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五十五章 準備歸途 文 / 孫一凡3703

.    劉繇派人聯絡上許貢時,他的**促使他一口答應劉繇所請。許貢認為在他成為揚州霸主的道路上,丹陽曹智是他最大的障礙,只有清除了最大的對手,才能成就他許貢的事業的第一步。

    而許貢剛上台,政治地位和勢力都還不穩固,老上司盛憲還在吳郡陽澄湖的老家,他怕盛憲站出來反對他參與反曹聯盟,便欲殺害老上司,幸賴高岱出了氣力把盛憲藏在餘杭一位叫許昭朋友的家裡,才倖免遇難。

    劉繇初到揚州反曹大業就進行的頗為順利,一口氣爭取到了兩郡部下的支持,背後還有袁術這位後將軍的強力後盾,看來剷除曹智,奪回丹陽是指日可待之事。

    而且劉繇很快就得知曹智出兵冀州,還在冀州鬧出了不大不小的動靜,一度把鄴城佔了,在揚州、冀州,甚至半拉漢帝國都掀起了很大的反響。但一些在鄧艾故意營造出來的利好消息下,劉繇從袁術那很快就弄明白這是留守的丹陽官員在虛張聲勢,這會兒曹智是死是活也已說不定,並沒有丹陽官員營造的那樣強勢。

    於是劉繇向袁術建議提前動手,對丹陽起征討。

    袁術的情報網的確不能和一些郡太守相提並論,他雖說和袁紹不和,但畢竟是親兄弟。袁紹失了冀州,他們袁家等於就失了一份基業,對袁術將來稱王稱帝就少了一域之地。曹智攻陷鄴城的消息傳到袁術耳朵裡,他第一時間就派人前往冀州調查,很快消息就傳回了袁紹大軍已長驅直入,殺回老家的消息。曹智所帥的部屬,也在敗逃的路上,連連受挫,能不能有命回來還是個未知數。

    這些消息對袁術拔出屯據在丹陽的眼中釘——曹智餘部,是個絕對的利好消息。而且還不止這些,他最懼怕兗州曹操,曹智的兄長會插手丹陽之事,但這時曹操不但自己去了徐州,征戰陶謙,還傳回諸多兗州郡縣官員對曹操不滿的消息。看來曹操在兗州也不是很得人心,只要兗州內部不穩,他袁術奪回被曹操侵佔的豫州失地,甚至進一步反侵兗州都是可能的。

    這一切的一切讓袁術同意劉繇就此出兵丹陽,這時又傳來好消息,他的另一名屬下,剛剛被安撫關東的太傅馬日碑,持節,在壽春以禮徵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孫策當上懷義校尉後,不但十分配合的讓出巢湖水城,用於劉繇向丹陽用兵多一條通道,還為劉繇討伐丹陽的戰役取得勝利,他主動出兵廬江,抵住與曹智有聯盟關係的陸康,增兵丹陽。拖了大半年的征伐廬江戰役,終於打響。

    這讓袁術又看到了一條利好消息,他已經等待著進駐揚州真正州府——歷陽,這一天的到來,等了很久了,他也預感到了這一天不會太遠。袁術誓在曹操身上失去的東西,要在他弟弟曹智身上找回來!

    曹智收到消息時,劉繇已經遣了樊能、於糜、張英手下三員大將屯兵水城後,對居巢動了進攻。還好鄧艾一直坐鎮居巢,手下也有周倉、樸胡、祖郎等幾員能征善戰的大將,在曹操第一次征伐徐州結束後,蔣欽還從秣陵調來了一部分水軍。居巢的備戰一直做的比較充分,在劉繇第一輪長達月餘的攻堅戰中,擋住了敵軍的進攻,堅持到了曹智班師回轉。

    曹智在弘農聽說自己老窩被襲時,頓時也有些著急。上次孫策偷襲他的巢湖,只是一股勢力,而且是剛剛燃起的新生勢力,他還不怎麼將他放在心上,本想等冀州事了,再回去收拾他。沒想到,這會竟來了個正統揚州刺史,想奪他的丹陽。而且還聯合了揚州其他郡守,圍攻他。這回他的確有些擔心了,雖說他留在丹陽的兵馬比餘下五郡兵力總和還要多,但如果襲擊從幾個方向同時來,丹陽守軍就必須分散開來,駐守多個縣城、邊境,兵力一分散,他們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並且這背後都有袁術的支持,袁術自從被曹操打敗後,有點元氣大傷,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由他這支強有力勢力的介入,對曹智,對丹陽很是不利。

    曹智著急之時,荀諶及時勸慰道:「事已至此,主公回轉丹陽勢在必行,但班師之前,主公還是要安排好皇上一行,這事同樣馬虎不得!」

    賈詡待荀諶說完,也立馬站出跟進道:「是,一定要妥善安置,不能放棄」

    賈詡說最後幾個字時,特別著重。曹智明白他的意思,曹智現在要回師解決丹陽兵危,但賈詡提醒曹智這並不意味著放棄對獻帝的這塊利益。

    賈詡沒說的更明一點,他本來還是想重提斬殺楊奉、董承之事,就算獻帝現在不肯跟他回轉丹陽,也要在他身邊安排上統統為曹智說話的人。

    但賈詡話到嘴邊也就沒說下去,他也在昨日衝動之後,冷靜地想過,這種乾脆的一刀切辦法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現在獻帝身邊有些大臣還是看好曹智的,如果曹智自毀形象,做一頭像李傕等人一樣的嗜血之狼,或許那些支持者就會背離曹智,而鼓動獻帝再次逃離曹智的控制。而且待到賈詡再次回轉大陽城時,才慶幸自己沒有過分逼迫曹智採取針對楊奉、董承的行動,因為當他們回轉大陽城後就現,楊奉等人實力亦大增,不是那麼好對付了。

    曹智在身邊兩位謀士的勸誡之下,人就迅的冷靜下來。在一番緊急協商之後,曹智讓李典、滿寵繼續追擊李傕、郭汜一段路,直到把他們趕回長安為止,再可運兵回轉,但兵馬一時也不要回轉兗州大本營,在許縣附近集結暫住,如果他的丹陽缺兵少將,他也可以及時招他們向丹陽增兵。

    然後再決定,把獻帝和一干文武大臣,轉移到更安全的安邑暫住。由樂進率部五千,保護獻帝安全。許褚因為與徐晃不和,曹智怕他惹出事端,就把他帶回丹陽。李儒作為正式的朝廷議郎高官,也被曹智等人列為留駐對象,獻帝身邊不能只有武將,而沒文官,特別是李儒這樣能說會道的言官。

    對諸事有了個安排的框架後,曹智率部回到了大陽城。獻帝因為曹智之功徹底趕跑李傕、郭汜之流,而大感高興,並對曹智所獲戰功表示出乎尋常的讚譽,特地出城迎接。

    獻帝身邊的幾個官員,在這幾天裡,也弄出了一隊儀仗,這時正好派上用場。皇帝出城迎接凱旋之師,這對班師回朝的將領是一項無上的榮耀。曹智自認為這點點戰功,還不夠格受此殊榮,但獻帝要給曹智這份殊榮,曹智也只能耐心的收著。

    雖說曹智叩謝聖恩時,明顯的覺察到了幾道冷電射在他的背脊上。但曹智還是不露聲色的接受完獻帝的讚譽,就隨獻帝起駕回城。到了城裡曹智才意外的現,楊奉、董承的兵馬一比開戰前翻了一倍有餘,也明白了剛才他們怎麼那麼大膽,敢肆無忌憚的對他「放電」。

    但曹智還不在乎他們,只是輕視了他們幾眼。而後就在慶功宴上向獻帝提出,「因賊寇已定,追兵已除,還請皇上移駕條件更好的安邑暫住!」

    獻帝和一群文武大臣一聽愣了愣,曹智怎麼會這麼著急?之前曹智可不怎麼急著迎帝到安邑去。獻帝倒是沒多大想法,能去條件更好的安邑,這沒什麼不好,最起碼那是以前河東郡的郡治,房子肯定比這大。可是楊奉、董承對曹智的異常舉動,立時就有了想法,他們暗暗猜測著曹智的所圖。

    甚至曹智的手下謀士,李儒也應不明白丹陽有危之事,而放下對曹智匯報觀察楊奉等人異常行為的蛛絲馬跡。等宴會結束後,在曹智的行轅才得知事情的始末。

    李儒對丹陽產生兵危,也很著急。但當曹智提出要李儒留守獻帝身邊時,他馬上義不容辭的答應下來。李儒是個明白輕重,識大體的人,他明白獻帝身邊缺了人,曹智的損失更大。他隨後也向曹智匯報了獻帝可能受楊奉、董承的蠱惑,而對曹智提出回城之事。

    曹智也已大概猜到,這些誒作為出自這兩個傢伙之手。曹智再度欽佩賈詡的分析能力時,就問李儒,這兩個傢伙怎麼會一下子多出那麼多兵馬。

    李儒告訴曹智,楊奉接受反叛李傕、郭汜的一路兵馬,楊奉在途中還設計殺了前來投誠的楊定,現在已完全控制這路投誠兵馬。

    曹智在誇讚這個楊奉好手段時,也決定全收了他在此戰中俘獲的戰俘。楊奉不是接受了楊定二千人馬嗎,他在此戰中前後共俘獲李傕、郭汜三千多人,本來還想上繳獻帝,算是一份戰功,讓獻帝處置。但這時看來把戰俘上繳獻帝,不就等於便宜的楊奉、董承之流,乾脆不上報了,明日馬上整編,收入自己帳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