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八百七十五章 突圍 文 / 孫一凡3703

.    對於一座幾乎無人防守的城池,以孫策二萬多精兵強將,自是一舉攻克。孫策還在廬江一舉俘虜三萬多九江來的難民和袁術垮台後的散兵游勇。於是,孫策就地整編,去除老弱病殘,軍隊一下子擴容萬餘。

    孫策在出師第一戰中,不但自身未受損失,就得一郡的情況下,又增萬餘兵馬。不管這些兵馬現在能不能打戰,從規模上講,孫策的軍隊毫無疑問一下子變得聲勢浩大。

    孫策此時已經放棄秘密行動,在拿下廬江後,火速任命李術為廬江太守,撥給他三千人馬保守皖城,其餘人眾,全部移往吳地,準備奪取同樣空虛的石城、蕪湖等城池。

    在孫策的軍馬走到石城時,被勒令強行停止與江夏戰事的曹軍,在張頜等將領的介入指揮下,於五日後退回南昌。兩萬軍馬出去,撤退時,被黃祖窮追猛打,只剩下八千人活著回來,損失過半。

    這時鄧艾坐鎮南昌,不但向許都發去的急件,更令揚州全境兵馬緊急總動員,行動起來,向廬江、丹陽方向靠攏,圍堵正式叛離曹智的孫策。

    於是揚州各郡太守,各部主要將領都積極行動了起來。魯肅在九江率部圍逼向廬江,歷陽周倉率先出兵蕪湖,和隨後趕到的涇縣樸胡一起在蕪湖地區堵截住了孫策的進攻勢頭,曲阿杜濩、、袁約也在聽聞禰衡生死的消息後,痛不欲生,但杜濩還是能看清大局,把我大局的人。他立即出兵,並沒有增援丹陽一線,只是在秣陵、歷陽抽調兵力,進逼到吳郡邊界,佯裝要攻打吳郡,嚇得吳郡太守朱治,馬上調兵防守。杜濩這一招就有效的牽制了留守吳郡和會稽的孫策部眾,再向孫策的前線增兵,有效牽制了敵軍。屯有重兵的秣陵各部將領也是馳援的馳援,出戰的出戰,揚州最大的水師在蔣欽的帶領下更是順江而下,直撲豫章而來。

    但此時出戰在豫章的廬江太守劉勳聞訊自己的老窩失守,大驚之下,不顧鄧艾的命令和阻止,率殘部星夜回軍彭澤,想前往皖城重奪廬江。

    但在一出彭澤就遇到了孫賁、孫輔伏兵截殺,劉勳大敗,逃往海昏,並向鄧艾求救。

    鄧艾派陸駿率水軍五千人來援,孫策此時又改策略,揮師挺進海昏,與程普等會師一處。劉勳、陸駿自是不敵敗逃,想再回師南昌時,劉勳半路逃跑了。孫策又得到劉勳兩千多兵士和一百多艘戰船和上繚一城,可謂戰果輝煌。

    但此時的孫策已經停不下來,停下來被揚州、許都的軍馬調整到位,他只有被合圍一途,他現在只能一鼓作氣,東進豫章,徹底佔領豫章全境,打通廬江、豫章、會稽、吳郡四郡,才可劍指江夏,退可守長沙等地。

    於是,孫策留下各面抵住正面反撲的揚州兵馬,親率周瑜、呂蒙、程普、孫權、韓當、黃蓋、董襲、凌統等將領乘勝進攻彭澤,直逼南昌。

    而在這一過程中,最令孫策意外的是,最大收穫莫過於,在進攻海昏之前,他的兵馬在丹陽和豫章的這段路程中,接獲了此戰最有價值的一批戰略物資——火藥,而且是成品的黑火藥。

    孫策為此狂笑不止,他對前景更是充滿了美好的預感,有了能和曹智直接一教高下的武器,他還怕誰。於是,他更加緊了進攻。

    此時鄧艾還不清楚豫章由禰衡秘密製造的最後一批火藥被孫策截得了,因為調運這批東西往許都的命令是曹智直接下達的。為了保密,對火藥的徵調、運輸都是曹智和禰衡、鄧艾直接聯絡、發令的。曹智能跳過禰衡給鄧艾發令,也能跳過鄧艾直接給他認為合適的人直接發令,徵調這些火藥。

    但就是這種保密機制,促使了整個事情都是朝著不好的方向,巧合而去。也促使了孫策好運達到頂點,連他自己都不太肯定那柱香燒的,感動了天神,竟讓他如此好運。

    此時,管不了孫策到底有多好運的鄧艾,已經看清孫策的全盤意圖,他放下心中的急躁,當即力斷決定放棄南昌,放棄豫章,突圍彭澤,與最近的丹陽守軍匯合後再作打算。但此決定一出,不要說華歆難以接受,豫章當地將領各個都不服。他們治理、守衛的那麼多年的豫章,就如此拱手讓人?他們說什麼也要不願意,他們人人決心死戰到底,很多人高呼許都的曹智一定會派兵來救,只要堅持,就能勝利的言論。

    鄧艾一聽這話,氣的當場鞭打了幾個胡說的將領,責問他們從最近的豫州出兵到這裡要多少時間?從許都運兵到這有需要多久?你們能靠現在這幾千人馬,堅守到那一天嗎?

    鄧艾最近真是心力交瘁,曹智把偌大一個揚州,交給他治理,弄到今時今日這幅田地,他『自殺』的心都有了,還碰上這群不切實際的將領胡攪蠻纏。要不是看在此時正值用人之際,他揮刀殺幾個的心都有了。

    眾人對鄧艾的質問啞口無言,從最近的一座豫州城池出兵,趕往豫章解圍,馬不停蹄,急行軍最快也要十日,從許都更是沒一個月根本走不到,他們這支殘兵面對強大的孫策數萬人馬,堅持一個月根本是不可能的。更別說他們身後還有乘勝追擊而來的黃祖,現在被包圍的人是他們,空想鄧艾臨時應對困局,調整出的反包圍孫策軍馬的計劃,要出形勢都需要好些時間,他們根本等不起。

    也許他們等到他們揚州境內最大的一股援兵,蔣欽的水軍突破重圍,殺到豫章,他們連肉渣也不剩了。而且這還要搭上揚州現在的州牧鄧艾,陪他們一塊犧牲,相信沒有人主理揚州事物,他們很快就會像盤散沙般,被孫策或是黃祖蠶食乾淨。

    許多人在冷靜下來,想明白他們現在只有放棄豫章,突圍與外圍的兵團合圍,才有生路。

    大部分人很快在鄧艾的勸說下,放棄原有固執的想法,同意整合兵馬,準備突圍時,華歆說什麼也沒臉在面對天下人,他終於鬧明白了他有多蠢,竟將豫章帶入了此等境地。他覺得愧對豫章父老,愧對揚州上下,更對不起曹智的賞識,所以他決定不走,他要與豫章共存亡。

    此時諸葛瑾站出安撫華歆說,他們這次撤退,只是暫時放棄豫章,等逃出孫策的包圍圈,他們將來還是要奪回豫章的。

    諸葛瑾這個年輕人的寬慰,讓華歆很感動,他拍著諸葛瑾的肩膀道:「我能早點聽你的話,也不會使豫章落得今日的地步。其實你更比我適合坐一郡太守,豫章在你手上一定會更興旺!」說罷華歆歎息不已,他也知道此時說這些真的毫無意義,鄧艾這幫人能不能活著突圍而出,也是兩說之事。

    最終華歆堅持不走,直囑托鄧艾活著見到曹智和許都一眾官員時,一定要把這裡事情的始末轉達給他們聽。華歆此時不求留名青史,只求活著出去的人不要受他,受此事的連累,斷送前程,他只求在人生最後做的事,對得起這幫跟隨自己時間不長的屬下,他在九泉之下,也就問心無愧了。

    鄧艾等最後無法,也只能含淚而走。留下的華歆開始了最痛苦的堅壁清野,準備留下一座空城,讓孫策一無所獲。

    孫策駐軍椒丘,已經在接獲了西線鄧艾率部在突圍的戰報。他遠遠看著南昌城升起的黑煙,很快知道了留守的華歆在幹什麼。他對身邊的虞翻道:「華歆名聞於世,但自知絕非我的對手。如果不早歸附,將來金鼓一震,戰局一開,傷害侵凌,在所不免。你先進城去,把我的意思說給他聽。讓他不要再做清野的愚蠢舉動,南昌百姓是無辜的,只要他投降,我就不屠城!」

    虞翻領命進城,見到華歆,陳明利害。華歆看著無數代人的心血,統統要化為灰燼,他著實難以下手,再說孫策威脅說如果他堅持清野,他就要屠城。華歆是個大儒,他怎麼能看著無辜的百姓再因為他的舉動生靈塗炭呢?於是,在一番思想鬥爭後,華歆舉城投降。

    在南昌落入孫策之手時,張頜率領的突圍戰打得異常激烈。鄧艾和他部屬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而收到著一封封令人悲痛戰報、情報的曹智亦不是最缺時間嗎?

    曹智和他的大軍在離開小沛,進入梁城時,就接到越來越壞的消息,孫策軍馬的異動,劉勳的愚蠢,禰衡的死,華歆與黃祖的開戰,孫策全盤計劃的浮出水面。

    一封封,一段段信函,裡面的每個文字都在觸動著曹智的心房。他沒有在沉迷於美色,直接派人將杜氏送往許都。而自己決定不再前進,不再急著回許都了。他立即召集身邊的文臣武將,重新估量揚州局勢,決定自己的行進方向。

    這時,同樣收到消息的荀彧、賈詡等也都來了急信,確定消息的真實性後,紛紛已經在為曹智出謀劃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