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盛唐權奸

大道小說網 113.如臂使指 文 / 燕歌豪氣

.    收藏,推薦,評價,打賞,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

    右威衛郎將李巖胯下的鐵連錢頗通人性,知道主人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它也跟著高興,撒開蹄子跑得歡,霎時便到了多角堡前。馬上李巖皮甲紅巾,往人前這兒一亮相,英武剽捷,精氣神反倒更足了。見他手臂一揚,馬鞭往前一指,喝令道:「右威衛軍校聽令,背堡整隊成陣,接受聖人的檢閱!」

    羽林校尉辛雲京一聽,心裡顫,皇帝在觀戰?自己事先竟然一點兒也不知曉。話說回來,如果知道了,心裡有了顧忌,行軍打仗反倒縮手縮腳。

    辛雲京抬起頭,細細琢磨,看右威衛郎將李巖的架勢,他必定事先知道皇帝躲在一旁觀戰,剛才與我作戰時,卻絲毫不受影響,用兵還如此輕鬆,戰機把握得如此之準,令人佩服。

    辛雲京心底下正這麼來來回回反覆思忖著,一陣馬蹄聲由遠接近,一大片明光鎧在陽光下閃閃亮,晃得人眼睛生痛。李巖並未下馬,一騎輕馳而出,遠遠地大聲相迎:「兒臣甲冑在身,不能行跪禮,望聖人見諒。」

    漢文帝霸上勞軍,細柳營前無人相迎,軍紀嚴明,到了營前將軍周亞夫還讓皇帝下馬入營,而漢文帝卻不以為然,反而讚道,大漢有真將軍!

    皇帝李隆基縱馬飛馳,臉上顯出大喜之色,我大唐也有李巖這樣的真將軍!

    血液在火辣的陽光下快流淌,變得滾燙,皇帝李隆基被羽林騎男兒的豪氣所感染,覺得自己彷彿年輕了二十歲,牽黃擘蒼,在秋天的原野上縱馬遊獵。

    真是許久沒有如此暢快過了,擁有一顆年輕勇武的心,巖哥兒,有我年輕時候的影子,想當年,我馳騁疆場,躍馬橫刀之時,也是這般年紀。

    馬未減,遠遠已傳來皇帝李隆基洪亮的笑聲:「哈哈……漢之細柳營,朕有羽林騎,免跪禮!」

    到軍陣前僅二十步之遙,皇帝李隆基猛勒馬韁,一個急剎車,生生地控住戰馬!乘此良機賣弄了回精絕的騎術,半晌過後,隨行的千牛衛才策馬緩緩跟來。

    「好!」李巖率先大聲喝彩。

    軍陣中的羽林騎跟著齊吼了一聲「好!」

    駐馬陣前,面對幾百號訓練有素的兵將,皇帝李隆基頗有幾分驕傲,讚賞的目光緩緩掃過一張張年輕朝氣的臉,無聲地褒獎著他們。片刻後,皇帝李隆基雙手一張,說道:「今日演練,令朕感到羽林騎個個都是我大唐的好兒郎!尤其是右威衛郎將李巖所率的百騎,身手敏捷,表現出眾,所有軍校散銜升一級,軍士就升為陪戎校尉。辛氏三虎表現勇猛,此番折在李郎將手中,雖敗猶榮,哈哈,大唐有將士如此,朕欣慰之至,欣慰之至啊!」

    軍陣響起整齊的山呼聲:「萬歲,萬歲,萬萬歲!」

    呼聲漸止,李巖縱馬出列,在馬上拱手稟道:「右威衛羽林騎,願意護衛聖人泰山封禪,請聖人檢閱羽林儀仗。」

    羽林儀仗?皇帝李隆基一愣。

    李巖手往上一舉,身後的百騎羽林親衛齊刷刷地下馬。

    「齊步——走,立定!」李巖的聲音洪亮有力。

    百名羽林親衛整齊地走出軍陣,在皇帝李隆基和軍陣之間,迅變成了一個方陣。

    李巖站在陣,身後是三面斜執的紅旗,後面的方陣,每排八人,共十二排。

    李巖喝道:「向前走!」那個長方陣移動過來了,他們個頭相差無幾,「嘩!」在陽光下每一次甩腿,每一次揮臂,都整齊得跟刀切似的。

    皇帝李隆基微微有些失神,右威衛郎將李巖把羽林騎操訓得跟胳臂使喚手指似的。

    你能想像他們是剛才那幫對沖,輪射,強突的勁軍悍卒麼?哪支軍隊中沒幾個愛撂挑子的兵油,李巖這小子真是好手段,收得服服帖帖!

    「向右看齊,請聖人檢閱羽林儀仗!」李巖大聲喝道,聲音在空曠的山谷裡迴響了幾遍。

    「羽林精騎,勁軍悍卒!」皇帝李隆基吼了這一嗓子,感覺有一股子說不出的痛快。

    「願為聖人開疆拓土,出塞擊胡!」百名羽林親衛怒吼聲聲,如潮湧來。

    軍陣中的辛雲京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震撼!這群羽林已被李巖訓練成了一群狼,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惡狼。

    如果戰場上,面對這百名羽林親衛,手持陌刀,列陣如牆而進,如錢塘巨潮般向你捲來,該當如何?應該是十之**,被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吧。

    閱陣完畢,皇帝李隆基與高力士率千牛衛登上了多角堡,李巖隨侍在側。

    城牆上,皇帝李隆基對圓形的弩台頗感好奇,那弩台突出於角點,直徑約有兩丈五尺,竟然比城牆還高兩丈。

    多角堡大異中原所築的四方之城,以圓形弩台為角點,實質就是一個大圓,沒有城防死角,防禦縱深也增加許多,敵兵蟻附攻城,將受到正面兩側的三方攻擊,皇帝李隆基漸漸看出它的妙處,若有所思。

    李巖察言觀色,解釋道:「圓形弩台,下用條石為基,可儲存糧食軍器飲用水,城牆即使陷落,也可支撐一段時間。父皇,高將軍,下城牆的階梯正好在弩台的弓弩控制範圍內,城牆可奪,弩台不可奪。軍鎮城堡內還留有後手,到時退入巷戰,斷不會讓敵軍輕易地長驅直入……」

    李巖大才,當是國之柱石,比起雄毅寡言的左威衛郎將王忠嗣,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不能次次都輕身犯險,冒刃陷堅,我不需要這樣的鬥將,而是邊塞大將!皇帝李隆基臉上浮出了微笑,有儒將之姿的杜希望在腦海中浮了出來,由他來輔佐李巖,在戰場時時規勸他不要冒刃陷堅,應該不錯。

    「父皇,地處邊塞,在戰略要地築堡,先營建圓形弩台當做戍所,繼而幾座弩台相連,建成軍鎮,如此在草原大漠步步推進,利用軍鎮威懾遊牧民族,開疆拓土再也不是一句空話……」李巖進一步解說道。

    「高聳的弩台易受投石機打擊,敵軍挖掘地道也可使它陷塌?李游騎,你想到了對策嗎?」高力士故意詰難。

    一時也未考慮得那麼仔細,這也是個藏拙的機會,李巖老老實實拱手道:「兒臣愚鈍,請父皇和高將軍指點。」

    皇帝李隆基看了一眼高力士,忍不住輕輕笑道:「在城牆內挖一條很深的護城河,如敵軍挖掘地道,河水可以倒灌。防投石機之法,木頭達成架子,外直裡斜,外密裡稀,外面用大麻繩橫編,可以減緩炮石的衝擊力!」

    「兒臣受教!」李巖後退一步,叉手為禮,神情極是謙恭。

    「巖哥兒,儀仗羽林,護駕泰山封禪的事也交給你來辦。不過你為大將,在戰場身繫一軍之安危,不可輕身犯險,武學博士杜希望,儒雅沉穩,你要好好向他學習。高將軍,回去擬旨,遷杜希望為右威衛郎將,武學博士郭子儀為右威衛郎將同正員,俱為從五品下游擊將軍。」皇帝李隆基一番殷殷叮囑,慈祥關愛之情溢於言表,讓李巖心裡驀地湧起一股暖流,眼眶濕熱,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高力士也是感動,提醒李巖道。「李游騎,還不謝恩,聖人可是把右威衛萬騎羽林交給你了,讓你牢記大將之責。」

    「謝父皇信重兒臣,兒臣年少,能時時聆聽父皇和高將軍的教誨,兒臣才能少犯些錯。」李巖這會兒是誠心誠意聽著教誨。

    一片浮雲從山谷上空飄了過來,遮住毒辣的日頭,山谷裡的涼風吹過,城頭上眾人遍體生出微涼,極是愜意,高力士奏道:「聖人,該起駕回終南山行宮。」

    忽然想起一事,李巖上前奏道:「父皇,聽聞宮中藏有衛公兵法,兒臣想抄錄下來,作為羽林武學的秘傳兵法,可否?」

    「衛公兵法?朕未曾見過,朕下道口諭,讓武惠妃在宮中幫著你找找,她現在還在長安興慶宮中。」皇帝李隆基一時也來了興趣。

    感謝權奸vip書友的鼎力支持,現在碼到第三卷河西大將,唐玄宗時期的吐蕃國力鼎盛,正處於上升期,看主角怎樣與吐蕃蠻子鬥力鬥智斗勢。

    還沒入vip的書友趕緊入v,每日幾分錢,當給燕歌根煙,作者也需要你們的鼓勵,才能創作更好的作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