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零七章 善於聽取意見的孫策 文 / 孫一凡3703

.    陸康無疑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退出濡須塢,廬江的依仗就沒了,不但門戶大開,這種互不侵犯的保證在實力不平衡時都將成為一紙空文。他根本不相信,孫策這樣一個剛剛有所作為的年輕將領會停止他前進、擴張的步伐。但兒子在他們手中,陸康不得不投鼠忌器。陸康也因為太聰明,達到了剛愎自用的地步,以至於身邊沒有一個能提醒他的謀士。這人或許不要太聰明,卻要能在這種時候站出來提醒一下陸康,那種抉擇是正確的。但陸康身邊沒有這種人,陸康思量再三,選擇放棄濡須塢,保全兒子的性命,他老了,培養一個兒子成才不容易,這時他受不了失去兒子的痛苦。

    就這樣濡須塢在未做一兵一卒的抵抗下,被孫策佔據。到此時孫策初戰告捷,巢湖郡除居巢還在丹陽控制下外,三分之二的巢湖已在他手中。

    張紘的計劃再次成功,孫策興奮地在濡須塢備戰廬江。濡須塢水道盤根錯節,經過這幾年李虎和陸俊的聯手治理,已不再是以前的貧民窟樣,他們也在有限的陸地上開田建城,輻射到周圍百里地域,作為一個縣城有模有樣的建設起來。這裡可以作為直入廬江的跳板,通過水路可直達皖城。這是個絕佳的戰略基地,現在為孫策佔據,他覺得自己的運氣太好了,一切都太順了,皖城正在向他招手,他霸佔揚州已是指日可待之事。

    孫策、周瑜等年輕將領急急的規劃起進攻廬江的日程表來。這時,又是張紘、孫靜等老一輩人物站出來喊停,他們要求孫策不要著急,打廬江這樣的大郡,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張紘要求孫策不要高估自己現有的實力,他還是個半隻腳踏進揚州的新丁。

    孫策這時的確有些自信心極具膨脹階段,有了些自大,他對張紘的話有些不以為意,認為張紘等人墨守成規,膽子不像他們年輕人夠大,做事畏手畏腳,這樣怎麼能成大事。

    張紘對於孫策這種不滿二十歲的年輕人表現出這種心態很能理解的,他也年輕過,也激進過。他知道孫策這個階段很是需要一個他這樣有經驗的老人在他旁邊指導他,張紘這時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他問孫策:「你認為準備好了進攻廬江的準備,那你準備用什麼方法攻取廬江?」

    孫策自信滿滿的回答:「從水路!」

    張紘道:「很好,那你現在有船隻嗎?」

    孫策梗著脖子答道:「有,我現在有一百多艘船隻。」

    張紘笑著帶著孫策去看他們東拼西湊得來的各類船隻,問孫策:「就憑這樣的水軍能攻取牆高溝深的皖城嗎?還有……」

    張紘為孫策列舉了從軍事到糧草、人心、裝備、士氣等諸多方面孫軍的不足,直銳地告訴孫策現在攻打廬江,你是打不贏的。

    孫策看著雜牌軍似的船隻,是不太像樣,皖城他去過多次,那樣大,那樣堅固的城池不是他這只新軍所能隨便拿下的。五萬蠻軍加鄭寶兩頭夾擊下,都未攻取皖城,可想而知他這滿打滿算不足四萬,且裝備不夠精良的軍隊,是不太可能拿下廬江的。

    而孫策雖說自大,但在關鍵時刻,就是能聽取善意的意見,這就是一個成功者和一個失敗者的區別。孫策很好的把握了這個度,他非常謙遜,也非常容易一點即通,這也是張紘非常欣賞他的地方。

    孫策在綜合考慮,詳細分析後,最終聽取了張紘的意見,先在濡須塢安營紮寨,並治理好得來不易的大半個巢湖,續集糧草,制定穩定人心的巢湖政策,加緊訓練手上的新軍,讓他熟悉水戰,為攻取廬江作準備。

    而剛靜下心來,在濡須塢安營紮寨幾日的孫策不久又接到了丹陽鄧艾率軍反撲水城的戰報。孫策急急率部而回,水城依然在他屬下的手中。

    水城最高的三層郡府被燒燬,厚實的城門有輕微損壞外,其它一切依舊,它還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易守難攻之城,再說孫策在外期間,依然對水城留有重兵和留守養傷的大將黃蓋。鄧艾雖說夾一萬五千之眾來犯,但真刀真槍攻打水城又談何容易。

    在這悲憤和混亂的時期,有一件事讓鄧艾很感動,祖郎放棄了隨同喬玄一家撤離的機會,在看到李虎的屍體時,主動要求留了下來。

    他雖說還是俘虜的身份,但鄧艾見他頗有誠意,加上營救喬玄一家的表現,鄧艾覺得祖郎應該沒有惡意。更多的是因為同是蠻人的李虎被殺,多少引起了他同仇敵愾的情感。

    祖郎和李虎不是同族,但當時在漢帝國統治期間,漢人佔絕對優勢,也是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第一人種。蠻人在有地位,甚至為漢帝國建下過不朽功勳的有功之臣,還是處處低漢人一等的。更別說像螻蟻一樣的各蠻族老百姓,在西漢、東漢統治的幾百年間,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蠻族一直被漢統治階級壓迫,反抗、鎮壓也一直不斷,所以各蠻族間相應的有一種同病相戀的感覺,見到一方被期負,一方自然生出同情之心。

    鄧艾在祖郎的感動下,等到了周倉的一萬五千援軍,後又等來了涇縣樸胡的五千士兵,集周倉、樸胡、祖郎三員大將,對水城展開反擊。

    水城依然堅不可摧,由於船隻數量不夠等原因,鄧艾只能輪番,多層次的對水城動攻勢。

    這很難為次獨立指揮做戰的鄧艾,他也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儒將,他自身甚至不懂武學,但這事讓他趕上了,他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鄧艾這輩子跟著陳溫、曹智兩任主公,經歷的戰事倒是不少,也為這些戰事出謀畫策良多,但就沒有親自作為主將,獨立指揮一場奪城戰。具有瘋刺意義的是,這座城原先還是他們的。

    丹陽曹軍其實從沒真正意義上攻取過水城,從鄭寶手中奪取時,鄭寶那時已死,城內守軍其實也幾乎沒有,那時時任曹智仗下的李典輕輕鬆鬆就取得了水城。

    但此時鄧艾就沒那麼輕鬆了,他們大軍在居巢大章齊鼓的進軍水城,奇襲和隱避行性已經談不上。

    這時鄧艾對山川大陸的熟知,在地理方面人一等的本事,在水城起不到多大作用了,因為這裡更大需要在水上作戰。在孫策未趕回前,鄧艾就派周倉對水城進行了第一波攻擊。

    這第一下就讓鄧艾、周倉感到了攻大水城的困難,困難歸困難,隨著後面樸胡等的趕到,水陸兩軍對水城展開了狂攻。

    丹陽曹軍挾狂怒而來,但半月後他們的信心就遭受了無情的打擊和磨滅,硬碰硬的靠實力攻奪水城實在太難了。隨著孫策的率部而回,這一目標就更加困難了。於是在雙方都投入了上萬人的兵力,一攻一守,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的打了半個月。

    鄧艾在此期間極積於陸康取得了聯繫,要求他為了雙方共同的利益,出兵東西夾擊立足未穩的孫策,一舉將其殲滅。但可惜陸康對於鄧艾的建議置之不理,一副隔岸觀火的架式。

    鄧艾在未能取得陸康的軍事支持,又看到了己方戰艦的匱乏的情況下,又向秣陵魯肅調戰艦及熟悉水戰的蔣欽及其部屬。但湊巧的是這時曹操對徐州的侵略戰也這這時展開了,他們分派一部分兵力以秣陵、曲阿為跳板渡江進攻徐州。

    在之前曹智要求全力配合曹操出兵徐州的命令下,魯肅、杜濩不得不調配了所有戰艦及水軍幫助曹操渡江。這也是為什麼魯肅在聽說水城輪陷後,以最快度趕回宛陵的原因,他跟宛陵軍政官員解釋為什麼派不出一兵一船馳援巢湖的原因;曹操派了曹洪帶了一部分兵馬,加上曹智留在秣陵和曲阿的一萬多水軍,進兵徐州江陵、廣陵等地,曹操率主力從兗州陸路長驅直入徐州,在丹陽的秣陵和曲阿同時對徐州用兵,主要是對徐州形成犄角之勢,並可防止陶謙向揚州方向突圍、逃竄。

    曹操的完美計劃,來的真不是時候,害的魯肅不能調秣陵、曲阿的一兵一卒,這也正好讓禰衡嘲諷的主要話題,但魯肅實在沒辦法。

    他甚至和曹操進行了協商,要他推遲進兵徐州的時間表。

    此時在曹操眼裡孫策遠未達到能讓他停止計劃的重要人物,他聽說孫策用計奪取水城時,只是呆了呆,隨後一笑道:"孫家那個愛美的小鬼倒是出息了!"

    隨後他不屑一顧的對魯肅表示不要緊,等他征完徐州回來用兩根手指就能捏死這個小子。但現在為了這麼個小水城,讓他放棄準備良久的進兵徐州的計劃萬萬不能。

    曹操能對年輕的魯肅這麼說,還是因為他聽曹智表揚過魯肅在曲阿一役上的上加表現,又看他為曹操大軍渡江準備工作做的斤斤有條,才異常客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