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四百七十一章 可能性 文 / 孫一凡3703

.    張紘點頭道:「周將軍所言甚是。那麼它的性質是大漢國開國以來一個特例中的特例,它既是一個獨立的郡,又分屬其他兩個大郡所共同轄制。說白一點,可不可以理解為這是個無主的地方,所以我認為我們應先去哪,以奪取巢湖為我們南渡的站!」

    待眾人聽的張紘把孫策事業的站定位為巢湖,而且意圖是要奪取,大家立時一片嘩然。這巢湖可以名譽上說是無主的地方,但對此地共同擁有權利的揚州兩大豪強廬江陸康和丹陽曹智是好惹的嗎?

    孫策摸著下巴,咀嚼完張紘的話,沉吟半響,俊臉一仰道:「願聞先生高見!」

    張紘很滿意眾人的反應,朝前兩步,一清嗓子道:「巢湖雖說分屬揚州最有實力的兩大豪強,聽說這兩郡分制的主意還是那個曹智想出來的。但正好給了我們充分的理由入主,將來上表朝廷時,也可以說是見巢湖無主、混亂,主公你為巢湖百姓之黎民百姓而入主巢湖,天下人又有什麼好說的。他陸康、曹智又有什麼好說的?」

    張紘這話說得看似有理,但也不能就說巢湖是無主之地。目前巢湖太守叫李虎,都尉是陸康的兒子陸俊,其他軍政官員也設置齊全,怎麼能說是無主之地呢?

    久未開口的吳景馬上提出質疑,"張紘先生此言不對!據吳某所知,巢湖雖小,但官員配置齊全,太守有原江夏板楯蠻領李虎擔任,軍務由陸康之子陸俊掌控,且小小巢湖駐軍有七八千兵馬,又依仗巢湖水系龐雜,而固若金湯。張紘先生怎會認為巢湖是無主之地?"

    張紘聞言一笑,轉問吳景:"將軍說的很對,巢湖依仗水系龐雜,對陸康、曹智之流是塊寶地,對我們一樣是個大大的好去處,但它有太守,有都尉。那麼我想請問將軍,這些人的官職可是朝廷欽封,陸康、曹智共執巢湖又有沒有朝廷的認可?"

    "這"吳景一時被問的啞口無言。

    陸康和曹智共執巢湖之事,在長江兩岸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直到現在還有好些有識之士津津樂道此事,對這創世紀的行政個例而爭論不休。但又有誰去注意過它的合法性,因為太沒有必要了。巢湖的這種體制,無論合不合法,現在都有廬江和丹陽左右兩個大郡幫其頂著,就算有人不認同,又能怎樣?但張紘好像就要從這一點上做文章。

    張紘見吳景沉吟著回答不出,他微微一笑後,掃視著眾人,不待吳景回答,繼續道:"據子綱所知,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界朝廷都不會允許像巢湖這樣有獨立的郡地,卻受其他兩郡轄制。這只是陸康和曹智之間的一種私人協定,也因為他們現在在江南、江東一帶很有實力,所以大家都認同巢湖這種不合理的存在。此前子綱也通過書信向長安的同窗詢問過巢湖之事,現在的長安無論是當今天子還是董卓、王允到現在的李、郭汜執政期內,從來沒有召或是承認過巢湖歸廬江和丹陽共製這種荒繆的說法。"

    吳景等人聽到這,不難理解張紘把孫策擴張方向定為巢湖是做足了功課的。張紘剛才繞了一大圈,無非是為出兵和將來入主巢湖找到了理論依據。

    吳景待張紘說完,略作思量,抬頭道:"好!就算我們出師巢湖找尋到了充分的理由,陸康、曹智之流豈肯坐視不理?"

    張紘明顯談話已漸入佳境,聞言,馬上回道:"吳將軍問的好,廬江陸康和丹陽曹智無疑是目前揚州之地實力最強悍的兩大豪強,特別是丹陽曹智,吳將軍想必已見實過他的實力和過人之處!"

    吳景聞言本已坐下,不由又彈立而起,老臉一紅的憤聲道:"是!吳景是被那個臭小子剛剛攆回,自感愧對文台重托,也自覺無臉在苟延殘喘於世,要不是,要不是唉"

    吳景說到此處已有些氣結,情緒也頗有些激動了。

    孫策、張紘一看吳景誤會了,孫策趕緊站起身解釋道:"舅舅,舅舅莫要誤會,張紘先生別無他意,他只是想說明曹智在揚州擁有強的實力,不是針對舅舅的……有有什麼"

    張紘也趕緊跟在孫策的話後面進一步解釋道:"是,是,是,吳將軍莫要誤會在下的意思,我我"

    張紘我了半天,一時也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解釋清楚,這額頭上汗都快冒出來了。都怪自己表述的太快了,竟造成了吳景不必要的誤解。這也難怪,吳景在曲阿被曹智殺的片甲不留,剛剛鎩羽而歸,他好問不問,提起這件事,自是戳到了吳景的傷疤,不跳起來才怪。

    此時,周瑜等都出言幫張紘勸解。

    吳景也看的出張紘不是故意掀他傷疤,只能重哼一聲,依然氣呼呼的坐回了席位上,扭著頭,不在理張紘。

    張紘正大感不好意思,想進一步對吳景解釋時,孫策擺手道:"張紘先生不必在意,我舅舅就這脾氣,張紘先生請繼續,請繼續!"

    張紘看看一臉期盼的孫策,再看看虎著臉在另一側喝悶酒的吳景,唉歎一聲,甩了甩頭,拋開這個不愉快的小插曲,把思路從新調回巢湖問題,心想要解釋以後總會有機會的,現在談正事要緊。

    張紘道:"丹陽曹智的實力勿庸質疑,咳咳,但他通過和吳將軍的曲阿之戰,損失也不在少數。並且據我所知,曹智為了馳援他兄長在兗州的戰事,郡內糧草耗盡。兗州更是遭逢百年一遇的旱、蝗二災,更是快接不開鍋了。別看他們兄弟兩最近都打了勝仗,咳咳!但目前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困難依然沒有解決。否則曹操為何才打下豫州點滴地方,就偃旗息鼓,不乘勝追擊了呢?因為他的糧草接繼不上了,拖了他的後腿。"

    張紘說到此處先看了看吳景和孫賁的反應,那句"都打了勝仗!"不知道又戳到他們的神經沒。還好,這次吳景沒多大反應,只是依然端著酒杯,沒看張紘,但耳朵明顯是在認真聽的。孫賁更大大咧咧的不知聽懂沒聽懂,好像他失掉豫州刺史一職,和曹操一路殺進豫州無關。

    張紘稍稍放下剛才不愉快帶來的緊張心情,開始重把心神放入到自己深思熟慮的巢湖計劃中去,並慢慢把它鋪展開來。

    張紘回几案前,飲了口自己杯中的殘酒,潤了潤干的嗓子。再次回到大廳中央,恢復了不緊不慢的詞調,道:"所以在未來半年之內,曹操、曹智兩兄弟應無暇顧及其他事,而要想方設法為幾十萬人馬的糧草而奔波。正如子衡(呂范字)所說光有兵馬,沒有錢糧是沒用的。公孫瓚在幽州屯糧三百多斛糧草,曹家兄弟定會心動,進而為了糧草而幫助袁紹攻打公孫瓚。據說曹智前段時日率部去了兗州後,三月以來就一直未回過丹陽,估計曹操會派他的這個弟弟去冀州幫助袁紹攻打公孫瓚,如果真是這樣,他肯定不能顧及巢湖之事。"

    張紘說到此處,不由頓了頓,喘了口氣,才繼續道:"還有陸康那就更不用擔心了,這個陸康是揚州的老蚌,他只知道守著他廬江的一畝三分地,就算有機會給他擴張紘,他也不敢輕出一步。就拿前年的江夏蠻一事,陸康完全有機會出兵江夏全奸那伙蠻族,甚至還可霸上荊州的江夏。但他就是只擊退了江夏蠻就了事,還讓那個曹智撿了大便宜,非但霸上巢湖之地,還收攏了一批蠻軍為他所用,這個李虎不就是靠投降曹智才當上巢湖太守的嗎!"

    說到此處張紘的眼珠子又轉動起來,少頃,才顯得胸有成竹道:"我們如果侵佔巢湖,只要逼退他的部屬,不動他兒子分豪,陸康一定還是會堅守廬江,決不會傾巢而出,與我們展開爭奪巢湖之戰事。"

    張紘一番話說完,基本已把從理論到實際操作的可能都交待清楚。

    他的這個計劃,或者還可以說以孫策為代表的集團展方向,不能堪與《隆中對》媲美。但分析的至情至理,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趁著張紘回自己的案前飲酒之際,其餘眾人拚命咀嚼、消化起剛才張紘這項提議的成功可能性。就連怒氣未消的吳景也不自覺的停止了傲慢的扭頭,端著手上的酒杯,定格在哪裡,眼皮不停翻動下,暗自思量著張紘的話。

    半響,周瑜第一個停止冥想,肯定道:「張先生此計甚是有可取之處,伯符啊,我軍士兵大都生長的大江兩岸,習得水性,侵佔巢湖水鄉之地,非常合適我們。」

    孫策和周瑜是從小長大的光屁股同窗,孫策自然知道周瑜從小就善好鑽研水上用兵之道,現在孫策招募到的士兵也大都由周瑜訓練。所以說真侵佔了巢湖,對周瑜無疑是如魚得水,用了他的用武之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