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207.植樹造神 文 / 燕歌豪氣
.!新弄了三十個酒罈子。李巖暗地裡派人四處去撥了一幟酒,就是灰鼠蛇,金環蛇,眼鏡蛇,銀環蛇、白花錦蛇,這幾種蛇製成的五蛇膽酒,本來效果就佳,連膽帶酒倒在三十個酒罈子裡。將蛟膽從大罈子撈出來。剪開。蛟膽汁倒了一半,留著自個,兒享用,另一半分到三十個酒罈子裡去。製成上等的蛟膽酒,送皇帝送長輩,逢年過節,來往應酬,不然那裡夠送人? 真正的寶貝是那身蛟皮,刀砍不進,水火不浸,軍匠們按李巖的授意,按照展示肌肉美感的羅馬胸甲式樣,弄了八套墨蛟甲出來。四套由墨蛟背脊黑色的鱗甲製成。防護的功效最好,三四十步遠的連弩楞是沒射穿它,四套由墨蛟腹部淺灰色的鱗甲製成,勝在細軟輕便。
這幾套蛟皮甲。圖的就是重量輕,舒適透氣,居家上朝穿戴方便,不把自己裹得跟粽子似的,不過防護力,還是不能趕上河西軍用水力鍛錘秘密鍛造的弧形板甲。那個由弧形鋼鐵片圍成的罐頭。造型酷,重量也不輕。
獻給皇帝兩套墨蛟甲,一黑一灰,送給高力士一套黑的,冷霜兒一套淺灰色的墨蛟甲,李巖自己也弄了兩套,一套黑的,一套灰的,不是說有個換洗的,而是兩套墨蛟甲不同場合穿戴,顯得咱也不寒酸。
當潮濕溫暖的南風吹過青海湖,殘雪還未完全消融,但已有嫩綠的草芽兒冒出來,成了片。遠遠望去,像塊淺綠的絨毯,讓人眼睛舒服。
注入青海湖最大的布哈河,河口陽坡處,一千多名吐谷渾部民,河西軍手拿稿頭鐵鍬。背著樹苗,正在等待著兩節帥李巖的到來。
來了,河西、隴右兩鎮節帥李巖,頭戴銀色蛟角盔,頭盔前面是蛟浮雕,看著猙獰威風,身著黑色墨蛟胸甲,兩肩銀色蛟頭披膊,蛟頭吐出下層黑色的墨蛟甲,墨蛟皮護腕,一條銀色蛟的灰鱗腰帶,及膝的戰裙小腿縛紮著墨蛟防護吊腿。
身上的墨蛟甲是他親手斬殺的蛟龍,這樣的銀黑色系再配上紅得似火的一裘披風,胯下是青海湖傳說中的龍種馳駒,高大神駿,站在前面的人群,還能清楚地看見龍種聰駒的肉鬃麟腮。
小李節帥,神一樣的人物!
一龍種馳駒這樣的神物。都甘願成為小李節帥的坐騎,周圍激動的人群高呼著:「小李節帥。小李節帥!」跪倒了一大片。小李節帥身後。十六匹駿健善馳的青海馳,拉著一棵高三丈的常綠喬木,生有刺葉與鱗葉,根部帶著一大團土,這是一棵壯齡的祁連圓拍,從龍駒島千辛萬苦移植過來的。
布哈河口陽坡處,早就挖好了一個樹冠大小相近的深坑,冷霜兒帶著羽林親衛一早就在這兒。做好了準備工作。
河西節帥李巖親自動手。將這棵祁連圓拍放入坑中,扶正,然後與冷霜兒和羽林親衛一道加土,邊加土邊把土踩實。
「種植樹木,得在樹幹周圍適當多加些土,否則下一步澆水就會形成一個大坑,圍著樹用土培成一個圓形土壩,便於澆水時才能蓄住說起這個。李巖挺在行的,誰叫他前世學的是園林。
圓形土壩培好。大桶的定根水澆了下去,李巖又在土壩內鋪上了一層枯葉,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屏蔽雜草生長。
周圍的人群在河西軍各級監軍的指導下,忙忙碌碌地揮稿不止,種村不綴。
一名吐谷渾牧民臉上帶著敬畏的神色,栽下棵小雲朽,邊踏緊邊加泥土,慕容兮兮過來指點道:「加了一半土以後,還得把樹苗向上微微提一下,這樣能保證樹根全部朝下。」
那名吐谷渾牧民不解問道:「為什麼要踩實泥土呢?」
想起小李節帥說的。慕容兮兮甜甜笑道:「不要讓土中留有空氣,這樣才能保證樹苗將來能扎根。
「西吐谷渾的部民們,能挨著小李節帥的神樹種樹,那是我們的福氣,植樹積福。誰家添丁加口,婚喪嫁娶,都可以在三月三這天來種棵樹,樹木象徵生命。懷念親人,種下去後得用心照料,施肥澆水,像照料親人一般,李節帥得到神諭,砍伐樹木,誰就會受到詛吧」慕容兮兮口才伶俐,把李巖教她的說得神神秘秘,惹的周圍拜神念佛的,誦聲不絕。
李巖駐馬高坡。沐浴著三月暖暖的陽光,宛如一尊神,眺望積雪逐漸消融的青海湖。露出碧澄的湖水,魚群時時躍出水面,從南方回來的侯鳥,開始在湖光山色間翱翔。
流經青海隴右的黃河兩岸,流經河西戈壁的大小河流岸邊,在三月三這天,官吏。軍民,商旅,都為自己種下一棵祈福的樹,以便能沾沾小李節帥的福氣。據說他還會騎著龍種馳駒,身披墨蛟甲,巡視河西隴右河岸邊每一棵樹。
想到這兒。李巖嘴角浮出微笑,接下來,除了在河岸植樹造林,還得在河岸五十步內種植紫花蓉:先整地,土地得平整,土塊細碎,雜草除淨,曬幾天種,用背蓉根癌菌,製成菌液灑在種子上,充分攪拌,隨拌隨播」
帝都長安,三月三。上巳節,正走出遊踏青的日子,朱雀大街上,綠樹朱輪走鈉車,男男女女呼朋了伴,三五成群,到曲江池邊飲宴。一直要玩到日暮。醒醉喧嘩,拱手道別,一付大唐盛世景象。
好消息伴著春風進入帝都長安,大唐河西隴右和朔方的聯軍佔了星宿海,獲得牛羊、駿馬幾萬頭。大唐軍就地放牧,另一邊正狹小李節帥的平邊策,改建、擴建唐蕃古道上的軍堡驛站,讓高大堅實的軍堡,深入高原,步步緊逼吐蕃邑邏些。
吐蕃聞訊大恐。邑邏些震動,奈何一時抽不出兵力,也沒法抽,眼下是牛羊配種繁殖的季節,只得忍氣吞聲地派出求和使節。到了星宿海,就被大唐使節皇甫惟明擋了回去。
小李節帥說了。讓吐蕃準備三萬名和親的少女,讓金城公主前來議和,否者,大唐幾支強軍勁旅將會到邏些城下溜躂溜躂。
吐蕃贊普棄迭祖贊慌了神,一邊應承下來,一邊急調唐蕃邊境的軍隊回師邏些,護衛邑,連雪山堡的悉諾部也放棄了甘泉水河谷,從柴達木盆地邊緣報往邏些。
隴右軍將被清洗的事。一直對前線封鎖,皇甫惟明還蒙在鼓裡,不過他也不笨,就在星宿海等著金城公主過來,商談個大概,有了和談成功的把握,才動身前往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