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傲龍訣

第一卷 第三章 前朝軍師諸葛亮 後朝軍師劉伯溫 文 / 執筆東閣

    第三章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豎日清晨,竹樓大廳內聚集了劉家所有人。劉夫人及劉志平夫妻全都目瞪口呆的看著劉伯溫。這還是數個時辰前見過的劉伯溫嗎?這還是那個威名赫赫世間皆知的大明軍師嗎?坐在椅子上的,只是一個已到遲暮之年的老者——劉伯溫佝僂著背,額有灰塵。滿頭鬚髮皆白,眼中再也透不出昨夜那種犀利的精光,彷彿一夜之間就蒼老了數十歲一般。

    「都坐下來吧!我有話說。」劉伯溫的話語中透著虛弱和疲憊。

    「老爺!朱元璋要是再派人來對付你該怎麼辦啊!」劉夫人剛坐下來就焦急的開口詢問,這相伴數十載的夫君對於劉夫人來說就是一切。

    「父親!這翡翠牌如此貴重,祥兒年幼頑劣還請父親收回吧!」劉志平看出翡翠牌來歷不凡,表面上說唯恐小劉祥弄壞了父親的寶物。其實是擔心大敵前來父親少了一樣護身的法寶。

    劉伯溫吃力的抬起手來阻止眾人的繼續詢問,微微咳漱一聲頓了一頓調整下氣息。

    小劉祥被母親抱在懷裡。兩隻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鬚髮皆白的劉伯溫,奶聲奶氣的對著劉黃氏說道:「娘親!爺爺的鬍子和頭髮變好白哦!真好看!」劉黃氏聽罷雙手緊了緊懷中的小劉祥,眼中兩滴淚珠滾落下來。

    「想我劉伯溫年少時蒙恩師——「蓬萊山九天靈光洞白石上人」慈悲,收入門牆修習成仙煉氣之法。可惜年少輕狂,悔不該不聽恩師告誡,私洩天機才遭今日報應。我已算出壽元今日將絕,你等不必為我悲傷!等我死後速速搬離此地改名易姓,我劉氏子孫再不可入朝為官。切記!切記!」說完劉伯溫對著小劉祥伸出雙手示意要抱。

    劉黃氏趕緊站起來將懷中的小劉祥送入公公手中。

    劉伯溫將小劉祥輕輕放在腿上坐好。一手摟著小劉祥一手輕撫小劉祥胸前的翡翠牌:「十三年前老夫帶兵路過諸葛武候墓地。唉~~~~~~那時太心高氣傲!心想世人皆說諸葛亮機智無敵笑論世事,自覺不過是世人迷信。唯有我劉伯溫行軍佈陣百倍強勝於他,我糊塗啊!竟然命令軍士刨掘諸葛武候墓穴。誰知道剛鋤下尺許就掘出塊石碑,上書: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我知道是你!你知道是誰?」

    歎了歎,劉伯溫疼愛的摸了摸小劉祥的頭接著道:「眾人皆認為諸葛亮只是個凡夫俗子,不曉得諸葛武候也是修真求道之人。諸葛亮神機妙算實乃天人!竟能算出後朝軍師乃是劉某人!想我劉伯溫雖然精通紫微斗數,文王八卦,寫燒餅歌畫論推背圖。可我算不出後朝軍師是為何人!諸葛武候吾不如也!唉~~~」長歎聲中帶出的滿是英雄落魄,雄心壯志未酬的不甘和悲涼。

    「老夫在石碑下發現了此翡翠牌,花費了十三載時間癡心鑽研。十三載啊!竟然參不透牌內玄機。劉伯溫啊!劉伯溫!枉稱大明軍師智謀之士啊!」兩滴老淚順著劉伯溫臉頰滑落。「爺爺!爺爺不哭!不哭!」小劉祥乖巧的用粉嫩嫩的小手輕輕拭去劉伯溫的淚水。

    看著孫兒劉伯溫不禁破涕為笑:「祥兒!爺爺書房裡那些要你背熟的書你都背熟了嗎?」

    「爺爺!祥兒很乖!祥兒都背熟了。可是祥兒不明白那些書的意思!」小劉祥撲閃著一對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著鬚髮皆白的祖父。

    「背一遍給爺爺聽聽。」劉伯溫看著小劉祥一臉的慈祥。

    「祥兒,快背給爺爺聽!」劉黃氏笑看著自己的孩子滿臉的期盼和鼓勵之色。

    「哦!那我背。經云:窮則變,變則通也。動者,生吉凶也。動何能生吉凶……」小劉祥當下將熟記於心的書籍背了一遍。

    看著小劉祥把書背得分毫不差,劉伯溫老懷大慰,滿是笑容的眼裡閃爍著淚花,那是將遺憾和夢想有所寄托的希望。

    看著劉伯溫在含笑點頭,小劉祥小眼珠子轉了轉,一拉劉伯溫衣袖撒嬌道:「爺爺!祥兒很乖。再跟祥兒講點山海經裡妖怪的故事吧!要不講講三國裡面英雄打壞蛋的故事吧!」小傢伙滿臉期盼的看著劉伯溫。

    「嗯?爺爺以前不是跟你講過好多遍了嗎?就不記得了。」劉伯溫點了點劉祥的小鼻頭滿臉的寵愛。

    「祥兒記得,祥兒記得。爺爺講過的東西翔兒都記得,不會忘記的。祥兒就是喜歡聽爺爺講這些故事。」小劉祥的小臉因為激動而越發顯得紅潤。

    「祥兒!你與修真有緣,爺爺這裡有個『納千』腰帶和件『聽濤戰甲』送予你。這是爺爺的師傅,蓬萊山九天靈光洞的白石上人所賜給爺爺的寶物。祥兒!腰帶內有爺爺師門修真之法訣,祥兒切勿弄丟了!」說完劉伯溫將一條形狀古樸,上有盤龍的腰帶,在劉祥腰上貼肉繫好。說來也怪,原本非常寬大的腰帶到了身材纖瘦的劉祥腰上,居然能自動變小。一會兒工夫腰帶就緊緊的繫在了劉祥腰際。

    劉伯溫右手掌上又捧出一顆藍色丹丸,只見這丹丸上藍色神光流動煞是好看。劉伯溫將丹丸朝劉祥身上一拍,那丸子剛接觸到劉祥身體就藍光大作,逼得人目不能直視。劉夫人和劉志平夫婦都扭頭逼光藍光。

    藍光中一件獅頭護肩,盔有盤龍,形狀威武的團身戰甲顯現。不一會,這戰甲居然浸入了劉祥體內。小劉祥什麼都不懂,依然流著口水啃著「傲龍訣」翡翠小牌。

    這「納千」腰帶本是修真界中極少見的儲物腰帶,名字由來取「須彌納大千」之意。這「聽濤戰甲」就更不得了,每日運用之時必有一次洪水法陣相助。

    別看劉伯溫相貌只有七旬,其實年齡早有數百歲。本是天資極高深受師尊白石上人喜愛,才傳得『納千』腰帶與『聽濤戰甲』這兩件寶物。可惜劉伯溫心性驕縱,跑入紅塵俗世取妻生子,並且洩露天機才會遭今日天譴之禍。

    「祥兒!現在乖乖的千萬不要動哦!爺爺一會馬上給你講故事!」劉伯溫將手掌蓋在了劉祥的天靈蓋上,利用「開頂傳功**」,將自己修煉數百年的真元全部催入劉祥體內。

    修真界中有這項「開頂傳功**」,能將一人修煉之功法真元傳輸到另一人體內,迅速提高受功法者的修為。由於此法對施法者非常危險,而承受者又只能承受一次。所以除非是本門師尊或長輩親人,修真界中很少有人願意這麼冒險來提高他人功力。

    劉伯溫逆行真元,將本身真元一點不剩的全部催入劉祥體內。老天保佑!施法成功。劉祥的修為也從融合期的中層境界,提升到了小乘下層境界。

    看著滿頭大汗的劉伯溫,小劉祥用小手輕輕將劉伯溫鬢角的汗珠拭去,一邊奶生奶氣的說道:「爺爺!纍纍!」

    看著稚子情深的小劉祥劉伯溫笑道:「哈哈哈!老夫今日實在很開心啊!劉祥吾孫不可將爺爺說過之話遺忘!」說完劉伯溫伸出手指對著小劉祥的眉心點了點,一道黃光從劉伯溫指間透出。小劉祥被這黃光射入眉心,頓時變得癡癡迷迷,大眼睛中的清澈靈活消失不見。

    看到小劉翔神智突然變得癡癡迷迷,兒媳劉黃氏發瘋般一把從劉伯溫手中奪過小劉翔,緊緊把他護在懷裡。劉黃氏接連退後幾步彷彿一靠近劉伯溫,劉伯溫就會又去傷害小劉翔一般。過了半晌不見劉伯溫有什麼動靜劉黃氏方才哆哆嗦嗦問道:「公公!這是為何?」

    「父親!」劉志平也看出小劉祥眼神中的不對。雖然心中心疼愛子,但是劉志平知道父親斷不會故意傷害劉祥,所以走上前兩步後就停住不動。

    看了自己妻子,兒子,媳婦各一眼,劉伯溫開口道:「夫人!你等與修真無緣,所以我沒將修真修煉法門告知你等。祥兒與修真有緣,他日大成之時羽化飛昇與你等分離,你等也勿須掛念。不過現在,伯溫難抗天劫懲罰。按朱元璋的性格,老夫死後他必然不會放過你們!劉伯溫死不足惜,但是祥兒年紀尚幼,吾又怎忍心見他遭受株連之禍呢?昨夜有上界仙家教吾此法可避此劫,吾照此法暫時封住祥兒泥宮,蒙蔽住他的靈台神智對他身體並無大礙。朱元璋見他瘋傻必不會再加害祥兒……」劉伯溫說到這裡彷彿很累不再說話,復又閉目端坐在竹椅上。

    「父親!那要等到何時翔兒才能恢復神智呢?」劉志平心繫兒子安危,惶惶然問出了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

    奇怪的是劉伯溫這次只是端坐在椅上沒有言語。

    「父親?父親?」劉志平又連呼了數聲,劉伯溫理都不理。不祥的陰影襲上劉志平的心頭,劉志平顫抖著伸出手指在劉伯溫的鼻下試了試,哪裡還有氣息!再摸身上時早已經冰冷,一代智者大明軍師劉伯溫走完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老爺!老爺慢走一步!帶妾身一起去吧!」劉夫人見劉伯溫已死悲憤的哭喊一句。說完起身奔出了竹樓,一頭撞在了漆黑的小鐵碑上,腦漿四溢頓時殞命。這婦人對愛情端的是堅貞深切,實現了與愛侶「生不同月同日誕,死要同月同日亡」的諾言。

    劉志平夫妻面對突來的巨變驚得目瞪口呆,過不多久竹樓內便響起了劉志平夫婦嗚嗚的哭泣之聲,間或夾雜著小劉祥癡傻的「啊啊!」聲。

    那個夜晚,望雲坡週遭的居民看到望雲坡燒起了沖天大火。

    待到第二日時,人們發現望雲坡上那座熟悉的竹樓遭了大火被燒了個精光。滿坡的龜背竹竹林也不知什麼原因全部枯萎焦黃。本是風景秀麗之地,一夜之間便變成個破敗之所。從此人們再也沒在此地見過劉家的人,周圍的居民也不再去那望雲坡上遊玩。時間一長,人們慢慢的將此地還居住過人之事逐漸淡忘了……

    時間如流水,彈指一揮間。十三年的時光就這麼匆匆流走。

    廣西賀州昭平縣城。

    一個挺拔的身影慢慢走在縣城的道路上。來人年紀約莫十六、七歲光景,面有泥污。不過仔細辨認後,讓人覺得他應該是個面容清秀俊俏的少年郎。少年郎本應該是寒窗苦讀求取功名的年紀,可惜他眉目間,始終給人感覺總帶著點什麼。那雙原本給人感覺應該是清澈明亮的眼睛裡,透出的竟是癡傻愚笨之態。唉~~~~可惜可惜!如此一個少年竟是一個瘋傻癡愚之人。

    癡傻少年穿著一件骯髒的長袍,長袍上滿是泥污,只能從領口處才能依稀辨別出應該是件鵝黃色的長袍。兩隻腳上只穿著一隻草鞋,另一隻腳光著,上面滿是泥污,鞋子早不知道掉到什麼地方去了。

    癡傻少年口裡不時發出嘻哈瘋笑聲,與之過路行人紛紛避到兩旁讓他通過。這到也好,癡傻少爺雖然腦袋時不時的東長西望不怎麼看路,但因行人的主動避讓倒也無甚大礙,不怕碰著別人跌倒。

    路邊拐角處幾個四,五歲的小童蹲在地上正弄著什麼。

    癡傻少年看到幾個幼童後不再瘋笑,踮著雙腳好奇的輕輕走了過來。一個幼童眼尖一眼正好看到了正輕輕走過來的癡傻少年,即刻嚇得大叫了起來:「瘋子來了!瘋子來了!瘋子要打人了,大家快跑啊!」其他幾個幼童聽得同伴的呼喊,相互對視一眼「轟」的一下全跑散了。

    見到幼童們跑散癡傻少年並不追趕,只是走到了幾個幼童剛剛蹲著的地方蹲下了身好奇的四處打量。這才發覺原來地上是個螞蟻洞。幾個孩童正在往洞裡注水。不少的螞蟻從洞內驚慌爬了出來。可惜洞口四周全被水圍住無法爬到其他地方求生,螞蟻們正急得團團亂轉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