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八百七十三章 富足的荊州 文 / 孫一凡3703

.    雖說鄧艾也撥了一批賑災糧給他,但因為袁術仲氏帝國土崩瓦解後,到皖城投奔劉勳部曲和他們家眷,極其九江的難民在這一時間大幅度的湧入廬江境內。那點糧食也就成了杯水車薪的事兒,本來糧草供應就捉襟見肘了,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和殘兵湧向廬江。

    你說劉勳把這些人往門外推吧,著實可惜了,但收留吧,糧草又不繼。劉勳也向他的上級秣陵州府再次申請了救濟,但鄧艾明確、肯定的告訴劉勳沒有多餘的糧草來救濟他和那幾萬殘兵和難民。但鄧艾還是允許劉勳可以向豫章借糧,這也是種迫不得已的臨時調劑之計。

    於是劉勳在收編一部分逃竄而來的壽春殘兵,將原先皖城的三千守軍兵力驟然增至六千,剩下的劉勳也實在沒辦法再擴增、收編了,就這樣勉強熬過整個冬季。

    到了開春時,皖城郡內的庫房內,剩餘的糧食只夠維持幾日的了。於是劉勳便派堂弟劉偕向華歆借糧,華歆此時還不是代理豫章太守,他是豫章和廬江兩郡之相,是有責任幫忙解決這一問題。而且劉勳自感鄧艾、禰衡等一桿曹智的舊臣,有點欺負他的意思,在錢糧方面總有剋扣他之嫌。而劉勳和華歆關係不錯,而且都是後來投靠曹智的,所以就想到了找他解決點困難。

    殊不知此時華歆已代理豫章太守之職,正要和江夏黃祖開戰。雖說因為年前九江災情和曹智在徐州戰事的徵糧,造成了揚州境內各郡各縣都面臨缺糧的問題。

    但劉勳自己闖了豫章這場漩渦來,華歆也正好缺兵少將,於是就派人領著劉偕到海昏、上繚先籌措了兩千斛軍糧,然後留下劉偕帶來的軍馬。並要求他立刻回去報告劉勳,讓劉勳領兵前來幫忙攻襲江夏,等打下江夏,剩下的糧草不但不成問題,華歆還保證為劉勳向曹智請功。

    當時劉勳也是腦子一熱,他一直以為江夏黃祖兵力不會太強,華歆想藉機剪除他,開疆擴土,在曹智面前有所表現,他也正好去插一腳,並認為這是個在曹智面前露臉的好機會。於是就馬上回信答應了華歆所請,並迅速率軍經過彭澤,來到海昏與華歆會和。

    此時,正好也是孫策引兵西出,準備在點著豫章和江夏戰火之時,也是他趁機進兵南昌的時機。

    而孫策在制定進攻計劃時,周瑜就建議孫策在豫章和江夏一開戰,他們就進兵攻襲豫章的海昏、上繚,他認為上繚等地區是豫章最富饒之地,如果他們能先興兵討伐,那在糧草、補給上就免了後顧之憂。

    孫策也聽從了周瑜的意見,決定先攻取海昏、上繚。但就在孫策率部進至豫章境內時,他前期派出悄悄率軍緊逼到海昏附近的程普傳回了一個意外情報。就是他們還未潛至海昏附近,前部細作就傳回在彭澤外圍發現了劉勳的兵馬。

    一聽說劉勳已到彭澤,孫策立即讓所有人馬停了下來,再次感歎他的時運太好了。孫策針對這一意外情況,重新商議是否需要調整作戰計劃。

    孫策首先問華歆這次單方面徵調到了揚州那些將領,共動用了多少兵馬?

    周瑜根據掌握的情報,回稟道:「華歆此次徵調了豫章境內所有兵馬,大約是六七千,船隻上百,但大部分是小型戰船,現在加上劉勳的六千兵馬,和之前棗袛從蕪湖等地調來的兵馬,極其聞訊趕來的陸駿等駐守丹陽的將領,他們現在實際兵馬不會超過二萬!」

    「那也就是說一旦他們和江夏那邊開戰,整個廬江到豫章,甚至丹陽的一大片地區內,就極度空虛了,這群傻瓜把這一地區的兵馬都抽空了去參戰,老天待我孫策真是不薄啊!」

    孫策微點著腦袋,仰天感歎時,周瑜馬上建議道:「主公,這是個擴大戰果絕妙良機,我們現在可不能只想著豫章一郡了,我看我們要改變原有方案!」

    「對!」孫策帶著清脆的奸笑,馬上首肯周瑜的提議。

    接下來他重新調配部屬,讓孫賁、孫輔率領人馬駐在彭澤外圍,準備攔擊一旦獲知後院失火消息後回撤的劉勳和曹軍兵馬。自己則與周瑜率兵孫權、呂蒙等人,極其兩萬兵馬進襲劉勳的大本營皖城,而程普、黃蓋、韓當等則繼續按原定計劃,繞過彭澤,緊逼海昏。

    在孫策率部進逼皖城前,孫策還派了和劉勳有舊的李術,先行趕往皖城,探聽虛實,及查證皖城有誰留守,及城內守軍情況。

    李術很快到了皖城,他當然沒有見到劉勳,劉勳此時正要率部在豫章和華歆合兵,準備征伐江夏事宜。李術見到了留守皖城劉勳的弟弟劉偕。劉偕這傢伙有點木訥,加缺心眼。歷來看不太清形勢,以為他們和孫策還是一家人,同屬曹智帳下。再說他和李術早年通過兄長劉勳就認識,算是舊識。

    於是一見老朋友李術來,熱情招待不說,還口無遮攔的對著李術大吐苦水,說了許多他和兄長最近在廬江日子過得有多苦。州府那個鄧艾經常刁難他們,現在救濟糧都要他們自己想辦法籌集等等。他大哥劉勳為了弄點糧草救濟,只能和華歆交易似的,幫忙出兵去打江夏,人家才肯借。還帶著李術參觀了空虛的城防和從九江遷來的難民營和原先隸屬袁術的散兵、殘兵的臨時安置地等等皖城一切重要地域,可以說把所有的秘密都公開在了李術面前。

    李術暗自激動之餘,也沒有心慈手軟,立即把這裡的情況回報給已在趕往皖城的孫策,並且就此賴在皖城不走了,經常出沒劉勳收留難民和袁術殘兵的營地,開始了先期的策反、挑撥工作。

    正當孫策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日夜兼程趕往廬江,準備突襲皖城時,飲馬長江兩岸的兩支軍隊也奮勇雲集與柴桑兩岸。

    近二萬曹軍,二百多艘戰船雲集柴桑長江的南岸,仇恨之勢熏天遮日。前鋒將揚車一連送出三封挑戰書,要求黃祖立即歸還他們的太守禰衡,並交出劫殺他部下的兇手。

    同樣雲集二萬人馬,六百多艘戰船於柴桑西北岸的黃祖,看罷前兩封揚車的來信,直接撕了,並大罵這個以前他治下的江夏蠻子,有什麼資格對他大呼小叫,咄咄逼人。但黃射,手下將領韓唏、甘寧等都勸黃祖不要與這等蠻人一般見識。黃祖一開始也忍了,但到第三封時,揚車口氣越發尖銳時,黃祖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讓主簿回信,同樣口氣不善的告訴揚車他這沒他那個「細脖大頭鬼」的主子,讓他別在對岸唧唧歪歪,有事情叫華歆出來和他談,你不夠資格。

    接到信的揚車同樣怒火中燒,於是雙方第一次交手就在雙方都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形下,由揚車發起地當晚偷襲,而發生了。

    一夜的大江兩岸雞飛狗跳,火把翻飛,喊殺震天,致使雙方都有損傷,但揚車沒有打過北岸的黃祖,開始進兵江夏之地,黃祖也沒適時的發起反擊。相反,還是因為收到了劉表回信,一定要黃祖忍讓,他即將派遣韓嵩出使許都,解決此事的書信。黃祖根據劉表的要求,不得不,未戰就先退往柴桑上游,向長江上游的蘄春退了三四十里水路。

    黃祖的不戰而退,助漲了揚車等曹軍將領的氣焰,和更加鐵定他們運輸隊遇襲和禰衡遭綁架一事,就是黃祖所為。否則以黃祖的霸道,為什麼態度一再放軟。揚車等都是知道黃祖的殘暴,絕不相信他是為了澄清此事,才一再容忍他們的。都認為現在黃祖自知理虧,所以一讓再讓。

    曹軍中屬於原江夏蠻族的軍士頗多,此時正好把他們沉寂在心中多年的仇恨爆發出來。一時曹軍中出戰情緒高漲,紛紛向將領請命出戰。但因為華歆等還未到達,揚車等人暫時隱忍著,大戰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

    與此同時,千百里之外的襄陽城上的「于飛」樓內,荊州牧劉表正與他帳下的從事中郎將韓嵩殷殷囑托話別。兩人並肩憑欄,俯瞰下方緩緩注進大江的漢江水。這日襄陽這片天空陽光漫天下,河水閃閃生輝,兩岸房舍林立,風光明媚。襄陽城內外無論遠眺或是近纜到處是點點綠色,這片生機勃勃的綠色中,還時不時的摻雜這些花紅,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色。

    劉表在荊州苦心經營多年,襄陽城曾經受過孫堅的騷擾,南陽一度為外人盤踞,現在又為曹智所得,但這些小戰事,即使是他丟過地盤,死過手下,但都沒有影響到荊州的根本,一點未影響到劉表的根本。

    劉表把荊州經營的非常好,數十年的積累,讓荊州變得十分富足。天下諸豪時常都在為糧草不續犯愁時,劉表從來沒有為缺糧犯愁。荊州人民的生活是非常富足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