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七百三十七章 正使孔融 文 / 孫一凡3703

.    這其實也變相得救了孔融一命。孔融被曹智派遣出使鄴城,拜袁紹為太尉,他可沒那麼多心思。自認為當了上差的他,到了鄴城態度很是傲慢、囂張。

    沒想到受封儀式只進行到一半,當袁紹聽到自己只不過是個太尉時,「噌」的一下從地上站了起來,直接憤憤地說:「曹家這群忘恩負義的混蛋,沒有我他們能有今天,今天那個曹老二反以天子的名義對我號施令,呸!他也配!哼」說著就走回書案,當場寫下一封奏章,上表獻帝表示不受封拜,扔給了孔融道:「你帶著這個回去吧!」

    袁紹囂張的行為,直接震怒孔融,你袁紹是名滿天下,可以不給我這個孔世孫的面子,但你不能連天子的面子也不給吧!

    孔融這一輩子都認為天下沒人敢殺他這個孔聖人之後,一直的優越心裡,也讓他在此時忍無可忍的爆而出,「袁本初,你膽敢抗旨,這皇上拜封的官職是你想要就要,想不要就不要的嗎?你趕快給我把本逆章給撕了,要不然,我孔融定告你個大逆不道」

    孔融話音剛落,在場的官員倒是都怔了怔,許多人在佩服這個孔世孫勇氣可嘉之時,知道這下真是觸怒了袁紹。

    果然,袁紹一聽孔融的激憤之詞,「呯」的掀了身旁的一副席案,拔了一把近侍身上的佩劍,戳著就衝了過去。一路上大罵道:「孔融,你以為你是誰?天下人都要來聽你那套之乎者也嗎?天下沒人敢動你,我袁紹就來開這個先例。我到要看看殺了你個孔門後人,天下人又能奈我如何?你們都給我讓開」

    審配等人不要說不能讓袁紹直接殺了上差,而且對方還是名滿天下的孔融,那就更不能讓袁紹做這傻事了。於是在袁紹的叱喝下,不但沒人讓開,反而一看袁紹動了真火的冀州官員,跑出更多的人,來攔在袁紹和孔融中間,護著孔融的也有,拉住袁紹的更多。

    「主公,主公,不能這樣,不能這樣」

    「有話慢慢說,慢慢說,孔先生怎麼說也是上差」

    本來好好的一場受封儀式,立即變成了勸架行動。場面一度混亂不堪,也滑稽天下,那還有什麼應有的莊嚴肅穆、崇高之感。

    孔融一開始見袁紹提劍氣勢洶洶的向他衝來,還真是嚇了一大跳,暗閉著眼睛,呼道:「難道我孔融就要殞命與此?」

    但就在這生死攸關之時,不知誰拽了孔融一把,讓他踉蹌著遠離了袁紹的劍鋒。人雖說最終還是摔在了地上,但明顯感覺遠離危險地孔融睜開眼,摸遍全身並無半點損傷。孔融不由大鬆一口氣,此時他也看明白了混亂的場面,對自己有利。孔世家的名頭還是有用的,有這麼多人在攔著、勸著,孔融很清楚自己死不了。

    死不了,就要繼續搏名聲啊!

    緩過勁來的孔融,這會兒又馬上來了精神,只見他,又叫又跳的竄起與人群,大聲叫囂道:「袁本初,你敢碰我一根手指頭,你就等同於謀反,你敢過來碰我看看」

    本來漸被部下勸下的袁紹,此時一聽孔融的叫囂,火氣「噌」的一下又竄燒了起來,「哇呀呀!」的又提劍猛衝過來,並面目猙獰地大叫道:「我倒要殺殺看,讓開,擋我者死」

    「哎喲!」一下子沒站穩,真衝過兩個擋在孔融面前的官員後,一下子和怒極衝殺過來的袁紹拉近了不少距離。孔融已經能看見袁紹明晃晃的劍鋒時,嚇得他,連著倒退了好幾步,才以滑倒的不雅姿勢,滑回人群中,鏘鏘躲過了袁紹一劍。孔融再次摔倒,還不知被那個不開眼的踩了兩腳。

    正當雙方鬧得不可開交之時,門外突然一聲高叫:「聖旨到!」

    「嗯?」

    廳內勸架、拉架、打架的亂哄哄的一幫人霎時靜了下來。

    「這孔融帶來的不是聖旨嗎?這還那來的聖旨?」

    李儒進入大廳時,被眼前的場景嚇了一大跳,什麼情況?

    李儒為眼前的情景呆住了身形,只見一直注重儀態的袁紹,提著把劍,披頭散,形同瘋子一般的正被幾個官員拉著、架著,做著飛撲動作。而我們的孔大才子呢,頭冠也不知被撞到哪裡去了,衣服上東一塊、西一塊的污跡很是明顯,左半邊臉上也沾了不知誰的半隻鞋印,上半身的衣襟已經完全被撕爛開來,露著內衣。

    這會兒孔融一見了李儒,立時像見了親人般,提著破損的袍子,一路小跑,扯開嗓子控訴道:「李侍中,你來的正好,快,我要上奏皇上,參」

    李儒這會兒還有不明白出了什麼情況嗎,他立時擺手阻止孔融的控訴,快步行進這座很是寬敞的大廳,半道上還拾起了孔融的頭冠,交到孔融手上後,低聲先安撫幾句後,就道:「先辦正事要緊!」

    「天下還有為我孔大才子申訴更重要的事嗎?」孔融很快悲憤的明白還真有。

    李儒不理有天大冤屈的孔融,就這樣撂下準備申訴的孔融,行向已經站直了身子,並被身邊的審配硬拽下了手中長劍的袁紹處,向他一行禮後,就微笑著對半側著身,不知是不好意思這副尊榮示人,還是根本不願理會李儒的袁紹道:「袁大將軍,請先接旨吧!」

    「又是***什麼屁聖」

    粗口還未說完的袁紹,已經被李儒的暗示弄明白聖旨來龍去脈的審配和沮授,同時阻止袁紹再說什麼大不敬之言,忙招呼著下人過來為袁紹整理衣衫,準備接旨。

    還有點搞不清狀況的袁紹,看見沮授等怪異的舉動,剛要出言徵詢,審配知道自家這主公,有時候有些遲鈍,就立即趴在袁紹耳邊快耳語了幾句。只聽袁紹愣愣地道:「真的嗎?」剛出口,就被審配示意噤聲,用手戳了戳已經帶著一臉壞笑轉身而去的李儒,示意趕緊吧

    等下人幫袁紹略作修飾後,只聽門外依仗的腳步聲響起,這會兒來的才像來欽封的聖差了。袁紹率著一桿人等,行出門外,只見一百名身材魁梧的,身穿明光鎧的虎賁禁宮武士,每人端著一把紮著大紅花的畫戟,正以標準的正步走上冀州州府議事大廳的台階,三名官職在黃門的太監,由當中一名年歲稍長的太監手捧著一卷黃軸,左右兩名太監各有一個托盤,緩步在虎賁依仗行列的中間台階而上。

    「聖旨下,太尉袁紹接旨!」

    這會兒,袁紹在一眾官員的簇擁下,已經來到門口,迎接聖旨。袁紹以言跪地接旨,只見從後趕上的兩名小太監,急步上前,跪在那名捧聖旨太監的腳下,幫忙拖著那卷黃軸,徐徐展開,然後請上李儒,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尉袁紹一心忠於漢室,多次平叛有功,居功至偉,特晉陞為大將軍,欽賜!」

    所有的官員在山呼萬歲後,袁紹又怒轉喜的站起接旨,同時接過了象徵大將軍的節鉞。之後,獻帝還有封賞,欽贈袁紹弓矢一把,李儒趁機也免禮了袁紹幾句:皇恩浩蕩,恭喜袁大將軍,袁大將軍以後要好好幹等酸詞。

    袁紹一下子從剛才的盛怒,這會兒急劇轉變成了狂喜。男人最在乎的是什麼?面子!這新的受封,使袁紹一躍成為大將軍,那可是當年何進坐過的位置,袁紹一直很羨慕何進當年權傾朝野的架勢,但何進是很等身份,他可是皇帝的親舅舅。今天這個通常只有外戚才有機會登上的高位,他袁紹也終於實現了,他成為了天下獨一無二的大將軍。虛榮心得到了滿足的袁紹,覺得他今天已是男人中的男人,還有獻帝的賞賜,真是讓他風光無限。

    袁紹接受完封賞,就起身對著李儒較之剛才的愛理不理的態度,明顯一百八十度轉彎的拱手相迎道:「辛苦!辛苦!李侍中真是辛苦你了……」

    「大將軍言重!」

    袁紹正和李儒「噓寒問暖」呢!這會兒突然成了沒人理的某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叫什麼事啊?聖旨不但連下,才拜封為太尉,沒隔幾分鐘,這袁紹又被升為大將軍了?這太尉和大將軍都太不值錢了!」

    孔融想的一點沒錯,本來就想得很開的曹智,在他眼裡什麼太尉、大將軍的確都不值什麼錢,也就袁紹會在乎這種虛名。袁紹做了大將軍又能怎樣,關鍵是皇帝還在他手上,整個朝廷還在他手上。而且在鄴城的這幫人這會兒還不知道,善於搞陰謀的賈詡,在獻帝頒出聖旨後,就向獻帝劉協私下暗示,可以加強曹智在朝廷的話柄力度。

    十六歲的劉協馬上明白了應該怎麼做,在召見鍾繇、董昭等人密議後,就在袁紹準備慶祝自己貴為漢帝國「大將軍」的這一日,劉協再次頒詔,授予曹智「百官總已以聽」的聖諭。這也就是說,百官都要聽他的。曹智只是在他把持下的現今朝廷,只是流失了一個大將軍的頭銜,曹智現在以大司馬和車騎將軍的頭銜可能比袁紹低了一級,但那又能怎樣,他照樣主持朝政,行使著帝國第一權力人的職權。

    孔融這會兒想不到那麼遠,他只知道自己被曹智當槍使了。把他派來鄴城做什麼欽差大臣,純屬是把他往肉板上送。孔融的胃酸此時正在他的體內氾濫,看著「你情我濃」的袁紹、李儒兩人,還有圍在袁紹身前,正在向他祝賀的群臣,孔融「呸」了一聲,胡亂擼起已經撕壞的衣衫,抬腿便要離開這個在孔融看來儘是虛情假意的嘔心之地。

    「嘔心!太讓人嘔心了!」孔融決定自己回去找曹智理論去。

    「孔少府……孔正使慢走……」

    孔融那聲輕「呸」無人介懷或是在意,聲音也被淹沒在道賀的聲音中。但有一個人卻聽到,注意到了!

    這個人就是李儒,他的任務還沒完成,他不光要來緩和袁紹和曹智之間兵戎相見的矛盾,還要安撫好我們的孔大才子,並安全的帶他回去。

    本來有點把孔融往火坑裡推的曹智,在冷靜下來之後,就覺得後悔了。這孔融再怎麼說也是孔聖人的嫡傳,對於安撫、招攬天下有識之士,還是一塊很好地免費廣告牌。現在不但不能讓他有個好歹,還不能把他給氣跑了。

    李儒衝開人群,終於在孔融步下台階時,一把拉住了他,「孔正使,你上哪去啊?這袁大將軍剛才說了,為了表達他對皇上的感激,要我們帶一批供奉之物回去呢!」

    孔融摔著袖子,要掙脫李儒的拉扯,還憤憤不平道:「我上哪與你何干?那供奉由你運回不就得了,這還有我什麼事啊?你們那……」

    李儒聽著孔融的憤慨之詞,卻也不惱,只是故作疑惑道:「哎……文舉兄此言差異,文舉兄乃此次頒旨的正使,接收貢物,怎麼能與你無關呢……」

    「曹智他根本沒安好心……什麼?正使……那你是什麼?」剛剛聽明白李儒一直在強調的稱謂後,孔融頓住了要氣憤離去的身影,轉身奇怪地看著李儒,詢問道。

    「我……當然是副使嘍……」李儒笑瞇瞇地回答道。

    孔融還是第一次聽說自己成了這兩道聖旨的正使,而很明顯是曹智嫡系的李儒卻是他的副手。這副!那百人虎賁儀仗的陣勢,那是副手的排場。

    對於李儒這種睜眼說瞎話的定義,孔融用實際行動準備接受。人家半個讀書人的袁紹都能為了面子,放下准駕,一會兒喊殺喊打,一會兒和顏悅色呢!我孔融一個把名聲看的比生命還重的正宗孔門繼承人,為什麼不能難得不要臉一回?

    快樂閱讀,虹文學網唯一地址(http:///)(785462789541)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