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二十三章 聯軍會議 文 / 孫一凡3703

.    曹智微笑著點頭應道:"是,我們在關東聯軍西征董卓時曾經是戰友,公孫伯伯不嫌棄我當時還只是揚州都尉的低微官職,真心與我結交,我在他那也受益良多,之後幾年裡我們雖說見面沒有,但一直有書信來往。"

    "恩!"鞠義繼續板著臉義正言詞道:"曹太守能把與公孫瓚的關係袒成相告,鞠某也好讓沮監軍放心了,不過即然你我對此戰有職務之分,鞠義還是要說一句,希望曹太守對公孫瓚不要念了私情,而耽誤戰機!"

    "什麼?"

    "正是,正是!"

    第一句"什麼"是許褚說的,第二句是曹智趕緊圓場的。曹智此時才想起,自己現在是袁紹東征大軍的前線副將,是鞠義的下級,現在鞠義也算是對曹智這個身份特殊屬下的第一次訓示。

    曹智聽完鞠義的話一點不覺的他對曹智有不敬之意,相反曹智覺得這個鞠義真是傻的可愛。同時曹智也通過廖廖數語進一步瞭解了鞠義這個人,鞠義這個人可能在用兵打仗上有著過人之處,但做人實在太沒心機了。估計是前一秒沮授還在對他交待對曹智不放心的理由,要他在戰場上注意,下一秒他在和曹智的對話中就不知不覺露餡了。

    曹智誠懇的向鞠義保證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一定遵守鞠義的命令,絕不和公孫瓚徇私的時候,偷偷看了一眼同樣竊喜的夏侯淵,兩人均暗道:"幸運,幸運,還好能碰上鞠義這樣的愣頭青,讓他們能旁敲側擊的知曉了許多袁紹內部的情報,真是太幸運了。"

    之前曹智等人一直對袁紹有一定錯誤的評估,主要原因是曹智受他半調子歷史智識影響,一直認為袁紹屬於草包一個,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反覆出現見事遲得計遲、愚蠢、反應慢、志大才疏、優柔寡斷、心胸狹窄、妒賢忌能、不會用人等貶義之詞。而且官渡之戰又在佔絕對優勢的前題下,最後竟成就了曹操流芳百世的以少勝多精典案例。袁紹在歷史上給人的不佳印象也造成了曹智對袁紹的輕視,認為這個袁紹純屬一個靠背景才有這一切的笨蛋,孰不知袁紹即將統治漢帝國北方最大的四個州,成為雄踞冀、幽、並、青四大州,還降伏了匈奴、烏桓,坐擁「精卒數十萬、騎萬匹」,「輜重有萬餘乘」的大軍閥。成就將在一段時間內越任何一個豪強、諸侯。蠻橫的袁術,強大的公孫瓚的成就都不如袁紹。

    曹智最近通過和袁紹的接近和多方打探,及鞠義的諸多漏嘴,使曹智越來越覺得袁紹全身藏著太多太多看不透的東西。曹智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袁紹,袁紹絕不會是個歷史上說的大笨蛋,大草包,他應該是個耍陰謀的專家。

    看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歷史總是逃脫不了「成王敗寇」的規律,曹操將來得勢後,他以及他的御用史官們,對於袁紹這個令人心有餘悸的失敗者,難免要潑點髒水,這樣既可以粉飾一下勝利者的光環,同時也可以證明自己的勝利乃是「歷史的必然」,所以只讓後人讀到了袁紹愚蠢、草包的一面。然而,袁紹雖可能不是雄才大略之主,但也絕不是昏聵無能之君。袁紹這個人應該是很複雜的,正如歷史本身一樣複雜。

    正說話間,沮授派人來請他們入大帳,開會了!

    曹智和鞠義等行入大帳時,袁紹已居中而坐。袁紹命曹智坐在他左下後,曹智注意到袁紹主位的橫已坐有一人,三十幾歲,相貌堂堂,氣度非凡。袁紹為曹智介紹到此人叫劉和,劉虞之子,此次幽州從事鮮於輔等人扶持的新主。

    曹智與他起身相見,大家客套著寒暄幾句。劉虞雖死,其子劉和繼承其地位理所應當,他也是此次袁紹討伐公孫瓚的一面旗幟,以他的名義征討公孫瓚,為劉虞報仇,才是真正師出有名的唯一理由。

    劉和作為正宗的劉虞繼承人,又是劉家天下最正宗的皇室宗親,袁紹就算非常想把幽州據為己有,也不得不敷衍此幫人一番。袁紹讓劉和坐在與他並排的橫,以示尊重,並表示出了與他共理此戰的主帥之意。袁紹跟劉和說話的態度也十分的客氣,甚至略帶些恭謹之意。但誰都明白袁紹在此地是佔絕對主力的,劉和的屬下鮮於輔、鮮於銀、閻柔、烏桓峭王加上鮮卑等齊集而來的胡兵,一共才三萬多人,且戰鬥力、裝備都是參差不齊,在袁紹、曹智總共加起來三十萬左右的大軍面前,能說上話完全是因為劉和的身份。

    眾人相互見禮、寒暄,不多時隨袁紹而來的文武官員紛紛進賬參見,一時帳內明星雲集,人頭攢動。

    沮授作為此行的第二高位,已監軍的身份,先來了一番安排坐席。出於禮貌居主位橫而坐的劉和右手邊依次坐著他的謀臣、武將鮮於輔、鮮於銀、閻柔等人,在他們下面才依次坐了趙融、顏良、文丑、等武將。夏侯淵作為此戰袁紹直屬大將,也坐在這排人當中。而高覽、張邰、許褚、李典、杜大目等低一級的將官則坐在第二排。

    而曹智、鞠義雖說也是將官,但卻和沮授等人坐在了左側一排。曹智更是因為身份特殊,坐高了鞠義一個席位。李黑沒座,持鐵鏟站在曹智身後。

    鞠義對坐低了曹智一個席位倒是毫不在意,只是正經八百往那一坐,就不太和左右之人寒暄、說話,獨自沉思,想問題,絕對是個孤僻,不愛交際的性格。

    還未到吃飯時間,但袁紹的軍事會議從來就沒喝過茶,每人的席案前陸續有侍從端上酒壺、酒碗,在袁紹預祝不日大勝公孫瓚後,將帥雲集的第一次聯軍會議正式開始。

    有了鞠義的軍事會議,永遠會少了許多陳詞濫調。這人太注重實幹了,作為前線主將,又是和公孫瓚作戰最多的將領,分析當前戰情之人除了他不作第二人選。其實誰都明白,接下來打仗、幹活都是鞠義做實際指揮,而袁紹主要是來坐鎮的,真刀真槍打仗要用到他,那他擁有那麼多武將就都是吃乾飯的了。

    袁紹不知道屬下將官是不是有這份覺悟,他肯定是這麼認為的。

    在場的將官中除了曹智和他的屬下外,就連劉和、鮮於輔等人都是很瞭解眼前這名看似其貌不揚的鞠義在用兵一道上的利害,所以沒人敢輕視衣著普通的鞠義,都紛紛放下手中的酒碗,停了交談,認真聽他說話。

    鞠義先分析了一下他們此戰的第一對手——公孫瓚,鞠義不像別人在開戰之前,先狠狠地藐視對手一番,相反鞠義認為公孫瓚絕不是個好對付的對手,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對手。鞠義誇讚公孫瓚武藝高強,作戰驍勇,用兵注重實效,絕不會拘泥於一些兵法、兵書,是個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

    說這番話時,曹智偷眼看了看袁紹的表情。鞠義這套先敬佩對手的做派顯然不是袁紹和他這幫高談闊論的謀士、武將所欣賞的,但出乎曹智意料之外的是袁紹對鞠義的話沒什麼特殊表情,還是一副嗜酒如命的樣子,鞠義說話的中途袁紹只是抽空向劉和敬了兩樽酒,其他什麼也沒幹,像是也在側耳傾聽的樣子。

    鞠義匯報軍事情況時,從來是一絲不苟,他甚至說話都不是看著主位的袁紹和劉和,而是正對著右席的一眾將官侃侃而談。在他想來這無疑是最正確的做法,接下來的實際戰鬥,肯定都是這幫武將上前線,他們應該把敵人的情況瞭解的清清楚楚才對。

    鞠義說完公孫瓚接著介紹了一下公孫瓚所帶將領、謀士的情況,鞠義對這幫人好像沒什麼好印象,話語間也多次提到要是公孫瓚沒有親信這幫只會阿諛奉承之人,應該不會落到今日之局。

    鞠義在說完公孫瓚麾下第一大將嚴綱,肯定會被公孫瓚遣為先鋒將外,接著就提到了公孫范。鞠義道:「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范可能是我們此戰除公孫瓚外,第一要注意的人。公孫瓚手下除了嚴綱、田楷、單經等武將會帶兵打仗外,還有能力帶兵輔助公孫瓚的就應該是公孫范了。」

    鞠義在提到公孫范時,袁紹眼角無意識的抽*動了一下。這事其實也是戳到袁紹的傷痛處,最初公孫瓚起兵攻打袁紹之時,袁紹幹了件傻事,當時他因為接受冀州沒多久,羽翼未豐,當時他有點畏懼公孫瓚的勢力,將自己的勃海太守印綬給了公孫范,意圖和解。結果公孫范真的跑到冀州的渤海上任,並在那裡勵精圖治,大力展生產,還在渤海郡招兵買馬,展軍事力量起來。沮授等人後來一看這樣下去肯定是養虎為患,建議袁紹驅逐公孫范時,公孫瓚已經和袁紹開始交惡,公孫范一看情形不對,一點不留戀渤海太守的虛名,在袁紹派兵征討前,反起勃海之兵和幾萬戶老百姓逃回到了幽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