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傲龍訣

第一卷 第一章 半塊翡翠牌 一部傲龍訣 文 / 執筆東閣

    第一章半塊翡翠牌一部傲龍訣()

    第一章半塊翡翠牌一部傲龍訣

    天高懸日月,

    地闊載群生。

    宇內需僅有,

    世間吾獨尊。

    此詩作者未可查考,詩句意思講的是世間皇者皇道的獨斷雄霸之氣——「天空雖廣能聚眾星璀璨閃爍,然!日月者只可有一獨享這浩瀚空際。大地雖博能存載萬物生靈,然!萬靈之王者卻只可一人獨尊世間。」自古以來人世間的王者莫不是狠辣寡毒之人。忍!人所不能之忍。行!人所不能行之事。後世之人從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家寡人」一詞就可見一斑。

    這個故事就是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時代講起……朱元璋在眾家兄弟的擁護下推翻了**無能荼毒百姓的元朝,逐漸鞏固了大明疆土。雖然還有部分地域尚未臣服歸順,但是心腸狠辣的朱元璋已經迫不及待的對著一起打下江山的眾家兄弟舉起了手中的屠刀。他大興冤獄,誅殺功臣,設立錦衣衛,對官民實行殘暴的**統治,他廢除了丞相制,抑制賢能的輔佐,朝綱淪喪開國功臣們紛紛被迫害屠殺殆盡,一時間愁雲慘霧人人自危……

    一將功成萬骨枯,那麼成就一位帝王的雄圖霸業又將要死去多少人呢?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一個將星隕落,賢哲志士重又隱身世間的時代……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

    在江浙一帶青田地界有處風景秀美的坡地。名曰:望雲坡。望雲坡的整個地勢如同一條匍匐於地的巨龍,在原本地勢平坦的地面上微微隆起一層。望雲坡一端地勢較高如龍頭昂首,而另一端地勢較矮如龍尾盤捲,暗合風水相術中潛龍窩於山野之形狀,的確是一塊風水上佳之寶地。

    望雲坡外有道瀑布名曰「歲百尺」,瀑布如同一匹倒掛綵練,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滋潤一方。

    這瀑布的名稱來歷本是有個典故。講某日天上織女織錦時因為思念牛郎,誤將九天之上銀河中的一顆星星用手中的織梭劃落人間。這顆星星從天上墜落,就在當地就化做一道瀑布,並在一年之內長到高達百尺的高度。「歲百尺」的意思,就是指一年之內就出現了這道百尺高的瀑布。

    「歲百尺」蜿蜿蜒蜒圍繞著望雲坡積成了一灣深潭。當地人都叫這灣深潭做「化龍池」。望雲坡有了化龍池的圍繞,每日裡日出及日落之時都會升起霧氣。使這望雲坡隱隱透出潛龍得天地之活水,一朝得道便可化龍飛騰而去的感覺。

    望雲坡上密密麻麻的長滿了墨綠色的龜背竹。龜背竹是當地的特產竹節形狀有些奇特,看上去酷似一個個烏龜背殼相連彷彿給望雲坡這條「潛龍」披上了一層厚實的鱗甲一般。曾經有一風水大師路過此地,看到這龍得活水竹甲覆身之地大聲喝彩:「找了多年的仙山福地,現在總算被我找到啦!」不過當他在望雲坡龍頭的那一端發現一座竹樓時,掐指一算不由得仰天長歎一聲:「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此等靈氣充沛天地聚福之地必屬他家!奈何奈何!」說完掉頭而去。

    夜風凜冽月如鉤,晨霜暮露難自守。

    不知不覺又到了夜晚。今夜格外地寒冷,本是七月末深夏的季節卻意外地讓人感到一絲初冬的寒意。天空中烏雲避月月亮只露出特別尖細的一線,如同江湖中**派弟子們使用的獨門兵器**鉤的護手鉤尖一般。

    整個化龍池又開始起霧,但是今夜的霧氣中竟夾雜著陣陣寒風。按照常理本來寒風吹過霧氣都將被吹散開去,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今夜的寒風不但沒有吹開濃霧,反而將霧氣吹送堆積。使得坡上霧氣變得更加濃密,幾乎到了神手不見五指的地步,端的是詭異得很。寒風過後龜背竹那心型的葉片上,原本積存的露水被風一吹紛紛滑落到了地面上。

    一時間竹葉晃動發出的唦唦聲和水珠四散崩濺落地的聲音交織在了一起。

    細觀建在望雲坡龍頭一端的那座竹樓,建築材料並無奇特乃是就地取材全部使用當地的龜背竹製成。

    但是那墨綠色龜甲般的竹身使整座竹樓給人以厚重凝實渾然天成的感覺。竹樓的形狀有些像傳說中龍生九子中的龍六子「霸下」。霸下又名贔屭,龍首龜身。竹樓的屋頂高高聳起如龜甲背部,屋簷左高右低。左邊屋簷竹子竟然開花,竹枝竹葉神似龍首,右邊的屋簷光禿禿的竟然沒有一片竹葉,竹枝貌似一段龜尾一般盤在屋簷。將竹樓造成這副樣子不知道是住家有心而為還是無心之作乃天地自然而成。

    竹樓右前方尋尺的距離築有一方土台,土台的上面被人精心的修築了一座花圃。花圃裡面栽滿了各式鮮艷的奇花異草,給這滿是墨綠色的世界帶來幾絲鮮艷的色彩使得這裡越發顯得生機勃勃了。

    在土台一側不遠有一窪碧綠色的淺池。池水上浮有不少大如磨盤的荷葉,不時有金色紅紋鯉魚從碧綠色的池水中魚躍而起攪動了滿池的平靜。池面人工築有一座風格古雅造型簡潔的小涼亭,亭上有塊木匾,上書「拂春亭」。

    土台,淺池與竹樓三者中間的位置上豎立著一塊黑漆漆的小碑是那麼的扎眼!小碑上用紅漆著色精細鏤刻著「青田居」三個古篆大字,為居住在此地的主人憑添了幾分神秘。

    寒風瑟瑟「呼~」的一聲不知道從哪裡吹來截被風吹斷的竹枝不偏不倚的正好撞到了漆黑小碑上,發出「叮」地一聲輕響竟然是硬物撞擊到金屬的聲音。難道這與周圍綠色景致格格不入的黑漆漆地小碑竟是金屬鑄造而成?可平時皆為石製的小碑為什麼非要用金屬來製作呢?

    看著望雲坡龍頭上各種建築擺設的構造,那真是亭台樓閣齊備艷花翠竹皆全。黑漆漆的小金屬碑為金,滿坡的龜背竹為木,碧綠淺池是水,滿花圃的奇花異草代表生命之活力為火,土台是為土,五行之屬金木水火土一樣不少。若是那精通奇門遁甲之人看到此地佈局必會脫口驚呼:「是何等高人在此布這「五行乾坤大陣」。此陣一出此地天地精華之氣無不被吸取到此處,在此地居住之人後世子孫必出強者,子子孫孫大富大貴端的是妙用無窮。」

    「卡啦~~~」一道閃電不合時宜砸破寧靜從望雲坡上空劃過,看來今晚風雨將至注定是個無法平靜之夜。閃電過後離竹樓兩百米遠的一片空曠泥地上突然悄無聲息的出現了五個手拿單刀的黑衣大漢。「光嚓~~」一道更粗的閃電矮矮地又從望雲坡上空劃過,這次閃電時間稍長整個望雲坡被照得塵絲畢現到處一片雪白。

    藉著電光總算能讓人仔細的看清了黑衣大漢們的樣子,所有人臉上全部套有黑布頭套一個個只露出一對透出凶光的眼睛。

    大漢們身上全都一色的黑衣黑褲,背披黑色披風手握燕翎鋼刀。雨降風先行寒風刮過吹得黑色披風四處飄揚,披風揚起每個黑衣大漢背上都露出把小巧的短弩,腰間都繫著一個兩拳大小暗紅色的小布袋。

    如果是熟悉大明皇宮中內庭侍衛的人必然能看出這暗紅色的小布套是專門用來盛放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內凶器——「鳳銜頭」而使用的。難道這些人全都是宮裡派出來的殺手?閃電將黑衣大漢們手中的鋼刀照得寒光閃閃……

    天上開始下起雨來,雨滴將地面攪合得更加泥濘。黑衣大漢們迅速朝竹樓逼近,泥濘的地面一點也不能拖延黑衣大漢們前進的步伐。從黑衣人矯健的身法上能看出這些人無一不是久經歷練的好手。

    近了,更近了,就在黑衣大漢們離竹樓不到二十米的光景。竹樓的一扇窗戶被人推了開來,一陣琴聲從打開的窗戶裡飄了出來。

    琴聲鏗鏘有力越彈越急外面的雨滴也彷彿隨著琴聲越下越多,寒風好似在隨聲附和著也變得越刮越急。

    琴聲,雨聲,風聲,雷聲交織在一起,竟然隱隱帶起金戈鐵馬百戰雄師殺伐之勢。五個急奔中的黑衣大漢內心受到震懾不約而同的停住了腳步相互間訝意地對望了一眼。無名的殺氣陡起,所有黑衣人全都不約而同地捏緊了手中的鋼刀。一隻隻握在刀柄的手皮膚繃得緊緊的,手背上粗粗的青筋墳起。

    怪異的事情發生了,在黑衣大漢周圍五尺距離開始起霧。與化龍池早晚所升起的霧氣不同的是這些濃霧中隱隱夾著一片黃光,黃光將霧帶得更濃了,不一會就將五個黑衣大漢團團包裹住。

    過了片刻黃光和濃霧又全都莫名其妙的消散開去,濃霧散盡後地面上空無一物。剛剛還來勢洶洶的五個黑衣大漢又如同他們無聲無息的出現一樣無聲無息的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彷彿竹樓前從來就沒有過什麼黑衣大漢出現一般。

    「唉~~~~~」一聲長歎從竹樓內響起,隨著長歎的響起琴聲戛然而止。說來也怪,隨著琴聲的消失屋外的雨和風也彷彿小了很多。

    竹樓的大廳內光線昏暗而安靜,只有一盞油燈被從還開著的窗戶中吹進的冷風吹得飄閃搖曳。

    「卡啦~~」又是一道閃電劃過望雲坡的上空,電光從窗戶外透了進來一下將竹樓大廳內的一切景致照得一清二楚。大廳內擺著一張竹桌和數張竹椅,那盞油燈此時正擺在竹桌上。

    原來竹樓大廳內不但有人而且人數還不少,一個年約六旬左右頭髮花白的老婦人領著一對三十左右的年輕男女靜靜的站在大廳中央。

    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女可能是對夫婦。男人白面無鬚臉上透出幾分書卷氣,細看那年輕女子容貌竟是人間絕色,雖然臉上身上淡妝素裹可是穿在她身上的衣裙卻顯不出寒酸反而給人清麗脫俗的感覺。女人懷裡還抱著個三,四歲左右的小男童,小傢伙一張小臉白白嫩嫩粉雕玉琢一般。

    靠著竹桌邊擺著張竹椅,椅子上正端坐著一個閉目養神的文弱老者。看年紀老者應該年愈花甲,穿著件湖青色的儒生袍,面前正架著一張古箏。看來不久前的琴聲,就出自這位老者之手。

    所有人都恭敬的站著,屏息凝氣的默默看著竹椅上的老者。一時間大廳內重又陷入了琴聲響起前的寧靜中。

    「爺爺!爺爺抱抱!爺爺抱抱!」小男童終究是小孩子的性格耐不住寂寞嘟起粉嫩嫩的小嘴對著老者嚷嚷起來。「祥兒!不得胡鬧!」三十多歲的青年男子趕緊訓斥著小男童,「祥兒乖!不要打攪爺爺!」年輕女子也連忙哄著懷中的小男童。

    聽到小男童的呼喚老者終於睜開了眼睛,兩道精芒從眼睛中急射出來。

    再看這老者時哪裡還有方纔的文弱之態,端的是儒雅幹練中透出股智珠掌握笑論萬物的氣勢,這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經歷過無數險惡戰陣才能練就出來的。

    這位老者可不是碌碌無名之輩乃是大名鼎鼎的大明軍師——劉伯溫。大廳內站著的老婦人是劉伯溫的妻子,年青的夫妻是劉伯溫的兒子劉志平及兒媳劉黃氏。

    小男童的名字叫劉祥,是劉伯溫唯一的孫兒,小傢伙上個月剛滿四歲是劉家全家上下的心肝寶貝肉。

    「祥兒!乖,爺爺抱!」劉伯溫慈祥的看著小劉祥,挪開了身前的古箏,把小劉祥從兒媳手中輕輕接了過來。

    小傢伙到了爺爺的懷裡就不安分的爬到劉伯溫的膝蓋上,兩隻胖胖的小手,開始極不老實的將劉伯溫下頜的灰白色鬍鬚用手指捲了又捲。劉伯溫緊緊的摟著小劉祥,將鬍子順勢在小劉翔的小臉上摩擦了幾下。引得小傢伙咯咯的笑個不停。

    「祥兒!爺爺送你個小禮物!」劉伯溫從自己脖領處掏出塊只有半截的草綠色翡翠牌,掛到了小劉祥的脖子上。上面刻有「傲龍訣」三個古篆小字的。說來也怪,翡翠牌剛戴到小劉祥的身上,就發出淡淡的白光。

    白光很柔和的緩緩將小劉祥的整個身子全部包裹住。整個大廳裡的人全被眼前的異象所吸引了,只有小劉祥還不知所覺的,在那裡翻來覆去的玩弄著那只有半截的翡翠牌。在白色的光芒中翡翠牌上「傲龍訣」三個字是那麼的明顯。

    「父親!這是?……」劉志平滿臉疑惑用帶有徵詢意味的眼神望著劉伯溫。

    「哈哈哈~~~~」劉伯溫捋了捋被弄卷的鬍鬚,掐指一算後開心的說道:「你等不是修真之人,也難怪你等不知道這其中奧妙。這傲龍訣本是上古修真高人留下的法寶。想這傲龍訣到我劉基(劉伯溫本名劉基,字伯溫)的手上已有十餘載,始終參悟不透。你們看祥兒身上發出的淡淡白光,就是祥兒得到許可,參悟「傲龍訣」的憑證。沒想到啊!沒想到!原來參悟這傲龍訣竟需童子元陽之身。恩~~看樣子祥兒已經達到了融合期的中層境界。老夫這苦修所年也才不過達到小乘下層境界。祥兒天資聰穎根骨上乘,他日必成大器。我劉家斷不絕後矣!~~」

    修真者的修為境界共分為九種,計有:皈依、融合、小乘、元嬰、出竅、灌頂、合體、渡劫、大乘。每種都有上中下層之別。小劉祥剛接觸翡翠牌就已經獲得融合期的中層境界,天資根骨確實值得劉伯溫驕傲。

    「喀啦~~」窗外極不應景的又響起一道炸雷,打斷了劉伯溫的話語。

    「老爺!剛才外面可是來了什麼人嗎?」劉夫人看了看窗外還處在疾風驟雨的天空和竹林不安的看了看劉伯溫,多年的相濡以沫使劉夫人從劉伯溫的談笑中讀出了即將來到的危機。

    「唉~~~~~」劉伯溫知道自己心裡有心事還是被老婆看了出來,不由深深的歎了口氣。

    將懷抱中的小劉祥重又交到了兒媳手裡,劉伯溫接著道:「朱元璋動手了!就在兩刻鐘以前朱元璋命人火燒了功臣樓,那麼多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全都葬身火海……人說,始皇暴虐,可是他並未殺過一個功臣,扶蘇、蒙恬乃秦二世所殺,李斯乃趙高所殺也。人說,劉邦只能同患難不能同甘苦。然只殺黥布、陳郗兩反臣,韓信乃呂氏所殺。人說,李世民無情,為爭帝位不惜弒殺兄弟,但他能善待功臣,即使是追隨兄弟的反臣他也一一放過。只有朱元璋殺起功臣來毫不手軟,他比商紂王還商紂王,比秦始皇還秦始皇。古今三百多個皇帝中,朱元璋是最暴戾的一個!剛才屋外來的是大內派來取我性命的內庭殺手,他們剛才在屋外觸動了五行乾坤大陣被五行牽引之法憑空引到了百里之外,但是不出數日必定又會前來索我性命。」

    聽到劉伯溫這麼一說,「老爺!」「父親!」「公公!」之聲紛紛響起表達著各自主人內心的忐忑不安。劉伯溫伸手阻止了想講話的眾人,臉上強擠出一絲笑容:「無妨!無妨!我劉伯溫壽元將盡已時日無多,你等也不必為此太過悲切,都休息去吧!」說完劉伯溫重又閉上雙目不再言語。

    女人們開始低聲抽泣起來,劉志平雙手緊緊的握了握父親的右手眼中淚花翻滾。劉伯溫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一串淚珠沿著緊閉的雙眼滑落,劉伯溫再次伸出一隻手揮了揮示意親人們離去。劉志平攙扶著自己的母親,身後跟著懷抱小劉翔的妻子幾個人一步三回頭依依不捨的離去。竹樓大廳內再次恢復了以往的寧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