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九百二十章 爭論 文 / 孫一凡3703

.    屢戰一日損失了三千人,三員戰將,但對他們接下來進攻、後退、補給在這條大江沿岸上最主要的一座城池沒能拿下,對於這一結果,周瑜是不能接受的。

    周瑜拖著依然還在流血的左臂,堅持聽完了呂蒙的匯報後,就起步趕往了與他同級的右都督程普的營帳。

    白天的大戰剛剛落下帷幕,一場孫軍內部新老將領之間的軍事理解和態度的爭論就此開始。孫軍內部的新老兩批將領之間,就白天的戰役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在靠近岸灘的這片岸堤上,岸堤下的水域早已經成了一片血海,不少孫軍的衝鋒船被打翻在那,就漂在水面上,還有中箭而死的孫軍士兵,屍體就漂在水面上,被浪水一沖一卷,有的已經漂到了低淺的岸灘上。

    準備馬上動身的周瑜和程普都沒有下令打掃戰場,因為他們在這裡只準備做短暫停留,所以收屍,清理戰場是沒必要的。

    但這些已失去知覺的戰士,現在卻在傾聽著來自同一陣營的最高統帥之間的爭執。

    「你為什麼不乘勝追擊,直接殺入夏口東城?」燈火下周瑜臉色殷紅,咄咄逼人的問著坐在自己營帳主位上的程普。

    「周瑜注意你說話的態度,程公是右都督,你是左都督,你們是平級的!」黃蓋因為看不慣周瑜的咄咄逼人,仗著他在孫家的老資格,為程普出頭說著話。

    此時的程普軍帳內已是此行軍中的中高級將領齊集一堂,但所有人的臉色都不善。因為誰都看出來了,周瑜到程普的軍帳是來興師問罪的。

    周瑜此時的臉和他的還印著血的左臂一樣紅,對於黃蓋的教訓,他憋足了火的大吼道:「我在問軍情,沒問你誰大誰小,我的黃將軍……董襲、凌超父子都戰死了,你們奇兵突至,一路追殺潰敗的曹軍,為什麼乘勢不殺進去,你知道夏口城對我們有多重要嗎?……」

    氣結的說到這的周瑜,已經哽咽了,他的身影也因為太過激動,而搖搖欲墜。他為這個夏口城,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死的三千人基本都是他的,一戰損失三員戰將,其實一隊還是父子,這對士氣,對軍心都是一場不可估量的損失,這能不叫周瑜心痛嗎?他現在連死的心都有了,關鍵是夏口城並未拿下,這是他難以接受的結果。

    「你這是什麼態度?凌超也是我的朋友,你以為我們不心痛失去……」

    「夠了!」直接一拍桌子瞪眼一聲斷喝的程普,終於插口與黃蓋與周瑜的爭執。

    「你知不知道曹智手下的大將樂進進駐了夏口城?」程普平復著胸中的悶氣,悠然的扶起被他一掌震倒的酒碗,略顯平靜地問周瑜。

    周瑜聽罷程普的問話,自然明白他想要指出的答案。周瑜在沒回答程普的話之前,忽然歎了口氣道:「當然知道,唉,程將軍你……還是太保守了啊……」

    周瑜此言一出,帳內立即嘩然,支持程普的一群孫堅留下的老家將黃蓋、韓當等,立時指著周瑜的鼻子罵他目無尊長,問他憑什麼說程普保守?

    保守對於一名資深的老將領來說是通病,但通常這些久經沙場的資深老將領是不願承認的。並且他們把這種「保守」的看法認為是對他們人身的褻瀆,這種評價對於戎馬半身的程普來說也是一種辱罵、諷刺。

    而圍繞在周瑜帳下、身邊的呂蒙、周泰等年輕將領自然幫著周瑜說話,毫無疑問的站在周瑜的陣營這邊。再說他們都認為今天這仗打的窩囊,在周瑜取得水上戰事勝利時,程普的援兵也到了,照呂蒙的想法,他的步兵跟在程普的騎兵後面,正是反敗為勝的最佳時機,他們應該在反擊群龍無首的曹軍騎兵和夏口守軍時,一鼓作氣殺入夏口城,奪取夏口城。

    所以現在整個軍帳中涇渭分明的形成了兩派,以程普為首的孫軍中的元老派,以周瑜為首的是少壯派。當然今日兩軍會師時,就爆發出這麼不和諧的爭論。其實不能說是因為今日夏口這一戰,才引發的。

    其實兩派人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孫堅為孫策留下的一些老臣子,都是作戰經驗豐富,跟隨孫堅出生入死多年的絕對忠僕。他們對輔佐孫策恢復孫堅的勢力、榮耀都是不遺餘力的。在他們為孫策奪取水城,恢復勢力的這幾年路程中的確出力甚多,孫策也是感激和尊重他們的。

    但孫策畢竟年輕,他和周瑜等年紀相仿的同輩人物自然更談得來,他們有相同的理想,相同的激進。通過這幾年的磨練,這批少壯派也的確迅速的成長了起來。特別是周瑜、呂蒙、周泰、朱然、呂范等年輕將領成長迅速,對於孫策的軍政事務都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年輕人的作用凹陷了,老一輩自然受到一些冷落和不重視,隨之產生的後果就是這些老傢伙越看這些年輕人越不順眼,也促使了他們拿出自己更多的經驗,更多的人生信條,試圖影響孫策,影響這些年輕人。這其實也是促進了程普等人以更穩健的保守思想作風,與孫策、周瑜的年輕激進相互抵制。這樣一來,在新老交替的這一過程中雙方難免是要擦出火花的。

    程普等人受張昭等人影響認為他們這一輩人還是孫氏集團的中流砥柱,孫策因為像他的父親孫堅一樣,性格有剛毅、倔強的一面,是存在著缺陷的,有時處理事務喜歡輕率、急躁,而一旦發起脾氣來,則是不計後果,固執而強強,聽不進不同的意見。他和周瑜等人是尊重的程普等父親孫堅留給他的老臣子的,但同時也不希望他們倚老賣老,對他的行為或是決斷橫加指責,所以這些年來周瑜等少壯派更多的受到了孫策的提拔和重要。這就自然而然的對程普等老臣子形成了一定的打壓,程普等不能怪主子孫策的前提下,自然而然把不善的目光對準了周瑜等圍繞在孫策身邊的少壯派。這就造成了兩派人之間的間隙,周、程之間的不和睦,在孫軍內部已經不算什麼新聞。這種矛盾在今時今日爆發出來,也實屬正常。

    「嘿嘿……我們這些老傢伙看起來真是老了,有人嫌我們在這裡礙手礙腳,扯別人高歌猛進的後腿了……好,好,好,周瑜,你今天對我說說我哪裡保守了?」程普揮手阻止身邊老一輩將領的咆哮,要周瑜解釋。

    周瑜知道自己忍不住的怒氣,已經開罪了程普等軍中元老。他在搖頭歎氣之後,也阻止屬下的針鋒相對,皺眉對著程普一抱拳躬身,行了一禮後,道:「公瑾剛才無禮了,還望程將軍不要見怪!」

    「哼!周瑜,我沒要你道歉,我是在問你我這個在你們眼裡的老傢伙是不是膽子太小了一些,過於穩妥了?過於保守了?還要請你不吝賜教啊!」程普一擺手,冷哼一聲,半轉過身,沒有對周瑜的道歉領半分情。相反還沒好臉給周瑜的不陰不陽挑釁著。

    程普的態度、言辭同樣點燃了周瑜壓抑著的怒火,只見他依然拱著手,但人已忍不住跨前一步,對著程普憤然道::「程將軍,你看,夏口守軍本來就不多,在黃祖被你一箭射殺後,剩餘的守軍明顯已經崩潰了,這種時候,既然你的騎兵已經到了,集中你和呂蒙的兵力立刻猛打猛衝上去,那些江夏守軍已經喪膽,就算城裡之前已經有了樂進部屬的增援,只要我們拿出強行衝鋒的姿態,恐怕他們立刻就會全部潰退了。」

    周瑜一板一眼地說著,引來的是程普跟刺耳的冷笑和諷刺:「你以為樂進是紙糊的?他可是曹智親信中的親信,你以為他會帶多少人來馳援夏口,一千還是兩千?在敵軍兵力都未明的情況下,我帳下第一波騎兵隊人數不過三千人,也是緊趕慢趕才趕上你們盲目攻城的潰敗,幫你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殺退了對方的騎兵。你知不知道,我後面的步兵部隊,此時不但還沒有上來,還離著遠著呢?這樣僅以你的殘部,加我的三千騎兵,貿然衝入夏口城,與樂進的援兵短兵相接,很快就會陷入對我們很不利的巷戰,我們對夏口城內部情況根本不瞭解。進去以後就是無頭的蒼蠅,要是樂進來的超過二萬人馬,我們這點人進去了就甭想再出來。所以我按照作戰的慣例,老老實實的列隊堵住要道,防止樂進的反撲,準備接引後續部隊再做圖謀,這有什麼不對了?」

    程普同樣說的語重心長,但同樣沒招來好的回報:「還一板一眼的在列隊等待後續部隊幹什麼?程將軍看來你畢竟是年紀大了,做事情穩妥有餘,進取心卻不夠了。哎,要知道,咱們當時正值氣盛,又殺了敵軍主將,一進入反攻,我們就應該立刻就毫不客氣的直接衝殺進去,甚至根本不用就地列隊等待,全軍趁樂進的曹軍同樣進城立足未穩之際,立刻分作了數個營隊,分幾個方向,就朝著城區打起了衝鋒!老人家,武將就是要保持一顆敢於冒險,敢於賭博的心才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