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五十三章 賈詡的失望 文 / 孫一凡3703

.    「將軍,退後十里,再做打算!」

    楊定急向李傕提出建議時,惱羞成怒的李傕粗暴的大喝:「放屁,給我殺」

    「咻!」正當李傕不顧屬下生死咆哮而起之時,一支冷箭擦著脖頸飛過。李傕一個踉蹌,直接摔落了馬背,樣子狼狽之極。

    「兄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退兵吧!」郭汜此時縱馬跑到李傕身邊,無奈勸阻道。

    當曹智的大軍全線壓上時,李傕、郭汜已經開始退兵。曹智命樂進、許褚、王平三員戰將,銜尾追上,殺敵無數。

    全長二十里的追逐戰中,李傕、郭汜的涼州軍死傷過三千多人,曹軍俘獲一千多人。到黃昏時,曹軍才停止追擊,原地駐紮,準備明日再戰,一舉把李傕、郭汜推到黃河邊,再在南岸對他們實行合圍。

    當夜,剛包紮完傷口的李傕,兵營內就生了叛變,他的部將宋果欲謀害李傕,拿上他的級歸降曹軍,但事情沒成功,就敗露了行蹤,被李傕的手下有所察覺,抓捕宋果後,被李傕亂刀剁成肉泥。

    屬同盟關係的楊定其實也有參與謀害李傕的行動,但未露面,而逃過一劫。事後一直懷疑李傕要殺他,於是帶著兩千人的部屬,連夜投奔了楊奉。

    楊奉一直有策反楊定、宋果等人,但他們一直搖擺不定,準備看看情形再說。畢竟曹智有必勝的法寶,他們今日才知道。因為今天李傕、郭汜敗得太快,曹軍又顯示了強大的實力,所以也就加促成了楊定、宋果等人的叛變。

    楊奉也一直對生的太快的戰役,有些不能接受,但接受到楊定的投誠後,腦子立時又活絡起來。在楊奉帶著楊定回程面聖的途中,楊奉故意製造了點小混亂,殺了楊定,收編了楊定的兵馬,然後脫離曹智的大軍提前回到大陽城,向獻帝稟報楊定欲殺李傕未果,以身殉國,但他的部屬都願意歸順皇上,楊奉都已帶回。

    劉協已知道曹智今天的戰果,沒想到同為車騎將軍的楊奉另立奇功,竟在李傕、郭汜的兵馬中策反了一路兵馬。劉協大大誇獎楊奉一番之後,在楊奉的建議下,追封楊定為後將軍。

    這樣一來楊奉對楊定的手下也有了交代,接下來讓他們跟著楊奉攻打天下,也很是順利。楊奉也趁著這個時機,以保護獻帝為名,留在大陽城中不再上前線。並且積極遊說獻帝,讓曹智追敵時,不可太深入,以免讓大陽城這裡太過空虛,為其他敵軍所趁,威脅獻帝。劉協信了楊奉所言。

    李傕、郭汜是倒了霉了,初敗的陰影還未走出,就生了叛變,兵馬一再受損,軍心也已不穩。在李傕、郭汜軍中此時好些不願為叛軍,淪為賊寇的思想和敵軍主將曹智能驅使雷火等謠傳不脛而走。

    受傷的李傕情緒低落,再也不起火,他和郭汜相商後,決定連夜撤過黃河,南走到弘農再做定計。也正是因為這項英明決定,李傕、郭汜才得以保存。因為曹智在對李傕、郭汜取得初勝後,準備在第二日拂曉再對他們進行偷營,這次是準備已箭矢上綁定炸藥為開路先鋒,進行第二輪對敵的毀滅性打擊。

    但曹智準備第二輪行動時,也碰到了一點阻礙。獻帝再來慶賀曹智得勝的口諭時,又命曹智回大陽城當面覆命。

    曹智聽到這奇怪的一項口諭時,眉頭不由一皺,他不明白眼看戰事緊張,獻帝為什麼還要招自己回去呢?

    賈詡因為再次對曹智的實力估算錯誤,而對曹智的態度大為改觀,正當曹智糾結是否要理睬這份聖命時,他突然站出來道:「這是有人在主公背後搞鬼,想拖延主公對敵的步伐,皇上一定是被說動的害怕了,現在的大陽城城防是空虛了些!」

    「喔!」賈詡一語點醒曹智等人,曹智為了戰勝李傕、郭汜,的確是把屬下的兵力從大陽城內抽調一空。這在曹智想來在正常不過,他的戰線拉到黃河邊,也就離大陽城六七十里地,有什麼事,回救也是很快的,根本無須擔心聖駕的安危。再說不是已把楊奉派回去了嗎?他還是有點兵馬的,而且在這前線也起不到作用,所以曹智早早打他回去了。

    但賈詡說的有人在他背後搞鬼,自然是指楊奉、董承之流。曹智經賈詡提醒也想到了,自己孤軍就打贏了李傕、郭汜,把楊奉、董承排除在外,是有獨佔功勞之嫌。

    曹智問賈詡現在應該怎麼辦,不回去算不算抗命,回去會不會延誤戰機。

    賈詡看了一遍坐在曹智主帳裡的一群將官、謀士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有先例的!但回去了主公是為了要與楊奉等人處好同僚的關係呢?還是要讓皇上被他們教唆好的拖延主公一些時間?」

    賈詡問曹智的兩個問題,好些人沒聽明白,這兩件事本來就是同為一體的,曹智不想和楊奉、董承等人處好關係,跟回不回大陽城沒關係,這主要取決於曹智的態度。他不想和這幫人有交情不理他們便是,又何來回去了就一定是表明和楊奉等人妥協。

    賈詡認為有,而且是從曹智等人意想不到的角度。他建議曹智還是帶上兩員部將回一趟大陽城,永遠地解決「有些人」,讓皇帝今後都聽他一人的,不再會出現今日這樣的事。

    震驚!曹智、荀諶等人聽了賈詡的話,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這老小子真不愧為『毒士』,給我獻得第一條計,就如此狠毒,這是要我做第二個董卓、李傕、郭汜啊!」

    曹智嘟囔著,緩過神來,吹鬍子(沒鬍子,只有鬍渣)瞪眼,拍著几案,質問賈詡怎麼可以如此說?

    賈詡倒也不怕,小眼睛鄙視著,傳遞著「你就別跟我裝了!面對權力,絕對的權利,誰會不動心,我賈詡只是說出你們內心深處那最渴望的東西而已!」

    曹智倒是真還沒想過要殺了與他分權的官員,做一個真正的權臣。賈詡的話弄得他在回大陽城的一路上,心裡七上八下的。許褚倒是一臉興奮,曹智不知怎麼得,跟賈詡完火,說他了幾句,但還是聽從他的建議,組織了自己的親衛營,三千多人馬回轉大陽城,還鬼使神差般的帶上了許褚。

    曹智這架勢,連不怎麼聰敏的許褚都想入菲菲的以為,曹智真會有所行動。殺光楊奉、董承他絕對沒意見,那個徐晃是他的。他是曹智絕對的嫡系,曹智要他殺皇帝,這個沒心沒肺的都敢,更別說殺幾個看不順眼的鳥官了。

    許褚的興奮,沒給曹智什麼啟示,或是好心情,悶著頭縱馬騎了半響,曹智突然勒住了馬,止步停在那裡!

    「大哥,怎麼了?」

    曹智身後的親衛營眾將官面面相視後,許褚打馬跑到曹智身邊,小心問道。

    曹智出了會兒神,再次抬起頭時,長舒一口氣後,又像在跟許褚說,又想是在喃喃自語:「還是讓大哥來做這些事吧!」

    許褚一時沒明白過來曹智話的意思,曹智已對他接著道:「走,咱們回去,先解決李傕、郭汜這幫王八蛋!」

    「嗯?啊?喔!」

    許褚沒什麼政治意識,更不可能在大是大非上幫曹智出謀劃策,他只要有仗打,曹智指哪,他就會去哪!

    曹智去而復返,讓賈詡很是失望,卻讓荀諶大鬆了一口氣。他雖說見多識廣,學富五車,但輔佐曹智成為一代權臣,他好像也沒準備好!

    曹智的退讓,在賈詡心目中定性為:有才智,但不夠心狠手辣,難成帝王將相之才!

    賈詡對曹智的不果斷行為表示失望,甚至不在理睬曹智,直接回了自己的營帳休息。但他從曹智今天的表現上還是收穫的,曹智不敢一口氣解決楊奉等人,說明他有妥協性。但這個問題又可辯證的看待,曹智有仁慈之心,想幫助獻帝建了健康的政治秩序,給殘喘的朝廷帶來新氣象,而不是學習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只想控制皇帝,稱霸朝廷,擁有權力。

    賈詡作為屬下能看到自己效力的屬下不是個嗜殺的屠夫,應該還算是件欣慰的事。但難成一世霸業,不免又有些失落。還好賈詡還沒追求權力到了癡迷的態度,他目前也是只求安穩的過日子。或許說曹智這裡還是他蠻好的一個選擇。

    但在弱肉強食的朝堂和現代混亂的社會背景下,這種態度並不一定是最好安身立命之法。賈詡甚至預示到了,遲早有一天,曹智不去要別人性命,別人也是會要他性命的。

    但賈詡目前來說曹智實力還算強大,還能控制現在的局面,賈詡他還有充分的時間來感化曹智,如果曹智是塊「朽木不可雕」的廢材,那他也沒辦法,到時只能另尋明主安身立命。

    曹智不理賈詡為此事高興還是不高興,他此時拋開一些不該想的東西,積極投身到了組織兵馬明日拂曉再攻李傕、郭汜陣營的準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