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八十四章 貪功冒進 文 / 孫一凡3703

.    張邈覺得他的陳留郡地處要衝,進可攻,退可守,不用懼怕誰來著。只等著曹操和呂布在濮陽拚個你死我活,到時他在站出來坐收漁翁之利,且不快哉!

    只是沒想到那個曹智來的這麼快,盡在曹操和呂布還未分出勝負之時,就要向他動手。

    既然找上門來了,就沒什麼好怕的。此時天也大亮了,有一片淺橘色的霞光飄落到露台上。貓頭鷹的怪叫消失了,代替而起的小麻雀的嘰嘰喳喳。

    張邈決定迎戰曹智,他的陳留領有一十七縣,他擁有兵馬二萬多,民眾十幾萬,整個陳留城郡府存糧儲備豐富,交通又四通八達,而來犯的曹智也就二萬人馬,張邈不認為他沒有與之一戰的實力。

    的確陳留沒那麼好打,曹智也正為先從陳留的哪一個方向入手而煩惱。

    「曹州牧,陳留城是陳留郡的治所,也是我們此行必取之所,但陳留城張邈祖孫三代在此經營,城高牆後,易守難攻,不易奪取,不如我們先那襄邑開刀,襄邑由張邈的弟弟張鎮守,拿下它,對張氏一脈也算是有敲山震虎之意!」

    荀彧說完看向曹智時,曹智微微的點了點頭,轉又去詢問永遠站在陰暗之地的賈詡。

    賈詡在無論是荀彧,或是其他將領表意見時,他一般都不說話。但就是這個不怎麼說話的傢伙,荀彧深深地知道這個傢伙的厲害,也明白曹智非常重視此人的意見,每每遇到軍政要是,通常都會詢問他一下。

    賈詡瞇著眼睛微笑著一邊點頭認可荀彧的計劃,一邊對著曹智躬身道:「文若兄的敲山震虎盛妙,主公拿下襄邑時別忘留下張,讓他逃回張邈處,也好讓他們心有餘悸之下,覺著主公還是留有情面的!」

    曹智一愣,賈詡不是一直向曹智灌輸如果此次拿下陳留,捉拿張邈一脈後,一定要夷了他家三族,決不能心慈手軟。而且賈詡要曹智這麼做的出點,竟然不完全是為了震懾全兗州的叛亂者,而是說什麼這麼做,更大意義是為了取悅他的兄長曹操。

    曹操是他親大哥,有什麼好取悅的?不過這個以陰狠著稱的謀士不是無的放矢,他在私底下已經問過曹智,如果曹操在和呂布的戰事中,有個什麼閃失,他是否想過接替曹操,統領這幫兗州軍臣,繼續拚殺。

    這個問題讓曹智一驚,隨即想起剛剛收到的曹操負傷、犯病的消息。

    「大哥還不會這麼早死,呵呵……」

    這是曹智依據歷史的展,肯定告訴賈詡的。但賈詡堅持曹智要為自己「遠慮」起來,戰場上的事,誰也說不好,而且他在鄄城也見過曹操的妻妾、子女,他的話很是直接,曹操的子嗣尚幼,他這個叔父一定要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曹氏一脈得來不易的榮耀和基業出一份自己應有之力。

    賈詡這話說的有些含蓄,但曹智聽得明白,賈詡這是在暗示自己要隨時準備接替曹操,掌管現有的一切。

    曹智對於賈詡的這些想法,並未放在心上,不要說曹操要到六十歲才會死,就是這會兒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他能接受曹操的也就是十幾二十萬兵馬,曹操的兗州現在只有三四個城池還在掌控之下,何來基業之說。

    但賈詡並沒就此停止他的行動,雖說現在能受曹智調遣的兗州謀士、將領不多,但賈詡還是利用這段和他們接觸的機會,正展開著相互瞭解,試圖增進彼此的友誼,以備將來不時只需。

    賈詡特別結交著荀彧、任峻等配合曹智此次出征陳留的兗州軍政官員和將領。

    可不知為何這會兒這個賈詡怎麼又要曹智先給張一條活路,讓張邈留有和談的希望呢?

    賈詡沒回答曹智的疑惑,荀彧卻為賈詡的話語解釋道:「賈軍師是想引張邈的安逸之心……張邈的確是個不思進取之人,但要他此時妄想安逸,恐怕也難……」

    但賈詡堅持讓張邈看到就算兵敗也會有生的希望,曹軍二萬兵馬,迅包圍襄邑。

    襄邑一直是張的地盤,張、許汜、王楷三人一直和陳宮保持著不錯的關係,他們也都是兗州的官員,此次叛變陳宮的第一班被策動的官員就是他們三個。

    幾人曾經海誓山盟的結成了肝膽相照的朋友,但陳宮知曉張氏兄弟都不是雄主的材料,所以對他們也不抱太大希望,給他們應了了些虛無的承諾,就跟在了呂布身邊。

    張邈、張也是胸無大志之輩,連陳宮的毀約都不敢啃什麼聲音,他們只要保著自己的地盤,能過上一些安逸日子就好,他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生活充滿著美好的想像。

    張更是貪生拍死之輩,曹軍先頭部隊在許褚的帶領下一到襄邑城下,張爬上城牆,站在一處箭垛上往下看。黑壓壓的那麼多人,鼓噪著喊殺攻城,儘管還沒有產生什麼真正的危害,但看著確實是很嚇人。

    張暗自估計了一下,敵軍的先頭部隊就有五千對人,而他的襄邑城守軍也只有五千人,看來這城他是守不住的。寡不敵眾,料不能敵,張可不會等在襄邑城內等死,他在曹智隨後大軍為趕到之前,就棄城跑了,逃到陳留去找他大哥張邈庇護了。

    曹仁、任峻率領的中軍到達襄邑時,許褚得意的吹噓著如何兵不血刃就拿下的襄邑城。

    在後一天到達的曹智站在襄邑城的城樓時,聽完許褚的匯報,不由感歎:這張怎麼那麼沒膽,打都沒打就跑了,還未帶走自己的屬下。

    那些可憐的襄邑軍士們剛和家人揮手作別,暗想著再要活著看到家人多數是不可能了,沒想到峰迴路轉,鎮守襄邑的張不戰而逃。失了主將的襄邑軍將們隨即想也不想,就出城投降了。

    曹智對於這份戰果只是無所謂的點了點頭,沒想到打陳留郡比想像中的順利,還沒死什麼人呢,落腳的地盤就有了,這樣後勤補給,就不愁沒著落了。

    通過充裕的準備,十日後,曹智大軍再次開拔,直放陳留郡城。張邈也在此時已通過積極地調兵遣將,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現在中軍距離陳留城還有三十五里,估計他們到達陳留城也要天黑了,咱們今天到不了了,就地紮營吧?」剛從丹陽調來的趙雲陪在曹智左右統領後軍,此時正在請示曹智行軍安排。

    正在和賈詡、荀彧小聲商討軍情的曹智哦了聲,隨口道:「你安排一下吧!」

    趙雲道了聲「是!」,正要領命而去時,只聽帳外一陣軍馬疾馳,隨後就聽聞帳外士兵進帳稟報道:「前軍任司馬求見!」

    曹智一愣之後,還是火叫了「快請」。

    這個任司馬就是任峻,其實曹智早認識,但兩人卻未真正照過面。前兩年曹智從郿塢而回時,硬闖過當時由楊原擔任縣令的中牟,而任峻就是當時楊原的主簿。

    任峻以前雖做的是文官,但對軍事之事相當有見地,後來跟了曹操,曹操就把他任命為司馬,真正帶兵打起仗來。說起那次曹智和他的遭遇戰,兩人都覺得很好笑。當時各自為主,在未照面的情況下,拼了個你死我活,現在卻在一起並肩作戰,這大概就是緣分。

    這個任峻做事沉穩,曹操對任峻十分信任,把自己的堂妹也嫁給了他。當郭貢、呂布之流圍上鄄城時,在夏侯惇沒有回防之前,守鄄城任務一直是由任峻一力承擔的。

    這次進攻陳留城,曹智知道不同於襄邑那麼簡單,所以在前軍替許褚加了的副手,就是這個任峻,以增強前軍實力。但此時應該剛到陳留城的前軍,任峻怎麼卻突然回轉後軍,來找曹智呢?

    曹智等人正自奇怪前面出了什麼事時,任峻一進帳拜地稟報道:「前軍已攻下陳留外圍!」

    「什麼?」不要說曹智驚訝,帳內所有人皆是一驚,怎麼剛到的部隊,就已經拿下陳留外圍,張邈沒在城外佈置兵馬嗎?

    「怎麼回事?伯達(任峻字)你慢慢道來!」

    曹智直接預感到這可能又是許褚貪功冒進的結果。

    曹智估計的沒錯,但這次曹智錯怪許褚貪功冒進了,而是任何一個將領看到這樣的佈陣都會貪功冒進的。

    陳留城作為陳留郡的治所,整座城池自然很大,加之張邈家三代人都在此地竭力經營下,陳留城已是很有規模。比之任何一個州城都不會遜色。由於人口過剩,城內根本不可能住下那麼多居民,所以陳留城和其他大的城池一樣,在主城外建造有大批的民房、院落、集市。沒有戰事的時候,城內城外是一樣繁華的。但只要一有戰事生,城外的居民和附近村莊的農戶往往都是要躲進城去的。而為了不給敵人留下什麼有用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城外的民居都會在敵人來襲之前全部拆毀。這和棗袛的焦土做法可能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這是守城一方的普遍做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