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攪亂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窮途末路 文 / 孫一凡3703

.    劉備到此時已經真正達到了窮途末路,現在環顧天下,還能來救他的,還有誰有這份兵馬和實力來幫他解圍。這樣的人,這樣的勢力已經沒有了。但不死心的劉備最後還是給關中諸豪發去求救的文書,要求馬騰、馬超、韓遂等立即發兵漢中,還大吹特吹一番,此時曹智漢中、北方多線作戰,力量單薄,正是滅掉曹氏勢力,取而代之的絕好機會云云。

    但是一直到現在,劉備還沒有看到一個援兵,一封回信。此時在軍師簡雍的建議下,劉備拿出最後一招,厚著臉皮向曹智投降稱臣。

    劉備披髮持劍站在山巔之上,風吹luan發,紛紛揚揚。這些天來鬚髮不加修理的他,這個堂堂皇叔也已蓬頭垢面,鬍鬚蓬鬆,簡直與野人無異了。炊煙裊裊圍繞在其身邊緩緩升起,劉備站在山巔之處,更像一個正與鬼神溝通著的術士。

    他的士兵們現在正排著隊站在那一口口稀湯掛水的鍋灶前,眼巴巴地看著鍋灶上冒起的熱氣,嗅著那僅有一點飯熟香氣的白煙,不斷地吞嚥著唾沫。

    今天,劉備軍中的最後一袋米糧被搬了出來,分倒在為三千人造飯的一口口大鍋裡,每口鍋竟能分到幾十粒米。

    劉備全軍真的已是窮途末路,被圍困在這座定軍山上,沒有援兵,沒有糧草補給。但任何一個面黃肌瘦的士兵還是不願放棄最後的這口米湯。

    就在這時,領著一隊士兵走上山來,旁邊一個博帶高冠的年輕士大夫,佩劍掛yu,步履沉穩,他身後的兩排士兵步伐矯健有力,遠遠看去便不是劉備手下疲餓的士卒。那是曹軍的兵馬,而那年輕的士大夫卻是諸葛亮。

    諷刺,絕對的諷刺!

    當然作為當事人的劉備卻是第一次見到諸葛亮,通過事先的聯絡,劉備也知道了這位年輕的官員是曹智的特別代表,來宣佈曹智是否接受他的投降的上差。

    劉備立刻起身,站在路口向山下望去。一會兒,那些人走到近前,簡雍叫道:「主公,丞相使節……諸葛……諸葛亮大人到了。」

    劉備連忙整整衣衫,故作恭馴地走過去,長長一揖道:「罪臣劉備,見過上差大人。」

    諸葛亮往中間一站,淡淡地瞟了這個本應是他輔佐之人一眼,緩緩展開一副黃綾的帛書,高聲宣讀起來。四下的軍士兵雖在飢餓之中,更在意的是那碗能填飽肚子的熱粥,可是敵軍使者來了,也就意味著決定他們是生是死,是否繼續過這生死兩難的日子的人來了,所以人人在意,都紛紛擁上前來聽講,便連那些將領們也顧不上呵斥這些士兵遵守上下尊卑的禮節了,也如他們一般擠在人群之中。

    「劉備野心勃勃,多次挑撥,或是趁寡人與敵征戰時,從中漁利。劉備被呂布趕絕追殺時,寡人引兵入徐,幫助劉備討伐呂布。而後,劉備卻反叛寡人,殺死寡人愛將,反出徐州,向袁紹乞討活命機會,繼續與寡人作對。繼而,荊州生luan,寡人率兵親征。劉備蠱惑劉表、劉琦,勾結江東luan臣賊子,聯合伐我,攻我江東、江南之地。劉備賊子野心,昭然若揭。如今勾結張魯、法正以臣伐君,兵敗漢中將罪責盡數推卸,現在還妄想乞降。以往寡人還念及劉備乃當世英豪,寡人釋其罪過。但劉備多次自毀誓言,對寡人不忠、不信、不智、不義,簡直就是反覆無常的無恥之徒,何膽再敢與寡人議和,何顏存活於世?故劉備再次乞降之議,寡人不准。劉備自離徐,背叛寡人,就已是天地共誅,天地同誅之徒。寡人上承天意,下承皇命,代天行誅,以昭正義……」

    諸葛亮洋洋灑灑讀完曹智的回復,劉備未曾聽全,便已臉色蒼白,簌簌發抖。他悲憤地嘶聲叫道:「丞相……丞相怎可如此?劉備誠心乞降,三千士卒苦候定軍山上,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如今……如今已戰力全無,曹丞相此舉,是趁人之危啊,還談什麼替天行道?」

    劉備憤憤不平的還待繼續爭辯,但諸葛亮並不理會兩旁軍士的騷動和劉備侃侃而談的正義之詞,他將手中帛書徐徐捲起,對劉備皮笑rou不笑的道:「我主行王道之師,豈會如你一般齷齪無恥?稍候,我會命人運糧上山,所運糧草足敷你們山上人馬三日之用。三日之後,正午時分,我大軍便會奉我主之命攻山!告辭了!」

    諸葛亮說罷把袍袖一拂轉身便走,劉備伸出一隻手,指著諸葛亮的背影,也不知想要說些甚麼,訥訥半晌,終於無力地垂了下來,四下將士臉上俱是一片灰敗,整個山頭死一般寂靜,唯有幾隻烏鴉在他們頭頂聒噪不已……

    當曹軍開始發動總攻,曹字大旗向山頭揮動的時候,如果三天之前就開戰,儘管士卒飢餓不堪,體力衰弱,但是一股哀兵之氣,至少還可以讓他這支人馬,倚仗山勢之險給攻山的曹軍造成極大困難,讓他們在付出巨大犧牲之後,轟轟烈烈地死去。

    但如今仍在拚死一戰的,只剩下幾個劉備身邊的親信將官,帶著他們身邊為數不多的武士,搶佔了通向山峰的幾處險要所在,同山下密密匝匝的曹軍,還有野人一般漫山遍野竄動,不時發射淬了毒液冷箭的巴中蠻夷人做著絕望的戰鬥。大部分士兵已經戰死,或是投降了。

    這場戰鬥已經無關勝敗,勝敗在戰鬥打響前就已經決定了。那些仍在拚死作戰的士兵們也不知道再能為劉備再爭取一個時辰或者兩個時辰的時間到底有什麼用,又能改變什麼。只是刀槍臨頸,仍在本能地做著最後的反抗。

    劉備站在山頭,俯視著半山腰上正混戰成一團的雙方士兵,淡然的就像看著一群大雨將來,忙著搬家的螻蟻。

    許久許久,他的臉上才露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前突的牙齒狠狠地上下一挫,「啊」的一聲大叫躍下了身後的山峰。

    秋風已寒,山風罡烈,他的身子跳出去,一口罡風便立即嗆進劉備的喉嚨裡,把他一聲抑鬱著無限悲憤和壯志未酬的痛苦嘶吼給bi了回去。隨後,那身子便被大風像一捆破草蓆般捲到懸崖石壁上狠狠一撞,然後一路翻滾著摔了下去。

    到死,劉備那聲大吼都沒吼得出來,也沒有一個人聽見……

    劉備自盡的結果,讓曹智很是滿意。三國鼎立的兩大重要人物從此都已從歷史的長河中除名。再也不會有三國鼎立了,這天下注定了將會是他曹氏一家獨大之局。

    劉備原配夫人糜夫人,和側氏甘氏,以及甘氏所生的劉禪劉阿斗等全部遷往許都造府居住,由國家朝廷供養。當然作為戰勝一方的最高統,曹智理所當然的可以享用劉備的遺孀。但曹智沒有那麼不要臉,雖然他經歷數月的奔波,澡沒好好洗過一次,覺也沒好好睡過一個,更不用碰女人了,如今看到老母豬都快成雙眼皮的了。

    而且甘氏和糜氏,曹智也都見過了,的確都是美人。但地位到了曹智這一層,應該有的忍耐力,曹智還是有的。曹智善待了劉備的家人,對於劉禪,曹智也見過了,這位歷史出了名的傻子皇帝,現在看上去倒還算正常,這大概也是敗曹智改變歷史的功勞(劉禪天生不傻,歷史大致猜測是被趙雲救回來那次,在路上折騰傻得。當然也有說是劉備為了表現大公無私,親手把劉禪摔成劉阿斗的。)。

    不管怎樣xiǎo阿斗現在不傻,不過曹智除了將他們安置的許都,自己的監控之下外,還打算等劉禪長大後,以錦衣yu食,美人無限量提供,將這個看似不傻的阿斗,盡量變成一個花花公子,將最後一絲可能扼殺在朦朧之中,反正歷史上這個劉阿斗都好色的。

    ######

    建安七年元宵節,結束的漢中征伐的曹智終於回到了許都。獻帝為表彰曹智再次建立下的不朽功勳,再次頒旨賜曹智九錫和封曹智為吳公。

    曹智這次依然拒絕九錫的封賞,但吳公的封賞卻沒有再推辭。元旦這天,曹智正式接受獻帝的詔封,成為東漢末年的唯一一位異性王爵。

    其實在這之前,曹智已經在有意往秣陵輸送家眷和朝廷官員。他在接受「吳公」的封賞後,就是一地藩王,有權在自己的封地設置自己的xiǎo朝廷。

    曹智的封地在南方,他把他的xiǎo政治中心自然設在秣陵。而曹智雖然很久沒回揚州,但由魯肅負責的秣陵新城,早就在幾年前已經開始建造了。鄧艾、嚴象等幾任揚州刺史,都不敢放鬆此事,積極妥善的做好著此事。

    現在曹智正式被受封為「吳公」,並被賞賜可以享受居住皇宮的待遇。而曹智接受封賞時,在秣陵的略微縮xiǎo版皇宮,也在魯肅的一手規劃、設計、督造下,落成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