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三十二章 令人意外的變化 文 / 孫一凡3703

.    身處高坡,面對前陣方向的曹智等人看得鞠義前軍殺的最激烈時,突然隱隱聽到後左方也傳來了廝殺聲,看來戰場的另一方向同樣受到了攻擊。

    另一方向處?雖然因為太遠,根本看不清那邊情形分毫,但那裡應該是袁紹的中軍?嗯?還是自己的後軍?

    後軍不可能,太遠了!沒那支敵軍部隊能繞到那麼遠,在他們的後防線起攻擊。這中斷還有袁紹近十萬的部屬和非常廣闊的控制地域。

    "杜大目,帶人去看看,後面出什麼事了?"曹智隨意吩咐道。

    "是!"杜大目一舉手中狼牙棒,立時帶著十名親衛縱馬返身而去。

    曹智因為聽到後方的意外喊殺聲,而稍稍分神,但坡下兩岸的攻擊一刻未停,甚至越猛烈狂暴起來,身為彪悍的邊軍,公孫瓚的部屬一旦被調動起嗜血的天性,其可怕處恐怕此時才開始真正顯露出一二分出來。

    鞠義認為此時真正用到後面聯軍的時候到了,鞠義在眼看雙方的廝殺僵持在河岸邊,並且公孫瓚的部屬凶性展露時,他及時一揮手,傳令的將官立即揮動了調動潛藏在後聯軍的旗幟。

    一陣隆隆的蹄聲響至前軍陣地後方百米開外的地域,曹智看到先閃出的是由閻柔為司馬的臨時各路胡兵、漢兵的混編軍。

    這些人有夠亂的,其中夾雜著鮮卑、烏丸、匈奴等少數民族胡兵,也有鮮於銀帶領的幽州正規軍。要這麼支亂七八糟的部隊保持什麼隊形顯然是不可能的,除了鮮於銀的漢兵還算整著隊形奔出外,其他胡兵都是爭先恐後的疾衝入戰場。還好此地地域寬廣,敵我雙方又都進入了短兵相接的酣鬥狀態,鞠義恪守的每軍之間的間隔距離,才能讓這群混合軍從容進入戰場。

    不要說這些胡兵雖說豪無戰鬥隊形可言,軍事素養和武器裝備都不如漢軍。但因為長期生活在北地,他們又善長捕捉和飼養馬匹,所以戰馬不缺,別看每隊胡兵只有幾千人,但幾乎人人都有坐騎。

    這樣就讓他們有更快的度,第一個加入到鞠義反擊軍的行列,衝殺到位。

    這些胡兵雖說沒有經受過很好的專業訓練,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但打起仗來很是悍勇,特別是在鞠義的營造的這種盛事下,這些胡兵一殺入敵陣就陷入瘋狂的境地,橫衝直撞,那個公孫瓚的部屬碰上他們,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你躺下,要麼他躺下,而且受傷了還不行,一定要有一方死去。

    胡兵野蠻的生死鬥,激勵起戰場上所有人的斗性,一時周圍的人都陷入無畏的格鬥、搏殺當中。

    夏侯淵所帶的一萬兵馬,大都以馬步兵為主,度比閻柔等的胡兵稍慢。但突然加入近三四萬的生力軍,無論從氣勢上,還是人數上,袁軍一方馬上有了優勢,公孫瓚投入近四五萬的兵馬被殺的節節敗退。

    整個鮑丘河從袁軍這一方的岸邊一直到河中央,甚至公孫瓚控制的對案,連綿數十里的地域裡,兩軍共投入過十萬兵力,琢對廝殺。

    站立在幽州兵馬後陣的公孫瓚,原本一直從容的面孔也開始陰沉了下來,因為僅僅這半日的大戰,他居高臨下的觀察戰場,他的士兵已經傷亡了三分之一,他還現,他屬下排列的方陣,早已被袁軍、胡兵衝散,再也沒有隊形可言。而袁軍好些陣線,隊形一直保持的很好,無論被衝散多少次,將官都怒力集結好隊形,再推進。這就造成了兵力相等的情況下,公孫瓚的士兵永遠不是將對將,兵對兵的一對一廝殺,而是永遠存在一群散亂的幽州兵馬碰上一排排有刀盾手、長矛手、弓箭手相互配合的袁軍。袁軍這種組合碰到一千敵軍是這樣推進,碰到一個散兵亦是這樣,在有效配合下的屠殺是不公平的,公孫瓚兵馬的傷亡也在這種不公平下急巨上升,已有上萬人陣亡了。

    現在往前線增在加兵馬,應該不甚合理,這麼快投入這麼多兵力顯然是不恰當。此時整個戰線太寬,兵員又過於集中地鮑丘河兩岸。如果此時公孫瓚下令全軍齊出,那袁紹也會讓後面的部隊都上。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混戰,鹿死誰手,看哪一方先頂不住,先撤兵。但這有個明顯對公孫瓚不利問題,袁紹現這樣打不合適,可以撤兵,他身後有廣闊的地域,可以允許他這麼做。公孫瓚不可以,他身後是橫梗著的鮑丘城。公孫瓚一旦想撤兵,或是被袁軍徹底突破防線,被迫退兵,他只有一條退路——鮑丘城,但要讓十幾二十萬兵馬同時撤入城內,談何容易啊,爭相逃命時,光人踩人就能死好多人。而且猖狂逃入鮑丘城,鮑丘城能不能守住就是件聽天由命的事。

    但此時眼看著自己節節敗退的屬下,公孫瓚管不了這麼多,他要賭一把。

    當公孫瓚下令由十個方陣組成的五萬步軍前進時,長吏關靖勸諫道:「現在將士都未失信心,也不是已無力再戰,他們還能固守河岸那道防線,主公如能等一等,我軍必能持久堅守,袁紹打到入夜時自然會退兵,請主公再等一等增兵,等一等增兵……」

    「哎呀,等什麼等呀!關長史你居的什麼心啊?沒看見我們死傷了那麼多弟兄麼,大哥,快,快增兵呀,否則讓敵軍突破了防線怎麼辦?」

    就在關靖以正確的戰術思想勸諫公孫瓚的關鍵時刻,歷史上使人功敗垂成「小人」出現了。劉緯台氣急敗壞的阻止了關靖的勸諫,催促著公孫瓚趕快下令增兵鮑丘河,他這種人哪懂軍事,但公孫瓚扭頭一看用白布纏著整個右肩胛的義弟劉緯台,竟然還是選擇了令增兵。

    就在這時,一直在等待公孫瓚全力己赴的鞠義,看到河對岸灰色的黑雲向鮑丘河飄動時,認為時機成熟了。他衝著己方青色波浪的後方,拔刀揮動,左右將官紛紛拿出牛角,嗚鳴著長時間吹奏起來。忽然數里外傳來一長二短的兩聲尖利的長嘯,原本自從開戰後驀然消失在兩翼袁軍騎兵,如兩頭變異的巨狼,終於再次出現在了曹智的視線之下。

    「鞠義太會用兵了!」曹智獨自感歎道。原來因為戰事緊張而被所有忽略的袁軍兩翼騎兵,一直被鞠義雪藏著。他自知袁軍騎兵沒有公孫瓚多,就一直隱忍著,把自己的鋒芒隱藏到最後的刀刃上使用。

    「從第一日的推陣開始,鞠義就一直在挑逗公孫瓚,他用了最大的耐心,等待的就是公孫瓚出錯的這一時刻,公孫瓚敗了,幽州兵馬完了!」

    曹智喃喃自語時,公孫瓚同樣看到了突然從數里外飄來的青色巨狼。甚至在戰場的最遠端,已有幽州兵馬接觸到了這頭巨狼的狼牙。公孫瓚同樣意識到了自己所犯的致命錯誤,他閉上眼睛,不忍看被顏良、文丑馬蹄和刀戟掀翻的兵士,一個踉蹌差點從胯下純色白馬上摔落。

    不明就裡的劉緯台單手依住公孫瓚,並殺豬般的叫喚起來:「來人,來人,都死光啊,沒看見主公要摔倒了大哥,大哥,你怎麼了?」

    「一切都來不及了,太遲了」公孫瓚虛弱說道。

    劉緯台依然沒搞清楚公孫瓚講的什麼,一邊和左右兵衛扶正公孫瓚,一邊不解的問:「什麼來不及了?」

    「現在撤兵來不及了」公孫瓚氣喘吁吁道。

    關靖明白公孫瓚講得是撤回派出的五萬大軍來不及了,在這兩翼擠壓之下,公孫軍的陣型一定會被絞殺的一片混亂,待會兒再由袁紹的中軍往前線一增兵,他們就完了。

    「主公,我們先撤回鮑丘城吧?」預見到幽州兵敗的關靖,再次勸說道。

    「也只能這樣了」公孫瓚說著頹廢的看了一眼袁軍中軍所在位置,幽幽道:「希望劉備他們的奇襲能拖延一下袁紹的中軍」

    面對公孫瓚的頹廢,戰局在下一秒生了戲劇性的突然轉變。

    從兩翼急衝入戰場的顏良、文丑,在迅推進了二里地後,突然捨棄了往主戰場中心地帶繼續推進的勢頭,意外的接到了袁紹急待救援的求救信號。兩人竟同時不顧主戰場急需兩頭重壓衝擊的迫切需要,勒轉馬頭,率著袁軍最精銳的五千騎兵急急退出戰場,從殺出的兩翼原路繞回中軍,救他們的主子袁紹去了。

    這一意外的變化,令所有人一呆,曹智、鞠義、公孫瓚都搞不清出了什麼事?

    鞠義在第一時間看見了顏良、文醜的無故撤退,這次他再也坐不住了,急令左右將官吹響號角,長鳴數分鐘後,依然未能用他前軍總指揮官的身份和命令招回顏良和文丑,那兩個笨蛋殺人的度夠狠夠快,撤退的度也一流得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