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八十章 濮陽巨響 文 / 孫一凡3703

.    喬霜偷眼望喬瑩時,喬瑩到沒如預期那樣笑話她,只是笑嘻嘻地注視著喬霜,過了一會兒才道:「妹妹,不如這樣等到了皖城,在宜春發生的事,特別是你和曹智這段千萬別在父親面前提起,一切聽我的。」

    喬霜正求之不得姐姐這麼說,跟著喬瑩的吩咐,頭點的像小雞啄米,「嗯,恩!」

    喬瑩一撂車窗上的圍布,向前看了一眼,行在她們車前的那輛馬車,那是李儒的車駕。

    喬瑩隨著車轱聲暗下計議,並吶吶自語道:「你不是要巢湖嗎?我就助你這一臂之力,希望你也能知進知退,千萬不要有了不該有的心。」

    #######儘管還是寒意未退的季節,但在丹陽郡治所在的宛陵縣,一大清早就開了城門,宛陵縣城裡頭就漸漸熱鬧了起來。開店的早早下了門板,升起布帆開始做生意,婦人們挎上了籃子和趕早進城的菜販們討價還價,打零工的一大早就站在了郡府周圍的幾條大街前的數家酒樓飯莊門口,眼巴巴地盼望著僱主,而縣衙大門也是早早地就開了,處理公務、亭長入見、百姓告狀、徵納秋糧……林林總總亦是有條不紊。

    曹智對著丹陽治所可說是舊地重遊,一年前,入城的城樓上,他曾進意氣奮發過,剛才縱馬踏進城門時依然感觸良多。現在看到自己闊別一年多的舊地一派欣欣向榮之境,更是感慨。

    曹智招過來迎接他的目前郡府最高官員丹陽相——禰衡,誇讚他這一年多來丹陽民生工作做得不錯,曹智在進入丹陽地界後,經過數縣,看到的情況都不錯,最起碼比他想像中的要好得多。他一直以為通過周昕那幾年的盤剝、壓搾,及其戰亂影響,丹陽民生、經濟、生產都會有一個低谷,沒想到他才離開一年多,丹陽被治理的倒是井井有條。

    禰衡雖說狂妄,但行事還算光明磊落,人家追求的是氣節,特別是在隨行的一眾丹陽官員面前。禰衡告訴曹智,主張農事,發展商貿都是鄧艾的主意,他不敢居功。

    曹智點著頭對禰衡的誠實表示讚賞,禰衡一直作為曹智西營的官員駐紮在丹陽,丹陽被攻下後他就沒離開過,他認為這丹陽太守一職還有人比他的明公(別人都叫主公,他就喜歡叫明公,那樣顯得比別人有文化)。後來鄧艾來了,看架勢這鄧艾也不想走了,他更不能走了,他要為曹智看好這份家當。照道理他是曹智的部下,仗打完了,就應該回到歷陽州府述職,但他就不走,非得在丹陽頂著鄧艾,陳溫也默認他的一些不當行為。

    陳溫最喜歡分化屬下,讓他們去鬥來鬥去。甚至很來表舉禰衡為丹陽相都是基於權利的平衡為出發點。而禰衡很好的行使了他對曹智的忠誠,在鄧艾大力促進農耕時,禰衡就拉攏、威逼利誘丹陽各階官員,為曹智順利出任丹陽太守,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而鄧艾卻意外的為曹智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基礎,這是曹智沒想到的,也是鄧艾沒想到的,所以在他第一時間聽說陳溫要表舉曹智為丹陽太守時,他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趕回了歷陽。

    這也是現在禰衡作為丹陽第一官員來迎接曹智的原因,鄧艾一走,曹智一來,禰衡很是開心,丹陽從這一刻起才真正成為他明公——曹智的私有財產。

    曹智卻有不同的想法,在宛陵城的街道上他看到的是蓬勃繁榮的景象,擁有一塊屬地,不只是霸佔,治理也相當重要。他暗自欽佩鄧艾的治理才能,同時也悲歎鄧艾和他的敵對。曹智試想著如果能有這樣的人才輔佐他,那該有多好。

    當然,未來的風雲變化誰也預料不到,現在曹智要做的就是快速接受丹陽政權,理所應當的成為丹陽太守。

    當曹智踏進丹陽郡府的大門時,傳來的第一個好消息就是曹操在濮陽大敗黑山軍,這使曹智暫時忘卻了與妻子何靜湘的不和諧,和未有鄧艾這般的治世能臣,投入到無比的喜悅當中。

    雖說曹操打敗濮陽黑山軍是在曹智的預料當中的事,但眼看著自己在古代的唯一依靠已正式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欣喜之情還是難以抑制。

    入住丹陽郡府的當晚,在草草飲宴過禰衡和丹陽各階官員為曹智舉行的歡迎宴後,曹智就在以前是周昕,現在是他的書房裡向他的第一任丹陽郡領導班子成員,通報了曹操濮陽大捷戰報。

    曹智迫不及待的讓禰衡宣讀他大哥曹操的來信,從中挑選戰鬥中重要的場景與大家分享。

    在禰衡深情並茂的朗讀下,一副驚心動魄的戰鬥場景展現在眾人面前。

    濮陽北依黃河古道,東臨新溝河,白繞的黑山軍號稱十萬,實際也就五六萬人,其中還夾帶著大量非戰鬥人員。現在已將濮陽四面包圍,兵力主要集中在西面和南面,而東面和北面相對兵力較少,因為濮陽的東北面是河流,這對守城者來說是天然屏障,對攻城者來說,如果沒有強大的水軍,那河流就是天然的防線。

    樂進及時出色的完成了前期偵查任務,所以曹操在未到達濮陽時,曹操在荀彧幫助下對作戰方案已有充分計劃。這時曹操正率部度過黃河,沿著河的南岸向濮陽東北方悄悄運動。

    在第二日的朝陽剛剛升起時,隨著一聲巨響,震醒了迷迷糊糊的白繞副將雷公,他的部隊駐紮在濮陽城郊新溝河的一處廢棄磚窯附近,他初醒時還以為剛才的巨響是自己的打鼾聲,他從來沒聽過自己的打鼾聲,據說像打雷那麼響,所以江湖人送他外號雷公。但當第二次,第三次巨響響起時,他才意識到不對。

    當雷公從一名女弟子的**上翻身下「*」,睜著滿是眼屎牛眼,著急慌忙的摸著衣服,準備披掛上陣時,磚窯外已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