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違初衷 文 / 孫一凡3703

.    但不依不饒的曹智並不打算就此結束今天的朝堂請罪行動,「皇上寬宏,臣謝過皇上不追究之恩,但臣在舉兵剿滅賊人時,卻意外發現了一夥本朝重臣正在謀劃的驚天陰謀!」

    主題來了,劉協拚命吞著梗在咽喉的口水,又是一陣心房收縮時,大殿中百官不自覺的人人都前傾著身子,伸長了脖子,靜待著曹智的下文。

    「哦……曹……曹愛卿發現了……了什…….麼陰謀?」無奈的劉協只能艱難的說著。

    「臣查證到工部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太醫吉平以及議郎趙彥……車騎將軍國丈董承等人在臣返回京師之前,合謀行刺臣,雖然臣福大命大,未有損傷,但查獲此事時臣一時氣憤,縱容屬下與賊人、亂黨拚殺,致使未能留住太醫吉平、王子服、吳碩、吳子蘭、趙彥等人的一桿性命,未能讓這些人讓皇上欽定罪名,在這一點上,臣犯了冒失之錯,請皇上明察,請皇上責罰!」

    曹智都說得這麼明白了,他毫無掩飾的承認,人我都殺了,人就是我殺的,但不怕皇帝和滿朝文武的質詢和查證,因為曹智拿得出證據。其實這事還能明察個屁呀!今天下午整個許都的大街小巷都會知道趙彥等這幫亂臣賊子是如何欲圖謀害當朝大司馬曹智未果,事情敗露,最終被曹智正法的傳聞,甚至還會出現好幾種曹智神勇無敵的不同版本,直接將他說的如何大仁大義,如何臨危不亂,反正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些死人還不是!這些事早已通過朝中一些消息靈通者,今早傳遍了早朝的群臣中。

    而面對曹智說的證據確鑿的事實要是獻帝再懲罰曹智,劉協豈不是成了千古昏君了?

    劉協明白曹智的這一步還是在走過程,劉協現在苦惱的是曹智後面的內容,如果把他血詔之事公之於眾,將讓他怎麼面對?

    「此等亂成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曹大夫不但無罪,還大大的有功,我朝現今太多居心叵測之人,一心見縫插針的想謀取自己的私利,這些人真是殺之不盡,曹大夫殺的好!朕在昨夜已經頒旨與李侍中,不知餘下的亂黨可有……」

    漸漸穩定住心神的劉協一邊應對曹智的話語,一邊也在為待會兒可能的尷尬做著鋪墊。

    「臣正要向皇上啟奏,現有董承、種輯等一干人犯就在殿外,並有證人、證物若干需要當堂呈上,皇上是否要當殿驗證,臣……「

    「啥?不需要了,董承等一干人為除異己,欲圖謀害曹愛卿證據確鑿,並有危害社稷之嫌,此事已無需驗證,曹愛卿只需盡快正法這一干人等,並株連這一干人等的三族!」

    朝堂上凝神細聽一桿文武大臣聽到難得雷厲風行的劉協的聖裁,齊齊地一愣。有些人在欣喜劉協終於長大時,也有人擰著眉頭看出了劉協在急於掩飾什麼。

    但令群臣意外的,接著劉協竟站立而起,高聲宣佈道:「此案不光只有外廷臣子所為,還牽涉到內宮人員,朕昨夜也立了聖旨,來人,就趁今日當朝宣讀!」

    劉協說罷,就有一名內侍太監捧著一卷聖旨用尖細的聲音宣讀道:「奉天承運……董貴人串通外戚,內外勾結,蠱惑皇上,干擾聖聽,現奪貴人等一切封號,賜白綾三丈,賜自縊長春宮,欽賜!」

    「啊……」這場風波看來正在擴張,董承的女兒董貴人也未能倖免,許多人在暗自唏噓曹智的心狠手辣,也同時奇怪著獻帝劉協的態度:「不是說皇上很是寵幸董貴人的嗎?怎麼眼睛眨都不眨,就殺了?」

    劉協的一陣搶白,全是做給曹智一個人看的,他無非是希望曹智能留住他最後的那點顏面。

    而此時的曹智也是被劉協的一番作為,弄得歎息不已。曹智本就沒打算揭劉協的老底,但從劉協的這一番表現,曹智徹底死了輔助劉協做一個好皇帝的念頭。

    一個人為了私利,能夠絲毫不講感情,這種人不但讓人望而生畏,還是令人厭惡的。

    「臣謝皇上信任,謝皇上不追究臣多次的行為不當和過失,但臣一人身兼錄尚書事,車騎將軍、大司馬等數職,但對朝中百官、政事還是有諸多疏漏之處,行事也有諸多不妥,不公之處,致使朝中諸多人對臣不滿,朝堂失和,出現了如此嚴重的流血事件,臣實在是有負聖恩,於公更有對屬下不察之罪,臣懇請皇上撤換臣大司馬、總領尚書事…….」

    「慢來,慢來,曹愛卿還領什麼不察之罪?呵呵,瞧愛卿說的,沒有你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京師免於陷入混亂,沒有愛卿的當機立斷,拯社稷於飄搖,外帶維護了皇室尊嚴!朕恐怕現在就沒就會這樣安詳做著這裡與眾位愛卿如此敘話了!曹愛卿有如擎天之柱的表現,不但無罪,朕認為愛卿時我朝最大忠臣,最大的功臣!朕要是不狠狠的獎勵愛卿,天下人都會覺得朕處事不公,都會覺得朕虧待了愛卿!」

    在劉協超凡脫俗的一番說辭下,曹智在此愣住,再此哀歎!

    「荀尚書,你說說這次曹愛卿平定袁術,又掃清京城亂黨,可謂居功至偉,朕應該再賞些什麼給曹愛卿?」劉協不等曹智起身推脫,就叫出荀彧詢問著對曹智的封賞一事。一桿文武大臣的注意力也稍稍注意到曹智這次班師回朝,還是帶著平定叛亂,收復一大塊疆土的功績。昨夜的這場風波,已經讓曹智的這份光環黯淡的許多人都想不起來了。不是現在劉協提起,好些人都快忘了這事。

    皇帝叫,荀彧只能走出朝列,「哦!」聲著,低頭不知如何回答。他知道今日曹智帶劍入宮,只是為了把事情向獻帝說明,彌合兩人間出現的裂痕。曹智希望劉協能像以前不遺餘力信任他,而曹智將會在群臣、百官面前宣誓一生效忠漢室,輔佐劉協。但現在卻為欲蓋那份密詔之事,劉協弄巧成拙的要封賞曹智了。

    雖說曹智此次出征,的確建了莫大的功勳,統一豫州,剿滅袁術的叛亂。曹智在這份功勳下受點封賞也實屬應該,但在今日這種情形下,就有點變味了。

    曹智很不是滋味的呆立著默然無語,此時,劉協急切的話語又起了。

    「朕封曹卿家武平侯,由於國家正處在非常時期,三公之職不能有長期空缺,朝廷和朕都需要曹卿家多負擔一份職責。朕再要曹愛卿兼任起大司徒一職,曹愛卿不要推遲,這事就這麼定了,今晚朕宮內賜宴曹大夫,退朝!」

    武平侯可是縣侯一級的了,再上一個台階,達到一個郡的封地,曹智就跟一個王的封地一樣了。通過這場風波,曹智不僅多了一份官職,爵位也漲了一級,這不是他搞這麼大陣仗在文武百官面前帶劍面聖的初衷。但劉協在金口玉言之下升了曹智的官職,加了曹智爵位,就火一般的宣佈退朝,逃了。

    曹智沒有阻止,他懷著失望也率百官出了昭陽殿。

    就在這日下午,曹智對外宣佈了將董承、吉平、趙彥等人執行滿門抄斬,夷三族的決定。其實這也只是一個對外的宣佈了,在昨晚,這些亂黨的家人差不多早已被曹智的人殺了個乾淨,這時也只是走了個過程。

    黃昏前,更是從皇宮內傳來了董琳董貴妃自縊的消息。而馬騰的兒子馬鐵也在昨日被樂進秘密逮捕後,與這一日的晚些時候被釋放。在這之前他有幸見到了聽說餘怒未消的曹智,不知曹智對他訓斥了些什麼,在被曹智要求帶了封信給馬騰後,就被樂進帶人護送出了許都。

    而劉備和孫策派來的代表,不知見機得快,還是曹智的人搜捕不利,反正是在董承的事機敗露之前,他們就沒了蹤影。而曹軍對許都一夜的搜捕中,未能尋到這兩幫人的蹤影。

    在這場風波落幕後,如許多官員預料的那樣,僅隔一日,許都的大街小巷就傳出了各種曹智血洗京城,大殺亂黨的事跡。只不過不是曹智正義化身的版本,而是曹智大奸臣的流言。有甚者把董承等說成忠義之士,由於想扳倒曹智,計劃不周,事跡敗露,被曹智殘忍殺害的,更有說曹智殺完這些忠臣,餘怒未消,帶劍入宮,將已有五個月身孕的董妃殺死於獻帝面前。

    反正說什麼的都有,這種有心人故意在製造的謠言,是想故意破壞曹智的形象。但曹智並沒有因為這樣再次大索京師,而是採取了任由發展的態度。

    李儒、郭嘉等先後向曹智提醒過,這種對曹智不良的謠言,將直接曹智苦心經營多年的政治形象,對於將來後人對於曹智的評述也會產生影響。

    但曹智未癒接受他們的忠告,他最後氣惱而又奇怪的對屬下一桿文臣武將說:他終於明白,他不但繼承了他大哥曹操的地位、勢力和前途,還繼承了曹操的歷史使命,成為一個大奸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