的小貓那樣溫柔,或許開元晚期的兩位權相結成了兒女親家,反倒是樁好事。若蘭說過,她父親對自己的觀感不佳,說是有才無德的小人,這話倒是說准了,我趁人之危,將若蘭睡了,不是卑鄙無恥的真小人麼?
自己與若蘭的婚事看起來門當戶對,會不會橫生波折?等我日後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功業,再來折服張九齡。
若蘭**火熱的身子又貼了過來,凹凸有致,她剛為新婦,品嚐到床地之歡的妙處,食髓知味,竟然不怕……她要,我就給,誰叫咱心地善良。
那一日休沐,李巖在府中呆了一天,傍晚才撐起雨傘往平康裡的侍郎府走去。
路過公主府,李巖低下了頭,深深的愧疚湧起,心中歎道,永穆姐姐,王駙馬被父親陷害致死,如果李巖年過十五,適婚不娶,我們姐弟又是比鄰而居,勢必會引起皇帝懷疑,不如先與張府定親,遮掩我們之間的關係,日後再另謀它法。
……
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