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八百零九章 一盤散沙 文 / 孫一凡3703

.    董承聞言「噌,噌!」的兩下,就爬到了坐在書案後劉協的跟前,扶著劉協的膝蓋,神情專注道:「身不正,名不順,皇上要我等在關鍵時刻能為皇上做些什麼,就要有能讓人信服之物!」

    「嗯!國丈說得在理,但真又能如何讓你等身正、名順呢?」劉協兩隻腳徹底踏入了董承的陰謀中。

    「皇上請看!」董承說著就用力撕開自己的衣帶,從內取出一封文:「這是臣起草的密詔和我等聯名之義狀,請皇上過目!」

    劉協「哦!」了聲,接過董承手中的文:「國丈倒是考慮周詳,只是……」

    「皇上,婦人之仁是要貽害萬年的,臣在措辭上可能嚴厲了些,但有備無患啊……」

    董承打斷著劉協的話語,熱切的看著他,反覆強調著這只是「有備無患!」之物,並不是一定要用來加害某人之物。

    劉協拿著這份詔書和義狀,沉吟良久,最終歎了口氣,也就同意的點了點頭。

    正當他起身準備拿起書案上的玉璽加蓋時,董承又阻止道:「皇上,這只是臣草擬的,請皇上另立一封血詔,說明我們的身份,以正我們之身!」

    「啊,為什麼要血詔?」劉協扭頭看著董承,疑問道。

    「皇上不知,此封東西非同小可,用臣草擬的筆墨,將來難免有人非議,為彰顯這是皇上下定決心和極其慎重的詔書,所以臣建議用皇上的龍血書寫,這樣在將來有機會用到它時,才能服眾和體現此封詔書的威嚴!」

    「唉……也罷,就依國丈吧!」

    劉協扭頭、伸手半閉著眼睛讓董承熟練的刺破了右手食指,開始照著董承草擬的詔書樣張,抄了一遍。

    待到太醫吉平為其止血包紮時,等著血干的董承一臉激動地湊在書案前,仔細審核著劉協血詔上的每一個字。

    當他滿意地準備收起時,劉協突然想到了什麼,擔心的問道:「國丈和諸位要謹記此物輕易不能示人,只是在不時只需時才可用到之物!要是……」

    「皇上放心,臣等一定誓死保守這個秘密,其實臣等也不想用到此物。臣現在就把血書密詔藏在衣帶中,直到必要時才會拿出誅殺不臣之亂臣賊子…….」

    「啊!這……這……國丈考慮周詳,朕就放心了……」

    「臣等原為皇上萬死不辭……」在劉協書案下一片齊聲山呼下聲中,血色許都的序幕被董承等人自己拉開了。

    然後劉協賜給了車騎將軍、國丈董承必要時能遏制曹智的權利,甚至在董承的軟磨硬泡之下,董承還有了對亂臣賊子的生殺大權。

    看著董承等人離去的背影,獻帝劉協負手而立,沉思了一會,突然仰天長歎道:「希望,希望各位忠臣,希望曹大夫你們都不要讓朕太難做了……

    #######腰帶上揣著「衣帶詔」的董承坐在轎中,心裡樂開了花,一路上暈陶陶的象喝了四兩燒酒,雲裡霧裡自已也不知道心裡都轉了些什麼念頭,最難扳倒的敵人眼見有置死地的法寶,怎能不叫董承高興!

    董承隨後又在自己的府邸,當晚就召集工部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太醫吉平以及議郎趙彥和西涼太守馬騰在京城許都的人質,他的小兒子馬鐵代表,以及孫策派出聯絡人等人共同密謀除去曹操的計劃。

    在這次會後,董承確定了盡早動,在消息尚未走漏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曹智和他的黨羽。

    董承和幾個半夢半醒的反曹盟友,在剛開始說到如何如何誅殺曹黨之事時,還是很熱血沸騰的,一個個連胸都挺了起來,各自把頭連點,滿面帶笑七嘴八舌地道:「是啊,是啊,該殺,該殺!」

    過了半晌,就在董承輕輕提及伐曹具體日期、步驟和各自職責時,趙彥等人聽了都努力扮出一臉和靄且平易近人的笑容後,開始不遺餘力的「各抒己見」了。

    董承雖說有壯志雄心,也聯合了一幫朝廷內外的重臣,但這些人要麼各有心思,要麼剛正不阿的十頭牛都拽不動。這些人都是自命不凡之輩,很有點驢脾氣,你若是順毛捋的話,怎麼說怎麼是,你要是一味強硬,橫著來,這些人是決計不會慣著你,你橫,我比你更橫!或許這便是有本事人的性格。

    董承商量到具體步驟、細節時,卻難以使眾人達到一個共同的步調上來,商議了半天連個具體行動日期和具體行動步驟的章程都沒拿出來。

    這夥人,單個看來都是不可一世的人才,勉強撮合在一起,問題就暴露的很多,個個剛愎自用不說,董承也沒辦法徹底折服他們,往往是顧了那個,就又得罪了這個。

    這些有性格的人才卻更是個個不折不扣的草包脾氣,偏偏還都是自視甚高,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意思,憑什麼聽你的?平常全不將別人放在眼裡,雖然本身也就那麼點墨水和修為,但卻是個個絕對的不可一世。人人都認為自己講的有道理,董承又震懾不住他們。董承的第一屆伐曹大會,就這樣在似如一盤散沙是的人中展開。

    最後,董承考慮到還要讓劉備等不在京城的重要人物,也在聯合伐曹的文書上簽字,也就放下了繼續協調各方意見之事,他認為他謀曹的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而在四日後,豫州牧劉備在接到董承來的「義狀」時,先是愣了愣,隨即思緒在昏黃的燈芯上纏繞了半天後,也在「義狀」上簽了字。

    這可能是劉備一生做的最傻的一件事,也是他在形勢不明情形下做的最草率的一個錯誤決定。

    劉備這時雖說在曹智的幫助下,取得的徐州不小的一片地盤,勢力已延伸到了廣陵之地,隱隱有恢復被呂布霸佔下邳之前的情形。他此時考慮的問題,只想著要如何擺脫曹智的束縛和看管。他見到董承已經拉到了馬騰、孫策等勢力,這兩股勢力加起來已經可以和曹智一爭高下。再加上他,應該有機會成事。另外劉備錯誤的估計了董承的能力,認為他還能拉攏天下其他各路的諸侯,加入到討伐曹智的行列,董承扳倒曹智的成功幾率還是很大的,所以他就急著加入了董承起的伐曹集團,卻不知京城這幫自命不凡之人正如一盤散沙般存在。

    但就在劉備把簽了字的義狀出沒幾天後,許都就傳回了可怕的消息。

    #######金殿上的布設千年不變,上朝的百官也沒有變化,昭陽殿外陽光明媚,黃金燦燦的季節,空氣說不出的清鮮,一切看起來都是那樣美好,但是荀彧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一種殺氣,一種無數人的恨意凝聚成的殺意這時,賈詡突然出現在了荀彧面前,並帶回了詳細的行動方案。

    就在兩天後的須臾時,曹府燈火通明,李典、許褚、徐晃等十幾名曹系將領一身戎裝,看著端坐在大堂上的荀彧和賈詡。外面,四十幾名低一級的曹軍將領鐵青著臉,滿身殺氣。

    曹府內人數正在越聚越多,但聲音卻是越來越輕,一個個都是一言不。看到這一場場景的,都明白這一夜,注定了是個殺伐之夜!

    大堂下,眾多曹軍將領肅容而立,兩邊,數十面大旗,在夜風中呼啦作響,嗚嗚咽咽,宛如千人同哭,四個大火盆更是把個能站百十人的大院照的通亮。

    看了看時辰差不多的賈詡突然大踏步走出大堂,對著一眾將領高聲宣佈道:「主公令,今夜爾等確保皇宮內外,整個京城內外一切正常,任何人在未得主公令不得擅自妄動!」

    「遵命!」

    賈詡接著具體吩咐了一連串的命令後,十幾名曹軍將領上前接了調兵的虎符令牌,轉身即走。「得得得!」的曹府內外只聞馬蹄聲不斷響起,竟然沒有任何一個人問這是為什麼!

    這些,都是曹智的嫡系,也是曹家軍事集團的中堅力量,對主公曹智的命令,一向只有執行,沒有為什麼!哪怕是死!

    但在各部將領離開曹府後,軍隊尚未出動之前,賈詡又向屋內沒頭沒腦的講了句,「一切還要麻煩樂將軍了,主公希望在他回京之前,不要太大張旗鼓了!」

    「明白!」

    隨著一聲簡短的話語,一個不算高大的人影從屋內踱了出來,此人全身黑衣,與剛才李典等人的戎裝天差地別,但他也是曹智帳下一名重要的將領——樂進。

    很多人現在私底下管樂進叫「特務頭子」,看他這身打扮也的確一副夜行的準備。曹智把樂進先一步秘密調回許都,就是要他展示他和他屬下的特長,在他回許都之前,先秘密解決幾個想在他背後捅刀的人,以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讓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收斂些。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