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九章 天生他才,必有用 文 / 孫一凡3703

    曹智逃出堂屋,轉入一條夾道,正要回後屋時。

    "明公,明公。"

    禰衡高叫著追了來。

    "明公回來了。"禰衡晃著大腦袋說。

    "啊!這幾天你沒招惹誰?"曹智邊說邊拉過禰衡,並肩而行。

    "那能,那是我……"

    "好,好,沒事就好。"曹智看禰衡吹鬍子瞪眼的又要急了,趕緊打斷他。

    禰衡那張大餅臉順間由陰轉晴,迷開眼笑的說:"恭喜明公,賀喜明公。"

    "啊!喜從何來?"

    "明公即將出任揚州都尉,實乃一喜。"說著禰衡放出興奮一屁。

    "什麼?我都沒答應陳使君,怎已有……"曹智一臉莫明,就算這禰衡消息靈通,知道昨晚陳溫邀他在揚州為官,也沒那麼厲害,曹智都不知道陳溫準備委以他何官職,他禰衡又怎麼知道的。

    禰衡看著一臉芒然的曹智,興奮地道:"一早,州府的鄧別駕已來過,你和太爺正聊天,沒敢打擾,我接待了一下,鄧別駕把昨晚的事都跟我說了,而且暗示弊人,明公以前在京城的官職就不低,來揚州也不能委屈了明公,最少也要委以明公都尉一職。"

    "這陳溫還挺急啊?我還沒答應他呢!"

    "明公啊!機不折失,失不再來啊!明公……"禰衡急道。

    "嘿嘿……我都沒急呢?你急什麼?走,房談……"說著曹智拉起禰衡向房而去。

    別院雖說不大,但也備有房,平時也都是曹智在用。

    禰衡一進房,急不可奈就要開口,曹智伸手摁他坐下,道:"以漢朝官制,一個州府可設幾名都尉?"

    禰衡被問的愣了愣,調整坐姿道:"州府可設一名到兩名都尉,"

    "喔!那就好,也免得和棗都尉傷了和氣。"曹智落有所思道。

    "明公說的可是陳溫二女婿?"

    "對,你一個早的收穫不少嗎?"

    "嘿嘿,那裡……不過聽鄧別駕透露,這棗砥為人雖說老實,但卻不是統兵之才,現在名意由他出任揚州都尉,但他也就走個過程,聽說他對統兵打仗沒什麼興趣,陳溫著實擔心一但有戰事,他的兵派不用場。"禰衡興奮的侃侃而談,也不忘極積釋放毒氣。

    "喔!他連這都對你說了。"曹智邊說邊站起,打開了窗戶。

    曹智明白鄧艾那是讓禰衡做傳話筒,有些話他直接告訴曹智,難免會尷尬,不如有通過曹智身邊人傳送,來得更好。這套倒是曹嵩剛傳授過他,沒想到這麼快就領教了,看來還得用這招把消息遞回去。

    "關東聯軍總不是我要去的地方",曹智幽幽而道。

    "對,明公明見,我也不喜歡袁紹那幫人,一個個要多拽就多拽。"禰衡憤憤而談。

    曹智心想這世還有比你更拽的人,你禰衡敢認天下第二拽人,就沒人敢認第二。曹智估計現在"關東聯軍"的各路諸侯裡得罪過禰大狂人的不在少數,所以他才對他們那麼感冒。

    "你明天去回訪一下鄧艾……"曹智輕敲桌面慢慢道。

    "阿!,明公要我帶什麼信嗎?"禰衡這小子倒是滿拎得清的。

    曹智看著一臉期盼的禰衡,淡淡的道:"遞個信給他,說我願意留下,為陳使君,為揚州人民進份綿力。"

    "太好了,明公明志啊!我就知道明公會有此善斷。"一臉興奮的禰衡說著就要告辭給鄧艾回信去,讓曹智給攔下了,明確告訴他必須明天下午去,去早了不顯得掉價了嗎?

    這也是早從曹嵩那學來的,這道理和現代明星的「遲到」是一個道理,越是把別人的興致吊高,才能體現出檔次。

    曹智拖著禰衡瞭解現行的官吏體制,這方面曹智只知道個大概,不像禰衡這種表面把高官厚祿看得一文不值的"清流"人士,卻對官吏體制瞭解的詳之又詳,這就是中國人的特色,嘴巴越說看不的東西,其實心裡頭那個想啊!

    禰衡總算碰他的強項了,頭頭是道的說著,曹智挑重要的做著記錄。

    曹智到現在用毛筆都不那麼順手,寫的很慢。

    禰衡時不時的要等曹智寫完這句,才能說下句,有些詞還不達意,禰衡時不時的提出更正。禰衡就納悶了,他這位「明公」文采豐富,時不時會冒出些他聽不懂的詞,細想一下才覺得妙不可言,但這字怎麼寫成這樣。

    曹智來到古代這些年在武事下的功夫遠遠要比在文事下的功夫多,這也跟曹家氛圍相關,曹府下,曹智周圍曹操、夏侯淵、夏侯惇、張邈等那個不是成天舞槍弄棒的,重武輕文的直接後果是,曹智到現在有些字還保持簡體風格,也就造成了禰衡的困惑。

    曹智寫的累,禰衡瞧著更累,到後來,禰衡乾脆拿過筆墨,親自超刀。

    翻過一張,禰衡正要繼續奮筆輯,突然看著紙已有的幾字,手停在了半空中,細看起那幾個字來。

    曹智在房裡悠哉的來回慢跺著步,聽禰衡闡訴到地方官吏體制時,禰衡突然停了下來。

    曹智停下跺步,走到禰衡身側,

    "怎麼了,看什麼呢?"

    "明公,這張方術是你寫的?"

    曹智伸頭往紙看,一硝二磺三木炭,"喔!"原來是他前幾日閒來無事寫下的火藥配方。這是他依據小時候看的地雷戰裡的片斷,回憶寫下的火藥製作的比例。拿著這個配方也和夏侯淵他們討論過,但都無果,夏侯淵他們更本不懂方術,更別說尋找這些材料來自己配製了,無奈之下,後來也只好不了了之。

    在現在的軍中倒是有些火藥,但那只是能用來傳遞信號的,連隻雞都炸不死,並且數量有限。要想得到開石炸人的火藥,那就必須配置出黑火藥,那樣才具有殺傷力。即使沒有雷管,但只要火藥純度高,填壓密集,也是能產生爆炸的效果。

    宋朝以前,火藥的配方被稱之為方術,是不為主流學說所接受的,因為方術通常指一些所為長生不老仙丹的製作方法。火藥的發明是在煉製一些丹藥的過程中無意發現的,因為和方術掛鉤,所以在火藥發明的初期,也就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在漢朝更是不為「清流」人士所接受,他們認為這些方術禍國殃民。東漢時期有好幾位皇帝寵信道士、仙家,結果亂吃那些仙丹,最後盡一命嗚呼,所以在東漢末年的學術主流隊伍「清流」人士是沒人去研究方術的,甚至連讀一讀這方面的都被視為判經離道。這禰衡怎麼可能知道這個。

    "怎麼你懂這個?"曹智好奇的問。

    「不是我自誇,現今天下能比我看看得多沒幾人,撲!」伴隨著一個響屁,禰衡又要抖起來了。

    曹智趕緊「喻」的勒住他,否則這房就不能待人了。

    「行,行,你到底懂不懂?」

    受曹智一擊,禰衡漲紅著臉,挺了挺細長的脖子,叫道:「我哪會不懂,這段方術我在《黃帝九鼎神丹經訣》讀到過,只是……只是略有不同罷了。」

    「怎麼不同?」曹智也來了興趣,曹智才不管禰衡有沒有判經離道。

    禰衡斜睨了一眼曹智,看他挺認真,不像在調侃他,正了正身子,正色道:「《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提到過一段方術,講的是將石膽、硝石、木炭一起煉製時會炸開丹爐,提醒後人不可把這幾種物體混合煉製。」

    「那就是說只有一種成分和我的配方有出入,石膽有可能就是硫磺。」曹智旁若無人的自言自語著。

    「你見過這種叫石膽的東西嗎?在那裡能找到?」曹智突然發問,把禰衡下了一大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