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二十七章 擴充兵馬 文 / 孫一凡3703

.    許褚拔了彎刀在手,冷冷地指著一排排靈位道:「饒你這廝性命不難,你只須讓我這許多兄弟點頭應允。」說罷手起刀落,一點清風過處,鄭寶一顆人頭落地,滿腔的鮮血沖天,許褚又讓在旁站立聽命的兩個刀斧手,上前挖出人心,就於那靈棚下祭食了。

    聯合軍中的陣亡之人,多是濡須塢的**和各處響馬,他們父兄子弟,設靈之時哭聲震天,有妻子哭丈夫的,有老娘哭兒子的,也有那兄弟哭手足的,暮色下一片淒慘之聲。

    眾人在一片悠悠鳴動的哨子聲中,焚化發送了靈位,當夜就在蕩子裡宿了營。雖說叫宿營,其實都沒閒著,處理完鄭寶後,全體軍士稍作休息,曹智又命令兵士對蘆葦蕩進行了全面搜索,至戰鬥開始到結束,其實並沒有完全殺滅敵軍,那些自一開始就到處亂竄的,頭腦活絡的都躲了起來,真正殺滅的也就是中軍的精銳部隊。

    這蘆葦蕩外四處是水,這些躲藏之人逃是逃不掉的。但還是必須要把他們招出來,曹智他們興許還要在濡須塢待上幾日,不把這些人找出來,曹智等人睡覺都是不安穩的。如果趁他們熟睡之時來個偷營什麼的,曹智就得不償失了,再則就是對蔣欽等濡須塢水賊家屬,也會造成安全隱患。

    在祭殺了鄭寶之後,一隊隊聯合軍兵士邊啃著乾糧邊展開了搜索,搜索的隊伍還被付以勸降的職責。

    "巢湖的弟兄和廩君蠻的弟兄聽了,都出來吧!我們憂待俘虜!"

    "藏在蘆葦蕩的兄弟們聽好了,我們曹都尉不殺俘虜,原意留下的還可投軍,我們曹都尉出了名的禮賢下士"

    勸降的效果是明顯的,首先從蘆葦蕩走出來的是那些廩君蠻,他們大部分本就是流民、俘虜或是些老弱病殘,他們只要保住命,有飯吃就行了,跟誰都是一樣的。

    當然,忠心的、頑固的、冥頑不靈的總是有的,在夜幕下的搜索進程中還是發生了些零星的戰鬥。曹智的兵士之間有哨聲傳遞信息,這頭發生了戰鬥,哨聲一響,左右的部隊相互一夾擊。無論是鄭寶的水軍,還是務傑的廩君蠻都對這片蘆葦蕩不夠熟悉,不要說在夜晚對曹智的部隊進行反撲了,就是安安穩穩的走路都很困難,到處是沼澤、水溝,在這漆黑冰冷的夜晚,沒有船隻、竹排作為交通工具,在這蘆葦蕩裡寸步難行。所以那些試圖頑抗到底的敵軍士兵,很快就在這蘆葦蕩中一一被斬殺殆盡。

    搜索行動在午夜結束,雖未能對蘆葦蕩全部清洗一遍,因為這蘆葦蕩太大了,但各處交通要道、潛灘及其蔣欽等家屬聚集區都安排了兵士值守,剩下的些許敵兵也構不成多大威脅。

    轉天接到李虎的先頭部隊,同時,也在這天清晨,忍饑挨凍了一夜的逃竄敵軍士兵,好多都受不了,自己走了出來,接受投降。

    曹智也言而有信,不殺一個俘虜,無論是自己投降的,還是被俘獲的一律不准打罵。集中看管後,先給他們來頓熱的食物添胞肚子。

    這會兒,曹智才徹底瞭解到圍困皖城的鄭寶和江夏蠻早已真正陷入一場危機中。以鄭寶的水軍和務傑的蠻軍身上的口糧儲備情況看,他們是到了彈盡糧絕的境地,有些蠻軍的士兵更是早已斷了糧,已經兩天沒吃上飯了。怪不得,鄭寶要這麼急撤兵了,他的巢湖水軍不像務傑的蠻軍皮厚命賤,是受不了這挨餓的滋味。

    曹智在瞭解了他們離開皖城時的戰況後,還是以照慣例對這些俘兵進行了一番開導、誘降,那些降兵大都願意留下來,請求曹智收留他們。經過一番調查瞭解,曹智知道這些人大都是窮苦家庭出身,從軍不是為謀生餬口就是被迫抓來的。故而曹智傳令:「願意留下來的可以留下,但必須遵守軍紀法規,刻苦操練習武;願意走的,送給銀兩、銅錢,解甲歸田。」

    當然,這其中一部分人是老弱殘兵,有些根本打不了仗。被俘的廩君蠻中這種情況最為嚴重,蠻軍當初為了虛張聲勢,是個人就被充入部隊,小孩、婦女、老人比比皆是,雖說在皖城撤退時已經捨棄了一部分,但現在所留的為數還少。

    這些人不能跟著軍團到處征戰,會嚴重拖累軍隊的行軍速度,現在只能先找地方安置他們。曹智現在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地盤可以安置他們,但這濡須塢是個好地方,曹智也不想打完仗就放棄了對這塊區域的控制,可以把這些老弱殘兵先安置在這,和蔣欽等家屬共同生活在這,這片蘆葦蕩這麼大,多裝下這些人應該不成問題,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糧草,在這裡繁衍生息都可以。

    這樣即可繼續霸佔著這塊區域,又可給這些人找個安身之所,最起碼可為巢湖起到個前哨的作用,巢湖現在可是也已在曹智的控制之下了。

    原意留下加入曹智部隊,根據所長,馬上被分配到各個編隊,曹智在這方面已非常有經驗,他把原先成伙結隊的這些人分拆開來。哥哥在甲隊,弟弟就被分配到已隊,這樣第一是為了便於管理,第二也是為了人心的控制。一個部隊要團結,就要防止他們搞小集體,拉幫結派。

    曹智經此一役在兵員,武器裝備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補充,原先還沒有趁手兵刃和鎧甲的濡須塢水賊、響馬也被分配到了不錯的武器裝備。當然這只是臨時行為,曹智答應回到皖城後會發放給他們統一的服飾鎧甲,也會有更好的兵刃給他們選擇。

    那些前來助戰的水賊和各路響馬,都在戰場上的死人堆裡剝取了許多財帛,有的人得著錢物,就辭別了自行回有不少野心大的響馬水寇,不把生死當做一回事情,只想趁著戰亂接著發財,便投奔到曹智軍中充為兵士。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