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四章 準備 文 / 孫一凡3703

    曹操打點行囊入京為官,這一去沒多久就回來了,原因是曹操老捅婁子。他先是當了洛陽北部尉副縣級的公安局長,年輕人總想幹出點成績,,他一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懸掛在衙門左右。他立下禁令,誰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門大族,都用大棒責打。

    那時候,蹇碩當時皇跟前的大宦官有個叔父,是個出名的惡霸,依仗蹇碩的權勢在洛陽橫行不法,誰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裡帶刀亂鬧,觸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來頭多大,把他抓起來,用五色棒一陣痛打。那個惡霸經受不起,當場就死了。這件事轟動了整個洛陽。

    這下曹操名氣是有了,但得罪了權貴,沒法呆了。由他老爹曹嵩給他暗中疏通,被調到了頓丘為「令」相當於縣長,接著又當過「議郎、濟南相」等職,都不是因為得罪權貴就是不滿朝廷,於是,他就辭職回家了。

    這天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是個令人舒暢的日子。曹操帶著曹智正在離家不遠的山登高遠眺,曹操認為這樣可以培養一個人霸氣。曹智看著遠處倒是沒這種感覺,但能擺脫小翠這個小騷貨的糾纏,出來走走,看看青山綠水,他倒是很樂意。突然,有人從山下跌跌撞撞的衝來,朝著他倆大喊:「大公子,二公子『黃巾賊』造反了。」沖山來大喊的是曹操的跟班大黑。

    曹智從未見過黃巾賊,但是卻已幾次聽說過,今天登高遠眺時還聽曹操提起,自然知道黃巾賊意味著什麼,最近十幾天,黃巾賊在全國鬧的很利害。黃巾賊的凶殘和野蠻對曹操這種人來說,猶如是一群嗜血的野獸。

    曹智受到後世影視劇的熏陶,在他想來,所謂黃巾賊都是些好人,是些受盡壓迫的老百姓,可是怎麼說是人性喪盡的野獸。

    黃巾起義是一次典型的官逼民反!這幾年災荒不斷,莊家幾乎顆粒無收,朝廷卻加重了老百姓的「口賦」,從以前七歲才開始繳納改為剛出生就納賦。而且田稅也一畝增加了十錢。致使無數農戶傾家蕩產,處處餓殍遍地,人狗爭食。昏庸透頂的漢靈帝信任宦官,只知道吃喝玩樂。庫房裡的錢不夠用了,他們為了搜刮錢財,在西園開了一個挺特別的鋪子。有錢的人可以公開到這裡來買官職,買爵位。他們在鴻都門外張貼榜文,標出了買官的價格。買個郡太守定價二千萬,買個縣令定價四百萬;一時付不出錢的可以暫時賒欠,等他任以後加倍付款。這些花了錢買官的官吏,一任當然更加起勁地搜刮民脂民膏。東漢王朝的黑暗和**可算到了家了。朝廷的**,地主豪強的壓迫,苛捐雜稅,再加接二連三的天災,逼得老百姓沒法活下去了,紛紛起來反抗。

    巨鹿郡有弟兄三個,老大名叫張角,老二叫張寶,老三叫張梁。三個人都挺有本事,還樂意幫助老百姓。他們創立一個教門叫太平道,大約花了十年工夫,太平道傳遍了全國。各地的教徒發展到幾十萬人。張角他們把全國八個州,分為三十六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都推舉一個首領,由張角統一指揮,各自為戰。他們一接到張角的命令,同時起義。各地起義軍攻打郡縣,火燒官府,打開監獄,釋放囚犯,沒收官家的財物,開放糧倉,懲辦官吏、地主豪強。不到十天,全國都響應起來了。

    但仗一打開,火燒官府,搶劫豪強,沒收財物的事一做多,這群農民出身的起義軍,有些方的首領和部眾就開始有點控制不住了,展現出匪性。什麼堅持太平道教義,這部分起義軍就開始不受約束,燒殺搶掠,奸女樣樣都干了。作為地主階級的曹操,聽聞了這些消息後,自然把起義軍統統認為成凶殘、野蠻的嗜血野獸。

    不過畢竟曹智現在他身處曹操的地主階級一方,他不會天真地以為人家萬一打進城來,衝進他家會對自已這地主家的二公子手下留情。

    各地起義軍從四面八方向洛陽湧來,各郡縣的告急文像雪片一樣飛向京都洛陽。漢靈帝慌忙召集大臣,商量鎮壓措施。漢靈帝拜外戚何進為太將軍,同時派出大批人馬,由皇甫嵩、朱俊音jun、盧植率領,分兩路去鎮壓黃巾軍。但是,各地起義軍好像大河決了口子一樣,官府哪兒抵抗得了。大將軍何進不得不叫漢靈帝下了一道詔,吩咐各州郡自己招募人馬,對付黃巾軍。這麼一來,各地的宗室貴族、州郡長官、地主豪強,都藉著打黃巾軍的名義,趁機搶奪地盤,擴張勢力,把整個國家鬧得四分五裂。

    **出了名的漢靈帝這次做了一件對曹操一生極其重要的事,吩咐各州郡自己招募人馬,對付黃巾軍外。曹操也被皇封為騎都尉,被派到皇甫嵩麾下到穎川治所在今河南禹縣一帶鎮壓起義。曹操帶夏侯惇、曹仁赴任去了。

    曹操在家的日子就和曹智一起讀,練武。這也是曹智求之不得的,在這個時代要安身立命這些是必備的。其實以前的曹智文武都行,現代的曹傑只是佔據了曹智身體,沒繼承曹智的思想,所以對於現在這個曹智來說是一片空白,就像一張白紙,是麼都要從新開始。

    曹智跟曹操學了不少,曹操不在家時他就向曹仁、曹洪、夏侯淵、等人學習。對於曹智來說要學的東西太多了,首先是穿衣戴帽,接人待物,禮儀規範。

    再者是騎馬射箭,這騎馬是古代的必備交通工具。前段日子也騎過一兩回,又是緊張,又是慌亂的,把兩腿內側都磨破了。這可是不學不行的,關鍵要多練,熟能生巧。

    這射箭、武藝曹智很喜歡,小時候看完武打片,纏著父母瞎鬧著要去少林寺學武。但正親身體驗了才知道「苦」再說這學武也是急不來的事。曹智就加入一些警校時學的擒拿格鬥術和一些現代體能訓練方法,只有練強壯了身體,練武才事半功倍比如跑步、俯臥撐等等。曹智在練那些擒拿格鬥術時看得夏侯淵他們一愣一愣的,他們當然沒見過這種武功,也覺得挺新奇。

    對於曹智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鎧甲,兵器。這時代屬冷兵器時代,為了提高殺傷力,都喜歡用重兵器。曹智剛開始拿在手都頗費力,更別說揮舞著殺敵了,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曹智還是利用現代見聞去鐵匠鋪,畫了好幾張紙,才讓鐵匠弄明白,打造了一把類似波斯彎刀的長刀,還打造了一把類似的圓月彎刀的短刀,這兩種刀都有刀背薄,重量輕,刃鋒利的特點。特別是短刀短小、比匕首長點,容易隨身攜帶。但只能作防身之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長兵器曹智挺喜歡槍,不過這時的槍和現代的槍有所不同,它是一種刺擊兵器,和矛相似,據說黃帝時期就有了。當時槍刃銳長,還沒有脫離矛的形式,曹智把槍頭改進為短而尖的形式,比矛更加鋒利。

    穿的就更麻煩了,厚鎧甲,要三個人幫忙才能穿戴好了一套的盔甲,再加兵器最少也得有一百多斤,走路都不輕鬆。沒辦法,為了將來,只能適應。

    還有就是文字、文章,古代的繁體和現代的簡體還是有很多區別的,有些還能看懂或猜出意思,還有些就實在看不懂了。這文章就更難了,曹智從小學開始學唐詩宋詞,中學教文言文,也算是有基礎的,但來到這個時代,才知道,以前學的只是鳳毛麟角。

    在曹家解決這些困難也容易,這莊園裡人才不少,曹智虛心求教之下都肯教曹智。雖說有些問題問的很膚淺,但好在他們都知道曹智的腦袋受過傷,記不得以前的事了,也就沒有人覺得奇怪。總的來說,這三年曹智學得不錯,也能適應古代的生活了。

    三年轉瞬即逝,三年裡曹操官倒是越做越大,但對這**的朝廷是越來越失望。

    靈帝中平四年,曹操因平叛有功又被陞遷至禁軍典軍校尉。赴京任之前回了趟老家,曹智一來仰慕歷史的東都洛陽已久,很想去看看。二來也知道「黃巾起義」已經發生,那就離天下大亂也不遠了,還是跟在曹操身邊比較安全。就要求和曹操一同赴京看望老爹,曹操也想帶幾個自己人好辦事。以曹操現在的官職有權可以任命自己的屬官和攜帶自己的親兵了,所以也就同意了。曹智和夏侯惇被任為碑將,夏侯淵為司馬。

    他們準備妥當,曹智把曹安也帶了,帶著百十來親兵了去洛陽的路。當然,曹智沒帶大小翠。這小丫頭氣死了,臨行時都不來送曹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