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七百一十一章 估計錯誤 文 / 孫一凡3703

.    順著這座府宅的大門向裡,不同於府外圍,這裡五步一人十步一哨站立著的全都是是黑甲兵衛,他們的神情依然是冷漠的神色。五步便站立著一名黑甲兵衛,均面容冷峻,如同一個個木樁一般,定立於地面之上,是何等的肅殺。

    整整兩排甲衛將這不大的前院防守得水洩不通,這些人身上都有共同經歷過戰場廝殺,而殘留的危險氣息。這座府邸自是曹操在乘氏的臨時指揮所,這些兵衛,都是曹操最貼身的親衛。

    隔著上百人的前院望向後面的主府,一股沉重的威壓自上而下的透露出來,雖說此刻前廳的大門是緊緊關閉著的,但處處流露著緊張的氣氛,還是鋪成到了大門外。

    不過緊張的氣息不僅僅在前院,你如果有幸轉往後院,你會現更多的黑甲兵衛,將後院四周防守得如若金湯。

    後院較之前院的冷清,這裡成了兩個不同的世界,丫鬟家丁忙碌不斷,急急忙忙的穿行著。

    「換水……」一小巧玲瓏的樓閣之上,傳來清脆的丫鬟聲音。樓下的家丁急忙將剛準備好的熱水送上樓去,然後又迅退下。不多時,又傳來要紗布的聲音……

    一旁的偏廳之中,,一個身穿褐色衣衫之人,焦急的來回的走著。此人年約四十不到,面長鼻高,長髯飄動,是個十足的儒生模樣。

    不過此刻卻是雙手緊握,手心捏出陣陣冷汗,雙眼之中盡顯焦急的神色,一點沒了平日裡的儒雅之風。

    此人正是曹操帳下的第一謀士荀彧,荀彧已是多日未曾合眼,整個人顯得很是憔悴。而當他再次張望了一下樓閣內的情形後,出不知第幾次的長歎,然後再把目光扭到了另一旁前院的入口。

    「文若,不必擔心,應該很快就會到了!」

    說話之聲來自荀彧背後,一個比之荀彧更年輕幾分,更清瘦的青年步到荀彧身側,拍了拍老朋友荀彧的肩膀,以示安慰後,就順著他的目光看了看安靜地前院。

    能夠和荀彧呆在一起,併入住曹操這內宅後院的,自非尋常之人。他是荀彧的好友,也是此次曹操東征徐州時最為賞識的新近謀士郭嘉。

    郭嘉本被曹操派駐鄄城,並未隨行來乘氏,但在曹操重傷的消息傳回鄄城後,他就被荀彧叫了來。

    一向以沉著冷靜著稱的荀彧,這次也實在沒有把握能控制好可能生變故,所以他把賴以信任的老朋友郭嘉及時叫到身邊,遇事也好有個相商之人。

    而就算荀彧刻意隱瞞消息,兗州內部曹操受重傷,有性命之憂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在郭嘉之後駐守各地有頭有臉的兗州官員都湧來了乘氏。

    這些人中,有些是真心關心曹操的生死而來,有些則是來看看風向,好為自己預備退路。

    荀彧知道這遲早是紙包不住火的,現在也只有祈求他們的敵人能晚些得知曹操傷病纏身的消息,另外就是荀彧希望曹智能盡快趕到。

    「你真的認為,要是主公有什麼不測,他是最合適的人選?」郭嘉在荀彧點完頭,轉身回座時,突然問道。

    荀彧自然聽得明白郭嘉所說的「他」是指誰,這個問題他們不止討論一次了。荀彧再次肯定的回答道:「只有他才能掌控大局,主公身邊宗室成員不少,但又有那個能把握兗州這盤大局?」

    荀彧說完後,卻迎來了郭嘉的一聲長歎,而後大有深意道:「那大少主呢?」

    「才七歲,就算有你我輔助,也難當大任,兗州正值混亂之期,必須要一個有大略的成年人來主持大局,而不是一個孩子!」

    荀彧的回答再次讓郭嘉陷入沉思,半響,郭嘉喃喃道:「那文若不怕將來,你的決定會引起一場紛爭嗎?」

    「管不了,先顧好眼門前這一關,以後的事,以後再說……而且,而且,或許我們都多慮了,主公或許會沒事的……」荀彧最後自我安慰似的,結束了與郭嘉的再一次討論。/

    就在他們起身再次出了偏廳,行向那忙碌的樓閣後,一個小小的身影,從偏廳的後窗升起,在那小人影賊頭賊腦的確認荀彧等離開後,就踮起腳尖,身影迅地消失在這一片燈火通明的內宅後院。那是個身高不足四尺的小孩。

    而後,後院的一處假山前,出現了這名小孩的身影,在假山對面早已站著一個和這個小孩差不歲數的小男孩,只是這個小男孩個頭比之剛才那個略高一些。只見這個小男孩聽著剛剛趕到小男孩的匯報,俊臉漲紅,手中持著一柄符合他身高的利劍站在哪裡滿臉寫著恨意,聽完小男孩的匯報後,喃喃自語道:「荀彧、郭嘉,我記住你們了,遲早有一日,我要你們為今天的決定付出代價!」

    小小年紀就能說出如此狠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年僅七歲的曹丕,曹操的大兒子。

    要是曹智此時在場的話,一定會讚他一句「果然有帝王之勢!」

    可惜這會兒在這幽禁的假山處,並沒有那位曹氏宗親在場,只有嚇壞了的曹丕小書僮,也就是之前在偏廳偷聽的那個小孩。同樣是八歲的小孩,他就沒有曹丕那份早熟與霸氣。這就是區別,一個凡人和一個未來帝王的區別。

    曹丕瞧了自己的書僮一眼,見他臉色蒼白,雙手還在突突抖。便對他道:「你不要怕,今後我讓你做什麼,你便要做什麼,聽到了嗎?」

    小書僮呆呆地點頭,惟命是從道:「是,大公子,知道了!」

    「嗯!」曹丕滿意地點著頭,接著又想到了什麼,對著小:「今日聽到那些人講的話,還有我說的,都不許告訴任何人,聽到了嗎?」

    「聽到了!」小書僮剛允諾完,突然想到了什麼,小心地問曹丕:「卞主母也不能說嗎?」

    「當然,我說了,是任何人!」曹丕斬釘截鐵的語氣和駭人的目光,再一次嚇得小書僮快要哭了。

    曹丕看著小:「如何自處,我自有分寸,目下還是要以父親的病體為重。希望父親能熬過這一關,我還太小,還需要父親的庇護……」

    就在曹丕意味深長的幽歎時,府宅外面的大街上一聲不和諧安靜夜空的健馬嘶鳴終於響起。

    「得得得……」越來越多的馬蹄聲,吵醒了很多乘氏居民,也讓站在曹操臨時府宅門口的兗州官員們,目光齊刷刷的轉向了通達城門的街道另一頭。

    意外的馬蹄聲也讓負責曹操府宅安全的典韋繃緊了神經,「城中早已宵禁,誰人膽敢深夜縱馬城街?是有了緊急軍情?還是有人意圖不軌?」

    正當典韋幾念在腦海中閃過之時,站在門外的官員中已有人叫道:「是車騎將軍,是曹州牧來了……」

    世上又是擁有車騎將軍頭銜,又是一州州牧,也只有曹操唯一的親弟弟曹智了。

    曹智日夜星辰在今日終於趕到了乘氏,在曹智方接近乘氏時,就碰到了由曹仁、夏侯淵、夏侯惇帶隊的五萬軍馬,駐守在乘氏城外,把乘氏圍得像個鐵桶似的,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

    當曹智疑惑的問曹仁,「現今濮陽和兗州其他地方不需要兵力對陣叛軍了嗎?怎麼把五萬軍馬都集中在乘氏這一座小城?」

    曹仁也來不及和曹智細說什麼,就拖著他往城內而來。曹智進城後,見到無處不在的巡邏士兵和曹操下榻的府邸門前的守望官員,讓他的心提了上來。

    這一切都讓曹智瞭解到了曹操身體不好的狀況到底有多嚴重,他看了一眼眉頭緊鎖的曹仁,再看了一眼陪同他一起來的荀諶,低聲自語道:「看來我估計錯了!」

    荀諶也是迅分析著他看到的事實,暗自推測著結果。一聽曹智的話,頓時明白曹智所說自己錯了的地方。

    一來曹智帶的人少了,曹智此行只帶了五千兵馬,他把此來本想著主要的看望一下大哥曹操的病情,把華佗往曹操這一放,就要轉道去往安邑。他實在不放心獻帝那邊,雖說曹洪已經去了,但去了也有些時日了,但曹洪這傢伙也不知在幹什麼,就是沒回什麼消息。就算路途遙遠,多有阻擾,也不應該到現在沒消息回來,曹智已經隱隱覺得安邑那邊,獻帝身邊有了變故。但這變故看來曹智無法阻止,也沒時間去阻止了。

    這第二點曹智錯的地方,就是只帶了荀諶、許褚、樂進、李典四人在身邊。樂進、李典本就隸屬兗州,歸曹操帳下。前期只是曹操借與曹智平定陳國和揚州之用,這次跟隨曹智回來,其實也是正好還了他們,讓樂進、李典回曹操身邊覆命。去掉這兩人,曹智身邊這會兒就剩下一文一武的荀諶和許褚。

    許褚本來就有羽林中郎將,掌獻帝身邊宿衛之職,所以跟著曹智去往安邑,曹智要他重掌獻帝身邊侍衛營之職,代替樂進之空缺。

    (45278941954)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