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盛唐權奸

大道小說網 227.吐蕃公主的毒計 文 / 燕歌豪氣

.    當紅日在蔥嶺探出頭來,羽林騎凡經出現在孽多城下」教,忽而進了孽多城的弓箭射程內,打馬疾奔,朝著城頭舉著連弩快幾箭。又縱馬馳出了射程外,只聽得後面的城頭傳來幾聲慘叫。

    羽林騎在孽多城下炫耀武力。保持著對城內的壓力,卻並不急於攻城,而是在等,等伏波王李巖率大軍到來。

    正好乘這個,間隙,好好用千里鏡觀察著城頭吐蕃軍的反應,不遠處。唐軍前軍主將冷鋒寒騎在馬上,正與錄事參軍封常清,都虞侯張巡商議軍情。

    「大小勃律都在蔥嶺高原之上,是吐蕃通往安西四鎮的交通要道。地勢險要,因為小勃律國控撫絲綢之路,它歸附吐蕃後,西北二十餘國都臣服吐蕃。大勃律既已收服,所以小勃律之戰尤為重要封常清一針見血地指出大小勃律的重要地位。

    年輕的張巡的眼裡閃動著建功立業的渴望:「大小勃律處於印度河的上游,除了健馱羅,烏仗那,簡失密三個小國外,下面就是天塹,印度河直通大海,印度河流域平原美麗富饒,伏波王說,我不取,豈不是拱手讓給大食?那是大唐軍未來開疆擴土的戰場

    久經伏波王熏陶,冷鋒寒也有了大局觀,明白伏波王李巖的意思,準備著征服印度河流域,點頭贊同:「大小勃律將成為大唐軍的直轄府州。而不是羈麻州,所以小勃律的事要一次解決好,不能留尾子,我們等著伏波王率大軍前來

    過了午時,太陽有些熾熱,冰雪消融,凱這些河谷的氣候就像春天一般,讓人感到舒服。

    三人用完午食,在臨時搭建的軍帳中歇息。

    幾騎羽林斥候飛馬到了營地,進帳稟報:「現小勃律王蘇失利之和他部分臣民逃到北邊十幾里的山谷中躲了起來

    半夜出逃,路上丟點金銀珠寶那是避免不了的,被羽林斥候瞧見了。陌路追去,用千里鏡現了一處隱秘的山谷。那羽林斥候並沒有驚動山谷裡的小勃律王,只是在那兒留下了十幾騎遠遠地躲在灌木叢中監視。三騎折返回來報信。

    張巡聞言,腦子轉動起來,欣喜的抬起頭:「孽多城不攻自破了,張巡願跟隨冷校尉,去取小勃律王蘇失利之

    冷鋒寒與封常清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後下令:「這兒我也脫不開身。給你六百羽林騎,你能將小勃律王抓回來嗎?。

    讓自己單獨領軍,張巡心裡那個激動,恨不得跪下磕三個響頭。冷鋒寒瞧出柚的意思,趕緊搖手道:「這是伏波王臨行前吩咐我的,他說張巡文武兼資,有膽略,多機變,有機會讓他單獨領軍

    伏波王,你如此信重張巡,我定不負你所望。張巡此時眼眶濕熱。喉頭哽咽,拱手稟道:「屬下遵令」。扭頭便走。

    剛出軍帳,就聽見封常諸問冷鋒寒的聲音從帳中傳來,「冷致果,那伏波王是怎麼評價我的?。

    「哦,伏波王對你的評價蠻高。你得給我弄點野味燒烤,哎喲。冷鋒寒呼痛的聲音傳來。

    擦了擦眼淚,張巡露出了笑容,挺胸收腹,拿著他的軍令去調羽林騎了。

    快馬揚鞭,走了一大半路程。張巡對隨行的兩個羽林騎校尉道:「我率一隊五十騎快馬趕到山谷,二位校尉率軍緩行,用樹枝繫著驀尾揚塵,到了晚上多舉火把,虛張聲勢,我要迫降小勃律君臣。」

    那兩位校尉一位姓黃,一位姓林,都是滿臉狐疑,林校尉問道:小勃律王出逃,隨行的侍衛至少有幾百,那處山谷隱秘,恐怕他以前就在經營,也是易守難攻?張虞侯要慎重

    張巡一臉的沉穩,點了點頭:「伏波王曾道,用兵設謀,分析敵情。在於揣摩敵軍將帥的心理,現在小勃律王聞風遁逃,已是驚弓之鳥。先嚇嚇他,看他有何反應?。

    林、黃二位校尉聽到提及伏波王。意識到張巡的身份特殊,雖說是名都虞侯,可經常參與伏波王的軍機大卓,豈是他二人能比?遵令而行

    張巡率一隊羽林斥候先行,未到那谷口就下了馬,在監視山谷的斥候帶領下,攀上山谷一側,用千里鏡細細觀察起來。

    看了半響,張巡的臉色跟山谷漸起的暮色一般沉重,谷口狹長,宛如一個葫蘆嘴,兩側隱隱藏有弓箭手。撈木滾石怕也準備得有,轉身吩咐隨行的隊正劉隴生:「我待會進谷後,你們瞧清楚地形,用繩繫著身子,從這塊絕壁吊下去,搶佔谷口左側

    回頭望了一陣,瞧見一條綿延數里的火龍朝山谷迷迤而來。張巡趕忙下了山,與兩個校尉商議了一番,才帶幾騎打著火把進山谷。

    「大唐伏波王屬下,天波府都虞侯張巡拜見勃律王張巡朗聲喊道。

    防守谷口的小勃律軍早就瞧見谷外漫山遍野的火把,報給了小勃律王。

    小勃律王蘇失利之聽聞,雖有些慌亂,心道,這處山谷有兵有糧,裡面還有一道葫蘆腰,實在不行,還可以退到雪山冰川中去。聽聞有使者進谷,猜想也是勸降的使者,便讓人帶張巡進閱讀最新董節就洗澗書曬細凹曰況姍」說齊傘

    葫蘆谷小勃律王帳中。

    小勃律王一瞧張巡模樣,年約十六、七歲,雖著唐軍的斥候皮甲,卻看起來像個文官。

    這麼年輕,唐軍要格降我,也該找個老成穩重的將軍,怎那這麼個小校來糊弄我,當下愛理不理,也未與張巡寒暄。

    「在下乃是天波府都虞侯張巡。隨侍大唐伏波王左右,奉他的口令。前來招降小勃律王張巡不慌不忙道,他的儀容不俗,這份沉穩的氣質就讓小勃律王歎服。

    伏波王的親隨,傳剛大唐伏波王少年領軍,這個少年文官是他的親隨想必不假小勃律王態度恭敬了些,問道:「既然奉伏波王之令,可有信物?,

    「沒有!」張巡迴答得甚是乾脆利落。

    小勃律王一愣,既然招降一點誠意也沒有。還談個屁。

    「吐蕃勢力強橫,西域幾百國皆臣服,威名遠揚,伏波王親率數萬大軍,旦夕滅掉吐蕃,佔領了雪域高原。將吐蕃邑邏些改名為拉薩,小勃律王知道嗎?」張巡毫不在意小勃律王的態度,高聲喝問他。

    怎會不知,:卜勃律王日夜擔心的事就是這個,背上的汗一下子都出來了。

    「伏波王說過,西域各國,朝秦暮楚,須屠一國立威。在下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心有不忍,決心冒險前來說降,全了伏波王的仁義之名。」張巡步步緊逼。把小勃律王逼得透不過氣來。

    正在此時,谷口傳來陣陣廝殺慘叫的聲音,侍衛百夫長跌跌撞撞跑了進來,驚慌失措稟道:「唐軍佔據了谷口」。

    「攻進來沒有?。小勃律王急忙問道。

    「沒有,想來夜晚谷內情況不熟。不敢貿然進擊!」侍衛百夫長穩了穩神,答道。

    「哈哈,屠一國立威!小勃律王像受了什麼刺激,瘋狂地大笑起來。「全軍悄悄往後葫蘆谷撤退。將這個張虞侯推出去殺了。」

    小勃律王,你要想明白,你能帶多少部族逃到雪山冰川中?大勃律王臨陣反戈一擊,伏波王也寬恕了他投降吐蕃的行為,千萬不要執迷不悟啊」張巡被扭住,推出帳外還在苦勸。

    小勃律王蘇失利之剛才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這會兒失神呆,對張巡的話充耳不聞,忽然反應過來,跳了起來,尖聲喊道:「不要殺張虞侯

    可惜晚了,帳外沒有聲音,張巡似乎已經人頭落地了。

    王帳門簾一掀開,傳來了侍衛百夫長如釋重負的聲音:「謹遵小勃律王之令,張虞侯帶到

    「死都死了,還拖進來幹什麼?」蘇失利之摀住臉痛苦地道。

    小勃律曾是大唐的屬國,被吐蕃武力征服,才讓你當了個有名無實的吐蕃駙馬。我們覺得張虞侯說得有理,所以剛才沒敢讓他赴死。」侍衛百夫長答得有點小心謹慎,剛才未遵從小勃律王的命令。擅自做主刀下留人,雖然小勃律王現在不殺張虞侯了,但他腦門上還是因為緊張而冒出細密的汗珠子來。

    屠一國立威,我還有好多親族朋友還困在孽多城裡,殺了唐軍勸降使者,不是斷送了他們性命嗎?我得為他們考慮。

    這時,王帳外,好幾名大臣湧了進來,見唐軍使者已被釋放,安然無恙,激動地高呼:「我王英明

    死心投靠吐蕃的大臣都留在孽多城,隨小勃律王逃到山谷裡的都是親唐派。

    張巡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容色未變,拱手道:「伏波王雖有霹靂手段,也有菩薩心腸,你們願降。小勃律王可到孽多城勸降臣民,重歸大唐,因為吐蕃也不存在了,想必吐蕃軍也有願意投降的

    這才是道理小勃律王心中一寬。連連點頭稱是,約定明日帶著臣民。出谷投降。

    娑夷水河面起了淡淡的薄霧。把樹木花草滋潤得快要滴下綠色,幾萬大軍正緩緩地通過籐橋。

    伏波王李著揚鞭前指,對身邊的大勃律王道:「剛接到軍情小勃律王已率他的臣民歸降,我已派快騎通知西域各國,會盟於連雲堡下。共商西域展大計!」

    孽多城頭,吐蕃的瓊絲公主遠眺連天蔽日的大唐軍,微微翹起的嘴角泛起一絲兒淺笑,喃喃道:「伏波王,我等了你好久了!」

    午時一過,大唐軍將孽多城裡三層外三層圍個水洩不通,營寨相連。一眼看不到邊。

    孽多城頭,吐蕃軍躲在箭垛後,搭箭將弓拉至半圓,撈木滾石旁也躲著不少吐蕃軍,心裡惴惴不安。等著大唐軍攻城。

    攻城,是一件殘酷的活兒,連孫子兵法也說,攻城為下,也就是要以數倍的兵力與敵軍去攻城池,死高比,攻城也是守城的數倍。

    小勃律王連伏波王的面前未見著。就和他的臣民被羽林騎帶到城頭弓箭的射程外,開始大聲勸降。

    「瓊絲公主,吐蕃現在亡了國。連雅礱河谷的大論霞扎丹吉也投降了大唐,大勢已去,你不能一意孤行,讓吐蕃軍和小勃律人陪著你殉葬。伏波王給你們一天的時間,如果不降,必將屠城小勃律王拿著銅號子不停地大聲吆喝道。

    城頭卜,葉蕃瓊櫃公豐聽得煩躁,一張概媚的臉冷若冰吼令去:「將城牆上的小勃律軍全帶回軍營,城防全換成吐蕃軍

    親衛千夫長領命下去。

    小勃律王喊著喊著走近城牆。聲淚俱下哀求道:「公主,求求你看在夫妻的情分上,給小勃律的臣民一條活路吧!」

    「求求公主,給小勃律人一條活路吧」小勃律親唐的臣民一起跟著哭求,聲音響徹河谷,城內也可聽見。

    有這樣的丈夫嗎?未開戰就跪在敵人的面前,瓊絲公主心頭火起。取弓搭箭,虛瞄著小勃律王。一枝羽箭「嗖」。地正中小勃律王的胳臂。

    「我沒你這樣軟弱的丈夫,叫伏波王率軍來攻城,我倒要看看他是怎樣將吐蕃亡國滅種的?」瓊斯的聲音又尖又利。讓城上城下都聽得一清二楚。

    「哦,想不到吐蕃的男人死絕了,倒折騰出一個,民族女英雄伏波王李巖微笑道,接著對身邊的大勃律王道:「有連弩壓住陣腳,大勃律的勇士敢打頭陣嗎?。

    大勃律王蘇托頭皮一陣麻。自己剛投靠過來,轉眼就被伏波王當成刀劍使了,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看這情景,攻城的事恐怕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由不得自己做主,不過他想到連弩車的威力,還是有些信心,用力拍著自己的胸膛道:「大勃律勇士願為伏波王攻城拔塞

    瞧他一臉緊張的小樣兒,伏波王李巖輕輕笑了,安慰他道:「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暫時還用不著大勃律勇士,來人,傳令,讓小勃律王和他的臣民背負土石,填一條直通城頭的馬道出來,讓連弩車為他們保駕護航

    小勃律王他們對孽多城喊話。城內的小勃律人想必知道,城頭的吐蕃軍如果射殺小勃律王他們,必然跟城內的小勃律人結下冤仇,連弩車再展現恐怖的威力,證明一日不降絕非是嚇小孩的話,內部不穩,外有強敵。

    攻心為上,孽多城還能不破麼?

    太陽漸漸西沉,瓊斯公主望著城下像螞蟻般忙碌的吐蕃臣民,背土抱石,丟在城牆下,心就慢慢沉了下去。她還沒那麼蠢,剛才射小勃律王那一箭,只是警告,要真的射殺城下的小勃律臣民,她難道不怕城內的小勃律人造反。

    孽多城建在寬而平坦的山間谷的。沒有護城河,只有城東北有條河傍城而過,絲綢之路就打這兒經過。

    瞧著他們將馬道越堆越高,瓊斯公主暗罵,伏波王好生狡猾這會兒下令動手,就失去城內小勃律的軍心民心,不動手,這斜坡馬道幾天就堆到城頭。

    一名吐蕃百夫長偷偷望了望城下。心中恐慌,大喊一聲:「敵人攻上來了,將撈木滾石給我砸下去!」自己張弓搭箭,對著站在一旁指揮的小勃律王就是一箭。

    可憐的小勃律王被一箭穿了腦袋,城頭的滾木擂石砸了下來直接就把城下的小勃律人砸成了肉餅。

    弩箭在吐蕃百夫長喊那一嗓子。就飛了出去,城頭上推完插木滾石。還沒來得及撤下去,就被密集的箭矢射成了刺蝟,包括那名百夫長。

    瞧著城下的小勃律人四散驚逃。李巖一臉的冷漠,喝令:「羽林騎用橫刀刀背將他們趕回去,告訴他們,城頭的吐蕃軍已被射死,繼續堆馬道,不能停!」

    鼓足勇氣,張巡硬著頭皮道:「伏波王,卑職曾答應他們,只要投降。可保性命

    小勃律人做錯了事總是要還的,心裡這樣想,伏波王李巖表面卻很淡然:「現在他們已是大唐子民。為國捐軀也是種榮耀,何況吐蕃軍已經見識到連弩的厲害,不敢露頭,下面不用為小勃律人擔心。

    小勃律臣民哭聲震天,抬起他們的王,將屍放在一邊,抹乾眼淚繼續填土負石,有了撈木滾石和屍骨血肉,馬道堆得更快。

    吐蕃公毒,看誰的意志更堅強?李巖騎在龍種聰駒上,望向城頭,目光鎖住了站在城頭的吐蕃公主。

    一身緊身皮甲,勒出火辣勁爆的曲線,披弓攜刀,有股子英姿颯爽的美,暮色中只是面容看不清楚。

    孽多城內軍營方向終於傳來喧鬧呼喊聲。伏波王李巖轉身對大勃律王道:「不用等到天黑,我們便可進得城去」。

    吐蕃瓊絲公主聽到城內軍營喧鬧。似有嘩變的跡象,心知大勢已去,不過正好施行那條毒計。

    無奈地快馬來到軍營,瓊絲公主對小勃律軍說:「大唐威凌西域,本公主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眼下不能連累孽多城的小勃律百姓和吐蕃軍。我回王宮,你們自去獻城吧說罷,掩面哭泣,楚楚可憐,讓人看著湧起保護她的一股子豪情小勃律軍沒有為難她,任她去留。

    瓊絲公主策馬回到王宮,立刻將命人將宮門緊閉,脫去甲冑換了身絲綢袍子,平靜地吩咐女侍衛:「我要到湯浩淨身,將這美麗迷人的身子獻給伏波王,嗯,再準備三尺白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